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1749发布日期:2019-12-14 01:3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



背景技术:

插锁是最广泛使用的锁的一种。其设在门扇侧面,包括斜舌或锁柱,斜舌或锁柱能够被促动,从而锁定或解除与形成在门扇或门框中的凹陷的锁定配合。因为锁大部分的操作部件在门本身内,侵入者很难操作这些操作部件,从而在未经授权时,侵入者很难进入锁定房间或区域。

现有的一种电动锁体中,驱动电机驱动锁芯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当锁开到一半,也就是没有开到底,没有全开的时候,驱动电机断电或是坏掉了,此时驱动电机和齿轮之间是不能分离的,由于齿轮的阻止作用力,使用钥匙也是很难驱动锁芯转动的,要是因为驱动电机没电了,就需要重新更换电池,让驱动电机重新动作,才能完全再次实现开锁或闭锁,若是驱动电机彻底的坏掉了,此时就需要找专业人员上门维修驱动电机或者是彻底换锁,只有将锁彻底修好或是从门上彻底卸掉之后,才能把门打开或是把门锁上,操作较为麻烦,而且找专业人员维修,维修费用也会不少,要是彻底换锁的话,换锁费用也很高。

现有的一种电动锁体,为了解决驱动电机和齿轮之间是不能分离的问题,额外的是在锁体内部,位于驱动电机和齿轮之间设置离合组件,在位于房间里面部分的锁体上,额外设置解锁单元,在该解锁单元的内部设置一个顶杆,该顶杆与锁体内部的离合组件相连接,当锁开到一半,也就是没有开到底,没有全开,驱动电机断电或是坏掉了的时候,此时位于屋内的人,向里推动顶杆,利用杠杆原理,顶杆推动离合组件分离,进而实现驱动电机和齿轮之间分离,人再次通过钥匙就能手动操作,进行未完成的解锁和闭锁操作了,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1、用手推动顶杆,需要的推动作用力较大;2、额外在锁体上增加了一个解锁单元,由于顶杆是向里推的,需要推动一定的距离,在加上顶杆自身的长度,解锁单元的厚度就得做的比较大,进而就使得整个锁体的体积较大,占用的空间较多,厚度也大,美观度降低了;3、将解锁单元设置在锁体上位于屋内的部分,当驱动电机断电或是坏掉了的时候,只有位于屋内的人,或者的人想办法进入屋内,才能推动顶杆,实现驱动电机和齿轮的分离,位于屋外的人,依然没法实现驱动电机和齿轮的分离,操作不方便。

因此,现有的电动锁体,存在操作费力和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电动锁体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它具有操作省力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上转动套设有相配合的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所述第一离合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斜度齿和/或至少一个第一斜度槽,所述第二离合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斜度齿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斜度槽,所述第一斜度齿与第二斜度槽相配合,和/或所述第一斜度槽与第二斜度齿相配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上固设有拨动部。本发明的分离和配合通过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用手推顶杆实现分离和配合的方式,较为省力;同时本发明离合的分离和配合,是依靠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不需要额外设置顶杆,也就是说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解锁单元,锁体原有的体积和厚度均不需要增加,锁体整体的美观度也不会因为锁体体积和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转动分离和配合的实现,是通过锁体锁芯上的拨轮齿的扭力拨动锁体中拉板移动,拉板又拉动拨动部转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钥匙,不管人在屋内或是屋外,都可以通过钥匙带动锁芯转动,来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分离和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员必须进入屋内推动顶杆,才能实现分离和配合的操作方式来说,分离和配合操作很方便;本发明中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斜度齿和斜度槽实现分离和配合,通过拨动第二离合件上的拨动部,就可以使得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斜度齿和斜度槽之间进行脱离和配合,而且拨动部的拨动,通过机械钥匙带动锁芯转动的方式就能实现,不管人员是在屋内还是在屋外,都能进行操作,操作较为方便,而且拨动拨动部的方式也要比推动顶杆的方式更加省力。其中斜度齿和斜度槽在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上的设置位置,没有具体的规定,可以只在第一离合件上设置斜度齿,而在第二离合件上设置斜度槽,也可以只在第一离合件上设置斜度槽,而在第二离合件上设置斜度齿,也可以在第一离合件上既设置斜度齿和斜度槽,而在第二离合件上也既设置斜度槽和斜度齿,并且斜度齿和斜度槽的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当然最好是有多个,并且多个斜度齿和/或斜度槽能够等间隔均匀设置,只要在固定时能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的相对配合,在需要脱离时,在拨动部的拨动下,斜度齿在斜度槽内能够逐渐的脱出就好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离合件包括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转动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所述第一斜度齿和/或第一斜度槽设置在第一环形部上,所述第一环形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第一环形部用于第一离合件在第一安装柱上的转动安装,也用于在第一斜度齿和/或第一斜度槽的设置,第一斜度齿和/或第一斜度槽设置在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上;连接板用于对第一环形部的限定,使得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在拨动部的拨动扭力作用下,第一环形部不会随着拨动部的转动方向转动,使得斜度齿和斜度槽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力,而实现配合和脱离;在第一导向件的限定作用下,第一连接板只能顺着第一导向件的轴向上下活动,第一连接板不会再发生周向的运动。优选的,连接板有两个,两个连接板相对的设置在第一环形部上;两个连接板当然会对应两个第一导向件,两个连接板在相应的第一导向件上上下移动,将会具有受力均匀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离合件包括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转动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所述第二斜度齿和/或第二斜度槽设置在第二环形部上,所述拨动部固设在第二环形部上。第二环形部用于第二离合件在第一安装柱上的转动安装,也用于在第二斜度齿和/或第二斜度槽的设置,第二斜度齿和/或第二斜度槽设置在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上;拨动部用于接受机械钥匙带动锁芯转动而产生的拉动作用力,锁芯上的拨轮齿拨动拉板移动,拉板就会拉动拨动部,拨动部的拨动将会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对分离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的设置,是为了使得第一环形部在分离的时候能够及时将第二安装块顶起,由于通常情况下,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卡接之后,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是贴合的,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也就意味着,通常情况下第一环形部与第二安装块的表面是贴合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的设置,是为了使得第二环形部在分离的时候能够及时将第二安装块顶起,由于通常情况下,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卡接之后,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是贴合的,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也就意味着,通常情况下第二环形部与第二安装块的表面是贴合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度齿和第二斜度齿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梯形或波浪形,所述第一斜度槽和第二斜度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波浪形。斜度齿和斜度槽的具体形状是选用三角形、梯形或是波浪形,可以根据喜好和需求灵活设置,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形状,也可以交叉选择不同形状,只要是能够实现斜度齿和斜度槽之间良好的配合和逐步分离的功能就好了。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分离和配合通过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用手推顶杆实现分离和配合的方式,较为省力;

(2)分离和配合,是依靠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不需要额外设置顶杆,也就是说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解锁单元,锁体原有的体积和厚度均不需要增加,锁体整体的美观度也不会因为锁体体积和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转动分离和配合的实现,是通过锁体锁芯上的拨轮齿的扭力拨动锁体中拉板移动,拉板又拉动拨动部转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钥匙,不管人在屋内或是屋外,都可以通过钥匙带动锁芯转动,来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相对分离和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员必须进入屋内推动顶杆,才能实现分离和配合的操作方式来说,分离和配合操作很方便;

