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613发布日期:2018-09-04 20:2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是安装于车门上能够将车门可靠锁紧并通过其内部机构实现开启及锁止功能的装置,使车身的一种主要附件。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及体验感的提升,汽车门锁的好坏同样决定着汽车带给消费者的安全性及体验感的好坏,因此,检测汽车门锁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改装皮卡车的尾箱盖锁为例,该锁通常是锁门一体,锁芯安装于门页体中间,锁舌在锁芯的带动下从门页体两侧伸出或收缩。一般地,锁芯和门页体由金属制成,而锁舌由塑料制成。但是,在检测该带锁门页体使用寿命时,通常有两种测试方法:

一是,将锁芯、锁舌和门页体放置于不同的测试设备上,单一检测某个部件的使用寿命,该检测方法不能完全测试出锁体在使用过程中(如震动、推拉)受到无法预估在外力作用下锁体内部结构受力情况,无法模拟带锁门页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动作,故测得的使用寿命不准确;

二是,通过长时间震动和推拉整体尾箱盖,使锁体与车体接触后产生摩擦力,检测带锁门页体在以一个周期内的磨损情况,该方法无法确定每个周期内锁体与车体的接触处的动作是否正常,无法模拟锁舌正常工作时的受力情况,故测得的使用寿命也不准确。

因此,如何准确地检测带锁门页体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可以准确地检测带锁门页体的使用寿命。

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包括底座,还包括:

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撑部、固定部、开锁部、关锁部、检测部和挤压部;

分别与所述固定部、所述开锁部、所述关锁部、所述检测部和所述挤压部相连、用于控制五部分依次动作的控制部;

其中,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部分别用于支撑和固定带锁门页体;

所述开锁部和所述关锁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和上方,且分别用于与带锁门页体锁芯的底部和顶部相连;

所述检测部和所述挤压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分别用于检测和挤压带锁门页体的锁舌。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

分别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两端、用于支撑带锁门页体两端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

设于所述工作台中间、用于支撑带锁门页体中间段的第三支座。

优选地,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第一导向板;

设于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第二导向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支座上方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上、用于固定带锁门页体的一端的第一固定加载装置;

位于所述第二支座上方且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板上、用于固定带锁门页体的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加载装置。

优选地,所述挤压部包括:

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上、用于与带锁门页体一端的锁舌相抵的第一挤压加载装置;

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板上、用于与带锁门页体另一端的锁舌相抵的第二挤压加载装置。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包括:

安装于所述第一挤压加载装置的末端、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一端的锁舌是否伸出的第一检测装置;

安装于所述第二挤压加载装置的末端、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另一端的锁舌是否伸出的第二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开锁部和所述关锁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具体为激光传感器。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固定部、所述开锁部、所述关锁部、所述检测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控制部相连、用于收集并显示信息的显示部;

与所述控制部相连、用于发出警报的报警部。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撑部、固定部、开锁部、关锁部、检测部和挤压部;与所述固定部、所述开锁部、所述关锁部、所述检测部和所述挤压部相连、用于控制五部分依次动作的控制部。

首先将带锁门页体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

启动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固定部动作,将带锁门页体紧紧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以免检测过程中,带锁门页体发生晃动,影响检测精度。

然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开锁部动作。由于所述开锁部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与带锁门页体的锁芯的底部,所述关锁部带动带锁门页体的锁芯随之动作,使位于带锁门页体两侧的锁舌分别从左右两侧向外伸出。

接着,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检测部动作。由于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故所述检测部可以检测带锁门页体的锁舌是否伸出,如果是,则进行下一步动作,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挤压部动作,所述挤压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所述挤压部挤压带锁门页体两侧的锁舌,锁舌受到一定的压力。如果否,所述控制部停止动作,完成检测。

最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关锁部动作。所述关锁部与所述带锁门页体的顶部相连,所述关锁部动作,触碰带锁门页体的锁芯,锁芯动作,两侧锁舌收缩,恢复至初始状态。

