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尼龙棒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877发布日期:2018-09-01 03:0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A尼龙棒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PA: 聚酰胺,俗称尼龙,性能: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染色性差。缺点是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常用于制作梳子、牙刷、衣钩、扇骨、网袋绳、水果外包装袋等等。无毒性,但不可长期与酸碱接触。

由于尼龙棒具有自润滑性,根据需求的长度对尼龙棒进行切割,但是尼龙棒的表面太滑,不好夹持,容易在切割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造成一小节的尼龙棒无法使用,导致较大的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A尼龙棒的定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A尼龙棒的定位装置,包括有用于承托尼龙棒的承托机构和用于夹持承托机构上的尼龙棒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用于承托尼龙棒的承托部件和用于驱动尼龙棒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与尼龙棒的圆柱侧抵触且为V型的第一夹持部和驱动第一夹持部在垂直尼龙棒的轴线的方向行进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有与尼龙棒的圆柱侧抵触且为V型的第二夹持部和驱动第二夹持部在垂直尼龙棒的轴线的方向行进的第二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杆和若干个V型的第一夹持杆,所有第一夹持杆的尖头端均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夹持杆均沿着第一连接杆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第一连接杆的中心线与尼龙棒的轴线平行,所有第一夹持杆所在平面的法向均与尼龙棒的轴线平行,第一夹持杆的开口竖直朝向尼龙棒的圆柱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两端的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一升降液压缸和设置在第一升降液压缸输出端的第一承托块,所述第一承托块为V型结构且开口朝向尼龙棒的圆柱侧,第一升降液压缸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底部,第一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贯穿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承托块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二升降液压缸和设置在第二升降液压缸输出端的第二承托块,所述第二承托块为V型结构且开口朝向尼龙棒的圆柱侧,第二升降液压缸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底部,第二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贯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承托块的背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有第二连接杆和若干个V型的第二夹持杆,所有第二夹持杆的尖头端均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有第二夹持杆均沿着第二连接杆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与尼龙棒的轴线平行,所有第二夹持杆所在平面的法向均与尼龙棒的轴线平行,第二夹持杆的开口水平朝向尼龙棒的圆柱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筒和驱动第一螺纹筒沿第一丝杆轴线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有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第一螺纹筒的中段设置有齿圈,齿轮与齿圈通过传送带传动配合,第一螺纹筒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丝杆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两侧设置有以第一丝杆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有第一导向杆和供第一导向杆滑动的第一导向筒,第一导向筒的轴线和第一导向杆的轴线重合且均垂直于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有第三连接杆和若干个V型的第三夹持杆,所有第二夹持杆的尖头端均与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有第三夹持杆均沿着第三连接杆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第三连接杆的中心线与尼龙棒的轴线平行,所有第三夹持杆所在平面的法向均与尼龙棒的轴线平行,第三夹持杆的开口水平朝向尼龙棒的圆柱侧,第二夹持杆和第三夹持杆的开口朝向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与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与第二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筒和驱动第二螺纹筒沿第二丝杆轴线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有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也设置有齿轮,第二螺纹筒的中段也设置有齿圈,齿轮与齿圈通过传送带传动配合,第二螺纹筒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丝杆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三连接杆的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两侧设置有以第二丝杆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有第二导向杆和供第二导向杆滑动的第二导向筒,第二导向筒的轴线和第二导向杆的轴线重合且均垂直于第三连接杆的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和第三夹持杆与尼龙棒的圆柱侧贴合的侧面设置有软胶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A尼龙棒的定位装置,将尼龙棒放在承托部件上,有重力的作用,尼龙棒会落在第一夹持杆之间的第一承托块和第二承托块上,然后第一升降液压缸和第二升降液压缸驱动尼龙棒上升至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之间,然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旋转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向移动将尼龙棒夹持住,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保证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移动平稳,第二夹持杆和第三夹持杆配合将尼龙棒夹持住,同时第二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软胶层保证尼龙棒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尼龙棒1,承托机构2,承托部件2a,第一夹持杆2a1,第一连接杆2a2,第一升降液压缸2b,第一承托块2c,第二升降液压缸2d,第二承托块2e,夹持机构3,第一夹持机构4,第一夹持部4a,第二连接杆4a1,第二夹持杆4a2,第一驱动组件4b,第一丝杆4b1,第一螺纹筒4b2,第一驱动电机4b3,第一导向组件4c,第一导向杆4c1,第一导向筒4c2,第二夹持机构5,第二夹持部5a,第三连接杆5a1,第三夹持杆5a2,第二驱动组件5b,第二丝杆5b1,第二螺纹筒5b2,第二驱动电机5b3,第二导向组件5c,第二导向杆5c1,第二导向筒5c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PA尼龙棒的定位装置,包括有用于承托尼龙棒1的承托机构2和用于夹持承托机构2上的尼龙棒1的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有用于承托尼龙棒1的承托部件2a和用于驱动尼龙棒1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4和第二夹持机构5,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包括有与尼龙棒1的圆柱侧抵触且为V型的第一夹持部4a和驱动第一夹持部4a在垂直尼龙棒1的轴线的方向行进的第一驱动组件4b,所述第二夹持机构5包括有与尼龙棒1的圆柱侧抵触且为V型的第二夹持部5a和驱动第二夹持部5a在垂直尼龙棒1的轴线的方向行进的第二驱动组件5b,承托机构2驱动尼龙棒1上升到第一夹持部4a和第二夹持部5a之间,第一驱动组件4b和第二驱动组件5b同时驱动第一夹持部4a和第二夹持部5a相向移动将尼龙棒1夹持住。

