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4451发布日期:2019-10-22 21:1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皮套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



背景技术:

汽车皮套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的,其中,裁皮是关系到皮套的耐用性和美观度的重要一环。一张天然的牛皮,由于处的位置不同(如颈部、肩部、背部、尾部、腹部等)其质量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椅套具体的位置选取相应牛皮的位置,如牛背的皮质、皮面是一张皮料中最好的部位,一般用于座椅的靠背及坐垫部位,因其座椅的靠背及坐垫部位由于长期受压受磨擦较多;颈部和腹部的皮表面较差,一般用在座椅的裙部或不易看到的部位。再则,还必须注意皮的拉伸受力方向,若裁皮方向不当,很容易造成与人体接触受力的部位出现凹凸现象。

在制作皮套的过程中,将一个皮套缝制、切割好后,需要将其放置在放置架上,然而现有的放置架直接将圆筒状的皮套套装在一个放置杆上,然后将放置杆放置在放置架上,但是在碰撞和晃动的过程中,放置杆易从放置架上滑下,进而影响放置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皮套放置架在使用时,容易从放置架上滑下,影响使用,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解决圆筒状的皮套的放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包括圆筒状的皮套、贯穿圆筒状皮套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长度所在直线与皮套的轴线在直线相互重合,放置架包括用于放置连接杆的两个相互平行相对放置的竖直的放置板,两个放置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两个放置板的连接板,放置板上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的一端贯穿放置板的侧面,另一端在放置板内,第一滑道所在直线与A、 B两端所在直线相互平行,第一滑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滑道的一端连接,第二滑道的另一端与第三滑道的一端连接,第三滑道的另一端与第四滑道的一端连接,第三滑道的另一端在放置板内,第四滑道的另一端在放置板内,第三滑道与第一滑道相互平行,第二滑道与第四滑道相互平行且均与第一滑道相互平行;放置时,连接杆的两端从两个放置板侧面上的第一滑道滑入,依次通过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固定放置在第四滑道内,两个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汽车皮套裹卷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两端在皮套的两端的外部,在放置时,通过手拿连接杆的两端,将汽车皮套搬运到第一滑道贯穿放置板的侧面的一端,然后将连接杆放置在第一滑道上,此时,连接杆的两端在两个放置板的外侧,在放置时,通过滑动连接杆的两端,进而将连接杆从第一滑道,依次滑入第二滑道、第三滑道,最后固定放置在第四滑道内。

这样的结构能有效的使套装有皮套的连接杆固定放置在放置板内,不会因为晃动或碰撞使连接杆滑出,影响放置使用。

优选的,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在放置板上沿B、C所在直线,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第四滑道依次设置。这样的设置,在放置皮套时,可有效的利用皮套自身的重力,自动放置,放置时,效率更高,更省力,更便于长期使用。

优选的,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所述第四滑道靠近C端的一端为椭圆状。第四滑道的下端为椭圆状,因此连接杆在放置在第四滑道内时,能更有效的进行放置,及时在发生晃动或碰撞时,也不会影响连接杆的放置,减少磨损,更便于长期使用。

优选的,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放置板的B、C两端连接。这样的连接,更有利于固定放置板的侧面,第一滑道的一端穿过放置板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在放置时,还能通过连接板对连接杆放置时,进一步的进行缓冲受力,更便于放置。

优选的,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第四滑道靠近C端的一端与放置板靠近C端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放置板B、C两端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在放置时,连接杆以及其上的皮套放置在放置板的二分之一处,对于较厚的皮套均能有效的进行放置,更便于使用。

优选的,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第一滑道贯穿放置板侧面的一端的直径,沿B到A所在直线逐渐增大。在放置时,将连接杆从第一滑道贯穿放置板的侧面的一端滑入时,更便于放置,使用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本装置在放置皮套时,能有效的固定放置,避免在碰撞晃动时,皮套从其上滑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本装置在固定放置时,不需要额外的结构进行固定,并且从中取下时,也能快速取下,使用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和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放置板,2-连接板,3-第一滑道,4-第二滑道,5-第三滑道,6-第四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包括圆筒状的皮套、贯穿圆筒状皮套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长度所在直线与皮套的轴线在直线相互重合,放置架包括用于放置连接杆的两个相互平行相对放置的竖直的放置板1,两个放置板1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两个放置板1的连接板2,放置板1上设置有第一滑道3,第一滑道3的一端贯穿放置板1的侧面,另一端在放置板1内,第一滑道3所在直线与A、B两端所在直线相互平行,第一滑道3的另一端与第二滑道4的一端连接,第二滑道4的另一端与第三滑道5的一端连接,第三滑道 5的另一端与第四滑道6的一端连接,第三滑道5的另一端在放置板1内,第四滑道6的另一端在放置板1内,第三滑道5与第一滑道3相互平行,第二滑道4与第四滑道6相互平行且均与第一滑道3相互平行;放置时,连接杆的两端从两个放置板1侧面上的第一滑道3滑入,依次通过第二滑道4、第三滑道5,固定放置在第四滑道6内,两个放置板1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杆的长度。

实施例2

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皮套裹卷在连接杆上,放置时,皮套位于两个放置板之间,在放置板1上沿B、C所在直线,第一滑道3、第二滑道4、第三滑道5、第四滑道6依次设置。所述第四滑道6靠近C端的一端为椭圆状。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与放置板1的B、C两端连接。

实施例3

用于放置皮套的放置架,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四滑道6靠近C端的一端与放置板1 靠近C端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放置板1B、C两端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第一滑道3贯穿放置板1侧面的一端的直径,沿B到A所在直线逐渐增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