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0135发布日期:2019-11-27 19:0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具,具体涉及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防盗门电子锁技术中,一种采用锁体内部使用离合器的方式来进行控制,而更多数采用在前面板或后面板上安装电子离合器对手柄进行启闭控制。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358472b《一种执手锁的离合器》及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311857u《一种用于电子锁上的电磁阀离合器》中,都描述了一种采用电磁铁来控制顶杆运动的方式实现的离合器,比较巧妙的让电磁铁的铁芯通过撑簧连接顶杆,以此来使铁芯在向上运动后带动顶杆运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02012u《一种电子锁离合器》,描述了一种采用双向保持电磁铁对销钉进行控制的离合器;并考虑到电子失效后,利用拨动组件通过机械原理驱动双向保持电磁铁的推杆前进或者后退动作,来进行应急机械式开锁。

然而,以上专利中,都未考虑锁具正常工作状态下,如何防范通过技术手段使离合器开启的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使其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的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包括:

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推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安装于容置腔内的由电磁线圈、受电磁线圈控制的铁芯、铁芯弹簧、永磁体共同构成的双向自保持电磁铁;在电磁线圈断电状态下,铁芯相对电磁线圈伸出或缩回时,都能保持该状态;其中铁芯与所述推板弹性连接,铁芯向上运动时或后,对推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并用以推动推板向上滑动;铁芯向下运动时或后,推板向下滑动或推板仍然保持于低位;顶杆,位于容置腔内或外;当顶杆受外力作用而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时,位于低位的推板被与该外力作用相关联的结构件控制无法运动,顶杆推动未受额外限制的铁芯向上运动;顶杆向下运动或向下摆动时,推板被解除控制。

进一步的,当顶杆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时,顶杆控制住位于低位的推板使其无法运动;在顶杆向下运动或向下摆动时或后,顶杆解除对推板的卡扣;

或者所述电磁离合器还包括安装于容置腔内的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所述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受所述顶杆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的作用,还或者所述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受外力作用,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运动或扭动并卡扣住推板,从而使推板无法向上运动;在顶杆向下运动或向下摆动时或后,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解除对推板的卡扣;

还或者是当顶杆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时,作用于顶杆上的外力通过其他结构件使推板受控制而无法运动;在顶杆向下运动或向下摆动时或后,该结构件解除对推板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铁芯通过与自身连接的弹性体、或与铁芯固定连接的其他结构件的弹性体,与所述推板连接或接触,所述铁芯向上运动时或后,通过弹性体对推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此时若推板受控制而无法运动,则推板无法向上滑动,弹性体变形并产生使推板向上滑动的作用力;而若推板未被控制或已被解除控制,则弹性体带动推板向上运动;铁芯向下运动时或后,弹性体带动推板向下滑动,或者推板受重力作用向下滑动,还或者推板保持于低位;

或所述铁芯上活动安装有能相对铁芯伸缩活动的由非导磁物质构成的伸缩棒及伸缩棒弹簧,铁芯通过伸缩棒与推板接触;所述铁芯向上运动时或后,若推板受控制而无法运动,则推板无法向上滑动,伸缩棒相对铁芯缩回或伸出并使伸缩棒弹簧形变,并产生使推板向上滑动的作用力;而若推板未被控制或已被解除控制,则伸缩棒推动推板向上滑动;铁芯向下运动时或后,伸缩棒随之向下共同运动或仍保持于低位,推板受重力作用向下滑动或保持于低位。

进一步的,所述当顶杆受外力作用而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时,顶杆卡扣住位于低位的推板上的卡扣槽,使推板无法向上运动;

或者当顶杆受外力作用而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时,所述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卡扣住位于低位的推板上的卡扣槽,使推板无法向上运动;

