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门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4644发布日期:2019-09-13 22:22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门锁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门锁扣。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门锁也呈现各式各样。执手锁就是其中一种,因为其美观性以及可靠性,手握住手柄往开锁方向旋转便能开锁的便捷性,使得其广泛使用。但亦因为执手锁使用上的便捷性,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小孩子误开。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儿童门锁扣使用上并不方便,往往需要同时按下锁扣两端的按键才能改变锁扣状态。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门锁扣,通过设置工作互不相干的锁柄,实现单手即可便捷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门锁扣,包括底座、分别可旋转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锁柄和第二锁柄;所述底座包括基座、与基座一体的突起架、以及分别设置于突起架两端的呈管状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槽、以及若干数量的卡位槽;所述第一锁柄和第二锁柄具有相同的内部构造;所述第一锁柄包括第一柄壳、第一柄底盖、以及设置于第一柄壳和第一柄底盖拼合形成空间内的第一按键、第一传动杆、第一限位卡、第一弹簧、以及第一三盘爪;所述第一柄壳为一端开口的壳状,其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及可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壁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并通过预置于所述第一柄壳的孔向外伸出;所述第一限位卡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按键和第一柄底盖之间;所述第一柄底盖的底端外切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其顶端设置有内凸出的凸缘;所述第一三盘爪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和第一柄壳之间,位于所述限位壁内部,其面向所述第一柄壳一端为圆管状,另一端设置若干数量有卡位齿和卡位齿槽,位于所述卡位齿的端部设置有外凸出的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齿的凸缘,其与所述安装部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圆锥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锁柄和第二锁柄形状相同、大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壳为轴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壳的开口端的外边形状为通过两内凹弧线连接两端部圆弧的曲线封闭图形。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柄壳手持端的圆弧内径大于位于所述第一柄壳安装端的圆弧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壳与第二柄壳的边缘均采用圆边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壳和第二柄壳上均设置有若干数量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键为圆柱状按键。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盖,所述底座通过底座盖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门锁扣,其有益效果如下:

(1) 安全性能好:采用圆边及优化的人机关系设计,无利边利使用时不会划伤手指。

(2) 使用便利:可单手操作,简单便捷。

(3) 易装易拆:部件少,锁柄不分左右,安装更简单,即使装错,也能拧开螺丝,打开锁柄盖更正错件,降低报废率。

(4)产能高:锁柄不分左右,大大提高了容错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门锁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底座盖;3、安装部;4、突起架;

5、卡位槽;6、限位槽;7、第一柄壳;8、第一按键;

9、第一弹簧;10、第一柄底盖;11、限位壁;12、限位凸缘;

13、第一三盘爪;14、卡位齿;15、卡位齿槽;16、第一传动杆;

17、第一限位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为一种儿童门锁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儿童门锁扣,包括底座、分别可旋转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锁柄和第二锁柄。所述底座包括底座盖2、通过底座盖2固定的基座1、与基座1一体的突起架4、以及分别设置于突起架4两端的呈管状的安装部3,本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各部件可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3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槽6、以及若干数量的卡位槽5,限位槽6用于限制锁柄的旋转摆动超过一定程度,卡位槽5则是用于固定锁柄或解除固定,本实施例中,卡位槽5的数量为4个;

所述第一锁柄包括第一柄壳7、第一柄底盖10、以及设置于第一柄壳7和第一柄底盖10拼合形成空间内的第一按键8、第一传动杆16、第一限位卡17、第一弹簧9、以及第一三盘爪13;所述第一柄壳7为一端开口的壳状,其开口端的外边形状为通过两内凹弧线连接两端部圆弧的无直线的曲线封闭图形,且位于所述第一柄壳7手持端的圆弧内径大于位于所述第一柄壳7安装端的圆弧内径,第一柄壳7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12及包围所述安装部3的限位壁11,限位壁11套于安装部13上,所述限位壁11上设置有卡槽,限位凸缘12与安装部3上的限位槽6一起作用,实现限制锁柄的旋转摆动超过一定程度的功能。所述第一按键8为圆柱状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16、并通过预置于所述第一柄壳7的孔向外伸出。所述第一限位卡17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16上,所述第一弹簧9设置于所述第一按键8和第一柄底盖10之间,弹簧用于回位第一按键8。所述第一柄底盖10的底端呈圆弧状,并外切于所述安装部3的外壁,其顶端设置有内凸出的凸缘,与位于中部的螺丝一起将第一柄壳7与第一柄底盖10拼合。所述第一三盘爪13设置于所述安装部3和第一柄壳7之间,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柄壳上,位于所述限位壁11内部,第一三盘爪13面向所述第一柄壳7一端为圆管状,另一端设置若干数量有卡位齿14和卡位齿槽15,位于所述卡位齿14的端部设置有外凸出的凸缘,卡位齿14的凸缘与安装部3的卡位槽5、及限位卡一起作用,实现离合的作用,达到锁柄的固定或解除固定的目的。

所述第一锁柄和第二锁柄具有相同的内部构造,且形状相同、大小一致。同理,所述第二锁柄包括第二柄壳、第二柄底盖、以及设置于第二柄壳和第二柄底盖拼合形成空间内的第二按键、第二传动杆、第二限位卡、第二弹簧、以及第二三盘爪;所述第二柄壳为一端开口的壳状,其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12及包围所述安装部3的限位壁11,所述限位壁11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杆、并通过预置于所述第二柄壳的孔向外伸出;所述第二限位卡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按键和第二柄底盖之间;所述第二柄底盖的底端外切于所述安装部3的外壁,其顶端设置有内凸出的凸缘;所述第二三盘爪设置于所述安装部3和第二柄壳之间,位于所述限位壁11内部,其面向所述第二柄壳一端为圆管状,另一端设置若干数量有卡位齿14和卡位齿槽15,位于所述卡位齿14的端部设置有外凸出的凸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位于卡位齿14上的凸缘,其与所述安装部3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假想存在的圆锥的内壁上,从而,凸缘可部分伸入于安装部3的内部,起到限位作用。

第一柄壳7与第二柄壳的边缘均采用圆边设计,避免使用时手部被锐利边缘割伤。

为防止手部湿润或其他情况时使用会打滑,于第一柄壳7和第二柄壳上均设置有若干数量的凹槽。

因第一锁柄和第二锁柄各自通过安装部安装,且内部结构不关联,因此,工作时互不相干。

工作原理:以第一锁柄为例,按下按键,传动杆带动限位卡,将限位卡从第一三盘爪13的卡位齿槽15与卡位槽5的连接部位上,带离第一三盘爪13的凸缘,完全进入卡位槽5,从而可以扳动第一锁柄,然后松开按键,第一弹簧9使得按键复位,带动传动杆及限位卡,限位卡将重新置于第一三盘爪13的卡位齿槽15与卡位槽5的连接部位,使得第一锁柄不能再旋转摆,实现固定第一锁柄的功能。

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第一柄壳7为轴对称。

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第一锁柄与第二锁柄内部构造可有少许不同,例如卡位槽的数量、卡位齿的数量等。

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一锁柄和第二锁柄的壳体外形不相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有限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