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刀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757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拉产品切割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刀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麦拉产品的冲切,为了保证麦拉和产品的整体美观度,需要在麦拉的外边进行斜角处理、并在外边缘的外侧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现有技术需要将此种麦拉进行轮廓冲压+外边缘倒圆角的金属模具配合的定位加工才能获得所需要的形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工具的二次定位,其难免产生定位误差,使得麦拉的不良率高,且两个工具的组合定位费时费力、使得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刀锋结构,其可以同时完成麦拉的轮廓冲切和外边缘倒圆角处理,其使得麦拉的加工良率高、且加工效率高。

一种新型的刀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横截面形状包括和刀座的连接部分、两侧相向收口的刀尖侧面,刀尖的尖点和所述连接部分的垂直向连线为分界线,两个所述刀尖侧面分别位于所述分界线的两侧布置,具体为第一刀尖侧面、第二刀尖侧面,其中第一刀尖侧面包括有切割刀尖侧、第一圆角、第二圆角、过渡刀尖侧,所述切割刀尖侧、过渡刀尖侧的相对于分界线的斜度和待成型的麦拉的轮廓边斜度一致,所述切割刀尖侧的靠近连接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角的起始端,所述第一圆角的末端顺滑连接所述第二圆角的起始端,所述第二圆角的末端顺滑连接所述过渡刀尖侧的远离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所述过渡刀尖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分,所述尖点至所述第一圆角的末端的高度等于待切割麦拉的厚度,所述第一圆角的形状和成型后麦拉的倒圆角形状相同。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角具体为朝向连接部分内凹的一段圆弧,所述第二圆角具体为背离所述连接部分外凸的一段圆弧,所述第一圆角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圆角的起始端顺滑过渡、不产生边界线压痕,所述第二圆角不干涉待成型麦拉的端面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尖侧面为整体的斜面,所述第二刀尖侧面相对于分界线的成角为20°,所述切割刀尖侧、过渡刀尖侧的相对于分界线的成角为15°;

所述刀尖至第一圆角的末端的高度为0.5mm;

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为0.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刀锋的横截面形状同时包括切割用的刀尖、以及倒圆角的第一圆角,且尖点至第一圆角的末端的高度等于待切割麦拉的厚度,其使得采用该刀锋结构的工具可将麦拉一次成型,其可以同时完成麦拉的轮廓冲切和外边缘倒圆角处理,其使得麦拉的加工良率高、且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连接部分1、尖点2、分界线3、第一刀尖侧面4、切割刀尖侧41、第一圆角42、第二圆角43、过渡刀尖侧44、第二刀尖侧面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的刀锋结构,见图1:其横截面形状包括和刀座的连接部分1、两侧相向收口的刀尖侧面,刀尖的尖点2和连接部分1的垂直向连线为分界线3,两个刀尖侧面分别位于分界线3的两侧布置,具体为第一刀尖侧面4、第二刀尖侧面5,其中第一刀尖侧面4包括有切割刀尖侧41、第一圆角42、第二圆角43、过渡刀尖侧44,切割刀尖侧41、过渡刀尖侧44的相对于分界线3的斜度和待成型的麦拉的轮廓边斜度一致,切割刀尖侧41的靠近连接部分1的一端连接第一圆角42的起始端,第一圆角42的末端顺滑连接第二圆角43的起始端,第二圆角43的末端顺滑连接过渡刀尖侧44的远离连接部分1的一端,过渡刀尖侧44的另一端连接连接部分1,尖点2至第一圆角42的末端的高度H等于待切割麦拉的厚度,第一圆角42的形状和成型后麦拉的倒圆角形状相同。

第一圆角42具体为朝向连接部分1内凹的一段圆弧,第二圆角43具体为背离连接部分1外凸的一段圆弧,第一圆角42的末端和第二圆角43的起始端顺滑过渡、不产生边界线压痕,第二圆角43不干涉待成型麦拉的端面成型;

具体实施例:当用于冲压厚度0.5mm的麦拉时,第二刀尖侧面5为整体的斜面,第二刀尖侧面5相对于分界线3的成角α为20°,切割刀尖侧41、过渡刀尖侧44的相对于分界线3的成角β为15°;尖点至第一圆角42的末端的高度H为0.5mm;第一圆角42的半径R为0.3mm,尖点2至连接部分1内端面的高度h为1.5mm,其可一次性完成产品边缘倒角与轮廓的切割,冲压厚度0.5mm的麦拉能做到产品边缘角度与圆角稳定,实现切割出来的产品边缘角度为72°±5°,边缘R角大小为0.3±0.05m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