还或者当顶杆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时,作用于顶杆上的外力通过其他结构件卡扣住位于低位的推板上的卡扣槽,使推板无法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离合器还包括感应开关模组,用于感应顶杆、或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或铁芯的运动状态,还或者是用于感应向顶杆施加外力的物体的运动,所述感应开关模组是由一个或多个性质相同或不同的感应开关构成,该感应开关为轻触开关、或微动开关、或磁敏开关、还或光敏开关等用于感应物体运动并能输出相应电变量的电子元件;所述感应开关模组位于壳体内或壳体外。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顶杆向上运动时发生形变并能使顶杆复位的顶杆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使推板卡块进行复位的卡块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容置腔的壳体,包括壳体底座和壳体盖。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还包含有顶杆弹性结构体,或者顶杆由弹性结构体构成;所述电磁离合器还包含有用于在使用强磁力对铁芯作用时能限制住铁芯无法向上运动的防磁模组;

所述当顶杆受外力作用而向上运动或向上摆动时,在铁芯未受防磁模组限制时,顶杆弹性结构体或由弹性结构体构成的顶杆推动铁芯向上运动;而在铁芯受防磁模组限制时,顶杆弹性结构体或由弹性结构体构成的顶杆无法推动铁芯向上运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并向铁芯施加向上运动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通过在电磁离合器中增加感应开关及相应的机械结构,在通过机械方式使顶杆被向上推动时,使推板被控制而无法向上运动;从而在铁芯被向上推动后,能使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使铁芯无法保持该状态,从而避免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的非法开启;该全新的电磁离合器电控理论的提出,即实现了离合器必须具备的自动开或闭功能,又防止非法的机械开启电磁离合器的目的,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自动开启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的顶杆被外力向上推动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铁芯被顶杆推动缩回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顶杆开始向下复位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具有双感应开关的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电磁离合器与含有手柄控制结构件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另一种电磁离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01、铁质框架,102、电磁线圈,103、永磁体,104、铁芯,105、铁芯弹簧,106、伸缩棒,107、伸缩棒弹簧,108、推杆,109、推杆弹簧,2、推板,201、卡扣槽,3、顶杆,301、顶杆弹簧,4、推板卡块,401、凸起卡块,402、卡块弹簧,5、微动开关,501、触簧,6、壳体,601、壳体底座,602、壳体盖,701、手柄组件壳体底座,702、手柄组件壳体盖,703、前拨块,704、离合销钉,705、销钉弹簧,706、拨块复位弹簧,707、后拨块,708、后拨块卡槽,8、防磁铁片,801、防磁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描述中,“向上”与“向下”、“缩回”与“伸出”、“正向通电”与“反向通电”只是相对而言,可以理解到,在不改变该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控制方法及该电磁离合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向上”可变为“向下”,“向内”也可变为“向外”,对于电磁线圈的“正向通电”也可以变为“反向通电”,该状态及方式都只是相对而言,对该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控制方法及该电磁离合器的实质并未发生实际的改变。

以下描述中,采用了一种常见的由铁质框架、安装于铁质框架内的电磁线圈、安装于电磁线圈中心导通孔中并向下延伸的铁芯、位于电磁铁框架与铁芯之间的铁芯弹簧及位于铁质框架内的永磁体共同构成的双向自保持电磁铁;该电磁线圈正向通电时,电磁线圈驱动铁芯压缩铁芯弹簧向上运动并相对电磁线圈缩回,此后电磁线圈断电,永磁体即可通过对铁芯的磁吸力作用使其保持缩回;此时若电磁线圈反向通电解除永磁体对铁芯的磁场作用,则在铁芯弹簧的作用下使铁芯向下运动,铁芯相对电磁线圈向下伸出,此后电磁线圈断电,铁芯仍然保持伸出。可以理解,该电磁铁若反向安装,即铁芯向上,则电磁线圈正向通电和反向通电,所造成的铁芯的上下运动方向正好与前述描述相反;也即此类电磁铁的安装方式也使得电磁线圈的正向或反向通电会使铁芯的上下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具有此类特性的电磁铁较多,例如采用由永磁体构成铁芯,通过电磁铁框架、铁芯弹簧的作用,同样也能实现上述功能。对此,应视为具有此类能在电磁铁断电的状态下仍能保持铁芯位置的特性的电磁铁及构成类似功能的电磁铁组件,并由此类型结构构成的此类电磁离合器,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

