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7870发布日期:2018-07-17 21:54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食品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面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挂面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唐代,宋代是面条真正成“条”的时期。元代,明代已经有挂面的问世。挂面生产在元代开始了,当时主要采用太阳晒干。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均为大量的手工制作挂面,仅少数采用机械制作。建国后制面业才迅速得到发展,挂面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室内烘干技术较为普遍地推广。挂面晾干时,需要将其挂在杆子上后,将杆子置于高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面条由下方输送到上方的挂面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挂面输送装置,包括机架、两组传送机构和至少一根用于挂面条的杆体:

两组所述传送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上传送机、下传送机和竖直传送机,所述上传送机和下传送机均水平设置且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竖直传送机设置在对应所述下传送机的输出端和上传送机的输入端的一侧,所述竖直传送机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件,所述上传送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竖直传送机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竖直传送机交错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其靠近所述上传送机的一侧上具有凸起;

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组所述下传送机上,并可被两条所述下传送机同步传送至掉落在两条所述竖直传送机的卡件上,两条所述竖直传送机可同步将掉落在其卡件上的所述杆体向上传送至与所述限位块抵触,并掉落在两条所述上传送机的输入端,两条所述上传送机可同步将掉落在其输入端的杆体向下以工序输送。

优选的是,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每个所述下传送机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竖直传送机之间分别设置有下斜板,所述下斜板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其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下传送机的输出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竖直传送机倾斜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竖直传送机。

优选的是,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所述下斜板靠近所述竖直传送机的一端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竖直送机交错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每个所述上传送机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竖直传送机之间设置有上斜板,所述上斜板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其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上传送机的输入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竖直传送机倾斜向上延伸至靠近所述竖直传送机。

优选的是,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所述上传送机和下传送机的传送带均为链带。

优选的是,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所述竖直传送机的传送带为链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面条由下方输送到上方的挂面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的挂面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面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两组传送机构2和至少一根用于挂面条的杆体3:

两组所述传送机构2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上传送机21、下传送机22和竖直传送机23,所述上传送机21和下传送机22均水平设置且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竖直传送机23设置在对应所述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和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的一侧,所述竖直传送机23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件231,所述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与所述竖直传送机23之间设置有限位块24,所述限位块24与所述竖直传送机23交错设置,所述限位块24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其靠近所述上传送机21的一侧上具有凸起;

所述杆体3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组所述下传送机22上,并可被两条所述下传送机22同步传送至掉落在两条所述竖直传送机23的卡件231上,两条所述竖直传送机23可同步将掉落在其卡件231上的所述杆体3向上传送至与所述限位块24抵触,并掉落在两条所述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两条所述上传送机21可同步将掉落在其输入端的杆体3向下以工序输送。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将挂面由下方运送到上方,将其挂在杆体3上后,将杆体3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一侧下传送机22上,杆体3与下传送机22传送的方向垂直设置,两个下传送机22将杆体3向其输出端运送,当杆体3到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时,两个竖直传送机23上的卡件231正好移动到其对应的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处,杆体3的两端分别落到其对应的卡件231上,并在竖直传送机23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当杆体3到达两个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时,为了使其能够自动从竖直传送机23上落到水平传送机上,在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与竖直传送机23之间设置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与竖直送机在杆体的轴向方向交错设置,并在限位块24靠近其对应的传送机的一侧上具有凸起,当杆体3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凸起接触时,凸起给其一个斜向下的力,使杆体3落到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并被两个上传送机21传送到目标位置。

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每个所述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竖直传送机23之间分别设置有下斜板25,所述下斜板25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其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竖直传送机23倾斜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竖直传送机23。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杆体3能够顺利的从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落入到竖直传送机23的卡件231上,在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与竖直传送机23之间设置有下斜板25,使杆体3能够沿下斜板25从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落入到竖直传送机23的卡件231上。

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所述下斜板25靠近所述竖直传送机23的一端设置有一挡板26,所述挡板26与所述竖直送机交错设置。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杆体3从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落到竖直输送机的卡件231上,需要下传送机22的竖直输送机的转速相匹配,杆体3从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落下时,竖直输送机的卡件231正好转到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的下方,为了减少对下传送机22的竖直输送机的转速的要求,减少错误的产生,在下斜板25靠近竖直传送机23的一端设置有一挡板26,挡板26与竖直送机在杆体的轴线方向上交错设置,当杆体3从下传送机22的输出端落下时,其会首先落到两个下斜板25的端部,然后等空载的卡件231转到杆体3下方时,即可使杆体3落入到卡件231中。

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每个所述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竖直传送机23之间设置有上斜板27,所述上斜板27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其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竖直传送机23倾斜向上延伸至靠近所述竖直传送机23。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杆体3能够顺利的从竖直传送机23的卡件231上落入到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在竖直传送机23与上传送机21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上斜板27,使杆体3能够沿上斜板27从竖直传送机23的卡件231上落入到上传送机21上。

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所述上传送机21和下传送机22的传送带均为链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使用链带作为上传送机21的传送带,由于链带的表面具有凹部,可将杆体3放置在凹部中,使杆体3在上传送机21和下传送机22上更加稳定。

所述的挂面输送装置中,所述竖直传送机23的传送带为链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竖直传送机23的传送带为链条,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传送带的重量,节省能耗。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