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1953阅读:1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组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推拉窗,由于是利用摩擦滚动方式实现窗扇的开启与关闭,这样就造成了密封性能太差。现有的平开窗,由于窗扇向内开启时,会占用室内的很多空间,而且悬挂在空中的窗扇很容易伤及到小孩的头部,和做家务擦地的人,妨碍窗帘的开启和关闭。如果窗扇向外开启,由于受气候和风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窗扇的脱落,造成伤人毁物的后果。

新型平移窗由于窗扇能平移,平移或静止时窗扇的玻璃和窗框之间的距离始终很小,因此窗扇外侧的玻璃不便于清理,而且窗扇的外侧不能上把手和锁,因而只能局限于做窗而不适用于做门。内倒窗虽然能内倒,但内倒和开启时同样存在着跟新型平移窗一样的问题,因而只局限于做窗不适用于做门。

申请号为CN 201720093864.1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门窗的三开机构以及平移伸缩组件,该过程通过门窗边框、门窗扇框、内倒五金件和平移伸缩组件对门窗实施开启与关闭动作,操作方便,灵活,但是该门窗组件缺少内倒锁扣件,密封性能差,同时有可能会导致窗户在工作过程中不小心处于开启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利用平移组件和内倒锁扣件解决传统门窗密封性差的问题,同时采用内倒窗,窗户的安装方式牢固,并且开启时可以节省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包括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上下传动部件,所述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一端与门窗扇框固接,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另一端与门窗边框滑动连接,上下传动部件与上滑动组件连接;所述上滑动组件包括平移组件、内倒锁扣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滑槽、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滚动轴承、活动塞、锁扣挡板,所述滑槽首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第一连杆中部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活动塞中部铰接,活动塞上固定安装锁扣挡板;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固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活动塞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内倒锁扣组件包括锁扣支架、锁杆、弹簧、锁杆连接杆;所述锁扣支架固定在滑槽末端;所述锁杆中部与锁扣支架铰接,锁杆上连接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下滑动组件包括平移伸缩轴承和滑轮,平移伸缩轴承包括弧形外环和弧形内环,弧形内环与弧形外环滑动伸缩配合;弧形内环与弧形外环的圆心位于同一位置,且弧形内环沿弧形外环的弧形导向轨迹伸缩滑动,平移伸缩轴承上连接滑轮,平移伸缩轴承与门窗扇框固接,滑轮与门窗边框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传动部件包括前锁块、上传动杆、手柄和下传动杆,前锁块与上传动杆一端扣接,上传动杆另一端与手柄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与下传动杆一端也铰接,下传动杆另一端与前锁块扣接,上传动杆与锁杆连接杆末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锁杆的头部呈勾形,勾形的头部与锁扣挡板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锁杆尾端与锁杆连接杆固接,锁杆连接杆位于滑槽外部,锁杆连接杆与滑槽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锁杆尾部固定一方形平台,方形平台与弹簧的一端固接,弹簧另一端与滑槽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呈倒T形槽,活动塞嵌入滑槽中。

作为优选,锁扣支架与滑槽侧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倒锁扣件采取挤压的方式,实现窗扇开启与关闭,有锁紧的功能,窗扇的密封性能更加的优良,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温隔热。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移组件,在窗扇开启时,不占用室内空间,同时具有三种开启方式,内推平移窗这种结构安全牢固,不仅在窗户上适用,同时也适用于做门,市场前景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的整体安装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的中间状态时内倒锁扣件和滚动伸缩支连杆状态示意图;

图4是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的开启时内倒锁扣件和滚动伸缩支连杆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滑槽;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滚动轴承;5-活动塞;6-锁扣挡板;7-锁扣支架;8-锁杆;9-弹簧;10-锁杆连接杆;11-前锁块;12-上传动杆;13-手柄;14-下传动杆;15-平移伸缩轴承;1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平移内倒窗的内倒锁扣件,包括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上下传动部件,所述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一端与门窗扇框固接,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另一端与门窗边框滑动连接,上下传动部件与上滑动组件连接;所述上滑动组件包括平移组件、内倒锁扣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滑槽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滚动轴承4、活动塞5、锁扣挡板6,所述滑槽1首端与第一连杆2一端铰接,第一连杆2中部与第二连杆3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另一端与活动塞5中部铰接,活动塞5上固定安装锁扣挡板6;所述第一连杆2另一端固接有滚动轴承4;所述活动塞5与滑槽1滑动连接;所述内倒锁扣组件包括锁扣支架7、锁杆8、弹簧9、锁杆连接杆10;所述锁扣支架7固定在滑槽1末端;所述锁杆8中部与锁扣支架7铰接,锁杆8上连接弹簧9。