如图1~7所示,为该电磁离合器的示意图;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由壳体底座和壳体盖构成的壳体,位于容置腔内可上下滑动的方框型结构的推板,推板一侧向下延伸并有卡扣槽;位于推板内侧的壳体底座中安装有自保持电磁铁;自保持电磁铁的电磁线圈中心的导通孔中有可上下滑动的铁芯,铁芯为内空的具有通透孔结构,通透孔中依次安装有由铜棒构成的伸缩棒和伸缩棒弹簧及堵头,伸缩棒向上伸出铁芯的通透孔上端,并能通过使伸缩棒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相对铁芯缩回。壳体底座中还有位于铁芯下方的可上下运动的顶杆,顶杆向上运动时可推动铁芯向上运动;位于顶杆背面的壳体底座的槽道中安装有用于在顶杆向上运动时发生弹性形变并使顶杆复位的顶杆弹簧;位于壳体底座的槽道中还安装有推板卡块及卡块弹簧,其中推板卡块上的凸起卡块与推板上的卡扣槽相匹配,顶杆向上运动时推动推板卡块向卡扣槽方向运动而使凸起卡块卡住卡扣槽,从而控制推板无法运动,此过程中卡块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并可使推板卡块复位。壳体底座上还安装有带触簧的微动开关,顶杆向上运动时会触动触簧从而使微动开关被触发。

以下为该电磁离合器的控制方法。

初始状态下,铁芯相对电磁线圈向下伸出,伸缩棒未伸出电磁线圈中心通孔上端,推板向下落于铁质框架上端;顶杆受顶杆弹簧的限制而位于低位,微动开关未被触发,推板卡块上的凸起卡块未与卡扣槽接触,如图3所示。

在铁芯向上运动时,伸缩棒上端从电磁线圈中心通孔上端穿出并与位于铁质框架上的推板上边沿接触;当铁芯完全缩回于电磁线圈时,此时若推板上的卡扣槽未被推板卡块的凸起卡块卡扣,则伸缩棒可将推板向上推起,推板相对于壳体向上滑动直至推板下端面被铁质框架下方限制住,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电磁线圈正向通电使铁芯向上运动并推起推板时,即为此状态;而铁芯相对电磁线圈缩回后,电磁线圈反向通电,则驱使铁芯向下伸出,伸缩棒随之向下共同运动,推板失去支撑而受重力作用向下滑动并落于电磁铁框架上方,电磁离合器恢复到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

如图5所示为顶杆被外力向上推动时,首先通过顶杆驱动推板卡块运动而使凸起卡块卡扣住推板的卡扣槽,推板将无法运动;此时可见顶杆还未推动铁芯开始向上运动,或者还未将铁芯推入电磁线圈中缩回,而感应开关也还未被顶杆触发。当然,也可以认为顶杆一开始向上运动即使感应开关被触发。

可以理解,该顶杆向上运动驱动推板卡块运动而使推起卡块卡扣住推板的卡扣槽,而使推板无法运动;也可以采用通过其他方式在卡板运动时而使推板被控制;比如,顶杆直接对推板的卡扣,或者驱动顶杆运动的外力卡住推板;而实际也可以通过直接对推板上端或者其他部位进行控制使推板无法运动,其最终目的只是使推板无法运动。对此,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6所示为顶杆继续向上运动时,将使铁芯向上运动并相对于电磁线圈缩回,铁芯弹簧被压缩形变;此时感应开关已经被顶杆触发。而因推板被卡扣住,铁芯内的伸缩棒将无法向上运动,从而使伸缩棒弹簧被压缩形变。

