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束固定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680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线束固定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束固定的治具。



背景技术:

线束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治具进行夹持固定。然而线束的尺寸往往大小不同,这就需要治具提供相应的夹持力来保证线束在加工时尺寸不会变化。以往的治具都是通过改变硅胶的尺寸实现夹持力的变化,这种方式显然局限性较强,调整范围小难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线束,而且还存在硅胶更换不方便、耗费时间较多、生产线切换机种所需时间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夹持力可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不同尺寸线束的加工要求的线束固定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线束固定的治具,包括底板以及一端与底板旋转连接的夹持条;夹持条处于底板的上表面两侧;每个夹持条靠近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设有压板,压板和夹持条之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大小可调;底板上还设有用于锁紧夹持条使得线束被固定在压板和底板之间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压板通过螺丝与夹持条连接;压板和夹持条之间设有压力弹簧。

进一步的,每个夹持条的自由端均朝向底板弯折,且每个自由端贴近底板的一侧设有突起的台阶;夹紧机构为可按压式的凸起结构,当夹持条旋转合向底板至极限位置时,压板与底板上表面平行,自由端可与夹紧机构卡接从而固定线束。

进一步的,锁紧机构包括按压块、锁紧块和复位弹簧;其中,按压块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底板侧面的型腔中,复位弹簧的两端则分别与按压块和型腔内壁相抵接,锁紧块与按压块并排连接处于型腔中从而可随着按压块在型腔中移动;锁紧块的端面设有与台阶相卡接的凸嘴。

进一步的,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硅胶垫A。

进一步的,压板与线束贴合的一面设有硅胶垫B。

进一步的,两夹持条的旋转打开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夹持条与底板通过销轴旋转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夹持不同尺寸、规格的线束时,只需要调节夹持条上的螺丝松紧程度使压力弹簧的伸长量改变,即可使压板与夹持条之间的间隙发生相应改变,从而调整闭合时压板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对线束提供适合的夹持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无需更换不同厚度的硅胶即可实现任意夹持力的调整,不仅适用性广而且节约了操作时间、避免了产线切换机种的耗时,提高效率;同时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治具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以及处于底板1上表面两侧的夹持条2。每个夹持条2的两端均朝向底板1弯折,其中一端为固定端21,与底板1通过销轴6旋转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22,当夹持条2旋转合向底板1至极限位置时,夹持条2与底板1上表面平行,自由端22与底板1侧面贴合。特别的,该底板1侧面上还设有供自由端22嵌合的缺口5。每个夹持条2靠近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设有与夹持条2平行的压板3,其中压板3和夹持条2之间存在间隙12且该间隙12大小可调。具体的,压板3通过螺丝9与夹持条2连接;压板3和夹持条2之间设有压力弹簧8。因此,使用时通过调节螺丝9的松紧程度即可使压板3与夹持条2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从而夹持条2合向底板1时,实现处于压板3与底板1之间的线束所需的夹持力。

特别的,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硅胶垫A10;压板3与线束贴合的一面设有硅胶垫B1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两夹持条2的旋转打开方向相反,即两夹持条2分别连接底板1的相对两侧上,从而使线束的受力更加均匀稳定。当然,夹持条2也可以旋转固定于底板1的相同一侧。

底板1上还设有用于锁紧夹持条2使得线束被固定在压板3和底板1之间的锁紧机构4。该夹紧机构4为可按压式的凸起结构,包括按压块41、锁紧块42和复位弹簧43。其中,按压块41通过定位销44安装在底板1侧面的型腔7中,该型腔7设置于与夹持条自由端22嵌合的缺口5处。复位弹簧43的两端则分别与按压块41和型腔7内壁相抵接。当复位弹簧43处于自然状态时,按压块41的外端部稍露出型腔7外、当然与型腔7的开口边缘平行也可以,且不被夹持条自由端22遮挡,使得操作者可以方便地按压。锁紧块42并排地与按压块41连接处于型腔7中,且锁紧块42不完全填满该剩余的型腔7空间,因此按压该按压块41后锁紧块42可以在型腔7中移动。当复位弹簧43处于自然状态时,锁紧块42的外端面稍露出于型腔7外且正对并接触夹持条自由端22。特别的,在夹持条自由端22贴近底板1的一侧设有突起的台阶221,锁紧块42的外端面则设有与台阶221相卡接的凸嘴421。因此,当夹持条2夹紧线束后,锁紧块42可以自动卡接夹持条2,使线束保持在相同的夹持力下被固定;完成后,按压按压块41,锁紧块42即向型腔7内移动从而松开夹持条2,夹持条2旋转打开后取出线束。该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特别适用于对线束的加工流程中。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