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567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控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现有的的电控锁普遍采用电机控制锁的锁死/解锁,所以导致其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等不足,因此,现有的电控锁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家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锁,以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从而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家具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控锁,包括锁芯壳体、锁扣、锁扣驱动装置以及转动旋钮;所述锁扣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锁芯壳体内,所述转动旋钮设置于所述锁芯壳体的前壳,所述锁扣设置于所述锁芯壳体的后壳,且所述转动旋钮通过所述锁扣驱动装置与所述锁舌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旋钮转动控制所述锁扣偏心转动;其还包括锁定装置以及电子控制装置;所述锁扣驱动装置包括转子,所述转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旋钮和所述锁扣传动连接;所述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锁芯壳体内,并位于临近所述转子的位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电磁插销,且所述电磁插销与所述转子卡扣配合;所述电磁插销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子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磁插销与所述转子的卡扣锁死/解锁。

进一步,所述电磁插销固定设置于所述锁芯壳体内;所述电磁插销位于所述转子的一侧,且所述转子设置有与所述电磁插销卡扣配合的开口槽。

进一步,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锁芯壳体内的两个凸起部,且所述两个凸起部分别位于所述电磁插销的两侧;所述两个凸起部间留有供所述电磁插销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转子包括输入转子、输出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转动旋钮与所述输入转子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输入转子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转子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输出转子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转子的一端插接连接,且所述转动旋钮、所述输入转子、所述输出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同轴转动;所述锁扣偏心设置于所述从动转子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输入转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所述从动转子背离所述锁扣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方形槽;所述转动旋钮设置有第一方形柱,所述输出转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方形柱和第三方形柱;所述第一方形柱与所述第一方形槽插接,所述第二方形柱与所第二方形槽插接,所述第三方形柱与所述第三方形槽插接。

进一步,所述开口槽设置于所述输入转子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弹子和弹簧;所述弹子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锁芯壳体内,且所述弹子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子的限位端面向所述输入转子的侧壁;所述开口槽包括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电磁插销卡扣配合,所述第二开口槽与所述弹子卡扣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设置于所述输入转子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电磁插销和所述弹子位于所述输入转子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弹子的限位端为弧形凸面。

进一步,所述锁芯壳体的前壳和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锁芯壳体的前壳和后壳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旋钮和用于安装锁扣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控锁,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电磁插销的伸出/收回,从而实现电磁插销与转子的卡扣锁死/解锁,进而实现锁扣的锁死/解锁,因此,避免了电机控制方式的使用,使得电控锁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家具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控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转动旋钮;2、前壳;3、弹簧;4、弹子;5、输入转子;6、第一螺钉;7、输出转子;8、后壳;9、第二螺钉;10、锁扣;11、销钉;12、电磁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锁,包括锁芯壳体、锁扣10、锁扣驱动装置以及转动旋钮1;锁扣驱动装置设置于锁芯壳体内,转动旋钮1设置于锁芯壳体的前壳2,锁扣10设置于锁芯壳体的后壳8,且转动旋钮1通过锁扣驱动装置与锁舌传动连接,转动旋钮1转动控制锁扣10偏心转动;其还包括锁定装置以及电子控制装置;锁扣驱动装置包括转子,转子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旋钮1和锁扣10传动连接;锁定装置设置于锁芯壳体内,并位于临近转子的位置;锁定装置包括电磁插销12,且电磁插销12与转子卡扣配合;电磁插销12与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并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电磁插销12与转子的卡扣锁死/解锁。

基于上述结构的电控锁,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电磁插销12的伸出/收回,从而实现电磁插销12与转子7的卡扣锁死/解锁,进而实现锁扣10与柜体设置的锁槽的锁死/解锁;因此,避免了电机控制方式的使用,使得电控锁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家具的使用。

具体地,电磁插销12固定设置于锁芯壳体内;电磁插销12位于转子的一侧,且转子设置有与电磁插销12卡扣配合的开口槽;当需要将电磁插销12与转子的开口槽进行卡扣解锁时,通过电子控制装置输入正确的命令信号控制电磁插销12收回,使得电磁插销12从转子的开口槽中移出解锁而便于通过转动旋钮1控制锁扣10自由转动,并通过转动转动旋钮1控制锁扣10转动至与柜体的锁槽脱离的位置完成开锁操作;当需要将电磁插销12与转子的开口槽进行卡扣锁死时,通过转动转动旋钮1控制锁扣10转动至柜体的锁槽内,转子的开口槽处于与电磁插销12相对应的位置,并使电磁插销12插入转子的开口槽内,将转子卡扣锁死,进而将锁扣10固定,阻止转动旋钮1通过转子转动控制锁扣10转动。