而此后,顶杆将在顶杆弹簧或外力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将继续下述步骤:

a、若电磁线圈处于正向通电或断电,则铁芯可保持处于原位置时,解除对感应开关的触发,并解除对推板卡块的作用,从而使推板卡块解除对推板的限制,推板将被伸缩棒顶起,如图4所示。

b、若电磁线圈反向通电并保持,则使铁芯无法保持该缩回状态,铁芯在铁芯弹簧的作用下随顶杆一同向下运动;顶杆向下运动并最终恢复原位置,则离合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c、若电磁线圈处于正向通电或断电,则铁芯可保持处于缩回状态,铁芯与顶杆脱离接触,推板卡块仍然控制住推板,感应开关仍然被触发,如图7所示;顶杆继续向下运动,首先解除对感应开关的触发,此时电磁线圈反向通电,则使铁芯无法保持处于缩回状态而向下运动,在顶杆解除对推板卡块的限制前,铁芯恢复到低位,如图5所示;此后,顶杆继续向下运动并最终恢复原位置,离合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可以理解,对于步骤a,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者电路出现故障等情况,以及控制系统已经获知该操作合法时,都不会对电磁线圈进行反向通电或者供电控制,也即保障了该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电磁离合器能正常开启。

可以理解,对于步骤b,可以认为是在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开关获知顶杆开始运动时,即做出的对电磁线圈进行通电控制,该过程中需要对电磁线圈进行持续供电。

可以理解,步骤c相比较步骤b,用于控制电磁离合器的控制系统需要更精准确定顶杆开始向下的运动状态及位置信息才能对电磁线圈进行控制,该过程中可以对电磁线圈进行瞬间通电或短时通电即可实现该功能,可极大的降低整体电量损耗。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在顶杆向上运动使感应开关被触发,而在顶杆向下运动使感应开关解除触发的动作,也即感应开关的电信号由“”到“导通”,再到“断开”的过程。可以理解在由“导通”到“断开”的此时,控制系统可通过该电信号做出判断从而控制电磁线圈的通断电。也可采用简单更换感应开关的安装方式也可使顶杆向下运动时才使感应开关被触发,并以此动作作为判断。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带有触簧的微动开关来作为感应开关,此类感应开关常常输出电信号为通或断模式,也可以采用轻触开关、或磁敏开关、还或光敏开关等用于感应物体运动并能输出相应电变量的电子元件来作为感应开关;该类感应开关主要用于在感应顶杆的运动,而实际也可以采用感应与顶杆的运动相关联的物体,如推板卡块、推板卡簧、铁芯、甚至对顶杆施加外力的物体的运动状态;该感应开关可以位于离合器内或独立于离合器外。对此,都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一种方案中,也可采用多个感应开关构成的感应开关组来实现,图8则为一种具有双感应开关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通过顶杆运动过程中对两个感应开关先后不同顺序的触发或解除触发,从而来实现对顶杆运动方向及位置的准确判断。甚至,通过两个或多个感应开关之间的串联或并联的组合,并将该组感应开关形成的电路与电磁线圈、供电系统进行串联,从而在顶杆向上或向下的运动过程中某一短暂的特定行程内,可使电磁线圈形成短暂的反向供电通路,即可实现在供电系统正常时,无法通过机械方式开启电磁离合器的目的。相比单个感应开关,通过多个感应开关形成的感应开关模组,可以更精准的获取顶杆以及与顶杆有关的其他物体的运动方向及位置,能在防范非法的技术开锁时,使控制系统能更有效的做出必要的控制判断。对此,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以理解,该实施例中,由顶杆、顶杆弹簧、推板卡块、卡块弹簧共同构成对铁芯及推板的作用;而还可以采用由推板卡簧替代推板卡块和卡块弹簧的共同作用;顶杆向上运动时直接对推板卡簧作用而使推板卡簧发生扭转,推板卡簧从而卡扣住推板并能在顶杆向下运动后,通过自身扭转的作用力而解除对推板的卡扣。而更进一步的,还可以采用直接由较复杂结构的顶杆,或者具有弹性形变功能的顶杆来替代顶杆弹簧、推板卡块、卡块弹簧的作用,也即在顶杆被外力向上运动或以某点为轴向上摆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而完成推动铁芯向上运动及对推板的卡扣;上述结构甚至可以是直接由锁芯或其他外部构造形成的结构体来实施顶杆的全部或部分作用,如锁芯体在转动时带动其他结构体直接形成对推板的控制,如从电磁离合器壳体外部卡住推板上端。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对开锁结构的结构的实现方式,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可以看到,该电磁离合器中还包含有用于防磁性开启的防磁模组,该防磁模组由与铁芯下端匹配的薄铁片和弹性体共同构成;在在强磁体靠近该电磁离合器时,薄铁片被强磁体吸附发生运动并卡扣住位于向下伸出位置的铁芯的下端,从而使铁芯无法运动。可以理解,具有同样功能的防磁模组还可以是由用于固定自保持电磁铁组件的弹簧体及位于壳体上的与铁芯匹配的凸块共同构成。对此,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定。

