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47871发布日期:2018-07-17 21:5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门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建筑装饰五金配件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滑动门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可以减少皮带等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小、减少了摩擦和杂音、自动智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对自动门的使用需求。

然而,现有的直线电机滑动门的行程适应性是相对较差的,行程可调节范围是相当有限的。直线电机通过定子产生磁场为动子提供磁力驱动滑动门体,为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定子需要部分与动子正对,一般定子至少6个线圈铁芯与动子磁铁正对才可提供合适的驱动力,仅与定子最右端或最左端的6个线圈铁芯正对状态下的动子位置是此直线电机能满足的最大行程。目前的直线电机滑动门,有采用定子与控制器等部件封装成整体的形式,此种情况下,由于定子需要部分与动子正对,与动子连接的滑动门左右移动、不脱离直线电机驱动的最长距离(即最大行程)是确定的,不可调节。另一种情况,定子与控制器相互连接,没有封装在一起,由于定子与控制器连接后的长度与上一种情况相同,都是不能变化的,这种直线电机能够驱动的滑动门最长左右移动距离也是不可调节的。因此,在确定的定子长度下,现有的直线电机滑动门存在严重的行程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在滑动门要求的行程较长时,上述两种结构的直线电机会面对无法满足行程需求的困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滑动门用直线电机行程适应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包括控制组件和至少两个定子组件,控制组件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定子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门最大行程调节构件。

通过在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之间增设滑动门最大行程调节构件,控制组件两侧的定子组件之间的距离拉长,该距离可调节具有两种状态。由此,在保证定子组件与其正对的动子组件有效相互作用力连接的情况下,动子组件的最大行程是可调节的,从而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的行程适应性大大提高。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的至少一端与定子组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电机驱动转接件连接,以电机驱动转接件作为调节滑动门最大行程构件,可以有效、简便地实现控制组件两侧定子组件之间的距离拉长。

进一步地,电机驱动转接件具有壳体,壳体一端设置可与控制组件,另一端设置可与定子组件连接的端口,两端的连接端口在壳体内部电性连接。与控制组件、定子组件形状相似,使电机驱动转接件将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电性和物理连接起来,保证了整体结构能够具有与无电机驱动转接件情况下相同的作用。

进一步地,电机驱动转接件壳体两端为可插接端子,两端的可插接端子分别与控制组件、定子组件形成可插接的连接。可插接的连接方式,使电机驱动转接件与其他组件之间的装配更为方便,在不使用电机驱动转接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将其拔出。

进一步地,电机驱动转接件一端的可插接端子与控制组件的连接端口相同,另一端的可插接端子与定子组件中与电机驱动转接件连接的连接端口相同。采用此种端口结构,保证在使用电机驱动转接件将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连接,或在不使用电机驱动转接件、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直接连接的情况下,都能够方便的组装。

进一步地,可插接端子包括用于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物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该可插接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实现可插接地物理连接和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预留接线盒和电源,预留接线盒和电源分别与至少两个定子组件中远离控制组件两端的定子组件的靠外侧一端连接。预留接线盒与电源分置在整体结构的外侧端,电源从外部供电,预留接线盒提供直线电机的扩展功能,构成简洁适用,扩展性强的直线电机。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定子组件、电机驱动转接件、预留接线盒和电源首尾相接形成多段式结构。多段式结构整体简洁,封装性强,给安装人员提供了方便,也使电机组件的性能稳定可靠,美观实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的安装方法,在滑动门行程较短时,取出电机驱动转接件,控制组件的至少一端与定子组件之间直接连接;在滑动门行程较长时,在控制组件的至少一端与定子组件之间设置电机驱动转接件。

根据滑动门所需要的特定行程,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使直线电机结构的适应性增强,用一种类型的直线电机套装,可以扩展适用于各种行程的滑动自动门。

进一步地,根据滑动门的行程选择电机驱动转接件的数量。这样,电机驱动转接件相互连接,进一步增大了可调节的电机驱动转接件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机驱动转接件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机驱动转接件装配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机驱动转接件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机驱动转接件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右端第一联接部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右端第二联接部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左端第一联接部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左端第二联接部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多段结构100

电机驱动转接件10

控制组件11

定子组件12

壳体13

动子组件14

右端第一联接部111右端第二联接部112

卡构1111插孔阵列1112插块1121卡槽1122通孔1123

左端第一联接部121左端第二联接部122、122a、122b

弹性卡接件1211插头阵列1212拨动部1213插槽1221凹部1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包括控制组件11和定子组件12,控制组件11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定子组件12,所述控制组件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滑动门最大行程构件。

