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7854发布日期:2018-07-17 21:5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饼干供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饼干是一种起源于公元七世纪的烘烤食品,可作为旅行、航海、登山时的储存食品,适宜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食用,深受广大人们群众的喜爱。现有的饼干生产工艺为:原辅料——配粉和面——成型——烘烤——冷却、灭菌——包装——检验入库,和面的过程中需要加入食用油,现有的饼干加工过程加入的食用油大多为花生油,花生油中含有杂质会影响饼干的制作过程,其次,在温度较低时,花生油会变为半凝固状态,给后续和面造成困难。

另外,现有的储油罐内控制液位用的是塑料浮球,塑料浮球经常出现渗油现有,导致实际油位和检测油位不一致,致使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断油或炮油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自动供油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饼干供油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能精确地控制储油罐和食用油油箱内液位,完成食用油杂质过滤和食用油用量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包括储油罐和控制器,所述储油罐内设置有浮球液位控制器,储油罐通过供油泵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连接有食用油油箱,食用油油箱的底部连接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安装有电磁阀和流量计;

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为连杆浮球液位控制器,包括导杆,导杆内设置有多个干簧管,连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磁性浮子,连杆浮球液位控制器伸入到储油罐内,通过多个磁性浮子的移动多点检测储油罐内油位变化情况;

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桶,过滤桶内设置有双漏斗过滤结构,过滤桶的上部侧壁处设置有进油口,过滤桶的下部侧壁处设置有出油口,过滤桶的底部开设有收集口;所述双漏斗过滤结构包括处于上位的第一漏斗过滤网和处于下位的第二漏斗过滤网,第一漏斗过滤网的下端通过环形的过渡滤网与第二漏斗过滤网的上端相连,第二漏斗过滤网的底部连接有收集管,收集管穿过收集口延伸至过滤桶外;

所述食用油油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音叉料位计,音叉料位计能检测食用油油箱内的液位值,电加热器能将食用油油箱内食用油的温度加热至常温;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供油泵、电磁阀、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音叉料位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干簧管和磁性浮子一一对应,干簧管和磁性浮子的数量为5个,磁性浮子的材料为耐腐蚀的304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第一漏斗过滤网的上沿与过滤桶的内壁相连,且该上沿低于进油口;第一漏斗过滤网的下端直径大于第二漏斗过滤网的上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利用连杆浮球液位控制器实现储油罐内多点液位控制,便于工作人员精确把握储油罐内油位变化,不锈钢浮球耐腐蚀,长时间使用不会渗油,避免出现断油或跑油情况。过滤器通过双漏斗过滤结构过滤掉食用油内的大颗粒固体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保障;通过在食用油油箱内设置电加热器,能将温度低时成半固体状的食用油加热至常温状态,为后续运输及和面过程提供方便;流量计配合电磁阀能够准确控制食用油的供给量,大大提高了饼干生产时供油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提供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控制过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3,一种饼干车间自动供油系统,包括储油罐1和控制器,储油罐1内设置有浮球液位控制器2,控制器为上位机,浮球液位控制器2与控制器电连接。

浮球液位控制器2为连杆浮球液位控制器,包括导杆21,导杆21内设置有多个干簧管,连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磁性浮子22,连杆浮球液位控制器伸入到储油罐1内,通过多个磁性浮子的移动多点检测储油罐内油位变化情况。

干簧管和磁性浮子22一一对应,干簧管和磁性浮子的数量为5个,磁性浮子的材料为耐腐蚀的304不锈钢,不锈钢浮球耐腐蚀,长时间使用不会渗油。

浮球液位控制器2将检测到的储油罐内油位变化送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处理后,实时显示储油罐油位,一旦储油罐内液位过高或过低,控制器能发出提醒报警,避免出现断油或跑油情况。

储油罐通过供油泵3连接有过滤器4,过滤器4连接有食用油油箱5,食用油油箱5的底部连接有出油管6,出油管上安装有电磁阀7和流量计。

如图3所示,过滤器4包括过滤桶8,过滤桶8内设置有双漏斗过滤结构,过滤桶8的上部侧壁处设置有进油口9,过滤桶8的下部侧壁处设置有出油口10,过滤桶的底部开设有收集口。

双漏斗过滤结构包括处于上位的第一漏斗过滤网11和处于下位的第二漏斗过滤网12,第一漏斗过滤网11和第二漏斗过滤网12上均设置有过滤孔,第一漏斗过滤网11的下端通过环形的过渡滤网13与第二漏斗过滤网12的上端相连,第一漏斗过滤网的上沿与过滤桶的内壁相连,且该上沿低于进油口,第一漏斗过滤网的下端直径大于第二漏斗过滤网的上端直径。

第二漏斗过滤网的底部连接有收集管14,收集管14穿过收集口延伸至过滤桶外。在过滤器的下方放置有杂质收集桶15,收集管正对杂质收集桶15的桶口,过滤器内过滤掉的杂质自收集管落入杂质收集桶15内。

食用油油箱5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音叉料位计16,音叉料位计16能检测食用油油箱内的液位值,电加热器能将食用油油箱内食用油的温度加热至常温,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食用油油箱5内食用油的温度值。

供油泵、电磁阀、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音叉料位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控制器通过音叉料位计16检测到的食用油油箱5内的液位值,控制供油泵启停;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食用油温度,控制电加热器的启停,一旦食用油温度低于12摄氏度,电加热器启动将食用油加热至常温25摄氏度,避免食用油变为半固体状,为后续运输及和面过程提供方便。

控制器通过测得的流量计的数值,控制电磁阀7开启,进而控制食用油的供给量,准确满足饼干生产需求。

该供油系统大大提高了饼干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提供了生产效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