(3)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斜度齿和斜度槽实现分离和配合,通过拨动第二离合件上的拨动部,就可以使得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斜度齿和斜度槽之间进行脱离和配合,而且拨动部的拨动,通过机械钥匙带动锁芯转动的方式就能实现,不管人员是在屋内还是在屋外,都能进行操作,操作较为方便,而且拨动拨动部的方式也要比推动顶杆的方式更加省力;

(4)其中斜度齿和斜度槽在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上的设置位置,没有具体的规定,可以只在第一离合件上设置斜度齿,而在第二离合件上设置斜度槽,也可以只在第一离合件上设置斜度槽,而在第二离合件上设置斜度齿,也可以在第一离合件上既设置斜度齿和斜度槽,而在第二离合件上也既设置斜度槽和斜度齿,并且斜度齿和斜度槽的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当然最好是有多个,并且多个斜度齿和/或斜度槽能够等间隔均匀设置,只要在固定时能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的相对配合,在需要脱离时,在拨动部的拨动下,斜度齿在斜度槽内能够逐渐的脱出就好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处于完全开锁状态的第一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处于完全开锁状态的第二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处于完全开锁状态的第三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处于完全开锁状态的第四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处于完全开锁状态的第五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斜舌闭锁、锁柱开锁状态时的第一结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斜舌闭锁、锁柱闭锁状态时的第一结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处于完全开锁状态的第六结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斜舌闭锁、锁柱开锁状态时的第二结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第一结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第二结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第三结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第四结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第一结构爆炸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第二结构爆炸图;

图16是本发明中第一转动轮处的结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拨轮组件的第一结构立体图;

图18是图17中拨轮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中拨轮组件的第二结构立体图;

图20是图19中拨轮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中拨轮组件的第三结构立体图;

图22是图21中拨轮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图23是本发明中拨轮组件的第四结构立体图;

图24是图23中拨轮组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25是本发明中第二安装块的第一结构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中第二安装块的第二结构立体图;

图27是本发明中第一离合件结构立体图;

图28是本发明中第二离合件结构立体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00-安装面板,101-第一限位件,102-转动件,103-第二限位件,104-第二导向孔,200-斜舌组件,201-第一支撑板,202-斜舌,203-第一腰孔,300-第一随动件,301-第一随动板,302-第一随动孔,303-连杆,400-第一配合结构,401-第一拨动板,402-第一挡块,500-锁柱组件,501-第三限位件,502-第一配合齿,503-第二支撑板,504-锁柱,505-第一凹陷,600-滑动件,601-第二配合结构,602-第二配合齿,603-第二腰孔,604-第一卡接部,605-第二卡接部,606-第三卡接部,700-动力组件,701-壳体,7011-第一安装部,7012-第一轴承,7013-第三通孔,702-第一安装柱,7021-第一凹陷安装部,7022-第二通孔,703-第一转动轮,704-离合组件,7041-第一离合件,70411-第一环形部,70412-连接板,7042-第二离合件,70421-第二环形部,7043-第一斜度齿,7044-第一斜度槽,7045-第二斜度齿,7046-第二斜度槽,7047-拨动部,7048-第三回位弹簧,7049-拉板,705-第一导向件,706-第一卡接结构,7061-第一凸起部,7062-第一凹陷部,707-第二安装块,7071-第二凹陷安装部,7072-第一通孔,708-第二卡接结构,7081-第一凸棱,7082-第一卡槽,709-拨轮组件,7091-第二安装柱,70911-第三凹陷安装部,7092-拨轮块,7093-第四限位柱,710-安装空间,7101-第二安装部,7102-第二轴承,7103-缺口,711-驱动装置,7111-驱动电机,7112-蜗轮蜗杆结构,712-拨轮齿,713-弹性件,800-回位件,801-回位板,802-第二回位弹簧,803-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如图27和图28所示的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柱702,第一安装柱上转动套设有相配合的第一离合件7041和第二离合件7042,第一离合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斜度齿7043和/或至少一个第一斜度槽7044,第二离合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斜度齿7045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斜度槽7046,第一斜度齿与第二斜度槽相配合,和/或第一斜度槽与第二斜度齿相配合,第二离合件上固设有拨动部7047。第一离合件包括第一环形部70411,第一环形部转动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第一斜度齿和/或第一斜度槽设置在第一环形部上,第一环形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70412。第二离合件包括第二环形部70421,第二环形部转动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第二斜度齿和/或第二斜度槽设置在第二环形部上,拨动部固设在第二环形部上。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或,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第一斜度齿和第二斜度齿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梯形或波浪形,第一斜度槽和第二斜度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波浪形。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安全门锁,包括安装面板100,安装面板上通过第一限位件101滑动设有如图3所示的斜舌组件200,安装面板上通过转动件102转动设有如图5所示的第一随动件300,第一随动件通过如图6所示的第一配合结构400与斜舌组件活动连接;安装面板上通过第二限位件103滑动设有如图4所示的锁柱组件500,锁柱组件上通过第三限位件501滑动设有如图7所示的滑动件600,滑动件通过第二配合结构601与斜舌组件活动连接;安装面板上设有如图8所示的回位件800,回位件的自由回位端与滑动件活动对接;安装面板上设有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动力组件700,动力组件的至少一个如图23和图24所示的拨轮齿712分别与锁柱组件的如图9所示的第一配合齿502和滑动件的第二配合齿602相配合。本发明中斜舌组件和锁柱组件均滑动设置在安装面板上,滑动设置的方式,不管是使用电动方式开锁、闭锁,或是是使用机械钥匙开锁、闭锁,均较为省力;本发明中采用转动件带动第一随动件转动的方式,第一随动件通过第一配合结构实现斜舌组件的滑动开锁功能,操作较为方便;本发明通过在锁柱组件上滑动设置滑动件,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滑动件能够实现滑动,而滑动件的滑动通过第二配合结构又能带动斜舌组件滑动实现开锁功能,不需要额外的设置齿轮和连杆,只需要较小的动力就能实现滑动件带动斜舌组件滑动开锁的功能,对动力组件的或者是机械钥匙的驱动力要求较小,尤其是几乎不会对动力组件的动力产生额外的消耗;本发明通过设置回位件,回位件使得发挥滑动作用力后的滑动件能及时回到原位,让滑动件为下一次发挥滑动作用做好准备;本发明中的动力组件中包含至少一个拨轮齿,拨轮齿产生的扭力较大,拨轮齿能够与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实现良好配合,实现锁柱组件和斜舌组件的快速开锁;本发明将斜舌组件、第一随动件、锁柱组件、滑动件、回位件和动力组件,集合在安装面板形成的空间内,设计合理,节省了锁体安装时需要的空间。

斜舌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201,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斜舌202,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腰孔203,第一限位件设置在安装面板上,第一限位件滑动设置在第一腰孔内。第一支撑板用于接受第一随动件和滑动件的机械作用力,通过定向来回滑动,来实现斜舌的开锁和闭锁;第一腰孔对第一支撑板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一限位件是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第一限位件的宽度与第一腰孔的宽度相适应,使得第一支撑板的定向来回滑动的稳定性较好。更优选,第一腰孔有两个或三个。两个或三个第一腰孔使得第一支撑板定向来回滑动更稳定。第一限位件为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可以为空心柱、实心柱或铆钉;其中第一限位柱在安装面板上可以为螺纹连接,可以为焊接,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不能左右摆动的转动连接,只要是能与第一腰孔配合,起到良好的限位和导向作用就好了。

