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200发布日期:2019-02-15 20:5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门锁也不断进入平常人家中,电子门锁包含离合器、控制系统,电子门锁的离合器包括电机传动组件、离合器轴和离合器旋钮,电机传动组件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电机传动组件按压安装在离合器轴内的离合销,离合器轴和离合器旋钮便契合,离合器旋钮便可以随离合器轴的带动下实现转动和复位,该方法实现离合器旋钮的复位要求离合器轴与离合器旋钮一直契合,也就是电机传动组件要一直按压离合销,直到复位完成,复位完成后,电机传动组件才可以不再按压离合销。长时间按压离合销容易导致离合压簧失效,从而导致离合器失效。

现有电子锁是通过指纹、密码或者智能卡解锁后,控制系统便给电机传动组件供电,门锁便可以打开,但该种开锁方法存在缺陷,不法分子可以绕过控制系统直接给电机传动组件供电,从而打开门锁。

同时,现有电子门锁的离合器轴与离合器外壳之间只设置有一个垫圈,长时间使用后,离合器轴容易磨损,使用时易出现卡顿,用户体验差。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减少电机传动组件按压离合销的时间,避免不法分子直接接入电源造成直接开锁,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时,由于离合器的磨损出现的卡顿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包括:外壳,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电机传动组件、离合器单元和扭簧固定块;所述离合器单元包括:离合器轴,分别设置在离合器轴两端的离合器旋钮、复位扭簧;所述离合器旋钮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离合器轴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扭簧固定块均与所述复位扭簧连接。离合器轴在电机传动组件的作用下,离合器轴便可以与离合器旋钮契合,离合器轴转动,离合器旋钮也同步转动;当电机传动组件不对离合器轴作用时,离合器轴与离合器旋钮不契合,离合器轴和离合器旋钮便可以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复位,有效减少电机传动组件对离合器轴的作用,避免长时间按压离合器轴中的离合销导致离合压簧失效而导致离合器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门锁用离合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开关指令模块,所述开关指令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机传动组件和外部信号源连接,所述开关指令模块为焊接有单片机的PCB板。所述开关指令模块用于区分外部输入的信号,避免直接接入电源导致开锁。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安装位和离合器单元安装位,所述离合器单元安装位设置有轴承安装槽,所述扭簧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单元安装位,所述盖板设置有离合器单元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离合器轴接触的垫圈、与所述垫圈相接触的轴承,所述垫圈和轴承设置在离合器轴与底座接触的一端,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槽内。将轴承加入所述离合器单元中,离合器单元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提升用户的体验。而且将轴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使轴承能够直接接触离合器轴,避免离合器轴转动时发生卡顿。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传动组件包括:组件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组件槽上的电机、组件挡板,安装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连接的组件推板,设置在所述蜗杆上的驱动弹簧;所述组件推板设置在所述组件槽上,所述蜗杆穿过组件挡板,所述蜗杆通过所述组件挡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组件槽上,所述组件槽、组件推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蜗杆和组件挡板为同一种材料。给所述电机供电,电机的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主动齿轮也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便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蜗杆也转动,蜗杆转动便推动组件推板运动。所述组件槽、组件推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蜗杆和组件挡板为同一种材料,使得各器件之间的公差减小,运转更加灵敏。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门锁用离合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离合器旋钮上的限位旋钮,所述限位旋钮设置在离合器旋钮远离离合器轴的一侧,所述限位旋钮设置有第一凸台、穿过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旁的第一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旋钮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沉台、第二凸台、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沉台匹配,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匹配,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凸块相对,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块上。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沉台匹配,便于限位旋钮与离合器旋钮组装。当带动柱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离合器旋钮和限位旋钮将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轴设置有半开式凹槽,所述半开式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凸块、第二沉台,所述半开式凹槽外侧设置有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四凸块为一体,所述半开式凹槽还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穿过所述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所述第二沉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匹配,所述离合器旋钮设置有第二凸台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半开式凹槽内;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离合销、离合压簧和离合铆钉,所述离合销穿过所述离合压簧并被所述离合铆钉安装在第四通孔内,所述离合销的一端朝向所述组件推板,另一端朝向所述离合器旋钮;所述第一凸块朝向所述半开式凹槽内侧。所述半开式凹槽方便离合器旋钮上的第二凸块伸出至半开式凹槽外,方便第一立柱与复位扭簧连接。组件推板将离合销推进至离合器旋钮的第三通孔,离合器轴便可以带动离合器旋钮转动,从而开锁。所述第一凸块朝向所述半开式凹槽内侧,限位旋钮的转动便会被设置在半开式凹槽内侧的第三凸块限制,避免离合器旋钮转动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半开式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五凸块,所述第五凸块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组件槽内,所述PCB板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PCB板设置有外部信号接口;所述外部信号接口的接口设置在外壳表面。所述外部信号通过所述外部信号接口进入开关指令模块,开关指令模块判断是否为直接电源信号,如是直接电源信号,则不开锁。所述电机直接焊接在所述PCB板上,可充分利用空间,同时避免外界的干扰。所述外部信号接口的接口设置在外壳表面,方便信号线接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通过在离合器旋钮上设置用于复位的第一立柱,复位扭簧对离合器轴复位的同时也对离合器旋钮复位,减少电机传动组件按压离合销的时间;在离合器的电机传动组件与外部信号源之间增加一开关指令模块,所述开关指令模块能够识别是直接的电源还是信号信息,从而避免不法分子直接接入电源来开锁,同时,在垫圈与离合器轴之间设置一个轴承,可避免离合器和门锁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出现的卡顿,提升客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单元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传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包括:外壳,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电机传动组件20、离合器单元40和扭簧固定块80;所述离合器单元50包括:离合器轴51,分别设置在离合器轴51两端的离合器旋钮52、复位扭簧53,所述离合器旋钮52设置有第一立柱54,所述离合器轴51设置有第二立柱55,所述第一立柱54、第二立柱55、扭簧固定块80均与所述复位扭簧53连接。离合器轴51在电机传动组件20的作用下,离合器轴51便可以与离合器旋钮52契合,离合器轴51转动,离合器旋钮52也同步转动;当电机传动组件20不对离合器轴51作用时,离合器轴51与离合器旋钮52不契合,离合器轴51和离合器旋钮52便可以在复位扭簧53的作用下复位,有效减少电机传动组件20对离合器轴51的作用,避免长时间按压离合器轴51中的离合销56导致离合压簧57失效而导致离合器失效。

