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式转子内孔高精度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69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直排式转子内孔高精度整形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形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排式转子内孔高精度整形机。



背景技术:

冰箱是生活中常用的设备,而冰箱压缩机的电机则是冰箱的核心部件,其转子的结构如图15和图16所示,其阶梯内孔中需要加工的定位孔非常重要,其作为后续的加工、装配基准而言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现有的加工方法是用拉刀进行拉削,拉刀寿命短,一把只能做1000件,使用成本高,且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入切削液,同时要注意防锈,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的直排式转子内孔高精度整形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排式转子内孔高精度整形机,包括工作台、下压平台和上平台,上平台通过立柱固定在工作台上,下压平台位于工作台与上平台之间且可沿立柱上下滑动,上平台中部上表面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活塞杆穿过上平台后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下压平台,下压平台下方沿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置有钢印部、粗整形部、半精整形部和精整形部,工作台上表面对应钢印部、粗整形部、半精整形部和精整形部的正下方位置分别设置有工件放置部,工件放置部两侧的工作台上分别设置有移动工件的机械手和供工件整形后脱落的加强挡位板。

优选的,所述钢印部包括固定在下压平台上的阶梯轴柄部,阶梯轴柄部外侧套设有锁紧件和碟簧,锁紧件将阶梯轴柄部锁紧在下压平台上,碟簧上表面与阶梯轴柄部的阶梯轴下表面轴肩贴合,碟簧下表面与连接块接触,钢印头置入连接块内孔中,钢印头上表面与连接块内壁台阶处接触,连接块侧面设置有供销钉穿过的通孔,钢印头相应位置的外表面设置有供销钉打入的通道,通过销钉来实现钢印头和连接块之间的定位,阶梯轴柄部底端下表面螺纹连接有卡位板,卡位板与连接块内壁阶梯处卡位固定,钢印头与卡位板之间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粗整形部、半精整形部、精整形部均包括固定在下压平台上的刀座,刀座下方连接有整形刀,所述整形刀包括刀柄和刀身,所述刀身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环形刀刃,精整形部刀刃外径大于半精整形部刀刃外径,半精整形部刀刃外径大于粗整形部刀刃外径;所述工件放置部顶端有凸出的凸台,凸台的外径与工件下部的内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加强挡位板包括加强固定部和挡位部,所述加强固定部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L”型板和位于“L”型板上的加强筋,所述挡位部包括“L”型板顶部向内延伸出的延伸板,延伸板与“L”型板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强筋,延伸板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粗整形部、半精整形部、精整形部处整形刀的正下方,通孔的内径大于整形刀的外径且小于刀座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机械手包括移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表面的平板,平板端部设置有横向驱动电机,横向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杠螺母机构,平板上表面横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方通过滑块连接有滑板,滑板与丝杠螺母机构中的螺母固定连接,横向驱动电机驱动带动滑板横向前后运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滑板上表面纵向布置的轨道,轨道上方布置有移动板,移动板可沿轨道长度方向滑动,滑板上方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活塞杆沿纵向布置,气缸活塞杆与移动板连接,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移动板沿纵向前后运动;所述竖向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板上表面的导向柱和电机,电机通过带传动连接螺杆,螺杆与导向柱平行布置,升降板位于移动板上方,升降板与螺杆螺纹连接且可沿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夹紧机构为升降板前端连接的工件夹持部。

优选的,所述工件夹持部包括连接在升降板上的定板和位于定板上方且可沿定板长度方向运动的动板,定板上表面设置有气缸,动板由气缸驱动,所述动板和定板前端均设置有弧形开口,且两者的弧形开口相配合后的形状与工件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动板和定板的弧形开口处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下部设置有凸柱,凸柱上表面轴肩可与工件下部外表面轴肩相卡合。