优选地,锁定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锁芯壳体内的两个凸起部,且两个凸起部分别位于电磁插销12的两侧;两个凸起部间留有供电磁插销12穿过的间隙,从而可以对电磁插销12起到导向限位作用,避免电磁插销12的出现偏差,使电磁插销12的伸出/收回的移动更加稳定、准确。

其中,转子包括输入转子5、输出转子7和从动转子;转动旋钮1与输入转子5的一端插接连接,输入转子5的另一端与输出转子7的一端插接连接,输出转子7的另一端与从动转子的一端插接连接,且转动旋钮1、输入转子5、输出转子7和从动转子同轴转动;锁扣10偏心设置于从动转子的另一端。

基于上述结构的转子,通过转动旋钮1控制输入转子5转动,进而依次带动同轴设置的输出转子7和从动转子转动,并最终使得偏心设置的锁扣10随从动转子的转动一起转动,进而控制锁扣10与柜体本身设置的锁槽的卡扣和脱离;其中,锁扣10的形状为杆状。

优选地,输入转子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从动转子背离锁扣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方形槽;转动旋钮1设置有第一方形柱,输出转子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方形柱和第三方形柱;第一方形柱与第一方形槽插接,第二方形柱与所第二方形槽插接,第三方形柱与第三方形槽插接,从而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形柱和方形槽不仅便于各组件间的插接配合,而且还可以扭矩的传动,使转动旋钮1的作用力传动至从动转子而带动锁扣10转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锁,包括锁芯壳体、锁扣10、锁扣驱动装置以及转动旋钮1;锁扣驱动装置设置于锁芯壳体内,转动旋钮1设置于锁芯壳体的前壳2,锁扣10设置于锁芯壳体的后壳8,且转动旋钮1通过锁扣驱动装置与锁舌传动连接,转动旋钮1转动控制锁扣10偏心转动;其还包括锁定装置以及电子控制装置;锁扣驱动装置包括转子,转子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旋钮1和锁扣10传动连接;锁定装置设置于锁芯壳体内,并位于临近转子的位置;锁定装置包括电磁插销12,且电磁插销12与转子卡扣配合;电磁插销12与电子控制装置电连接,并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电磁插销12与转子的卡扣锁死/解锁。

具体地,电磁插销12固定设置于锁芯壳体内;电磁插销12位于转子的一侧,且转子设置有与电磁插销12卡扣配合的开口槽;锁定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锁芯壳体内的两个凸起部,且两个凸起部分别位于电磁插销12的两侧;两个凸起部间留有供电磁插销12穿过的间隙,从而可以对电磁插销12起到导向限位作用,避免电磁插销12的出现偏差,使电磁插销12的伸出/收回的移动更加稳定、准确。

转子包括输入转子5、输出转子7和从动转子;转动旋钮1与输入转子5的一端插接连接,输入转子5的另一端与输出转子7的一端插接连接,输出转子7的另一端与从动转子的一端插接连接,且转动旋钮1、输入转子5、输出转子7和从动转子同轴转动;锁扣10偏心设置于从动转子的另一端。

输入转子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从动转子背离锁扣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方形槽;转动旋钮1设置有第一方形柱,输出转子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方形柱和第三方形柱;第一方形柱与第一方形槽插接,第二方形柱与所第二方形槽插接,第三方形柱与第三方形槽插接,从而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形柱和方形槽不仅便于各组件间的插接配合,而且还可以扭矩的传动,使转动旋钮1的作用力传动至从动转子而带动锁扣10转动。

其中,锁定装置还包括弹子4和弹簧3;弹子4和弹簧3设置于锁芯壳体内,且弹子4与弹簧3连接,弹子4的限位端面向输入转子5的侧壁;开口槽设置于输入转子5的侧壁,其包括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第一开口槽与电磁插销12卡扣配合,第二开口槽与弹子4卡扣配合,这样,通过卡扣配合的弹子4与第二开口槽,在弹子4的限位端卡入第二开口槽内时,第一开口槽位于与电磁插销12相对的位置,从而其可以起到辅助定位以及开锁/上锁的手感反馈的作用。

优选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设置于输入转子5相对的两侧,且电磁插销12和弹子4位于输入转子5相对的两侧,使得锁芯壳体内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弹子4的限位端为弧形凸面,从而在输入转子5转动过程中,便于弹子4的限位端滑入/滑出第二开口槽。

上述实施例中,输入转子5和第一方形柱通过第一螺钉6可拆卸连接;锁芯壳体的前壳2和后壳8通过第二螺钉9可拆卸连接,且锁芯壳体的前壳2和后壳8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旋钮1和用于安装锁扣10的安装孔;从动转子和第三方形柱通过销钉11可拆卸连接。

同时,开口槽可以设置于输入转子5的侧壁,也可以设置于输出转子7的侧壁;电子控制装置可以选用密码输入键盘或指纹识别装置等现有的电子控制装置;锁舌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现有的锁芯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