请参阅图1,所述电子门锁用离合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开关指令模块90,所述开关指令模块90分别与所述电机传动组件20和外部信号源连接,所述开关指令模块90为焊接有单片机的PCB板。所述开关指令模块90用于区分外部输入的信号,避免直接接入电源导致开锁。

请参阅图1,所述外壳包括:底座11和盖板12,所述底座11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安装位13和离合器单元安装位14,所述离合器单元安装位14设置有轴承安装槽16,所述扭簧固定块80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单元安装位14,所述盖板12设置有离合器单元安装孔15。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离合器单元50还包括:与所述离合器轴51接触的垫圈58、与所述垫圈58相接触的轴承59,所述垫圈58和轴承59设置在离合器轴51与底座11接触的一端,所述轴承59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槽16内。将轴承59加入所述离合器单元50中,离合器单元50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提升用户的体验。而且将轴承59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使轴承59能够直接接触离合器轴51,避免离合器轴51转动时发生卡顿。

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电机传动组件20包括:组件槽21,分别设置在所述组件槽21上的电机22、组件挡板23,安装于所述电机22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24,与所述主动齿轮24啮合的从动齿轮25,与所述从动齿轮25连接的蜗杆26,与所述蜗杆26连接的组件推板27,设置在所述蜗杆26上的驱动弹簧28;所述组件推板27设置在所述组件槽21上,所述蜗杆26穿过组件挡板23,所述蜗杆26通过所述组件挡板2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组件槽21上,所述组件槽21、组件推板27、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蜗杆26和组件挡板23为同一种材料。给所述电机22供电,电机22的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主动齿轮24也转动,所述主动齿轮24便带动从动齿轮25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5的蜗杆26也转动,蜗杆26转动便推动组件推板27运动。所述组件槽21、组件推板27、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蜗杆26和组件挡板23为同一种材料,使得各器件之间的公差减小,运转更加灵敏。

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的电子门锁用离合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离合器旋钮52上的限位旋钮91,所述限位旋钮91设置在离合器旋钮52远离离合器轴51的一侧,所述限位旋钮91设置有第一凸台92、穿过所述第一凸台92的第一通孔93、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92旁的第一凸块94。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所述离合器旋钮52设置有第二通孔60、第三通孔61、第一沉台62、第二凸台63、第二凸块64,所述第一凸台92与第一沉台62匹配,所述第一通孔93与所述第二通孔60匹配,所述第三通孔61与所述第二凸块64相对,所述第一立柱54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块64上。所述第一凸台92与第一沉台62匹配,便于限位旋钮91与离合器旋钮52组装。当带动柱插入第一通孔93和第二通孔60后,离合器旋钮52和限位旋钮91将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离合器轴51设置有半开式凹槽,所述半开式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凸块66、第二沉台67,所述半开式凹槽外侧设置有第四凸块68,所述第三凸块66与所述第四凸块68为一体,所述半开式凹槽还设置有第四通孔69,所述第四通孔69穿过所述第三凸块66和第四凸块68,所述第二沉台67与所述第二凸台63匹配,所述离合器旋钮52设置有第二凸台6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半开式凹槽内;所述第四通孔69内设置有离合销56、离合压簧57和离合铆钉70,所述离合销56穿过所述离合压簧57并被所述离合铆钉70安装在第四通孔69内,所述离合销56的一端朝向所述组件推板27,另一端朝向所述离合器旋钮52;所述第一凸块94朝向所述半开式凹槽内侧。所述半开式凹槽方便离合器旋钮52上的第二凸块64伸出至半开式凹槽外,方便第一立柱54与复位扭簧53连接。组件推板27将离合销56推进至离合器旋钮52的第三通孔61,离合器轴51便可以带动离合器旋钮52转动,从而开锁。所述第一凸块94朝向所述半开式凹槽内侧,限位旋钮91的转动便会被设置在半开式凹槽内侧的第三凸块66限制,避免离合器旋钮52转动过大。

请参阅图1,所述半开式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五凸块71,所述第五凸块71与所述第二立柱55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组件槽21内,所述PCB板与所述电机22连接,所述PCB板设置有外部信号接口28;所述外部信号接口28的接口设置在外壳表面。所述外部信号通过所述外部信号接口28进入开关指令模块90,开关指令模块90判断是否为直接电源信号,如是直接电源信号,则不开锁。所述电机22直接焊接在所述PCB板上,可充分利用空间,同时避免外界的干扰。所述外部信号接口28的接口设置在外壳表面,方便信号线接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门锁用离合器,通过在离合器旋钮上设置用于复位的第一立柱,复位扭簧对离合器轴复位的同时也对离合器旋钮复位,减少电机传动组件按压离合销的时间;在离合器的电机传动组件与外部信号源之间增加一开关指令模块,所述开关指令模块能够识别是直接的电源还是信号信息,从而避免不法分子直接接入电源来开锁,同时,在垫圈与离合器轴之间设置一个轴承,可避免离合器和门锁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出现的卡顿,提升客户的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