优选的,还包括物料准备部,所述物料准备部为位于钢印部前方的工件放置部,工件放置部等距离延伸出3个凸台,所述动板与定板围成的弧形开口的数量为15个且等间距直线排列,所述钢印部、粗整形部、半精整形部、精整形部各自的数量均为3个,且各个相邻的部位之间直线等间距排布,所述每个钢印部、粗整形部、半精整形部、精整形部与其正下方的工件放置部设置的固定工件的凸台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有利于环保,适合产业上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钢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整形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挡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沿G-G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工作台;2—下压平台;3—上平台;4—立柱;5—机械手;51—横向移动机构;511—平板;512—横向驱动电机;513—滑轨;514—滑块;515—滑板;52—纵向移动机构;521—轨道;522—移动板;523—气缸;53—竖向移动机构;531—导向柱;532—电机;533—螺杆;534—升降板;54—工件夹持部;541—定板;542—动板;543—定位柱;544—凸柱;6—钢印部;7—粗整形部;8—半精整形部;9—精整形部;10—工件放置部;11—液压缸;12—加强挡位板;121—加强固定部;122—挡位部;123—延伸板;124—通孔;13—刀座;14—整形刀;15—刀柄;16—刀身;17—凸台;18—物料准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排式转子内孔高精度整形机,包括工作台1、下压平台2和上平台3,上平台3通过立柱4固定在工作台1上,下压平台2位于工作台1与上平台3之间且可沿立柱4上下滑动,上平台3中部上表面设置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活塞杆穿过上平台3后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下压平台2,下压平台2下方沿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置有钢印部6、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和精整形部9,工作台1上表面对应钢印部6、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和精整形部9正下方位置分别设置有工件放置部10,工件放置部10两侧的工作台1上分别设置有移动工件的机械手5和供工件整形后脱落的加强挡位板12。

优选的,所述钢印部6包括固定在下压平台2上的阶梯轴柄部61,下压平台2下方的阶梯轴柄部61外侧套设有锁紧件62和碟簧63,锁紧件62将阶梯轴柄部61锁紧在下压平台2上,碟簧63上表面与阶梯轴柄部61的阶梯轴下表面轴肩贴合,碟簧63下表面与连接块64接触,连接块64与钢印头65固定连接,具体为钢印头65置入连接块64内孔中,钢印头65底面与连接块64内壁台阶处接触,连接块64侧面设置有供销钉穿过的通孔,钢印头65相应位置的外表面设置有供销钉打入的通道,通过销钉来实现钢印头65和连接块64之间的定位,阶梯轴柄部61下表面螺纹连接有卡位板66,卡位板66与连接块64内壁阶梯处卡位固定,以此来轴向限定连接块64的位置,同时钢印头65与卡位板66之间有间隙,即钢印头65处设置有高度补偿功能,间隙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来旋转,可以设置为8mm,碟簧63初始预压力为2吨,在打钢印时,即使钢印头65相对卡位板66上升8mm,系统压力也只增加1吨,锁紧件62可为下压平台2上下表面均采用双螺母锁紧,也可为下压平台2下表面用卡块轴向定位,上表面用双螺母锁紧。

优选的,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精整形部9均包括固定在下压平台2上的刀座13,刀座13下方连接有整形刀14,所述整形刀14包括刀柄15和刀身16,所述刀身16为回转体,且刀身16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环形刀刃,具体的环形刀刃为刀身16上沿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列,精整形部9刀刃外径大于半精整形部8刀刃外径,半精整形部8刀刃外径大于粗整形部7刀刃外径;所述工件放置部10顶端有凸出的凸台17,凸台17的外径与工件下部的内径相匹配。

优选的,加强挡位板12包括加强固定部121和挡位部122,所述加强固定部121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L”型板和位于“L”型板上的加强筋,所述挡位部122包括“L”型板顶部向内延伸出的延伸板123,延伸板123与“L”型板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强筋,延伸板123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通孔124,通孔124位于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精整形部9处整形刀14的正下方,通孔124的内径大于整形刀14的外径且小于刀座13的外径,通孔124的内径小于工件上部外表面的外径。