第一随动件包括第一随动板301,第一随动板上设有第一随动孔302,转动件转动设置在安装面板上,第一随动孔套设在转动件上,第一随动孔与转动件卡接。第一随动板起转动作用力的传输作用,能够将转动件产生的转动作用力良好,甚至是适当放大的传输出去,并且作用到第一支撑板上;第一随动孔是为了实现转动件与第一随动板之间的良好连接;第一随动孔和转动件之间可以通过几何形状之间的配合实现卡接,也可以使用铆钉或拉板之类的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第一随动孔的形状与转动件外壁面的形状相匹配。第一随动孔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等任何能实现配合卡接的几何图形。转动件为轴毂。轮毂能够方便外部把手的快速配合连接,在锁柱没有锁定时,能够通过转动外部把手就能够独立控制斜舌的开锁。

第一配合结构由活动配合的第一拨动板401和第一挡块402构成,第一拨动板固设在第一随动件上,第一挡块固设在斜舌组件上。第一拨动板用于对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挡块的拨动,第一拨动板通过拨动第一挡块,就能实现斜舌组件的定向来回滑动,进而实现开锁的功能;此处的活动配合是一种可分离式的配合关系,第一拨动板在转动件的转动作用下,实现对第一挡块的拨动,斜舌组件开锁之后,解除对转动件的转动作用了,在回位弹簧如扭簧的作用下,转动件回到起始位置,此时第一拨动板也将解除对第一挡块的拨动,而斜舌组件也在回位弹簧如扭簧的作用下,回到起初的斜舌伸出状态,第一拨动板和第一挡块之间可以为始终接触的关系,也可以为留有间隔的关系,只要是转动件在转动的时候,第一拨动板能够实现拨动第一挡块定向来回移动的功能就好了。第一拨动板固设在第一随动板上,第一挡块固设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拨动板和第一随动板之间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或铆接之类的固定连接,第一拨动板和第一随动板之间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挡块和第一支撑板之间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或铆接之类的固定连接,第一挡块和第一支撑板之间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锁柱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503,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锁柱504,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齿;第二限位件固设在第二支撑板或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或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导向孔104,第二限位件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孔内。第二支撑板用于接受动力组件和钥匙的驱动作用力,通过定向来回滑动,来实现锁柱的开锁和闭锁;锁柱用于实现锁体的锁定功能;第一配合齿用于接受动力组件中拨轮齿的转动扭力,实现第二支撑板的定向来回滑动,进而实时锁柱的开锁和闭锁;第二限位件、第二导向孔在第二支撑板和安装面板上的安装没有固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喜好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实现第二限位件和第二导向孔的相互配合就好了,第二导向孔对第一支撑板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二限位件也是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第二限位件的宽度与第二导向孔的宽度相适应,使得第二支撑板的定向来回滑动的稳定性较好。优选,锁柱有两个、三个或四个;使得锁体具有更保险的锁定功能。优选,第一配合齿有两个或三个;使得锁柱不用太长,能够实现两级或三级的伸出锁定就好了,当锁柱收回到锁体内部的时候,由于锁柱不是很长,也不需要占中锁体内部很大的空间,锁体的体积也就不需要做的很大,使得锁体的加工制造成本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二限位件为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可以为空心柱、实心柱或铆钉。其中第二限位柱在第二支撑板或安装面板上可以为螺纹连接,可以为焊接,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不能左右摆动的转动连接,只要是能与第二导向孔配合,起到良好的限位和导向作用就好了。

滑动件为滑动板,滑动板或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腰孔603,第三限位件设置在第二支撑板或滑动板上,第三限位件滑动设置在第二腰孔内。滑动板用于接受动力组件中拨轮齿的拨动作用力,通过定向来回滑动,来实现斜舌的开锁;第二腰孔既可以设置在滑动板上,而已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三限位件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也可以设置在滑动板上,第二腰孔和第三限位件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要求进行选择性设计,只要是能实现第三限位件和第二腰孔的相互配合就好了;第二腰孔对滑动板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三限位件也是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第三限位件的宽度与第二腰孔的宽度相适应,使得滑动板的定向来回滑动的稳定性较好。优选,第二腰孔有两个或三个。两个或三个第二腰孔使得滑动板定向来回滑动更稳定。第三限位件为第三限位柱。第三限位柱可以为空心柱、实心柱或铆钉。其中第三限位柱在第二支撑板或滑动板上可以为螺纹连接,可以为焊接,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不能左右摆动的转动连接,只要是能与第二腰孔配合,起到良好的限位和导向作用就好了。

第二配合结构由活动配合的第一卡接部604和第二卡接部605构成,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滑动件或斜舌组件上,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斜舌组件或滑动件上。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活动配合,能够实现滑动件带动斜舌组件一起滑动,进而实现斜舌的开锁;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可以选用卡扣、卡块、卡勾或其他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卡件。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滑动板或第一支撑板上,第二卡接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或滑动板上。第一卡接部既可以设置在滑动板上,而已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卡接部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也可以设置在滑动板上,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要求进行选择性设计,只要是能实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可分离性活动配合就好了。

滑动板上设有第二配合齿,第二配合齿与第一配合齿同侧。第二配合齿用于接受动力组件中拨轮齿的拨动作用力,进而实现滑动板相对于第二支撑板的定向来回滑动;第二配合齿必须与第一配合齿同侧,是为了动力组件中拨轮齿的转动,能够同时拨动第二配合齿和第一配合齿,分别实现滑动板和第二支撑板定向来回滑动。第二配合齿上设有第三卡接部606,第三卡接部与相邻的第一配合齿活动对接。第三卡接部一方面是对第二配合齿的移动进行限制,由于滑动板是在第二支撑板上定向来回滑动的,由于第二配合齿和第一配合齿之间得形成配合凹部,便于与动力组件中拨轮齿相配合,滑动板的滑动不能过度,而第三卡接部就是为了防止滑动板过度滑动而设置的,当滑动板滑动位置到了限制位置时,此时第三卡接部就会与第一配合齿之间发生碰撞,滑动板就不能再继续滑动了;另一方面,第三卡接部能够增加第二配合齿的厚度,由于动力组件中拨轮齿需要同时驱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第二配合齿的厚度因第三卡接部而增加时,能够使得第二配合齿更好的接受拨轮齿的转动扭力。

安装面板上设有回位件800,回位件的自由回位端与滑动板活动对接。回位件用于滑动板的及时回位,当动力组件中拨轮齿拨动第二配合齿,使得滑动板带动斜舌组件开锁之后,斜舌组件在回位拉簧或回位扭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当动力组件中拨轮齿反向转动,拨轮齿对第二配合齿的扭动作用力消除之后,在回位件的回位作用下,滑动板也能够在第二支撑板上滑动后及时回位,便于进行下一次对斜舌组件的开锁工作;此处的活动对接为一种可分离式的连接,滑动板在拨轮齿的拨动作用力下与回位件接触,并推动回位件运动,此时滑动板的端部与回位件之间是相接触,并由作用力的,当滑动板回到起始位置,并与第二支撑板一起移动时,滑动板的端部将与回位件的自由回位端相分离。

