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7963阅读:1333来源:国知局
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阀门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生产现场,需要使用大量阀门,为达到省力目的,通常使用阀门扳手进行阀门开关操作。目前,普遍采用“F”型阀门扳手进行阀门开关作业,操作时将“F”扳手开口部分卡在阀门手轮本体上,通过扳动“F”扳手的加力杆带动阀门手轮转动,达到开关阀门的目的。但在进行阀门开关作业时需反复更换受力点,需要较为宽广的操作空间,且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操作安全性较差,使用起来较繁琐,且操作费时费力。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7409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与阀门手轮配合使用的阀门扳手,包括卡具、加力杆、棘轮头及卡齿,棘轮头与加力杆一端直接相连,并紧固在卡具的连接孔中,卡齿的一端固定在卡具上,另一端向远离卡具的方向延伸,用于卡紧阀杆。使用时卡齿卡在阀门的阀杆,通过转动手柄带动棘轮头来转动阀门,从而实现阀门的开关。缺陷是卡具与棘轮头固定连接,不可拆卸,但实际应用中阀门手轮的尺寸不尽相同,导致卡齿与阀门手轮连接不稳定,无法通用于不同型号阀门手轮,使用起来不方便,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阀门扳手无法通用于不同型号的阀门手轮导致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包括棘轮扳手和与棘轮扳手对应配合的卡盘,所述卡盘设有至少两个,各卡盘分别具有用于与对应型号的阀门手轮配合的卡爪,棘轮扳手具有动力输出部,各卡盘分别具有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部止转插接配合的动力输入部,动力输入部和动力输出部中的其中一个为止转孔、另一个为止转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的卡盘的动力输入部与棘轮扳手的动力输出部插接在一起形成止转配合,方便更换卡盘,可根据阀门手轮尺寸及结构选择不同类型的卡盘,增强卡爪对阀门手轮的固定力,适用范围广,操作省力简便、不受工作场所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柱为多棱柱,所述止转孔为对应的多棱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柱为空心六棱柱,止转孔为六棱孔。采用空心结构以减少整个设备的重量,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卡盘包括三个,分别为两爪卡盘、三爪卡盘和四爪卡盘。不同类型的卡盘便于配合不同种类的阀门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卡盘上的卡爪沿所述卡盘外圈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为沿卡盘轴向延伸的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扳手包括主动轮和手柄,棘轮安装在主动轮内,主动轮上设有转向制动销及套装于转向制动销上施加驱使转向制动销沿棘轮径向插入的作用力的复位弹簧。方便根据需要调整棘轮的转动方向,避免倒转。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端与所述主动轮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下端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加长杆。可通过在手柄上安装加长杆改变力臂的长短以达到更省力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卡盘的卡爪外表面设有橡胶套。提高防爆等级并在操作时减少对阀门手轮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棘轮扳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主动轮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主动轮压盖的左视图;

图5为图4所示主动轮压盖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主动轮压盖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主动轮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主动轮轮盘的左视图;

图9为图8所示主动轮轮盘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主动轮轮盘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棘轮的左视图;

图13 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转向制动销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两爪卡盘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6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两爪卡盘的左视图;

图18 为本实施例的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三爪卡盘的俯视图;

图19 为图18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三爪卡盘的左视图;

图20 为本实施例的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四爪卡盘的俯视图;

图21 为图20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中四爪卡盘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1所示,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包括棘轮扳手100和与棘轮扳手对应配合的卡盘200,卡盘200设有至少两个,各卡盘分别具有用于与对应型号的阀门手轮配合的卡爪,棘轮扳手100具有动力输出部,各卡盘分别具有用于与动力输出部止转插接配合的动力输入部,动力输入部和动力输出部中的其中一个为止转孔、另一个为止转柱。

如图2所示,棘轮扳手100包括主动轮、棘轮3和手柄7,其中主动轮包括主动轮压盖1和主动轮轮盘2,棘轮3安装在主动轮压盖1和主动轮轮盘2之间,主动轮轮盘2的外侧安装有转向制动销4。

如图3至6所示,主动轮压盖1包括外圈台阶101和内圈台阶102,其中外圈台阶101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用于与主动轮轮盘的外圈螺纹配合的连接螺纹。