优选的,机械手5包括移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51、纵向移动机构52和竖向移动机构53,所述横向移动机构51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表面的平板511,平板511端部设置有横向驱动电机512,横向驱动电机512输出轴连接丝杠螺母机构,平板511上表面横向设置有滑轨513,滑轨513上方通过滑块514连接有滑板515,滑板515与丝杠螺母机构中的螺母固定连接,横向驱动电机512正反转时带动滑板515横向前后运动,实现横向移动的功能;所述纵向移动机构52包括滑板515上表面纵向布置的轨道521,轨道521上方布置有移动板522,移动板522可沿轨道521长度方向滑动,滑板515上方固定连接有气缸523,气缸523活塞杆沿纵向布置,气缸523活塞杆与移动板522连接,气缸523活塞杆伸缩带动移动板522沿纵向前后运动,实现纵向移动的功能;所述竖向移动机构53包括固定在移动板522上表面的导向柱531和电机532,电机532通过带传动连接螺杆533,螺杆533与导向柱531平行布置,升降板534与螺杆533螺纹连接且可沿导向柱531上下滑动,实现竖向移动功能,所述加紧机构为升降板534前端连接的工件夹持部54。

优选的,工件夹持部54包括连接在升降板534上的定板541和位于定板541上方且可沿定板541长度方向运动的动板542,定板541上表面设置有气缸,动板542由气缸驱动,所述动板542和定板541前端均设置有弧形开口,且两者的弧形开口相配合后的形状与工件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动板542和定板541的弧形开口处设置有定位柱543,所述定位柱543下部设置有凸柱544,在动板542与定板541之间相互加紧的时候,凸柱544上表面轴肩可与工件下部外表面轴肩相卡合,由于各个工件之间存在着加工误差,其外表面的尺寸处于一个公差之内,在多个工件一起夹持的时候可以避免工件之间有公差存在而出现漏夹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15个工件同时夹持的时候,由于各个工件外表面尺寸不完全一样,有可能个别工件时没有被夹紧的,但是由于有凸柱544上表面轴肩与工件下部外表面轴肩相卡合,所以工件会落在凸柱544上,依然能被动板542和定板541的组合有效夹持,整个过程稳定可靠。

优选的,还包括物料准备部18,所述物料准备部18为位于钢印部6前方的工件放置部10,工件放置部10等距离延伸出3个凸台17,所述动板542与定板541围成的弧形开口的数量为15个且等间距直线排列,所述钢印部6、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精整形部9各自的数量均为3个,且各个相邻的部位之间直线等间距排布,所述每个钢印部6、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精整形部9与其正下方的工件放置部10设置的固定工件的凸台17一一对应。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整形机的工位依次分别是物料准备部18、钢印部6、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精整形部9,将转子(以下统一简称工件)放置在工件放置部10的凸台17上,工件放置部10上的凸台17等间距排列,每次上料时只需在物料准备部18处放置工件,整形机各个运动部件之间由电气系统集成控制,工件放置完毕后,机械手5将工件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在此过程中,各个工位上的工件同步移动,机械手5中的横向移动机构51、纵向移动机构52和竖向移动机构53分别负责横向运动、纵向运动和竖向运动配合移动,具体工作步骤为机械手运动至工件处,动板542在气缸的推动下向定板541靠近,夹持住工件,向上运动,同时下压平台2在液压缸11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此时机械手5保持与下压平台2同步向上运动,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精整形部9处的整形刀14带动着工件往上运动至加强挡位板12的挡位部122处的通孔124位置,整形刀14从通孔124处退出,工件抵持在通孔124下表面的挡位部122处,此时机械手5停止运动,等待工件从整形刀14处脱落,待整形刀14与工件完全分离后,机械手5横向运动至下一个工位,然后下降,将工件放置在下一个工位的凸台17上,放置完毕后松开动板542,机械手5纵向退出,同时横向复位,等待下一个指令,此时液压缸11驱动下压平台2下降,带动钢印部6、粗整形部7、半精整形部8、精整形部9向下运动进行各个工位的加工,加工完毕后机械手5在电气系统的控制下配合各个工位的运动重复工作,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