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合防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5206发布日期:2020-09-23 01:2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合防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用治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合防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在制造、组装等工序中往往需要治具提供基准作用,压合防呆机构属于其中的一种治具。防呆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避免产生错误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力即可直接无误地完成正确的操作,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伤害。动作防呆已经成为机械设计不可缺少的应用措施,目前市场上的压合防呆机构,常用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气缸配合光电感应器卡死盖板的方案实现防呆的功能,但其存在一定缺陷,其故障率高,调试复杂,使用环境依赖电气,需要较高的制造及维护成本。

现有的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1.故障率高,调试复杂;

2.使用环境依赖电气,需要较高的制造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通过采用一种压合防呆机构,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防呆功能,并有效地避免了因误操作而造成伤害,故障率低,调试方便,适用性强并不依赖使用环境,其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压合防呆机构,通过l型滑槽与起到限位作用的螺丝互相配合,作业时顺向旋转盖板,螺丝滑出l型滑槽,盖板可完成下压动作;当作业完成时,逆向旋转盖板,盖板带动旋转块转动并回归初始状态,此时螺丝滑入l型滑槽,在螺丝与l型滑槽配合限位下,盖板无法下压;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和便捷的操作就能够达到很好的防呆效果,并有效地避免了因误操作而造成伤害,调试方便,适用性强并不依赖使用环境;因其结构简单且不依赖环境,所以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一种压合防呆机构,包括:盖板、支撑座组件、转轴、旋转块和螺丝;

旋转块上设有l型滑槽,旋转块安装在盖板的底面上,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组件和旋转块连接;

螺丝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组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支撑座组件包括:支持座主体、支撑座轴体和轴套;

支撑座轴体安装在支撑座主体上,并设置在支撑座主体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支撑座主体上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

支撑座轴体设置在第一轴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旋转块上设有第三轴孔;

转轴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轴孔中,转轴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座主体上的第二轴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轴套套接在支撑座轴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旋转块上的l型滑槽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螺丝的一端安装在支撑座主体中,另一端探入l型滑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盖板处于初始状态时,盖板垂直于水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作业时顺向旋转盖板,盖板带动旋转块自初始状态旋转九十度,此时螺丝滑出l型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中,作业完成时,逆向旋转盖板,盖板带动旋转块转动并回归初始状态,此时螺丝滑入l型滑槽。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防呆机构,通过l型滑槽与起到限位作用的螺丝互相配合,作业时顺向旋转盖板,螺丝滑出l型滑槽,盖板可完成下压动作;当作业完成时,逆向旋转盖板,盖板带动旋转块转动并回归初始状态,此时螺丝滑入l型滑槽,在螺丝与l型滑槽配合限位下,盖板无法下压;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和便捷的操作就能够达到很好的防呆效果,并有效地避免了因误操作而造成伤害,调试方便,适用性强并不依赖使用环境;因其结构简单且不依赖环境,所以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防呆机构的正视图。

在图中,1、盖板;2、旋转块;3、转轴;4、螺丝;5、支撑座主体;6、轴套;7、支撑座轴体;8、l型滑槽;9、第三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压合防呆机构,包括:盖板1、支撑座组件、转轴3、旋转块2和螺丝4;

旋转块2上设有l型滑槽8,旋转块2安装在盖板1的底面上,转轴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组件和旋转块2连接;

螺丝4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组件上。

进一步地,螺丝4的作用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压合防呆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螺丝4限位卡死旋转块2和盖板1,使得盖板1无法下压,避免误操作造成操作人员受伤。

更进一步地,支撑座组件包括:支持座主体、支撑座轴体7和轴套6;

支撑座轴体7安装在支撑座主体5上,并设置在支撑座主体5的下端。

进一步地,支撑座主体5上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

支撑座轴体7设置在第一轴孔中。

进一步地,旋转块2上设有第三轴孔9;

转轴3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轴孔9中,转轴3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座主体5上的第二轴孔中。

进一步地,轴套6套接在支撑座轴体7上。

进一步地,旋转块2上的l型滑槽8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

进一步地,螺丝4的一端安装在支撑座主体5中,另一端探入l型滑槽8中。

进一步地,盖板1处于初始状态时,盖板1垂直于水平面。

进一步地,作业时顺向旋转盖板1,盖板1带动旋转块2自初始状态旋转九十度,此时螺丝4滑出l型滑槽8。

进一步地,作业完成时,逆向旋转盖板1,盖板1带动旋转块2转动并回归初始状态,此时螺丝4滑入l型滑槽8。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压合防呆机构,其动作原理如下:

作业时顺向旋转盖板1,盖板1带动旋转块2自初始状态旋转九十度,此时螺丝4滑出l型滑槽8,盖板1可完成下压动作;当作业完成时将盖板1打开,即逆向旋转盖板1,盖板1带动旋转块2转动并回归初始状态,此时螺丝4滑入l型滑槽8,在螺丝4与l型滑槽8配合限位下,盖板1无法下压,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下压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合防呆机构,通过l型滑槽与起到限位作用的螺丝互相配合,作业时顺向旋转盖板,螺丝滑出l型滑槽,盖板可完成下压动作;当作业完成时,逆向旋转盖板,盖板带动旋转块转动并回归初始状态,此时螺丝滑入l型滑槽,在螺丝与l型滑槽配合限位下,盖板无法下压;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和便捷的操作就能够达到很好的防呆效果,并有效地避免了因误操作而造成伤害,调试方便,适用性强并不依赖使用环境;因其结构简单且不依赖环境,所以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较低。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