所述承托部件2a包括有第一连接杆2a2和若干个V型的第一夹持杆2a1,所有第一夹持杆2a1的尖头端均与第一连接杆2a2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夹持杆2a1均沿着第一连接杆2a2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第一连接杆2a2的中心线与尼龙棒1的轴线平行,所有第一夹持杆2a1所在平面的法向均与尼龙棒1的轴线平行,第一夹持杆2a1的开口竖直朝向尼龙棒1的圆柱侧,第一夹持杆2a1的开口竖直向上,尼龙棒1放在第一夹持杆2a1上。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a2两端的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一升降液压缸2b和设置在第一升降液压缸2b输出端的第一承托块2c,所述第一承托块2c为V型结构且开口朝向尼龙棒1的圆柱侧,第一升降液压缸2b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a2的底部,第一升降液压缸2b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贯穿第一连接杆2a2与第一承托块2c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二升降液压缸2d和设置在第二升降液压缸2d输出端的第二承托块2e,所述第二承托块2e为V型结构且开口朝向尼龙棒1的圆柱侧,第二升降液压缸2d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a2的底部,第二升降液压缸2d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贯穿第一连接杆2a2与第二承托块2e的背侧固定连接,根据尼龙棒1的直径大小,第一升降液压缸2b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d同时驱动第一承托块2c的和第二承托块2e上升,以使得尼龙棒1上升,使尼龙棒1处在第一夹持部4a和第二夹持部5a之间,供第一夹持部4a和第二夹持部5a夹持。

