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机落料门的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858发布日期:2018-08-14 17:3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揉捻机的落料门的启闭装置,具体讲就是落料门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揉捻机是常用的制茶机械,就是将茶叶实施揉捻操作。揉捻机包括碾台托盘,托盘中部开口处设置落料门,正常揉捻工作时落料门处在平置的关闭状态,揉捻过程结束,落料门向下倾斜落料口呈敞露状态,茶叶即可方便落下。现有技术中,落料门的启闭动作有两种常用的方式实现,其一是手动机构基本原理人工操作带动传动机构动作实现;其二是气动机构即气缸带动落料门的转动实现。鉴于手动机构劳动强度大、响应迟缓而逐渐被气动机构代替,现有的气动机构中的气缸活塞杆铰接在落料门上,正常的揉捻作业过程中,气缸始终需要供给压力气体,耗能严重,气动元件始终处于压力状态下密封元件损坏情况时有发生,维修耗时情况突出,由于茶叶生产的时令特点显著,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与门插销杆配合的茶叶揉捻机落料门的门锁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揉捻机落料门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锁插销杆和门锁卡夹,门锁插销杆置于门体背面设置的杆套内且两者构成滑动配合,连接在托盘中部落料口下端面边沿处的锁扣包括整体为V形或U形的支架,支架的开口端分别铰接有止动杆,止动杆的里端向口腔内延伸且两者端部彼此临近,止动杆的里端和支架之间围成容纳、约束门锁插销杆的区域,门体与托盘之间由销轴铰接,销轴布置在托盘中部落料口边沿上的与门锁卡夹相对的位置处,支架上的V形或U形卡口处在门锁插销杆的摆动路径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止动杆的里端和支架之间围成容纳约束门锁插销杆的区域,在无外力作用下,上述区域构成对门锁插销杆的约束条件,即上述区域整体上为孔形,门锁插销杆沿孔形约束区域的径向方向只能进入而不能反方向退出,要想退出门锁插销杆,只能让其沿孔形约束区域的孔芯方向即门锁插销杆的长度方向位移才能实现。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插销杆与门锁卡夹构成的机械式锁闭方案简单、可靠,在锁闭状态下无需气动能量的持续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门锁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门锁插销杆与门锁卡夹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茶叶揉捻机落料门的门锁装置,包括门锁插销杆50和卡夹,门锁插销杆50置于门体60背面设置的杆套61内且两者构成滑动配合,连接在托盘1中部落料口2下端面边沿处的卡夹包括整体为V形或U形的支架10,支架10的开口端分别铰接有止动杆20,止动杆20的里端向口腔内延伸且两者端部彼此临近,止动杆20的里端和支架10之间围成容纳、约束门锁插销杆50的区域,门体60与托盘1之间由销轴62铰接,销轴62布置在托盘1中部落料口2边沿上的与卡夹相对的位置处,支架10上的V形或U形卡口处在门锁插销杆50的摆动路径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技术核心在于门锁插销杆50和卡夹及两者之间配合关系,其中止动杆20铰接在支架10的开口端部位,就是说在无外力作用的正常状态下,止动杆20的里端相互靠贴在一起,一旦有外力作用其间,止动杆20的里端便可以相互分离,如图3所示,门锁插销杆50自下部的虚线位置向上移动到实线位置时,止动杆20的里端彼此被挤推分离开来,此时止动杆20的里端只是靠贴在门锁插销杆50上,门锁插销杆50继续上移到上部虚线位置时,止动杆20的里端彼此重新回复到原始靠贴状态,此时门锁插销杆50便被可靠地定位在止动杆20的里端和支架10之间围成容纳门锁插销杆50的区域即整体呈孔形的约束区域内。

为了便于构成卡夹的基本构造和方便与托盘1之间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支架的优选方案,支架10由两臂杆11的一端由过渡杆12相连构成的圆弧形底口底的V形或U形形状。此处无需将支架10作为三个部件来理解,实质上将支架10分为臂杆11和过渡杆12进行标记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已。

所述的止动杆20的里端为圆弧端21,圆弧端21与过渡杆12围合成圆弧形区域。这样就能提供约束门锁插销杆50的区域基本保持理想的适配状态。

臂杆11与止动杆20之间设置弹簧单元30,弹簧单元30提供的弹力驱使两止动杆20的里端相邻的侧边22相互抵靠。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螺钉或铆钉类部件固定弹簧单元30,如图2所示,此时弹簧单元30选用压簧即可,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如扭簧之类的弹簧。在弹簧单元30的作用下,可以确保门锁插销杆50进入到锁闭位置处止动杆20的里端相互靠贴在一起,避免两止动杆20的里端不能及时回位到止回的约束位置。

以上已经说明了卡夹的基本结构以及与门锁插销杆50配合实现锁闭的配合状态,以下说明门锁插销杆50动作得以实线的优选方案。门体60背面设置摆臂63,摆臂63一端与门体60相连、另一端由销轴62与托盘1上的销轴座铰接,摆臂63上有条形孔631且其孔长方向与门锁插销杆50的杆长方向平行,条形孔631内布置销接轴64,连杆65的一端与门锁插销杆50相连、另一端与销接轴64相连,气缸70的缸体尾端铰接在机架上、活塞杆71的杆端经由销接轴64与连杆65相连。上述方案中,气缸70的无杆腔进气时活塞杆71向外伸出,结合销接轴64的作用,销接轴64在条形孔631移动到远离销轴62的一端,此时门锁插销杆50也向门体60的外部方向伸出,当活塞杆71进一步伸出时,由于销接轴64在条形孔631的位置确定,摆臂63连同门体60一起绕销轴62转动,当门锁插销杆50到达卡夹处便可进入其内而实现锁闭功能。揉捻工序完成需要放掉茶叶时,气缸70的有杆腔进气而活塞杆71向回退缩,销接轴64在条形孔631内向靠近销轴62的一端移动并拉动门锁插销杆50与卡夹的孔形约束区域分离,在重力作用下门体60向下翻转使落料口2呈敞露状,茶叶方便落下。

如图所示,间隔设置两个杆套61,连杆65与两个杆套61之间的门锁插销杆50杆身相连,这样可以简化结构且能保证,同时能让门体60打开后处在合适的位置处且尽快静止下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