这样便完成一个动作循环。

通过所述固定部、所述开锁部、所述关锁部的顺序动作,较真实地模拟带锁门页体的锁芯在实际开锁和关锁过程中的动作情况,各部件反复动作,锁芯反复在打开和闭合之间切换,直至超过锁芯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等,锁芯出现故障,从而完成检测锁芯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固定部、所述开锁部、所述检测部和所述挤压部的顺序动作,较真实的模拟带锁门页体的锁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反复伸缩、反复加载,直至超过锁舌的抗压强度、疲劳强度和弯曲强度等,锁舌停止动作,从而完成检测锁舌的使用寿命。所述固定部对带锁门页体的门页体反复夹紧、松开,直至超过门页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曲强度等,从而完成检测门页体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各部件的复合检测,避免在不同设备上单一检测各部件,较真实的模拟各部件的实际动作顺序、实际受力情况,故可以准确地检测带锁门页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工作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如下:

底座1、工作台2、支撑部3、固定部4、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和挤压部8;

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2和第三支座33;

第一导向板311和第二导向板321;

第一滑板3111和第一滑轨3112;

第二滑板3121和第二滑轨3122;

第一固定加载部41和第二固定加载部42;

第一固定支架411和第一固定气缸412;

第二固定支架421和第二固定气缸422;

开锁气缸51和开锁气缸支架52;

关锁气缸61和关锁气缸支架62;

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二检测装置72;

第一障碍物传感器711和第一传感器支撑座712;

第二障碍物传感器721和第二传感器支撑座722;

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和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

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和第一挤压气缸支座812;

第二挤压加载气缸821和第二挤压气缸支座8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工作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包括底座1、工作台2、支撑部3、固定部4、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挤压部8和控制部。

底座1主要用于支撑其他零部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维护,底座1具体为金属框架。另外,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万向轮,方便转移整套设备。

工作台2安装在底座1上,具体地,工作台2包括三块金属板,其中一块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另外两块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两端,各个金属板之间均留有一定间隙,以方便拆装带锁门页体。工作台2上安装有支撑部3、固定部4、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和挤压部8。

支撑部3主要用于支撑带锁门页体。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3包括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2和第三支座33。其中,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分别安装于工作台2的两端,主要用分别支撑带锁门页体的两端。具体地,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的顶部均设有方形凹槽,且二者的高度相等。当然,二者的高度差是由带锁门页体的两侧的高度差决定,并不限于此。第三支座33设于工作台2的中间,主要用于支撑带锁门页体的中间。第三支座33的顶部也设有方形凹槽,结构与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大致相同。当然,支撑部3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本申请还包括第一导向板311和第二导向板321。其中,第一导向板311设于第一支座31和工作台2左端的上表面之间,第二导向板312设于第二支座32和工作台2右端的上表面之间。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板311和第二导向板321结构相同,具体地,第一导向板311包括第一滑板3111和第一滑轨3112。第一滑板3111座于第一滑块3112上,第一滑板3111上安装有第一支座31、第一固定加载装置41、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第一滑轨3112的延伸方向与工作台2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滑轨3112具体为燕尾型直线滑轨,当然,也可以是方形滑轨或V形滑轨。第二导向板312包括第二滑板3121和第二滑轨3122。为了提升整体设备零部件的通用性,第二滑板3121与第一滑板3111完全相同,其上安装有第二支座32、第二固定加载装置42、第二检测装置72和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第二滑轨3122与第一滑轨3112完全相同。

考虑到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分别安装于第一滑板3111和第二滑板3121上,而第三支座33直接安装在工作台2上,故第三支座33的高度高于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的高度,且三者顶部在同一平面内。