回位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一回位弹簧。此时的第一回位弹簧是直接设置在安装面板上的,并且第一回位弹簧的设置方式与滑动板相对,第一回位弹簧将对滑动板直接提供回位弹性作用力,没有其他部件的辅助和参与。第一回位弹簧为拉簧或扭簧。拉簧或扭簧价格低廉,弹性作用力稳定,大小规格较多,选择范围较大,产生的直接弹性作用力较好。

回位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回位板801,回位板通过第二回位弹簧802和固定柱803的配合结构转动设置在安装面板上,回位板的自由回位端与滑动板活动对接。回位板用于将第二回位弹簧产生的弹性作用力作用在滑动板上,回位板的形状可以灵活设置,可以选用弧形板或弯折板的结构,此处将回位板设计为耳朵型,回位板与滑动板接触的端面,也可以灵活设计为与滑动板的端面相匹配的形状,此处设计为平面;第二回位弹簧用于给回位板提供稳定的弹性回位作用力;固定柱用于回位板的支撑,使得回位板能够相对于安装面板转动,定位柱也可用于对第二回位弹簧的支撑;此处的活动对接为一种可分离式的连接,滑动板在拨轮齿的拨动作用力下与回位板接触,并推动回位板运动,此时滑动板的端部与回位板之间是相接触,并由作用力的,当滑动板回到起始位置,并与第二支撑板一起移动时,滑动板的端部将与回位板的自由回位端相分离。第二回位弹簧为拉簧或扭簧。拉簧或扭簧价格低廉,弹性作用力稳定,大小规格较多,选择范围较大,产生的直接弹性作用力较好。

动力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如图14所示的壳体701,壳体固设在安装面板上,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设有如图15所示的第一安装柱702,第一安装柱的外壁上固设有如图16所示的第一转动轮703,第一安装柱上与第一转动轮相邻的位置转动套设有离合组件704,离合组件通过第一导向件705活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第一安装柱上通过第一卡接结构706设有第二安装块707,第二安装块的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柱的内部,第二安装块相对于第一安装柱的径向固定设置,第二安装块相对于第一安装柱的轴向活动设置,离合组件与第二安装块活动配合,第二安装块上通过第二卡接结构708设有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拨轮组件709,拨轮组件的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块的内部,拨轮组件相对于第二安装块的径向固定设置,拨轮组件相对于第二安装块的轴向活动设置,第二安装块的内部设有弹性件713,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块和拨轮组件相连接,拨轮组件的至少一个拨轮齿分别与锁柱组件的第一配合齿和滑动件的第二配合齿相配合。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安装柱上转动套设离合组件,通过离合组件的自身分离,推动第二安装块后,实现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之间的分离,具体离合组件的分离方式是通过离合组件的自身部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用手推顶杆实现离合组件分离的方式,较为省力;同时本发明中离合组件的分离,是依靠自身部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不需要额外设置顶杆,也就是说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解锁单元,锁体原有的体积和厚度均不需要增加,锁体整体的美观度,也不会因为锁体体积和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离合组件自身部件的相对转动分离的实现,是通过锁体锁芯上的拨轮齿拨动锁体中拉板移动,拉板又拉动离合组件中的相应部件转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钥匙,不管人在屋内或是屋外,都可以通过钥匙带动锁芯转动,来实现离合组件的自身分离,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员必须进入屋内推动顶杆,才能实现离合组件分离的操作方式来说,分离操作很方便;本发明中的第一卡接结构是能够实现第二安装块相对于第一安装柱的径向固定、轴向活动可分离的结构,使得第二安装块在离合组件没有分离的情况下,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是相对配合的,第二安装块得随着第一安装柱的转动而一起转动,当第二安装块在离合组件分离的情况下,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是非配合,即能够相对自由转动的活动连接关系,第二安装块不再会随着第一安装柱的转动而转动,第二安装块也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的转动;本发明中的拨轮组件用于拨动锁柱组件和滑动件的定向来回滑动,拨轮组件随着第二安装块一起转动,拨轮组件的拨轮齿以转动的方式,同时拨动锁柱组件的第一配合齿和滑动件的第二配合齿,实现锁柱和斜舌的同时开锁,开锁快捷;本发明中的第二卡接结构是能够实现拨轮组件相对于第二安装块的径向固定、轴向活动的结构,一方面使得拨轮组件能够始终随着第二安装块的转动而转动,另一方面与弹性件相配合,由于弹性件安装在第二安装块和拨轮组件之间,弹性件使得拨轮组件在第二安装块的内部在径向固定的同时,又能够轴向弹性活动,使得离合组件分离时,在分离组件的分离提升作用力下,第二安装块有脱离与第一安装柱径向固定的空间,而当离合组件重新配合的时候,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第二安装块又能够重新与第一安装柱实现连接配合。本发明将离合组件和拨轮组件均整合到了动力组件的壳体内部,又将动力组件整合到安装面板上,也就是说将离合组件、拨轮组件和动力组件一起整合到了锁体内部,充分利用了锁体内部的空余空间,使得整个锁体的体积和厚度均没有增加,美观度也没有降低。

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安装部7011,第一安装部的内部设有第一轴承7012,第一安装柱靠近第一安装部的一端配合设置在第一轴承内。第一安装部用于第一轴承的安装,为第一轴承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位置;第一轴承用于减小第一安装柱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和噪音。

离合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如图27所示的第一离合件7041和如图28所示的第二离合件7042,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均转动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第一离合件或第二离合件与第二安装块活动配合,第一离合件通过第一导向件活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第一离合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斜度齿7043和/或至少一个第一斜度槽7044,第二离合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斜度齿7045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斜度槽7046,第一斜度齿与第二斜度槽相配合,和/或第一斜度槽与第二斜度齿相配合,第二离合件上固设有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拨动部7047。本发明中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斜度齿和斜度槽实现分离和配合,通过拨动第二离合件上的拨动板,就可以使得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斜度齿和斜度槽之间进行脱离和配合,而且拨动部的拨动,通过机械钥匙带动锁芯转动的方式就能实现,不管人员是在屋内还是在屋外,都能进行操作,操作较为方便,而且拨动拨动部的方式也要比推动顶杆的方式更加省力。其中斜度齿和斜度槽在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上的设置位置,没有具体的规定,可以只在第一离合件上设置斜度齿,而在第二离合件上设置斜度槽,也可以只在第一离合件上设置斜度槽,而在第二离合件上设置斜度齿,也可以在第一离合件上既设置斜度齿和斜度槽,而在第二离合件上也既设置斜度槽和斜度齿,并且斜度齿和斜度槽的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当然最好是有多个,并且多个斜度齿和/或斜度槽能够等间隔均匀设置,只要在固定时能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之间的相对配合,在需要脱离时,在拨动部的拨动下,斜度齿在斜度槽内能够逐渐的脱出就好了。

第一离合件包括第一环形部70411,第一环形部转动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第一斜度齿和/或第一斜度槽设置在第一环形部上,第一环形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70412,连接板活动套设在第一导向件。第一环形部用于第一离合件在第一安装柱上的转动安装,也用于在第一斜度齿和/或第一斜度槽的设置,第一斜度齿和/或第一斜度槽设置在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上;连接板用于对第一环形部的限定,使得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在拨动部的拨动扭力作用下,第一环形部不会随着拨动部的转动方向转动,使得斜度齿和斜度槽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力,而实现配合和脱离;在第一导向件的限定作用下,第一连接板只能顺着第一导向件的轴向上下活动,第一连接板不会再发生周向的运动。优选的,连接板有两个,两个连接板相对的设置在第一环形部上;两个连接板当然会对应两个第一导向件,两个连接板在相应的第一导向件上上下移动,将会具有受力均匀的效果。