通过在控制组件11与定子组件12之间增设调节滑动门最大行程构件,控制组件11两侧的定子组件12之间的距离拉长,该距离可调节具有两种状态。由此,在保证定子组件12与其正对的动子组件14有效相互作用力连接的情况下,动子组件14的最大行程是可调节的,从而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的行程适应性大大提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滑动门用直线电机包括与滑动门门体(未示出)连接的动子组件14以及与动子组件14正对设置的多段结构100。本实施例中,调节滑动门最大行程构件具体采用电机驱动转接件10。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可以用于相同作用的结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如可伸缩的,能够矩形壳体结构等。

该多段结构100包括有控制组件11、电机驱动转接件10、定子组件12。在多段结构100的具体布局中,如图2所示,定子组件12具有两段,分别位于控制组件11的两侧。定子组件12中具有铁芯和绕于铁芯的线圈,动子组件14中设置磁铁,且定子组件12与动子组件14处于相对位置,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对带磁铁的动子组件14产生驱动力。

控制组件11位于整个多段结构100的中间位置,主要用于控制滑动门门体的移动。为了让滑动门以及与滑动门连接的动子组件14平稳移动,有效智能开启或关闭,控制组件11可根据感应器检测的动子组件14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调节动子组件14线圈中通过的电流大小及方向,改变带磁铁动子组件14所处的磁场,以调节动子组件14受到的驱动力的大小,从而有效地控制动子组件14以及与动子组件14连接的滑动门门体的移动。

电机驱动转接件10至少设置在一个定子组件12与控制组件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机驱动转接件10位于控制组件11的靠右侧,电机驱动转接件10将控制组件11的右端与定子组件12的左端电性连接起来。

如图1所示电机驱动转接件10,外部具有壳体13,壳体13两端分别设置端口,一端端口与控制组件11连接,另一端端口与定子组件12连接,两端的连接端口是连通的。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3内部设置有导线,两端端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壳体13将导线封装起来。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3内部可设置电路板将两端端口电性连接,两个端口具有连接部采用焊接方式设置在电路板的两端上。电路板固定在壳体13内,比导线稳定性更高。

如图1、图2所示,具有壳体13的电机驱动转接件与控制组件、定子组件外形结构类似,都为长条状。

优选实施例中,电机驱动转接件壳体13两端端子是可插接的,两端的可插接端子分别与控制组件11、定子组件12形成可插接的连接。安装人员可通过简单插拔的方式,将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与控制组件11、定子组件12电性和物理连接。可插接的连接方式,使电机驱动转接件与其他组件之间的装配更为方便,在不使用电机驱动转接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将其拔出。

优选实施例中,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两端的可插接端子中,与控制组件11远离的一端的可插接端子,即图2中靠右端的端口,与控制组件11中与电机驱动转接件10连接的端口采用相同结构;另外一端,即图2中靠左端的端口,该可插接端子与定子组件12中与电机驱动转接件连接的连接端口采用相同结构。采用此种端口结构,保证在使用电机驱动转接件将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连接,或在不使用电机驱动转接件、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直接连接的情况下,都能够方便的组装。

下面,我们将对该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两端的可插接端子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3、图4所示,两端的可插接端子均包括两部分:第一联接部111、121和第二联接部112、122。其中,第一联接部111、121用于组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第二联接部112、122用于组件之间的物理连接。

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右端第一联接部111与左端第一联接部121结构有所区别,相应地,右端第二联接部112与左端第二联接部122的结构也有所区别。具体来看,右端第一联接部111具有插孔阵列1112,如图5所示。该插孔阵列1112具体为12孔插孔阵列。如图6所示,右端第二联接部112具有端子壳体,端子壳体内部形成容纳通孔1123,端子壳体靠外侧凸设插块1121。该插块1121是凸设在右端第二联接部112端子壳体的靠下部分的。

图7中,左端第一联接部121具有插头阵列1212,具体为12孔插头阵列。左端第二联接部122具有插槽1221,如图8所示。左端第二联接部122分为上下两部分122a、122b,上部分122b与下部分122a扣合后,中间形成左端第一联接部121的插头阵列1212通过的空间,并在上部分122a与下部分122b扣合后,将左端第一联接部121固定在该空间中,如图4所示。插槽1221设置在下部分122a的底部。

插孔阵列1112与插头阵列1212是电性连接的。具体地,插孔阵列1112与插头阵列1212通过导线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该导线被封装在壳体13内,未示出。在其它实施例中,右端第一联接部111与左端第一联接部121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电路板的两端上,将该电路板沿壳体13长度方向固定在壳体13内部。

