双簧双杆一轮一球电子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349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双簧双杆一轮一球电子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双簧双杆一轮一球电子锁离合器。



背景技术:

电子锁具有安全保密性强,授权可更改的优点。电子锁常见于宾馆酒店和房屋单元入口和电器设备柜等工业场合使用;近年来有将电子锁拓展于家用的尝试,但因多种原因,未能普及推广。究其原因,除市场推广方面的因素外,电子锁锁芯内部的驱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双簧双杆一轮一球电子锁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簧双杆一轮一球电子锁离合器,包括从动套筒、转动轴、轴向凸轮、传动杆、大刚度弹簧、离合推进杆、小刚度弹簧;所述转动轴具有空腔,所述离合推进杆具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传动杆端面上设有推动杆,所述传动杆、大刚度弹簧、离合推进杆、小刚度弹簧依次安装在转动轴的空腔内,小刚度弹簧一端顶在离合推进杆的小直径段上,另一端压力在转动轴内壁上;所述从动套筒套在转动轴上,所述轴向凸轮安装在转动轴左端,所述推动杆顶在轴向凸轮的右端面上;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离合推进杆上方,从动套筒上设有离合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离合球。

进一步的是,所述推动杆上设有圆头。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动杆上设有弹簧安装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离合推进杆两端均设有弹簧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相比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离状态机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轴向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从动套筒、2-转动轴、3-轴向凸轮、4-传动杆、5-大刚度弹簧、6-离合推进杆、7-小刚度弹簧、8-推动杆、9-离合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一步的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簧双杆一轮一球电子锁离合器,包括从动套筒1、转动轴2、轴向凸轮3、传动杆4、大刚度弹簧5、离合推进杆6、小刚度弹簧7;所述转动轴2具有空腔,所述离合推进杆6具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传动杆4端面上设有推动杆8;所述传动杆4、大刚度弹簧5、离合推进杆6、小刚度弹簧7依次安装在转动轴2的空腔内,小刚度弹簧7一端顶在离合推进杆6的小直径段上,另一端压力在转动轴2内壁上;所述从动套筒1套在转动轴2上,所述轴向凸轮3安装在转动轴2左端,所述推动杆8顶在轴向凸轮3的右端面上;所述转动轴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离合推进杆6上方,从动套筒1上设有离合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离合球9,所述通孔与离合孔同轴心。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因轴向凸轮3的右端面具有不同的斜坡面,即轴向凸轮3在轴向的高度是随方位角变化的,当轴向凸轮3旋转时,可带动 推动杆8做左右运动,即带动传动杆4、大刚度弹簧5、离合推进杆6、小刚度弹簧7构成的传动机构做如图1-3所示的左右运动,从而推动离合球9做上下运动。当离合球9往上运动,嵌在从动套筒1、转动轴2之间时,从动套筒1、转动轴2处于“合”状态,转动轴2可以带动从动套筒1转动。当离心球9往下运动,嵌在转动轴2之内时,转动轴2与从动套筒1处于“离”状态,转动轴2无法带动从动套筒1转动。离合推进杆6具有大小轴。

“离”状态如图1所示。轴向凸轮3在轴向的高度是随方位角变化的。在一个角度区间内(L区),其轴向高度最小。在另一个角度区间内(H区),其轴向高度最大。而在360角的其他区间,轴向凸轮3的轴向高度是随角度变化的,即所谓“斜坡”。

当轴向凸轮3的L区旋转到传动杆所在位置时,小刚度弹簧7和大刚度弹簧5均处于伸展状态。离合推进杆6的小轴处于离合球的方位。离合球9整体处于转动轴2之内。转动轴2与从动套筒1是分离的。

“合”状态如图2所示。当凸轮的H区旋转到传动杆所在位置时,小刚度弹簧7和大刚度弹簧5及传动杆与推进杆的空间被压缩。由于弹簧5的刚度比弹簧3的刚度大得多,因此,被压缩的主要是小刚度弹簧6。大刚度弹簧5近似处于伸展状态。离合推进杆6的大轴处于离合球9的方位。离合球9整体处于转动轴2与轴桶从动套筒1之间。转动轴2与从动套筒1是“合”的。转动轴2可以带动从动套筒1转动。

“卡合”状态,“卡合”状态是“合”状态的一种特殊形态。如图3所示,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工作状态,但在实际系统中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状态。

当从动套筒1上通孔的方位与转动轴2上离合孔的方位是错开的,在转轮压缩机构向右运动时,离心球9无法运动进入从动套筒1的通孔之内。此时, 离合推进杆6被离合球9阻挡,无法向右运动,小刚度弹簧5处于近似伸展状态。传动杆4右移,大刚度弹簧5被压缩。一旦转动轴2、从动套筒1受外力转动到离心球9对位状态时,大刚度弹簧5会自动驱动离合推进杆6,使离心球9进入从动套筒1内,达到“合”的状态。

为了便于推动,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动杆8上设有圆头。

便于两个弹簧的安装,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传动杆4上设有弹簧安装槽;所述离合推进杆6两端均设有弹簧连接槽。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