第二离合件包括第二环形部70421,第二环形部转动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第二斜度齿和/或第二斜度槽设置在第二环形部上,拨动部固设在第二环形部上。第二环形部用于第二离合件在第一安装柱上的转动安装,也用于在第二斜度齿和/或第二斜度槽的设置,第二斜度齿和/或第二斜度槽设置在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上;拨动部用于接受机械钥匙带动锁芯转动而产生的拉动作用力,锁芯上的拨轮齿拨动拉板移动,拉板就会拉动拨动部,拨动部的拨动将会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对分离的效果。

第一环形部与第二安装块活动配合,第二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的表面相贴合。当第一环形部在第二环形部上面的时候,在斜度齿在斜度槽内脱离,第一环形部将第二安装块推起,最终使得第二安装块与第一连接柱的卡接处发生分离,使得第二安装块与第一连接柱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发挥离合组件分离的作用;第二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表面的贴合,属于活动贴合,在第二环形部不发生转动的时候,第二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的表面完全贴合,第一转动轮的表面对第二环形部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当第二环形部发生转动的时候,第二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表面的贴合处会发生暂时的分离。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的设置,是为了使得第一环形部在分离的时候能够及时将第二安装块顶起,由于通常情况下,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卡接之后,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是贴合的,第一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也就意味着,通常情况下第一环形部与第二安装块的表面是贴合的。

第二环形部与第二安装块活动配合,第一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的表面相贴合。当第二环形部在第一环形部上面的时候,在斜度齿在斜度槽内脱离,第二环形部将第二安装块推起,最终使得第二安装块与第一连接柱的卡接处发生分离,使得第二安装块与第一连接柱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发挥离合组件分离的作用;第一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表面的贴合,属于活动贴合,在第一环形部不发生转动的时候,第一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的表面完全贴合,第一转动轮的表面对第一环形部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当第一环形部发生转动的时候,第一环形部与第一转动轮表面的贴合处会发生暂时的分离。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的设置,是为了使得第二环形部在分离的时候能够及时将第二安装块顶起,由于通常情况下,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卡接之后,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是贴合的,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与第一安装柱相应端的表面相齐平,也就意味着,通常情况下第二环形部与第二安装块的表面是贴合的。

拨动部的自由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拨动部为拨动板。拨动部的自由端位于壳体的外部,是为了拨动部能良好的与锁体的拉板连接,使得拨动部能够良好的接受锁芯上拨轮齿的机械拨动作用力;拨动板为平面板,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与锁体内拉板的转动连接也方便。第一斜度齿和第二斜度齿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梯形或波浪形,第一斜度槽和第二斜度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波浪形。斜度齿和斜度槽的具体形状是选用三角形、梯形或是波浪形,可以根据喜好和需求灵活设置,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形状,也可以交叉选择不同形状,只要是能够实现斜度齿和斜度槽之间良好的配合和逐步分离的功能就好了。第一导向件为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可以选用销,或者是普通的空心管、实心杆,第一导向柱可以固定设置或一体设置在壳体内,也可以能够适当上下有限活动的连接在壳体内,对连接板起限定和导向作用。

第一卡接结构由相配合的第一凸起部7061和第一凹陷部7062构成,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一凹陷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柱上远离第一转动轮的位置,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和/或第一凸起部设置在第二安装块上,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小于第一斜度齿和第二斜度齿的高度,和/或第一凹陷部的深度小于第一斜度槽和第二斜度槽的深度。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相互配合,用于实现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柱之间径向固定、轴承活动可分离的功能,当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配合时,第二安装块能够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当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分离时,第二安装块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具体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在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块上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实现:配合时,第二安装块能够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分离时,第二安装块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的功能就好了。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得小于第一斜度齿和第二斜度齿的高度、第一凹陷部的深度小于第一斜度槽和第二斜度槽的深度,两者要么同时满足,要么需要其中一个满足,目的以斜度齿和斜度槽发生最终脱离时,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也能够互相脱离,进而发挥出离合组件的作用,使得第二安装块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

第二卡接结构由相配合的第一凸棱7081和第一卡槽7082构成,第一凸棱和/或第一卡槽设置在第二安装块上,第一卡槽和/或第一凸棱设置在拨轮组件上。相配合的第一凸棱和第一卡槽,用于实现拨轮组件相对于第二安装块的径向固定、轴向活动的功能,一方面使得拨轮组件能够始终随着第二安装块的转动而转动,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二安装块和拨轮组件之间能够实现轴向相对有限运动的需要。具体第一凸棱和第一卡槽在第二安装块和拨轮组件上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实现拨轮组件始终随着第二安装块的转动而转动,同时第二安装块和拨轮组件之间能够进行轴向的相对有限运动的功能就好了。多个第一凸棱和第一卡槽相配合后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正多边形,第一凸棱和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结构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两组或更多组。

第一安装柱上位于远离第一转动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陷安装部7021,第二安装块通过第一卡接结构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上,第二安装块的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内;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一凹陷部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外部或内部。第一凹陷安装部用于第二安装块的部分在第一安装柱上的安装,为第二安装块提供专门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二安装块的部分在第一安装柱上安装稳定,使得第二安装块只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合和移动,不会在其他方向上发生晃动。具体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一凹陷部在第一凹陷安装部处的设置位置和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可以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外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内部,只要是能实现:配合时,第二安装块能够随着第一凹陷安装部一起转动,分离时,第二安装块能够相对于第一凹陷安装部自由转动的功能就好了。

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二凹陷安装部7071,拨轮组件通过第二卡接结构设置在第二凹陷安装部上,拨轮组件的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二凹陷安装部内;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凹陷安装部内;第一凸棱和/或第一卡槽设置在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外部或内部。第二凹陷安装部用于拨轮组件的部分在第二安装块上的安装,为拨轮组件提供专门的安装位置,使得拨轮组件的部分在第二安装块上安装稳定,使得拨轮组件只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合和移动,不会在其他方向上发生晃动。同时,第二凹陷安装部也为弹性件提供了专门的安装位置,确保弹性件弹性作用力的稳定实现。具体第一凸棱和/或第一卡槽在第二凹陷安装部处的设置位置和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可以设置在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外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内部,只要是能实现拨轮组件能够始终随着第二凹陷安装部一起转动的功能,同时实现拨轮组件在弹性件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拨轮组件也能相对于第二凹陷安装部的轴向往复运动的功能就好了。

