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扇转子平衡组件的分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7376发布日期:2019-03-16 00: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扇转子平衡组件的分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属于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扇转子平衡组件的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风扇转子平衡组件中,轴颈处装配有轴承,轴承定距套及轴承支点定位环等组件,轴承定距套及轴承支点定位环与轴颈之间均为过渡配合,轴承与轴颈之间为过盈配合,实现轴承组件与轴颈的分解,需以轴承支点定位环的端面为施力点,而轴承支点定位环的端面无法直接施加轴向力,将轴承组件与轴颈分解,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扇转子平衡组件的分解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轴承组件与轴颈之间因过盈配合,无法分解的技术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风扇转子平衡组件的分解装置,风扇转子平衡组件包括轴颈和依次套装在轴颈上的轴承、轴承定距套和轴承支点定位环,包括用于分解套装在轴颈上的轴承组件的分解装置本体,分解装置本体包括分解套、拉环和螺柱,其中,分解套上开设有四阶台阶孔,依次分别为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第一台阶孔套装在轴颈的一端,第二台阶孔套装在轴承支点定位环上,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之间的台阶面与轴承支点定位环的自由端端面相贴合;第三台阶孔套装在轴承上,第四台阶孔套装在拉环上,拉环套装在轴颈的另一端,且与轴颈间隙配合,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之间的台阶面与拉环的端面相贴合,拉环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柱与螺纹孔配合连接。

优选地,分解套是由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组合形成的圆柱体结构。

优选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为结构相同的半圆柱体结构,所述半圆柱体结构上两个开口端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半环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四阶台阶式半圆孔,所述半圆孔沿其径向方向开设,依次分别为第一阶半圆孔、第二阶半圆孔、第三阶半圆孔和第四阶半圆孔,其中,第一阶半圆孔装卡在轴颈上;第二阶半圆孔装卡在轴承支点定位环上;第三阶半圆孔装卡在轴承上,第四阶半圆孔装卡在拉环上,且间隙配合。

优选地,第二半环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四阶台阶式配合半圆孔,所述配合半圆孔沿其径向方向开设,依次分别为第一阶配合半圆孔、第二阶配合半圆孔、第三阶配合半圆孔和第四阶配合半圆孔;其中,第一阶配合半圆孔装卡在轴颈上;第二阶配合半圆孔装卡在轴承支点定位环上;第三阶配合半圆孔装卡在轴承上,第四阶配合半圆孔装卡在拉环上,且间隙配合。

优选地,第一阶半圆孔和第一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一台阶孔;第二阶半圆孔和第二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二台阶孔;第三阶半圆孔和第三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三台阶孔;第四阶半圆孔和第四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四台阶孔。

优选地,所述拉环为台阶式的圆环结构,该台阶式的圆环结构的大端直径小于第三台阶孔的直径,且大于第四台阶孔的直径,拉环的大端置于分解套第三台阶孔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内,且拉环的台阶端面与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之间的台阶面相贴合;

所述拉环小端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螺柱配合连接。

优选地,轴颈靠近拉环一端的内孔中装配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拉环之间通过螺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盖为台阶轴结构,其中,顶盖的小端装配在轴颈的内孔中,与轴颈内孔间隙配合,同时,顶盖的台阶面与轴颈的端面相贴合;顶盖的大端置于拉环上的空腔内,且其中心处开设有凸字形结构的中心孔,所述螺柱的端部装配在该中心孔内。

优选地,所述螺柱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段的长度大于轴承组件的总长度,该螺纹段的端部穿过拉环上的螺纹通孔,置于顶盖上的中心孔内;另一端为圆柱段,该圆柱段上安装有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风扇转子平衡组件的分解装置,将分解套上的四个台阶孔分别套装在轴颈、轴承支点定位环、轴承定距套和轴承上,且将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之间的台阶面与轴承支点定位环相贴合,再通过螺柱的旋转,带动拉环的移动,由于拉环的台阶面与分解套内大端面向贴合,使得拉环带动分解套一起移动,分解套的正向拉力及轴承支点定位环与分解套之间端面接触反力作用下,将轴承组件从轴颈上分解下来,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轴承组件与轴颈的分解,解决了该类装配分解的难题。

进一步的,将分解套制作成两个半环结构,便于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的,顶盖的一端与轴颈的端面贴合,另一端与螺柱的端面贴合,当螺柱旋转时,由于顶盖与螺柱轴向均不动,则会产生反作用力,使拉环沿轴向运动,从而带动整个分解装置沿轴向运动,直至将轴承组件与轴颈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局部放大图;

图3是第一半环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是正视图,图3b是侧视图;

图4是第二半环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是正视图,图4b是侧视图;

图5是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拉环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定稿结构示意图;