可以理解,该电磁离合器中,采用顶杆向上运动时推动铁芯运动;也可以通过在顶杆上增加具有弹性的顶杆弹性结构体,或者顶杆由弹性结构体直接构成,并通过该弹性结构体负责推动铁芯向上运动;则在铁芯被防磁模组限制而无法运动时,顶杆向上的运动只会使顶杆弹性结构体或由弹性结构体构成的顶杆发生弹性形变,而不会导致电磁离合器内部结构被损坏。具有此类构造的方式较多,如顶杆上端部位安装有用于推动铁芯运动的弹簧,或者顶杆直接由弹簧体构成,还或者顶杆为类似于前述空心的铁芯的构成方式等。对此,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9所示,为具有上述电磁离合器的一种锁具上常用到的手柄控制离合组合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手柄控制离合组合件包含有由手柄组件壳体底座及手柄组件壳体盖构成的外壳体,以及位于外壳体内的前拨块和后拨块;其中前拨块上还安装有在前拨块转动时发生弹性形变并可使前拨块复位的拨块复位弹簧;前拨块相对于外壳体可转动,前拨块还包含有位于其销钉孔中的离合销钉和销钉弹簧;当离合销钉被完全推入销钉孔内并卡入后拨块的卡槽内时,销钉弹簧弹性形变并向离合销钉施加向外的推力,转动前拨块可带动后拨块同轴转动;而离合销钉从后拨块的卡槽内脱离并向下伸出销钉孔时,转动前拨块无法带动后拨块同轴转动。可以理解,在现有电子锁产品中,构成此类手柄控制结构件的方式较多,但基本都是采用通过控制离合销钉而促使前拨块和后拨块离合或联动,从而起到控制电子锁具能否通过手柄开启的作用。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可以看到,图9中的外壳体内还安装有前述描述中的电磁离合器,该电磁离合器安装于前拨块下方,其推板的上端面与销钉孔相对设置,推板朝向前拨块向上滑动时,可推动离合销钉向上缩回。可以理解,控制推板是否可向上滑动,也即是控制住手柄控制结构件是否能正常开启来实现。

可以理解,该实施例中,电磁离合器完整安装于手柄控制结构件的壳体中,电磁离合器有自身完整的壳体;而实际应用中,也可将电磁壳体与手柄控制结构件的壳体融合,也即在一个电磁壳体内直接包含有手柄控制结构件中的前离合、后离合等部件。对此,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采用上述构造的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在顶杆向上推动铁芯的动作之前,就使推板被受限而无法运动;而在顶杆完成推动铁芯向上的动作时或后,只需对电磁线圈进行供电控制,即可使铁芯无法保持缩回状态,从而使顶杆的动作失效,有效的防范了通过技术手段开启电磁离合器的目的。

实施例二:另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

如图10所示,为另一种包含有手柄控制结构件的电磁离合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壳体由壳体底座和壳体盖板共同构成;该电磁离合器的双向自保持电磁铁的铁芯上端固定安装有由铜棒构成的推杆,推杆上端伸出于电磁线圈中心通孔上端并通过弹簧与倒u型推板的上端面连接,推板一侧的引脚上有卡扣槽;推板上端面与位于前拨块的销钉孔内的离合销钉匹配,推板向上运动可使向下伸出销钉孔的离合销钉缩回于销钉孔内;壳体底座位于该卡扣槽一侧还安装有推板卡块及卡块弹簧,推板卡块上有与卡扣槽匹配的凸起卡块,推板卡块向下方延伸并有一斜面构造;位于铁芯下方安装有顶杆,顶杆向推板卡块斜面构造的一方有向上延伸的并与推板卡块的斜面构造相匹配的顶杆斜面构造,该顶杆斜面构造在顶杆被向上推动时将推动推板卡块的斜面构造运动并使推板卡块卡扣住推板上的卡扣槽;顶杆底面有顶杆弹簧;位于顶杆一侧的壳体底座上还安装有带有触簧的微动开关。