拨轮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柱7091,第二安装柱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二凹陷安装部内,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柱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凸棱和/或第一卡槽设置在第二安装柱的外壁面上,第二安装柱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拨轮齿,拨轮齿位于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外部,拨轮齿的端面与第二安装块的端面活动对接,拨轮齿与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相配合。第二安装柱为第一凸棱和/或第一卡槽及拨轮齿提供安装位置;第一凸棱和/或第一卡槽在第二安装柱的外壁面上的设置位置、设置数目和设置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实现第二安装柱能够始终随着第二凹陷安装部一起转动的功能,同时实现第二安装柱在弹性件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第二安装柱也能相对于第二凹陷安装部的轴向往复运动的功能就好了;拨轮齿用于拨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进而实现第二支撑板和滑动板的定向往复运动,实现锁体的快速解锁和闭锁;拨轮齿位于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外部,并且拨轮齿的端面与第二安装块的端面活动对接,此处的活动对接为一种可分离式的连接,在足够的压紧作用力下,压紧作用力克服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之后,拨轮齿能够与第二安装块的端面相碰撞接触,一般情况下,由于弹性件向外的弹性作用力,拨轮齿的端面与第二安装块的端面之间是留有距离的,拨轮齿也不会触碰到第二安装块的端面。优选的,拨轮齿有两个或三个。当设置两个拨轮齿的时候,第二安装柱转动一圈实现的开锁和闭锁功能,相当于现有的锁芯转动两圈才能实现,使得转动圈数减半了,产生的噪音也较少了,电机转动的圈数少了,电机的寿命也会较长,开锁和闭锁的速度也均较快;当设置三个拨轮齿的时候,第二安装柱转动一圈实现的开锁和闭锁功能,相当于现有的锁芯转动三圈才能实现,使得转动圈数减为了现有锁芯的三分之一,产生的噪音也大大较少了,电机转动的圈数更少了,电机的寿命也会更长,开锁和闭锁的速度更快了。

第二安装柱的另一端设有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拨轮块7092,拨轮块位于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外部,拨轮块与第二安装块的端面活动对接,拨轮齿设置在拨轮块上。拨轮块用于为拨轮齿提供安装位置,拨轮块位于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外部,拨轮块与第二安装块的端面活动对接,拨轮齿将不再会与第二安装块有任何接触,使得拨轮齿跟随拨轮块的转动,纯粹的拨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拨轮齿的拨动不再会受到第二安装块任何时候的触碰影响。

第二安装柱的内部设有第三凹陷安装部70911,弹性件的部分位于第三凹陷安装部内,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二凹陷安装部和第三凹陷安装部相连接。第三凹陷安装部为弹性件与第二安装柱相关的部分提供专门的安装位置,保证弹性件与第二安装柱连接后工作的稳定性,正常情况下,弹性件与第三凹陷安装部连接后,弹性件的部分是位于第三凹陷安装部内的。

拨轮块的中心位置设有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第四限位柱7093,第四限位柱转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第四限位柱用于拨轮块与壳体之间的转动连接,专门设置用于与壳体转动连接的第四限位柱,使得拨轮块在相对于壳体转动的时候,转动的稳定性更好。

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安装空间710,安装空间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安装空间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部7101,第二安装部内设有第二轴承7102,第四限位柱的端部活动配合设置在第二轴承内,安装空间上设有缺口7103。安装空间为拨轮齿及其连接部件的运动而专门提供,使得拨轮齿及其相关连接部件的转动不会受到外界其他部件的影响,安装空间的整体为圆柱体形;第二安装部用于第二轴承的安装,为第二轴承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位置;第二轴承用于减小第四限位柱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和噪音;缺口用于拨轮齿在转动时,有一段时间暴露在安装空间的外部,进而能够间断性的拨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实现第二支撑板和滑动板的定向往复运动,实现锁体的快速解锁和闭锁;缺口也可以用于对拨轮齿拨动情况的观察,确保拨轮齿的拨动工作正常。

第二安装块上设有如图25和图26所示的第一通孔7072,第一通孔与第二凹陷安装部的内部相连通;第一安装柱上设有第二通孔7022,第二通孔与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内部相连通;壳体上位于第一安装部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7013,第三通孔与第一安装部的内部相连通,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同轴设置。通孔的设置,是为了检测方便,当需要检测第二安装块和拨轮组件是否安装良好时,可以使用一根顶杆从通孔内伸入,戳动第二安装块或拨轮组件,观察部件是否会有活动,或是活动的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同时部件安装之后的连接缝隙处,通常都会适当的加入润滑油脂,进而减小磨损,当部件连接处的缝隙很小,又加了润滑油脂之后,顶杆顶动或顶起内部活动部件时,由于气压的作用,可能会变得比较吃力,不容易顶动或是顶起,进而会对部件活动情况的检测产生影响,通孔的设置能够使得连接缝隙处,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使得内外气压均衡,消除气压对顶杆顶动来检测部件安装和配合效果的影响。

动力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壳体701,壳体固设在安装面板上,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设有第一安装柱702,第一安装柱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一转动轮703,第一安装柱上与第一转动轮相邻的位置转动套设有离合组件704,离合组件通过第一导向件705活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第一安装柱上通过第一卡接结构706设有拨轮组件709,拨轮组件的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柱的内部,拨轮组件相对于第一安装柱的径向固定设置,拨轮组件相对于第一安装柱的轴向活动设置,拨轮组件与离合组件活动配合,拨轮组件的外部设有弹性件713,弹性件的一端与拨轮组件远离第一安装柱的一端相连接,拨轮组件的至少一个拨轮齿分别与锁柱组件的第一配合齿和滑动件的第二配合齿相配合。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安装柱上转动套设离合组件,通过离合组件的自身分离,推动拨轮组件后,实现拨轮组件与第一安装柱之间的分离,具体离合组件的分离方式是通过离合组件的自身部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用手推顶杆实现离合组件分离的方式,较为省力;同时本发明中离合组件的分离,是依靠自身部件的相对转动来实现的,不需要额外设置顶杆,也就是说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解锁单元,锁体原有的体积和厚度均不需要增加,锁体整体的美观度,也不会因为锁体体积和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离合组件自身部件的相对转动分离的实现,是通过锁体锁芯上的拨轮齿拨动锁体中拉板移动,拉板又拉动离合组件中的相应部件转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钥匙,不管人在屋内或是屋外,都可以通过钥匙带动锁芯转动,来实现离合组件的自身分离,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员必须进入屋内推动顶杆,才能实现离合组件分离的操作方式来说,分离操作很方便;本发明中的第一卡接结构是能够实现拨轮组件相对于第一安装柱的径向固定、轴向活动可分离的结构,使得拨轮组件在离合组件没有分离的情况下,拨轮组件与第一安装柱是相对配合的,拨轮组件得随着第一安装柱的转动而一起转动,当拨轮组件在离合组件分离的情况下,拨轮组件与第一安装柱是非配合,即能够相对自由转动的活动连接关系,拨轮组件不再会随着第一安装柱的转动而转动,拨轮组件也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的转动;本发明中的拨轮组件用于拨动锁柱组件和滑动件的定向来回滑动,拨轮组件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拨轮组件的拨轮齿以转动的方式,同时拨动锁柱组件的第一配合齿和滑动件的第二配合齿,实现锁柱和斜舌的同时开锁,开锁快捷;本发明中弹性件连接在拨轮组件的外部,弹性件使得拨轮组件在第一安装柱的内部在径向固定的同时,又能够轴向弹性活动,使得离合组件分离时,在分离组件的分离提升作用力下,弹性件被压缩,拨轮组件脱离与第一安装柱径向固定,使得拨轮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而当离合组件重新配合的时候,在弹性件恢复弹性的弹性作用下,拨轮组件又能够重新与第一安装柱实现连接配合。本发明将离合组件和拨轮组件均整合到了动力组件的壳体内部,又将动力组件整合到安装面板上,也就是说将离合组件、拨轮组件和动力组件一起整合到了锁体内部,充分利用了锁体内部的空余空间,使得整个锁体的体积和厚度均没有增加,美观度也没有降低。