图8是螺柱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半环2、第二半环3、拉环4、顶盖5、螺柱6、第一销轴7、第二销轴8、螺纹衬套9、紧定螺钉10、活节螺栓11、螺母12、手柄13、轴颈14、轴承支点定位环15、轴承16、轴承定距套101、第一阶半圆孔102、第二阶半圆孔103、第三阶半圆孔104、第四阶半圆孔105、第一凸耳106、凹槽107、销孔201、第一阶配合半圆孔202、第二阶配合半圆孔203、第三阶配合半圆孔204、第四阶配合半圆孔205、第二凸耳206、第二凹槽207、第二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轴承支点定位环的分解装置,其中,轴颈13上套装有轴承15和轴承定距套16,轴承定距套16的一端与轴承15的一端相贴合,轴承定距套16的另一端贴合有轴承支点定位环14,所述轴承支点定位环14套装在轴颈13上,所述分解装置用于将轴承、轴承定距套和轴承支点定位环从轴颈上分解下来。分解装置包括分解套、拉环3、顶盖4和螺柱5,其中,分解套上开设有四阶台阶孔,四阶台阶孔依次分别为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其中,第一台阶孔套装在轴颈13的一端,第二台阶孔套装在轴承支点定位环14上,且与轴承支点定位环14间隙配合,同时,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之间的台阶面与轴承支点定位环14的自由端端面相贴合;第三台阶孔套装在轴承15上,第四台阶孔套装在拉环3上,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之间的台阶面与拉环3的端面相贴合;同时,轴颈13的另一端内孔中装配有顶盖4,所述顶盖4与拉环3之间通过螺柱5连接。

具体地:

如图2-图8所示,分解套是由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组合形成的圆柱体结构,第一半环1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半圆柱体结构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四阶台阶式半圆孔,所述半圆孔沿其径向方向开设,依次分别为第一阶半圆孔101、第二阶半圆孔102、第三阶半圆孔103和第四阶半圆孔104,其中,第一阶半圆孔101的直径大于轴颈13的外圆直径,且装卡在轴颈13上;第二阶半圆孔102装卡在轴承支点定位环14的外圆上,且与轴承支点定位环14间隙配合,该处的间隙配合,是为了保证该分解装置在轴向运动时,其中心保持与转子组件中心重合,轴向运动更灵活,避免出现卡死现象。第一阶半圆孔101和第二阶半圆孔102之间的台阶面与轴承支点定位环的端面贴合;第三阶半圆孔103的直径大于轴承15的外径,且装卡在轴承15上;第四阶半圆孔104与拉环3的外圆间隙配合,第四阶半圆孔104与第三阶半圆孔103之间的台阶面面与拉环3的端面贴合。

该半圆柱体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耳105,所述第一凸耳10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06,同时,该第一凸耳105上开设有第一销孔107,所述销孔107穿过第一凹槽106.

为了减轻,在该半圆柱体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减轻孔,所述减轻孔沿其周向方向开设。

第二半环2的结构和第一半环1的结构相同,也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半圆柱体结构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四阶台阶式配合半圆孔,所述配合半圆孔沿其径向方向开设,依次分别为第一阶配合半圆孔201、第二阶配合半圆孔202、第三阶配合半圆孔203和第四阶配合半圆孔204,其中,第一阶配合半圆孔201的直径大于轴颈13的外圆直径,且装卡在轴颈13上;第二阶配合半圆孔202装卡在轴承支点定位环14的外圆上,且与轴承支点定位环14间隙配合,该处的间隙配合,是为了保证该分解装置在轴向运动时,其中心保持与转子组件中心重合,轴向运动更灵活,避免出现卡死现象。第一阶配合半圆孔201和第二阶配合半圆孔202的台阶面与轴承支点定位环的端面贴合;第三阶配合半圆孔203的直径大于轴承15的外径,且装卡在轴承15上;第四阶配合半圆孔204与拉环3的外圆间隙配合,第四阶配合半圆孔204和第三阶配合半圆孔203之间的台阶面与拉环3的端面贴合。

该半圆柱体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凸耳205,所述一侧第二凸耳205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06,同时,该另一侧第二凸耳205上开设有第二销孔207。

为了减轻,在该半圆柱体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减轻孔,所述减轻孔沿其周向方向开设。

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之间通过一侧的两个凸耳和第一销轴6与紧定螺钉9的配合,实现铰接连接,同时,通过另一侧的两个凸耳与第二销轴7、活节螺栓10与螺母11配合,实现开合。

第一阶半圆孔和第一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一台阶孔;第二阶半圆孔和第二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二台阶孔;第三阶半圆孔和第三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三台阶孔;第四阶半圆孔和第四阶配合半圆孔组合形成第四台阶孔。

所述拉环3为台阶式的圆环结构,其小端直径小于第一半环1及第二半环2的第三阶配合半圆孔203的直径,且大于第四阶配合半圆孔204的直径,台阶端面与半环1及半环2的大端内端面贴合。所述拉环3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配有螺纹衬套8,螺纹衬套8内螺纹连接有螺柱5。

所述顶盖4为三阶台阶轴结构,其中,三阶台阶轴结构依次为第一台阶轴、第二台阶轴和第三台阶轴,第一台阶轴和第三台阶轴的直径均小于第二台阶轴的直径,第三台阶轴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轴的直径。

第三台阶轴上开设有内孔,同时,第三台阶轴装配在轴颈的内孔内,与轴颈内孔间隙配合,同时,该处台阶面与轴颈13的端面相贴合;第一台阶轴的中心处开设有凸字形结构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柱5的端部配合连接。

所述螺柱5,前端为螺纹部分,螺纹部分的长度大于轴承支点定位环、轴承定距套及轴承距轴颈端面的总长度h;后端为圆柱段,其上有与手柄12配合的孔。螺纹部分的端部通过拉环3,顶在顶盖4的中心孔端面上。转动手柄12,通过拉环3带动第一半环1与第二半环2的整体,此时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之间的台阶面与轴承支点定位环的端面贴合,第二台阶孔与轴承支点定位环的外圆贴合,继续转动手柄5,拉环3带动第一半环1与第二半环2的整体沿轴向移动,直至将轴承等组件与轴颈分解开。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该分解装置的实施,实现了轴承组件与轴颈的分解,解决了该类装配分解的难题。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