可以理解,该实施例中,推杆虽然固定安装于铁芯上端,但其通过弹簧与倒u型推板的上端面弹性连接,同样也可实现在顶杆被向上运动而使推板卡块卡扣住推板时,顶杆推动铁芯向上运动而只会使位于推板和铁芯上端的推杆之间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收缩,并不会影响铁芯的运动;由此,也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磁离合器的功能。

可以理解,该实施例中,铁芯上固定的推杆与推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而实质也是铁芯与推板之间的一种弹性连接方式;由此,也可以通过在铁芯上或铁芯的附属结构件上安装可弹性形变的撑簧与推板之间进行弹性连接,该方案如前文所述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358472b《一种执手锁的离合器》及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311857u《一种用于电子锁上的电磁阀离合器》中,通过铁芯上的撑簧连接推板的方式一样,当铁芯向上运动时,将通过撑簧而向推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推动推板向上滑动;而铁芯向下运动后,撑簧也即失去对推板的向上的作用力。在此不进行复述。

实施例三:一种如前文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的控制方法。

初始状态下,当通过外力的作用而使顶杆向上运动时,顶杆对推板进行控制,或顶杆使推板卡块或推板卡簧的运动或转动从而卡扣住推板而使其无法向上运动,同时顶杆的运动使感应开关组件被触发;顶杆向上的运动使铁芯向上运动并相对电磁线圈缩回,铁芯对推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

此时,若控制系统判断出该动作是合法的,或者是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电磁线圈保持断电状态;当顶杆开始向下运动时,铁芯保持处于缩回状态并对推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杆与铁芯脱离接触;顶杆继续向下运动时,顶杆、或推板卡块、还或者推板卡簧解除对推板的控制,铁芯通过对推板的向上的作用力使推板向上滑动并保持高位,电磁离合器通过机械方式开启。

或者,在顶杆向上运动并触发感应开关组件时,控制系统向电磁线圈反向通电并保持;顶杆开始向下运动时,铁芯无法保持该缩回状态而随顶杆共同向下运动;并在顶杆、或推板卡块、还或推板卡簧解除对推板的控制前,铁芯恢复至低位并保持,最终推板被解除控制,推板仍然保持低位。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控制方法,通过在感应开关组件被受外力作用的顶杆进行开锁动作而触发时,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线圈反向通电通电并保持,铁芯无法保持高位而使推板向上滑动,从而使该开锁动作失效,即可实现防范电磁离合器遇到非法的技术开启的控制方法。

实施例四:一种如前文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电磁离合器的另一种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相比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所述顶杆开始向下运动时,电磁线圈保持断电状态,铁芯保持处于缩回状态,顶杆与铁芯脱离接触;顶杆继续向下运动,而顶杆、或推板卡块、还或者推板卡簧还未解除对推板的控制时,此时感应开关模块感应到顶杆的运动状态及位置,控制系统向电磁线圈反向通电,铁芯向下运动后,电磁线圈断电;顶杆继续向下运动,顶杆、或推板卡块、还或者推板卡簧解除对推板的,而此时铁芯随顶杆向下的运动后已恢复至低位并保持,铁芯解除对推板的向上的作用力,推板仍然保持低位。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相比实施例三,控制系统通过对顶杆的运动状态及位置的准确判断,能在更精准时间上的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状态,从而在降低耗电量的前提下实现防技术开启电磁离合器的目的,更有利于在采用电池进行供电的场合上该电磁离合器的应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实用新型的最终目的是在离合器被外力所触发而使被开启的过程中,通过机械构造使推板受限无法运动,结合电控方式实现对电磁铁的控制,从而有效实现对电磁离合器的控制。由此,具有上述特性的离合器及该离合器的控制方法,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