第一卡接结构由相配合的第一凸起部7061和第一凹陷部7062构成,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一凹陷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柱上远离第一转动轮的位置,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和/或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拨轮组件上,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小于第一斜度齿和第二斜度齿的高度,和/或第一凹陷部的深度小于第一斜度槽和第二斜度槽的深度。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相互配合,用于实现拨轮组件与第一安装柱之间径向固定、轴承活动可分离的功能,当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配合时,拨轮组件能够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当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分离时,拨轮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具体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在第一安装柱和拨轮组件上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实现:配合时,拨轮组件能够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分离时,拨轮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的功能就好了。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得小于第一斜度齿和第二斜度齿的高度、第一凹陷部的深度小于第一斜度槽和第二斜度槽的深度,两者要么同时满足,要么需要其中一个满足,目的以斜度齿和斜度槽发生最终脱离时,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也能够互相脱离,进而发挥出离合组件的作用,使得拨轮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

拨轮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柱7091,第二安装柱的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柱的内部,第二安装柱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拨轮齿,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和/或第一凸起部设置在第二安装柱上或设置在拨轮齿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上,拨轮齿位于第一安装柱的外部,拨轮齿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活动对接,拨轮齿与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相配合;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柱的端部,弹性件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第二安装柱为第一凹陷部和/或第一凸起部及拨轮齿提供安装位置;第一凹陷部和/或第一凸起部在第二安装柱上或在拨轮齿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上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实现:配合时,第二安装柱能够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分离时,第二安装柱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的功能就好了。拨轮齿用于拨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进而实现第二支撑板和滑动板的定向往复运动,实现锁体的快速解锁和闭锁;拨轮齿位于第一安装柱的外部,并且拨轮齿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活动对接,此处的活动对接为一种可分离式的连接,第二安装柱能够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时,拨轮齿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是相贴合的,第二安装柱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时,拨轮齿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是相分离的。优选的,拨轮齿有两个或三个。当设置两个拨轮齿的时候,第二安装柱转动一圈实现的开锁和闭锁功能,相当于现有的锁芯转动两圈才能实现,使得转动圈数减半了,产生的噪音也较少了,电机转动的圈数少了,电机的寿命也会较长,开锁和闭锁的速度也均较快;当设置三个拨轮齿的时候,第二安装柱转动一圈实现的开锁和闭锁功能,相当于现有的锁芯转动三圈才能实现,使得转动圈数减为了现有锁芯的三分之一,产生的噪音也大大较少了,电机转动的圈数更少了,电机的寿命也会更长,开锁和闭锁的速度更快了。弹性件对第二安装柱始终有一个弹性作用力,使得拨轮齿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始终有一种向第一安装柱的端面相贴合的趋势。

第二安装柱的端部设有拨轮块7092,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和/或第一凸起部设置在第二安装柱上或设置在拨轮块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上,拨轮块位于第一安装柱的外部,拨轮块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活动对接,拨轮齿设置在拨轮块上,拨轮齿与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相配合;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拨轮块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壁上。拨轮块用于为拨轮齿提供安装位置,拨轮块位于第一安装柱的外部,拨轮块与第一安装柱的端面活动对接,拨轮齿将不再会与第一安装柱有任何接触,使得拨轮齿跟随拨轮块的转动,纯粹的拨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拨轮齿的拨动不再会受到第一安装柱任何时候的触碰影响。第一凹陷部和/或第一凸起部在第二安装柱上或在拨轮块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上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是能实现:配合时,第二安装柱能够随着第一安装柱一起转动,分离时,第二安装柱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柱自由转动的功能就好了。弹性件对拨轮块始终有一个弹性作用力,使得拨轮块靠近第一安装柱一侧的端面始终有一种向第一安装柱的端面相贴合的趋势,弹性件的两端可以分别转动连接在拨轮块和壳体内壁上,也可以只是弹性件的其中一端与拨轮块或壳体内壁转动连接,使得弹性件在不影响拨轮块转动同时,为拨轮块提供弹性作用力。

第一安装柱上位于远离第一转动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陷安装部7021,第二安装柱通过第一卡接结构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上,第二安装柱的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内,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一凹陷部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外部或内部,拨轮齿位于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外部。第一凹陷安装部用于第二安装柱的部分在第一安装柱上的安装,为第二安装柱提供专门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二安装柱的部分在第一安装柱上安装稳定,使得第二安装柱只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合和移动,不会在其他方向上发生晃动;具体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一凹陷部在第一凹陷安装部处的设置位置和和设置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可以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外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内部,只要是能实现:配合时,第二安装柱能够随着第一凹陷安装部一起转动,分离时,第二安装柱能够相对于第一凹陷安装部自由转动的功能就好了;拨轮齿位于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外部,用于拨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进而实现第二支撑板和滑动板的定向往复运动,实现锁体的快速解锁和闭锁。

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安装空间710,安装空间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安装空间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部7101,第二安装部内设有第二轴承7102,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拨轮块和第二轴承的内圈相连接,安装空间上设有缺口7103。安装空间为拨轮齿及其连接部件的运动而专门提供,使得拨轮齿及其相关连接部件的转动不会受到外界其他部件的影响,安装空间的整体为圆柱体形;第二安装部用于第二轴承的安装,为第二轴承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位置;第二轴承用于弹性件相对于安装空间内壁的良好转动连接;缺口用于拨轮齿在转动时,有一段时间暴露在安装空间的外部,进而能够间断性的拨动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实现第二支撑板和滑动板的定向往复运动,实现锁体的快速解锁和闭锁;缺口也可以用于对拨轮齿拨动情况的观察,确保拨轮齿的拨动工作正常。

第二轴承的内部设有第四限位柱7093,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拨轮块和第四限位柱相连接。第四限位柱为弹性件专门提供一个连接位置,使得弹性件连接稳定,保证弹性件弹性作用力的稳定发挥;弹性件两端与拨轮块和第四限位柱的连接,可以同时为固定连接,可以同时为转动连接,也可以一端为固定连接,一端为转动连接,只要保证弹性件不会影响到拨轮块的转动,其弹性作用力的发挥,也不会因拨轮块的转动而影响就好了;第四限位柱设置在第二轴承内,在转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和噪音均较小。

第一安装柱上设有第二通孔7022,第二通孔与第一凹陷安装部的内部相连通;壳体上位于第一安装部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7013,第三通孔与第一安装部的内部相连通,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同轴设置。通孔的设置,是为了检测方便,当需要检测拨轮组件是否安装良好时,可以使用一根顶杆从通孔内伸入,戳动拨轮组件,观察部件活动的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同时部件安装之后的连接缝隙处,通常都会适当的加入润滑油脂,进而减小磨损,当部件连接处的缝隙很小,又加了润滑油脂之后,顶杆顶动或顶起内部活动部件时,由于气压的作用,可能会变得比较吃力,不容易顶动或是顶起,进而会对部件活动情况的检测产生影响,通孔的设置能够使得连接缝隙处,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使得内外气压均衡,消除气压对顶杆顶动来检测部件安装和配合效果的影响。