上述结构,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右端第一联接部111与右端第二联接部112构成的可插接端子与定子组件12一端端子结构是相同的。左端第一联接部121与左端第二联接部122构成的可插接端子控制组件11一端端子结构是相同的。从而,对定子组件12与控制组件11的端子结构不再赘述。

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右端第一联接部111与定子组件12的第一联接部形成电性连接,具体右端第一联接部111的插孔阵列1112与定子组件12端口的插头阵列相配合。

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右端第二联接部112与定子组件12的第二联接部形成物理连接,具体右端第二联接部112的插块1121与定子组件12端口的插槽配合。

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左端第一联接部121与控制组件11第一联接部形成电性连接,具体左端第一联接部121的插头阵列1212与控制组件11端口的插孔阵列相配合。

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左端第二联接部122与控制组件11第二联接部形成物理连接,具体左端第二联接部122的插槽1221与控制组件11端口的插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5-8所示,插孔阵列1112上方设置卡钩1111,端子壳体上端靠外侧向下凹设卡槽1122,插头阵列1212的上端设置弹性卡接件1211,该弹性卡接件1211底部向内凹设底槽(未示出)。

卡钩1111穿过端子壳体后在卡槽1122中与定子组件12中第二连接部的弹性卡接件1211的底槽卡接。此三零件配合卡接的方式,将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与定子组件12有效地物理连接在一起,使连接可靠。

相反设计中,控制组件11联接端口具有卡构、卡槽结构,也可以此结构将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与控制组件11有效地物理连接在一起,使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弹性卡接件1211上端设置有拨动部1213。拨动部1213的设计方便对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与控制组件11、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与定子组件12的分离。图8中,左端第二连接部122上端凹陷形成凹部1222至少部分容纳弹性卡接件1211。凹部1222使弹性卡接件1211得到隐藏,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与定子组件12、电机驱动转接件10与控制组件11连接后处于相同平面中,电机驱动转接件10左端的弹性卡接件1211与定子组件12右端的弹性卡接件1211都不会凸出来影响整体美观。

进一步地,该多段结构100还包括预留接线盒和电源(未示出),预留接线盒和电源分别与至少两个定子组件12中远离控制组件11两端的定子组件的靠外侧一端连接。电源的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线连接端插接。本实施例中,整个直线电机的供电及导线布置仅需要通过电源外侧的连接端子与外部电源线连接,只有一个外接接口。预留接线盒具有蓝牙、红外等通讯连接接口,可以用于滑动门后续扩展功能。

优选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1、定子组件12、电机驱动转接件10、预留接线盒和电源各个组件首尾相接形成一种多段式的结构。安装时,形成的多段式结构可以以此塞入到安装型材中。在出现故障时,也可以方便地将各组件拆分,对各组件单独更换。多段式结构整体简洁,封装性强,给安装人员提供了方便,也使电机组件的性能稳定可靠,美观实用。

此外,定子组件12的数量亦可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在定子组件12为三个时,控制组件11的一端具有两个定子组件12,另一端具有一个定子组件12。在定子组件12为四个时,控制组件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定子组件12。

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数量亦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机驱动转接件10选择两个,控制组件11的两端与两侧的定子组件12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电机驱动转接件10,或者,也可将两个电机驱动转接件10相互连接后,连接于控制组件11一端与该侧的定子组件12之间。这可以使直线电机的最大行程进一步得到提升。电机驱动转接件10选择更多数量时,类似地,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机驱动转接件10相互之间连接,后设置于控制组件11任一一端与定子组件12之间。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结构的安装方法,其安装原理如图9所述。

在安装的滑动门所需行程较短时,将电机驱动转接件10拆取出,控制组件11的右端与其右侧的定子组件12直接连接,如图9(b)所示。

在安装的滑动门所需行程较长时,在控制组件11右端与其右侧的定子组件12之间设置电机驱动转接件10,如图9(a)所示。

图9(a)-(b)显示了:两种情况下,动子组件14与定子组件12处于有效连接状态下,动子组件14可左右被驱动的最大距离。显然地,在设计有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情况下,在增设电机驱动转接件10时,动子组件14可左右被驱动的最大距离是增加的。根据滑动门所需要的特定行程,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使直线电机结构的适应性增强,用一种类型的直线电机套装,可以扩展适用于各种行程的滑动自动门。

进一步地,在图9中显示的为增加一个电机驱动转接件10的情况。在滑动门所需行程更长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多数量的电机驱动转接件10。由于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可插接端子,电机驱动转接件10可以相互连接,也可以将电机驱动转接件10分别设置在控制组件11的两端,或是两种情况组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