所述下滑动组件包括平移伸缩轴承15和滑轮16,平移伸缩轴承15包括弧形外环和弧形内环,弧形内环与弧形外环滑动伸缩配合;弧形内环与弧形外环的圆心位于同一位置,且弧形内环沿弧形外环的弧形导向轨迹伸缩滑动,平移伸缩轴承15上连接滑轮16,平移伸缩轴承15与门窗扇框固接。

为了更好地减小平移伸缩机构的平移摩擦力,并提高其平移的稳定性,平移伸缩组件还包括滑轮16;滑轮16设置于轮骨架上,滑轮16与门窗边框的滑槽1的底面配合滑动,减小滑动摩擦力,有利于下滑动组件的平移。且滑轮16与门窗边框的滑槽1的两内侧壁滑动配合,进而通过止摆轮减小了轮骨架平移过程中与门窗边框的滑槽1的两内侧壁的滑动摩擦力,而且平移过程中,滑轮16与门窗边框的滑槽1的两内侧壁贴合,从而可以防止平移过程中的摆动,有利于提高平移伸缩运动的稳定性。

为了调整开窗的状态,设置上下传动部件,所述上下传动部件包括前锁块11、上传动杆12、手柄13和下传动杆14,前锁块11与上传动杆12一端扣接,上传动杆12另一端与手柄13铰接。所述手柄13与下传动杆14一端也铰接,下传动杆14另一端与前锁块11扣接,上传动杆12与锁杆连接杆10末端连接。

如图2、图3、图4,锁扣部分,所述锁杆8的头部呈勾形,勾形的头部与锁扣挡板6配合。

所述锁杆8尾端与锁杆连接杆10固接,锁杆连接杆10位于滑槽1外部,锁杆连接杆10与滑槽1垂直设置。

所述锁杆8尾部固定一方形平台,方形平台与弹簧9的一端固接,弹簧9另一端与滑槽1连接。所述弹簧9为压缩弹簧。

所述滑槽1呈倒T形槽,活动塞5嵌入滑槽1中。

所述锁扣支架7与滑槽1侧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平移内倒窗在工作过程中,平移内倒窗具有三开机构,通过将内倒五金件和平移伸缩组件分别设置于门窗扇框的顶部和底部,内倒五金件为上滑动组件、上下传动部件,平移伸缩组件为下滑动组件的平移伸缩轴承15和滑轮16,且弧形内环和内倒五金件分别与门窗边框滑动连接,从而在门窗开启时,可以分别实现平移、内倒以及内倒平移三种开启方式,其操作更加方便、灵活。

通过调节弧形外环与弧形内环的相对伸缩滑动,从而还可以调节控制移动门窗与固定门窗的间距,从而在门窗关闭时,弧形外环与弧形内环相对滑动收缩,减小间距,并使门窗以压合、挤压方式闭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保温隔热;在门窗开启时,弧形外环与弧形内环相对滑动伸出,增大间距,不仅便于窗扇的清洁,而且还可以在窗扇的外侧安装把手和锁而不会影响门窗的移动,因此,其不仅可以用于窗,也可以用于门。

内倒锁扣件具体使用时,锁杆连接杆10与窗户中部设置的手柄13连接,转动手柄13,通过上下传动部件力的传递,锁杆连接杆10向下压缩弹簧9,锁杆8向上抬起,释放出被勾住的锁扣挡板6,活动塞5就可以在滑槽1自由滑动,这个时候可以开启窗扇,窗户呈内倒平移的模式,窗户的内外都可上锁和手柄,同样适用于做门。

关闭时动作刚好相反,继续旋转手柄13,同时将窗户往关窗的方向推,此时活动塞5会与锁杆8接触,活动塞5会在滑槽1内继续向前移动,直到锁杆8勾形末端卡住活动塞5上的锁扣挡板6,在内倒锁扣件作用下不会反向开启,且前锁块11与上传动杆12扣接,这个时候窗户处于锁紧状态,只能实现平移动作,由于窗扇采用的是挤压的方式,这样在关闭窗时,保温和隔热效果更好,优于一般窗户。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倒锁扣件采取挤压的方式,实现窗扇开启与关闭,有锁紧的功能,窗扇的密封性能更加的优良,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温隔热;通过设置平移组件,在窗扇开启时,不占用室内空间,同时具有三种开启方式,内推窗结构安全牢固,不仅在窗户上适用,同时也适用于做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