弹性件为拉簧或弹性橡胶柱。拉簧或弹性橡胶柱结构简单,规格可选,成本较低,能够产生稳定的需求弹性作用力。

拨轮齿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拨轮齿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拨轮齿为凸齿和/或凹齿;第一配合齿为凸齿和/或凹齿;第二配合齿为凸齿和/或凹齿。拨轮齿、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可以选用凸齿,也可以选用凹齿,还可以凸齿和凹齿同时选用,只要在拨轮齿转动时,能够实现与第一配合齿和第二配合齿之间的良好配合就好了。

第一配合齿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第一配合齿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第一配合齿有两个或三个。

第一配合齿有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相邻第一配合齿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一配合部505。若多个第一配合齿均为凸齿,那么相邻两个第一配合齿之间形成第一配合凹部;若多个第一配合齿均为凹齿,那么相邻两个第一配合齿之间形成第一配合凸部。

拨轮齿有两个,两个拨轮齿之间的角度为60~180度。其中不包括180度。两个拨轮齿之间的角度为65~160度。最优选,两个拨轮齿之间的角度为70~120度。当设置两个拨轮齿的时候,第二安装柱转动一圈实现的开锁和闭锁功能,相当于现有的锁芯转动两圈才能实现,使得转动圈数减半了,产生的噪音也较少了,电机转动的圈数少了,电机的寿命也会较长,开锁和闭锁的速度也均较快。

拨轮齿有三个,相邻拨轮齿之间的角度为60~180度。两个拨轮齿之间的角度为65~170度。最优选,两个拨轮齿之间的角度为70~160度。当设置三个拨轮齿的时候,第二安装柱转动一圈实现的开锁和闭锁功能,相当于现有的锁芯转动三圈才能实现,使得转动圈数减为了现有锁芯的三分之一,产生的噪音也大大较少了,电机转动的圈数更少了,电机的寿命也会更长,开锁和闭锁的速度更快了。

壳体上设有驱动装置711,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第一转动轮相连接。驱动装置用于为第一转动轮的转动提供动力。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111,第一转动轮为第一转动齿轮,驱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蜗轮蜗杆结构7112与第一转动齿轮相连接。蜗轮蜗杆结构使得驱动电机对第一转动齿轮动力的传输更为稳定,产生的噪音较小,动力传输的精度也较高,进而使得电动锁体本身的精度也较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正常时候开锁时:锁体的控制板接收到指纹、门卡或人脸的数据信息后,控制板控制驱动电机7111转动,驱动电机通过蜗轮蜗杆结构7112控制第一转动轮703转动,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一安装柱702转动,第一安装柱通过第一凸起部7061和第一凹陷部7062的配合带动第二安装块707转动,第二安装块通过第一凸棱7081和第一卡槽7082相配合的结构带动第二安装柱7091转动,第二安装柱带动拨轮块7092转动,拨轮块又带动两个或三个拨轮齿712转动,此处举例当拨轮齿为两个时,两个拨轮齿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时,第一个拨轮齿拨动第一个第一配合齿502,此时锁柱504被打开一段距离,紧接着第二个拨轮齿拨动第二个第一配合齿,此时锁柱又被打开一段距离,此时举例锁柱被拨开两端距离时,锁柱即完全打开,第一个拨轮齿转动一圈之后,会拨动到第二配合齿602,此时滑动板就会滑动,滑动板通过第一卡接部604和第二卡接部605相配合的结构,使得斜舌202被打开,完成整个开门的动作,此时驱动电机7111只是转动了一圈半不到即完成了整个开门的动作,开门速度较快。

正常时候闭锁时:驱动电机7111反向转动,第一个拨轮齿712解除对第二配合齿602的拨动作用力,在回位件800的回位作用力下,滑动板回到原位,而斜舌202也在自身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起初突出安装面板100,处于锁定状态的位置,第二个拨轮齿回转之后拨动第二配合齿602,滑动板带动第二支撑板503移动,实现锁柱504突出安装面板一段距离,第一个拨轮齿回转之后又拨动第二个第二配合齿,实现锁柱突出安装面板另一段距离,完成锁柱完全突出安装面板,处于锁定的状态。

如此驱动电机7111的正反转,完成开锁和闭锁工作,当拨轮齿712为三个时,驱动电机转动的圈数将会更少,锁体开锁和闭锁的速度将会更快。

当驱动电机7111发生故障或是驱动电机没电时,人员使用机械钥匙带动锁芯转动,锁柱组件500中还包括第二块第二支撑板,第二块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块第二支撑板上相同数目的第一配合齿502,彼此也举例有两个第一配合齿的情况,锁芯上也设置有相同的拨轮组件709,此处也举例拨轮组件中的拨轮齿712有两个,第一个拨轮齿转动之后拨动拉板7049移动,拉板拉动拨动部7047运动,拉板带动第二离合件7042转动,由于第一离合件7041是不能周向转动的,第一离合件只能沿着轴向上下移动,第二离合件和第一离合件的相对转动,将会使得斜度槽和斜度齿相脱离,向上移动的第二离合件和第一离合件将会推动相应的第二安装块707或拨轮组件709,使得第一凸起部7061和第一凹陷部7062相脱离,此时锁柱组件500就不会因为第一转动轮703被卡死而不能移动了,因为拨轮组件709的转动将不会再受到第一安装柱702不能转动的限制了,此时锁芯上的拨轮齿将以相同的方式,拨动第二块第二支撑板上的两个第一配合齿502,完成锁柱504的开锁和闭锁,此时在第二块第二支撑板上因为活动设置了一个连杆303,这根连杆的一端可来回移动的限定在第二块第二支撑板上,这根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随动板301上,锁芯上的拨轮齿在打开锁柱504继续转动时,能够配合拨动连杆303上的一个卡位,在锁芯上的拨轮齿712拨动卡位的时候,连杆会拉动第一随动板转动,第一随动板301又会通过第一拨动板401和第一挡块402的配合,实现斜舌202的开锁。

当锁芯上的拨轮齿712反向转动时,拨轮齿首先解除对卡位的拨动,第一随动板301在轴毂上连接的把手的回位作用力或者是斜舌组件200自身回位弹簧的回位作用力下,拉动连杆303回到原位,斜舌202也回到起初突出安装面板100,处于锁定状态的位置,拨轮齿继续转动拨动第二块第二支撑板上的两个第一配合齿502,实现锁柱504的再次锁定,当拨轮齿整个完成锁柱的锁定,继续转动一些距离时,拨轮齿将会解除对拉板7049的推动作用力,此时由于拉板上也设置有一个第三回位弹簧7048,在第三回位弹簧的回位作用力下,拉板回到起始位置,拉板推动拨动部7047重新实现斜度槽与斜度齿之间的配合,离合组件704解除分离,实现配合,在弹性件713的弹性回位里作用下,重新实现第一凸起部7061和第一凹陷部7062之间的配合。如此反复,当驱动电机7111不能工作时,以这样的过程实现锁体的开锁和闭锁工作。

当锁柱504处于开锁状态时,斜舌202的单纯开锁,可以通过把手带动轴毂转动,轴毂带动第一随动件300转动,第一随动件通过第一拨动板401和第一挡块402的配合,实现斜舌的开锁工作,当接触把手的转动作用力时,斜舌在自身回位弹簧的回位作用力下,弹出后回到原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