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面底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6821阅读:2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面底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特别是一种圆柱面底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模具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表面进行精度检测。对于一些具有圆柱面模具的检测过程,其特点是夹紧的力度不大,但是不能损伤工件的表面,这就要求对圆柱面模具进行进行检测时,可以调节夹紧力度的大小,同时本着节约的原则,最好是夹紧装置能实现对不同直径圆柱面的模具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适应不同直径圆柱面的夹紧装置,同时满足夹紧力可调节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柱面底部夹紧装置,包括底座、楔形块和紧定套;所述底座为圆柱形凸台结构,中心位置设有型腔,所述型腔上部为圆柱形,开口处设有第一螺纹,下部为截面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所述楔形块置于型腔内,外侧面上部为圆柱面,下部为圆锥面,与所述型腔内壁配合上下移动,内侧面为圆弧凹面;所述紧定套为T形结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紧定套下部置于所述型腔内;所述紧定套下部为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T形结构上部为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角撑板;

优选的:所述楔形块至少两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夹紧力可根据工件需要调节大小;(2)不同直径的圆柱面底部工件均可实现夹紧定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楔形块;3、紧定套;4、圆柱面;5、角撑板;11、第一螺纹;31、第二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为一种圆柱面底部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楔形块2和紧定套3;底座1为圆柱形凸台结构,中心位置设有型腔,型腔上部为圆柱形,开口处设有第一螺纹11,下部为开口朝上的圆锥形;楔形块2置于型腔内,外侧面上部为圆柱面,下部为圆锥面,与型腔内壁配合移动,内侧面为圆弧凹面;楔形块2有两块,在型腔内对称分布;紧定套3为T形结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上部为正六边形;紧定套3下部设有第二螺纹31;第一螺纹11与第二螺纹31配合连接;底座1上设有四个角撑板5。

在工作中,首先将圆柱面底部穿过紧定套3,然后居中置于底座1型腔内,两侧插入楔形块2,紧定套3上第二螺纹31与底座1第一螺纹11啮合,在紧定套3螺纹旋转前进过程中,紧定套3底部推动楔形块2向型腔内部运动,由于型腔锥面的作用可实现夹紧力的逐渐增加,进而实现圆柱面底部的锁紧,松开紧定套3时,在型腔锥面和楔形块2锥面的相互作用力下,实现圆柱面底部的夹紧力的减小。更换合适厚度的楔形块3,能够实现对不同直径的圆柱面底部的夹紧功能,节约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夹紧力可根据工件需要调节大小;(2)不同直径的圆柱面底部工件均可实现夹紧定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