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品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7041发布日期:2019-08-23 22:1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自动品检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品检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卷类印制品的检测装置一般为半自动机械,其核心的质量检测、缺陷判断及排除就需要人工去处理,由于效率的要求,需在高速的情况下进行品检,而由于检查的标签产品移动速度太快,人眼无法直接看清楚,无法准确判断印刷的质量精度,不能及时纠正印刷过程中出现的瑕疵、套位不准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印刷质量的不过关,影响到印刷产品的质量和印刷成本;另外检测装置的功能性单一,无法满足现代自动化产业,而且在收卷作业需在收卷气涨轴收满移出后才能再放卷,极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品检机,该自动品检机能功能多,实现高自动化生产,而且能快速换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品检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放卷装置、检测机构、用于排除缺陷卷类印刷品的按键操作平台、分条机构、主控机、显示装置以及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具有走纸路径,所述走纸路径沿着走纸方向依次设置为所述检测机构、按键操作平台以及分条机构,且沿着所述走纸路径转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辊;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拍摄卷类印刷品的相机、用于辅助相机拍摄的光源以及机盒,所述相机与所述光源设置于机盒内,所述机盒与所述走纸路径相互对应,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第一收卷机构、第二收卷机构,所述第一收卷机构包括第一收卷气涨轴和与第一收卷气涨轴相对应的第一送料辊,所述第二收卷机构包括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与第二收卷气涨轴相对应的第二送料辊。

上述多功能自动品检机,相机与光源设置于机盒内,机盒与走纸路径相互对应,检测机构与显示装置分别与主控机电连接,所以使得检测机构具有三维立体光源系统,使缺陷检测适用性更广。第一收卷机构包括第一收卷气涨轴和与第一收卷气涨轴相对应的第一送料辊,第二收卷机构包括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与第二收卷气涨轴相对应的第二送料辊,使得在第一收卷机构使用收卷操作时,将卷类印制品的纸条通过走纸路径沿第一送料辊安装在第一收卷气涨轴上,第一收卷机构即将结束收卷作业时,在第二收卷机构安装纸芯,将卷类印制品的纸条通过走纸路径沿第二送料辊安装在第二收卷气涨轴,依此重复换料,无需等待收卷工作结束后才更换,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装置、检测机构、按键操作平台、分条机构以及收卷装置,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配合导向辊实现自动放卷自动收卷、检测机构具有高精度检测、按键操作平台更换缺陷卷类印制品、分条机构具有将卷类印制品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多的功能,使得该自动品检机具有高自动化、检测精度高、质量检测效率高、功能多以及换料快的优点,无需过多人工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卷气涨轴的下方且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二送料辊设置于所述第一收送料辊的下方且呈垂直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卷气涨轴包括第一气源开关,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包括第二气源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条机构包括进料导辊、上刀机构、下刀机构、送料导辊,所述上刀机构设置于所述下刀机构的上方,所述上刀机构和所述下刀机构均使用偏心自锁结构;所述进料导辊和所述送料导辊分布在上刀机构和下刀机构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刀机构包括上刀轴和分切上刀,所述下刀机构包括下刀轴、分切下刀以及与下刀轴连接并驱动下刀轴转动的下刀电机,所述下刀轴与所述上刀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所述下刀电机驱动所述下刀轴转动与所述上刀轴进行相互合拢或者相互远离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按键操作平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轴、压纸胶辊以及与压纸胶辊连接并驱动压纸胶辊的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压纸胶辊与所述牵引轴做相互接触或相互远离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第一纠偏器和第二纠偏器,所述第一纠偏器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与所述检测机构之间,所述第二纠偏器设置于所述按键操作平台与所述分条机构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按键操作平台的正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操作平台包括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包括人机操作系统,所述人机操作系统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动品检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分条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放卷装置,3、检测机构,4、按键操作平台,5、分条机构,501、上刀轴,502、分切上刀,503、下刀轴,504、分切下刀,6、显示装置,7、第二收卷气涨轴,8、第一收卷气涨轴,9、导向辊,10、牵引轴,11、压纸胶辊,12、第一纠偏器,13、第二纠偏器,14,人机操作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为自动品检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放卷装置2、检测机构3、用于排除缺陷卷类印刷品的按键操作平台4、分条机构5、主控机、显示装置6以及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2与收卷装置之间具有走纸路径,所述走纸路径沿着走纸方向依次设置为所述检测机构3、按键操作平台4以及分条机构5,且沿着所述走纸路径转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辊9;