如图7至10所示,主动轮轮盘2包括外圈201、内圈202以及安装转向制动销组件的插孔203和连接手柄7的螺纹孔204,外圈201上设有用于与主动轮压盖1上的连接螺纹配合的螺纹段,内圈202具有用于与棘轮3上的凹槽301插接配合的凸起。

如图11和12所示,棘轮3是双向式棘轮,包括内圈凹槽301和动力输出部,动力输出部为六棱孔302,六棱孔302即为止转孔,相应地,卡盘上的止转柱为六棱柱,六棱柱插接于六棱孔中形成止转配合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止转配合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如棱台或弧面与棱面相结合的多面体。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棘齿的形状除了对称矩形外,也可以是对称梯形。

如图13所示,转向制动销组件包括转向制动销4、复位弹簧5和复位弹簧压盖6,复位弹簧5和复位弹簧压盖6由内向外依次套装于转向制动销4上,转向制动销4上的棘爪401使得棘轮3做单向转动,按压复位弹簧压盖6利用复位弹簧5将转向制动销4弹起实现转向制动销复位,并可以利用转动件402调整棘爪401的摆放方向来实现棘轮3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转向制动销的复位,如直接插入或拔出插销。

如图14和15所示,手柄7包括上端螺纹701和下端的螺纹孔702,其中下端的螺纹孔用于连接加长杆8上端的螺纹801。在本实施例中,手柄7与主动轮轮盘2或手柄7与加长杆8利用螺纹固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固接方式,如卡销连接等可拆连接。

如图16至21所示,为满足不同尺寸阀门的需要,卡盘为两爪卡盘9、三爪卡盘10和四爪卡盘11,卡盘上的止转柱为空心六棱柱,卡爪为沿卡盘外圈周向均匀分布且沿卡盘轴向延伸的圆柱体。如图16和17所示,两爪卡盘9的两个卡爪901呈180°均匀分布,止转柱为空心六棱柱901;如图18和19所示,三爪卡盘10的三个卡爪110呈120°均匀分布,止转柱为空心六棱柱111;如图20和21所示,四爪卡盘11的四个卡爪112呈90°均匀分布,止转柱为空心六棱柱113。因卡盘上的卡爪用于稳定卡紧相应阀门手轮,在其他实施例中,卡爪的分布方式及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采用长方体。另外,为了提高防爆等级并在操作时减少对阀门手轮的损伤,在上述卡爪上配有橡胶套,也可以是其他防磨静电耗散材料。

如图1所示,使用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开关阀门时,先根据阀门手轮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卡盘,图中为两爪卡盘9,使卡盘9的卡爪901能够稳定卡在阀门手轮上,再将卡盘9上的空心六棱柱902对准插接于棘轮3的六棱孔302以实现止转配合;另外,将棘轮3的内圈凹槽301分别对准主动轮轮盘2的内圈202和主动轮压盖1的内圈台阶102,棘轮3安装在主动轮2与主动轮压盖1之间,主动轮压盖1的外圈台阶101与主动轮轮盘2的外圈201对准并将两者通过外圈上相应的连接螺纹进行固定,将手柄7的上端螺纹701连接在主动轮轮盘2的相应螺纹孔204。阀门开关棘轮扳手组件与阀门手轮固定好后,根据阀门的开关需要调整转动转向制动销4上的转动件402来调整棘爪401的摆放方向,并利用复位弹簧5与复位弹簧压盖6来实现转向制动销4复位,如图1中虚线位置所示,转动手柄7带动棘轮3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利用棘轮3与卡盘9之间的止转配合结构带动阀门手轮随之转动,从而实现对阀门的开关操作。

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用加长杆8增加力臂的长度以达到更省力的目的,将加长杆8的上端螺纹801连接在手柄7下端的螺纹孔702,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加长杆的数目。

在本实施例中,棘轮上的动力输出部为六棱孔,相应地,卡盘上的动力输入部为六棱柱,在其他实施例中,棘轮上的动力输出部也可以为六棱柱,卡盘上的动力输入部为相应地六棱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