固定部4主要用于将带锁门页体的两端固定至支撑座3上。固定部4包括第一固定加载部41和第二固定加载部42。

第一固定加载部41包括安装于第一滑板3111上的第一固定支架411和安装于第一支架411顶部的第一固定气缸412。第一固定支架411具体为L型金属架,包括固定于第一滑板3111上的竖直固定段和与该竖直固定端相连的水平固定端,该水平固定段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固定气缸412的圆孔,使第一固定气缸412竖直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411上。另外,第一固定气缸412的初始状态是收缩状态,且与控制部相连。

同样地,第二固定加载部42包括第二固定支架421和第二固定气缸422。第二固定加载部42的结构及功能完全与第一固定加载部41相同。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气缸412和第二固定气缸422的伸出端均设有方形弹性垫,以防压伤门页体。在控制部作用下,第一固定气缸412和第二固定气缸422同时动作,实现伸出或收缩两种状态。

固定部4的驱动方式优选气动方式,当然,也可以是液压、电动等方式,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开锁部5位于支撑部3的下方,主要用于与带锁门页体的锁芯的底部相连。具体地,开锁部5位于工作台2靠近人体操作的一侧。开锁部5包括开锁气缸51和开锁气缸支架52。开锁气缸51水平放置,其伸出端与带锁门页体锁芯底部的连接绳相连,当开锁气缸51顶出时,通过连接绳使锁芯动作,同时位于门页体两侧的锁舌也随之顶出。开锁气缸51的初始状态为顶出状态。开锁气缸支架52包括与开锁气缸51相连的圆弧形支座和位于该圆弧形支座底部的矩形支撑块。在开锁气缸51的伸出端还设有用于支撑伸出端的支撑座。当然,开锁气缸支架52的结构不限于。同样地,开锁部5的驱动方式优选气动方式,与固定部4一致,当然,也可以是液压、电动等方式,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关锁部6位于支撑部3的上方,主要用于与带锁门页体锁芯的顶部相连。具体地,关锁部6位于工作台2远离人体操作的一侧。关锁部6包括关锁气缸61和关锁气缸支架62。关锁气缸61竖直放置,其伸出端位于带锁门页体锁芯顶部的正上方,当关锁气缸61向下顶出时,锁芯受压,锁舌回收。在关锁气缸61的伸出端设有与锁芯顶部面积相同的圆柱形弹性垫,不仅可以保证充分压下锁芯,而且还可以防止压伤锁芯。关锁气缸支架62的构造及高度与第一固定支架411完全相同。

当然,关锁部6的驱动方式优选气动方式,与固定部4一致,当然,也可以是液压、电动等方式,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检测部7位于支撑部3的两端,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锁舌。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检测部7包括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二检测装置72。第一检测装置71安装于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的末端,主要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左端的锁舌是否伸出。第一检测装置71包括第一障碍物传感器711和第一传感器支撑座712。第一传感器支撑座712具体为底部固定于第一滑板3111上的U形支座,该U形支座的开口向内,第一障碍物传感器711安装于第一传感器支撑座712。当左侧锁舌伸出时,第一传感器支撑座712位于左侧锁舌的正下方。

第二检测装置72安装于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的末端,主要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右端的锁舌是否伸出。第二检测装置72包括第二障碍物传感器721和第二传感器支撑座722。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二检测装置72相互对称、结构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另外,第一障碍物传感器711和第二障碍物传感器721优选激光传感器,当然,也可以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并不限于此。

挤压部8位于支撑部3的两端,用于挤压带锁门页体的锁舌。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挤压部8包括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和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其中,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安装于第一滑板3111上,主要用于与带锁门页体左端的锁舌相抵,以便挤压左侧伸出的锁舌。具体地,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包括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和第一挤压气缸支座812。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竖直放置,伸出端与左侧伸出锁舌的上部相抵,以便检测左侧锁舌的使用寿命。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的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当左侧锁舌伸出后,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才执行加载动作。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的伸出端设有圆柱形弹性垫,以防刮伤左侧锁舌。第一挤压气缸支座812的构造与开锁气缸支架52的构造完全相同,另外,在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的伸出端还设有用于支撑伸出端的支撑座。当然,第一挤压气缸支座812结构不限于。