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用于拍摄卷类印刷品的相机、用于辅助相机拍摄的光源以及机盒,所述相机与所述光源设置于机盒内,所述机盒与所述走纸路径相互对应,所述检测机构3与所述显示装置6分别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第一收卷机构、第二收卷机构,所述第一收卷机构包括第一收卷气涨轴8和与第一收卷气涨轴8相对应的第一送料辊,所述第二收卷机构包括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7与第二收卷气涨轴7相对应的第二送料辊。

上述多功能自动品检机,相机与光源设置于机盒内,机盒与走纸路径相互对应,检测机构3与显示装置6分别与主控机电连接,所以使得检测机构3具有三维立体光源系统,使缺陷检测适用性更广。第一收卷机构包括第一收卷气涨轴8和与第一收卷气涨轴8相对应的第一送料辊,第二收卷机构包括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7与第二收卷气涨轴7相对应的第二送料辊,使得在第一收卷机构使用收卷操作时,将卷类印制品的纸条通过走纸路径沿第一送料辊安装在第一收卷气涨轴8上,第一收卷机构即将结束收卷作业时,在第二收卷机构安装纸芯,将卷类印制品的纸条通过走纸路径沿第二送料辊安装在第二收卷气涨轴7,依此重复换料,无需等待收卷工作结束后才更换,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装置2、检测机构3、按键操作平台4、分条机构5以及收卷装置,放卷装置2和收卷装置配合导向辊9实现自动放卷自动收卷、检测机构3具有高精度检测、按键操作平台4更换缺陷卷类印制品、分条机构5具有将卷类印制品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多的功能,使得该自动品检机具有高自动化、检测精度高、质量检测效率高、功能多以及换料快的优点,无需过多人工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7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卷气涨轴8的下方且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二送料辊设置于所述第一收送料辊的下方且呈垂直布置。通过该设置,方便标签纸条沿第一送料辊或第二送料辊进行走纸,避免交叉走纸造成的走纸不顺畅的问题发生,能提高走纸的可靠性。

作为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卷气涨轴8包括第一气源开关,所述第二收卷气涨轴7包括第二气源开关。可在收满料后按下第一气源开关或第二气源开关快速将纸芯抱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机构3与所述按键操作平台4之间。通过牵引装置起到牵引走纸路径的作用,同时提升走纸的张力,保证卷类印制品能保持平整的走纸。其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轴10、压纸胶辊11以及与压纸胶辊11连接并驱动压纸胶辊11的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压纸胶辊11与所述牵引轴10做相互接触或相互远离活动。气缸驱动压纸胶辊11压向或者离开牵引轴10,利用气动的方式使牵引装置对卷类印制品进行压纸操作,该工作原理简单,能有效控制压纸胶辊11与牵引轴10的配合工作,实现自动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还包括第一纠偏器12和第二纠偏器13,所述第一纠偏器12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2与所述检测机构3之间,所述第二纠偏器13设置于所述按键操作平台4与所述分条机构5之间。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第一纠偏器12和第二纠偏器13,可使得卷类印制品在走纸过程中进行纠偏,以保持卷类印制品侧面整齐一致。

作为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6设置于所述按键操作平台4的正上方。可通过显示装置6在按键操作平台4进行检查缺陷卷类印制品,方便找出缺陷,有效提高排除废料的效率。此外,所述按键操作平台4包括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通过操作按键,可快速进行停止机体运行、开始机体运行以及故障报警。

为了方便设置设备参数,所述机架1上还包括人机操作系统14,所述人机操作系统14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通过人机操作系统14,可快速设置设备参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条机构5包括进料导辊、上刀机构、下刀机构、送料导辊,所述上刀机构设置于所述下刀机构的上方,所述上刀机构和所述下刀机构均使用偏心自锁结构;所述进料导辊和所述送料导辊分布在上刀机构和下刀机构的两侧。通过在上刀机构和下刀机构的两侧设置进料导轨和送料导辊,可以对卷类印制品进行压纸,保持平稳无晃动的经过上刀机构和下刀机构进行分条工作。进一步地,所述上刀机构包括上刀轴501和分切上刀502,所述下刀机构包括下刀轴503、分切下刀504以及与下刀轴503连接并驱动下刀轴503转动的下刀电机,所述下刀轴503与所述上刀轴50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所述下刀电机驱动所述下刀轴503转动与所述上刀轴501进行相互合拢或者相互远离运动。通过下刀电机驱动下刀轴503转动与上刀轴501进行相互合拢或者相互远离运动,可使得上刀机构和下刀机构同时进行分条工作,与剪刀的开合工作原理相同,能快速将卷类印制品一份为二或者一分为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