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763发布日期:2019-01-08 21:26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窗,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户基本都是采用金属管或者其他材料组合成框架结构,并装上玻璃,再通过手动方式打开或关闭。但是当人们离开一个房间时间较长时便会关闭窗户,这样会使此房间内空气长时间不流通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包括外框架、上窗体、下窗体、两电机、两转轴,所述外框架设有矩形的开口,所述上窗体与下窗体各经一转轴上下布设在该开口内,上窗体与下窗体之间留有倾斜缝隙,该倾斜缝隙高端设置在内侧,该开口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衔接上窗体、下窗体的弧形凹槽;所述两转轴各轴连接一电机,所述两电机连接一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分别控制两电机的运转。

较佳地,所述上窗体、下窗体构型相同,其中,上窗体侧面成倒U型构造,U型顶部成圆弧形,与所述弧形凹槽抵接;U型两竖端内短外长,两竖端分别设有内短外长的两嵌入口,各镶嵌一玻璃板,所述两转轴之一平行设置在两玻璃板之间并与上窗体侧壁轴连接。

较佳地,所述两电机对称分布于外框架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上安装电机可实现对窗户的自动控制,同时玻璃窗体本身自带通风口可防雨透风,需要长时间离开房间时可关闭窗户,通过上窗体与下窗体之间的通风口也可以使室内空气缓慢流通,不会使房间内产生异味或物件生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闭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侧视图。

附图标注:

1、外框架;2、上窗体;3、下窗体;4、电机一;5、电机二;6、弧形凹槽;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种智能防雨透风玻璃窗,包括外框架1、上窗体2、下窗体3、两电机4/5、两转轴7,所述外框架1设有矩形的开口,所述上窗体2与下窗体3各经一转轴7上下布设在该开口内,上窗体2与下窗体3之间留有倾斜缝隙,该倾斜缝隙高端设置在内侧,该开口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衔接上窗体2、下窗体2的弧形凹槽6;所述两转轴7各轴连接一电机,所述两电机4/5连接一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分别控制两电机的运转。

所述上窗体2、下窗体3构型相同,其中,上窗体2侧面成倒U型构造,U型顶部成圆弧形,与所述弧形凹槽6抵接;U型两竖端内短外长,两竖端分别设有内短外长的两嵌入口,各镶嵌一玻璃板,所述两转轴7之一平行设置在两玻璃板之间并与上窗体2侧壁轴连接。

所述两电机4/5对称分布于外框架1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打开或关闭窗户时,只需走到窗户旁边启动电机通过启动电机4/5带动其旋转轴7转动,转轴7可带动上窗体2与下窗体3转动,可实现对窗户的自动控制;窗户关闭时上窗体2与下窗体3之间的缝隙为梯形面交叉所形成的斜线通风口,其高端口位于室内底端口位于室外可用于防雨透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