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安装于第一滑板3111上,主要用于与带锁门页体右端的锁舌相抵,以便挤压右侧伸出的锁舌。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包括第二挤压加载气缸821和第二挤压气缸支座822。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和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相互对称、结构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

挤压部8的驱动方式优选气动方式,与固定部4一致,当然,也可以是液压、电动等方式,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控制部分别与固定部4、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和挤压部8相连,主要用于依次控制上述五部分顺序动作。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控制部包括安装于工作台2上的气动电磁阀,还包括安装于操作台上的控制开关,具体为开始按钮、结束按钮和急停按钮等。整个控制顺序是通过气动电磁阀控制气压回路中的气体流向来实现的,从而使固定部4、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和挤压部8中气缸依次地伸出或收缩,实现顺序动作。

另外,本申请还包括显示部和报警部。其中,显示部与固定部4、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和挤压部8和控制部均相连,主要用于收集并显示信息。在启动各部件之前,可以先手动输入各部分气缸的预设值,各气缸的预设值与带锁门页体在实际工作中受力大致相同,以便模拟带锁门页体的真实工作情况。报警部与控制部相连,当控制部控制的各部件停止工作时,报警部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检查测试设备。当然,本申请还包括分别与各部件相连的指示部,该指示部具体为红绿指示灯,当某个部件动作时,相应指示部的指示灯发出指示,以便及时提醒操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的操作流程如下:

先调整第一导向板311和第二导向板312之间的距离,将带锁门页体放置于支撑部3上;

打开显示部,并手动输入预设值;

启动控制部;

首先打开固定气动控制回路,第一固定加载部41和第二固定加载部42同时动作,第一固定气缸412和第二固定气缸422同时顶出,分别与带锁门页体的两端相抵,完成带锁门页体的固定;

再打开开锁气动控制回路,开锁气缸51动作,其伸出端由初始的伸出状态变为收缩状态,通过连接绳使锁芯开锁,带锁门页体两侧的锁舌伸出;两秒后,开锁气缸51的伸出端再次动作,其伸出端由收缩状态变为伸出状态,完成开锁检测;

接着,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二检测装置72分别检测左右两侧的锁舌是否伸出,如果是,分别与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二检测装置72相连的指示灯均亮绿灯,完成锁舌的伸出检测;

然后,控制部打开挤压气动控制回路,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和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同时动作,第一挤压加载气缸811和第二挤压加载气缸821同时顶出,二者的伸出端与分别与左右锁舌相抵,并持续三秒;

再接着,打开关锁气动控制回路,关锁气缸61动作,其伸出端向下伸出按压锁芯,带锁门页体两侧的锁舌收缩,回复至初始状态;同时再次启动检测部7,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二检测装置72分别再次检测左右两侧的锁舌是否伸出,如果否,分别与第一检测装置71和第二检测装置72相连的指示灯均亮红灯,完成关锁检测;

最后关闭挤压气动控制回路,第一挤压加载装置81和第二挤压加载装置82同时回复至初始的收缩状态;

这样便完成一个动作循环,不断反复,各部件自动循环动作,直至带锁门页体的某一部分先达到使用寿命时,停止循环;

控制部依次关闭关锁气动控制回路、挤压气动控制回路和固定气动控制回路,关锁部6、挤压部8和固定部4复位,完成带锁门页体的使用寿命的检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检测带锁门页体的测试设备,包括支撑部3、固定部4、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挤压部8和控制部。控制部先控制固定部4,使安装在支撑部3上的带锁门页体实现固定。控制部再依次控制开锁部5、关锁部6、检测部7、挤压部8顺序动作,依次完成锁芯的开锁检测、锁舌的伸出检测、锁舌的挤压检测和锁芯的关锁检测,从而较真实的模拟带锁门页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动作顺序及受力情况,避免在单一设备上分开完成上述检测,因此,可以准确地检测带锁门页体的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