所述第一夹持部4a包括有第二连接杆4a1和若干个V型的第二夹持杆4a2,所有第二夹持杆4a2的尖头端均与第二连接杆4a1固定连接,所有第二夹持杆4a2均沿着第二连接杆4a1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第二连接杆4a1的中心线与尼龙棒1的轴线平行,所有第二夹持杆4a2所在平面的法向均与尼龙棒1的轴线平行,第二夹持杆4a2的开口水平朝向尼龙棒1的圆柱侧,当承托机构2将尼龙棒1上升到一定位置,然后第一驱动组件4b驱动第二连接杆4a1和第二夹持杆4a2向尼龙棒1移动,与第二夹持部5a配合将尼龙棒1夹持住。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b包括有与第二连接杆4a1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4b1、与第一丝杆4b1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筒4b2和驱动第一螺纹筒4b2沿第一丝杆4b1轴线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4b3,所有第一驱动电机4b3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第一螺纹筒4b2的中段设置有齿圈,齿轮与齿圈通过传送带传动配合,第一螺纹筒4b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丝杆4b1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二连接杆4a1的中心线,第一驱动电机4b3驱动第一螺纹筒4b2旋转,第一丝杆4b1沿着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4a1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b的两侧设置有以第一丝杆4b1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向组件4c,所述第一导向组件4c包括有第一导向杆4c1和供第一导向杆4c1滑动的第一导向筒4c2,第一导向筒4c2的轴线和第一导向杆4c1的轴线重合且均垂直于第二连接杆4a1的中心线,当第二连接杆4a1移动时,第一导向杆4c1在第一导向筒4c2内滑动,保证第二连接杆4a1在移动的时候平稳,第二连接杆4a1中心线是始终与尼龙棒1轴线平行。

所述第二夹持部5a包括有第三连接杆5a1和若干个V型的第三夹持杆5a2,所有第二夹持杆4a2的尖头端均与第三连接杆5a1固定连接,所有第三夹持杆5a2均沿着第三连接杆5a1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第三连接杆5a1的中心线与尼龙棒1的轴线平行,所有第三夹持杆5a2所在平面的法向均与尼龙棒1的轴线平行,第三夹持杆5a2的开口水平朝向尼龙棒1的圆柱侧,第二夹持杆4a2和第三夹持杆5a2的开口朝向相对,当承托机构2将尼龙棒1上升到一定位置,然后第二驱动组件5b驱动第三连接杆5a1和第三夹持杆5a2向尼龙棒1移动,与第一夹持部4a配合将尼龙棒1夹持住。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b包括有与第三连接杆5a1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5b1、与第二丝杆5b1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筒5b2和驱动第二螺纹筒5b2沿第二丝杆5b1轴线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5b3,所有第二驱动电机5b3的输出端也设置有齿轮,第二螺纹筒5b2的中段也设置有齿圈,齿轮与齿圈通过传送带传动配合,第二螺纹筒5b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丝杆4b1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三连接杆5a1的中心线,第二丝杆5b1沿着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带动第三连接杆5a1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b的两侧设置有以第二丝杆5b1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组件5c,所述第二导向组件5c包括有第二导向杆5c和供第二导向杆5c滑动的第二导向筒5c2,第二导向筒5c2的轴线和第二导向杆5c的轴线重合且均垂直于第三连接杆5a1的中心线,当第三连接杆5a1移动时,第一导向杆4c1在第一导向筒4c2内滑动,保证第三连接杆5a1在移动的时候平稳,第三连接杆5a1中心线是始终与尼龙棒1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夹持杆2a1、第二夹持杆4a2和第三夹持杆5a2与尼龙棒1的圆柱侧贴合的侧面设置有软胶层,软胶层增加与尼龙棒1之间摩擦,第二夹持杆4a2和第二夹持杆4a2的软胶层保证尼龙棒1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的情况。

工作原理:将尼龙棒1放在承托部件2a上,有重力的作用,尼龙棒1会落在第一夹持杆2a1之间的第一承托块2c和第二承托块2e上,然后第一升降液压缸2b和第二升降液压缸2d驱动尼龙棒1上升至第一夹持杆2a1和第二夹持杆4a2之间,然后第一驱动电机4b3和第二驱动组件5b同时驱动第一螺纹筒4b2和第二螺纹筒5b2旋转驱动第一夹持部4a和第二夹持部5a相向移动将尼龙棒1夹持住,第一导向组件4c和第二导向组件5c保证第一夹持部4a和第二夹持部5a移动平稳,第二夹持杆4a2和第三夹持杆5a2配合将尼龙棒1夹持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