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电动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3518发布日期:2020-11-25 14:5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公交车电动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门锁,特别涉及一种公交车电动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交车的门锁,大多是通过手动控制机械传动来进行开闭的,而且在开闭状态时没有明显的反馈,因此无法清楚判断门锁的开闭状态,故而在公交车的驾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电动控制开闭锁、具有锁销位置信息反馈功能的公交车电动门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车电动门锁,包括底座、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罩盖、装饰盖,所述朝向罩盖一侧设有电机、扇形齿轮,所述电机与扇形齿轮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传动组件控制扇形齿轮转动,所述扇形齿轮上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连接有锁头组件,所述底座在相对于锁头组件处设有锁头通道,所述底座在锁头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分别用于感应锁头组件的开启与关闭状态的微动开关,所述扇形齿轮上设有用于触发微动开关的触发块。

作为优选,所述罩盖与装饰盖均通过自攻螺钉固定于底座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复位齿轮和离合齿轮,所述蜗杆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同轴联动设置且主动齿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复位齿轮与离合齿轮通过复位齿轮轴同轴联动设置且复位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离合齿轮与扇形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齿轮轴上套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复位齿轮、罩盖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通过堵头连接有线束总成,所述电机、微动开关通过线束总成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锁头组件包括连杆、连接套、锁销,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摆臂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连接有锁销。

作为优选,所述罩盖上设有锁芯,所述锁芯上设有拨叉,所述扇形齿轮上设有两个与拨叉相匹配的拨爪,所述锁芯通过拨叉与拨爪带动扇形齿轮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盖上设有手柄座,所述手柄座上设有用于控制扇形齿轮转动的内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扇形齿轮轴,所述扇形齿轮轴包括连接端、安装端,所述扇形齿轮通过固定螺钉安装于扇形齿轮轴的安装端上,所述扇形齿轮轴的连接端穿过底座与手柄座延伸至装饰盖的外侧与内手柄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扇形齿轮轴的连接端为方形轴,所述内手柄上设有与扇形齿轮轴的连接端相匹配的方形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1、电动解锁,控制器在接收到遥控器或后台发出的解锁指令后,通过线束总成驱动电机正向旋转,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扇形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锁销向解锁方向运动至解锁位置,同时扇形齿轮的触发块在解锁位置触发微动开关,向控制器反馈解锁位置信号,控制器依此信号可驱动声光报警元件工作,以提示操作者门锁已处于解锁状态;2、电动闭锁,控制器在接收到遥控器或后台发出的闭锁指令后,通过线束总成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扇形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锁销向闭锁方向运动至闭锁位置,同时扇形齿轮的触发块在闭锁位置触发微动开关,向门锁控制器反馈闭锁位置信号,控制器依此信号可驱动声光报警元件工作,以提示操作者门锁已处于闭锁状态;3、外部手动操作,可通过旋转钥匙使锁芯拨叉拨动扇形齿轮上的两个拨爪,以带动锁销运动来实现车外手动解、闭锁操作,同时扇形齿轮的触发块触发微动开关,向门锁控制器反馈闭锁位置信号,控制器依此信号可驱动声光报警元件工作,以提示操作者门锁已处于闭锁状态;4、内部手动操作,通过旋转内手柄以带动与内手柄同轴设置的扇形齿轮旋转从而实现车内手动解、闭锁操作,同时扇形齿轮的触发块触发微动开关,向门锁控制器反馈闭锁位置信号,控制器依此信号可驱动声光报警元件工作,以提示操作者门锁已处于闭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电动控制开闭锁、具有锁销位置信息反馈功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爆炸图;

图4时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一种正视图;

图5时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一种后视图。

图中:1、底座;11、锁头通道;12、自攻螺钉;13、堵头;14、线束总成;2、罩盖;21、锁芯;22、拨叉;3、装饰盖;31、手柄座;32、内手柄;33、方形连接孔;4、电机;5、扇形齿轮;51、摆臂;52、触发块;53、拨爪;54、固定螺钉;6、传动组件;61、蜗杆;62、主动齿轮;63、从动齿轮;64、复位齿轮;65、离合齿轮;66、复位齿轮轴;67、复位扭簧;7、锁头组件;71、连杆;72、连接套;73、锁销;8、微动开关;9、扇形齿轮轴;91、连接端;92、安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公交车电动门锁,包括底座1、控制器,所述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罩盖2、装饰盖3,所述罩盖2与装饰盖3均通过自攻螺钉12固定于底座1的两侧。

所述朝向罩盖2一侧设有电机4、扇形齿轮5,所述电机4与扇形齿轮5之间设有传动组件6,所述电机4通过传动组件6控制扇形齿轮5转动,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蜗杆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复位齿轮64和离合齿轮65,所述蜗杆61设置于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62与从动齿轮63同轴联动设置且主动齿轮62与蜗杆61相啮合,所述复位齿轮64与离合齿轮65通过复位齿轮轴66同轴联动设置且复位齿轮64与从动齿轮63相啮合,所述离合齿轮65与扇形齿轮5相啮合,所述复位齿轮轴66上套设有复位扭簧67,所述复位扭簧67的两端分别与复位齿轮64、罩盖2相抵接。

所述扇形齿轮5上设有摆臂51,所述摆臂51上连接有锁头组件7,所述底座1在相对于锁头组件7处设有锁头通道11,所述锁头组件7包括连杆71、连接套72、锁销73,所述连杆71的一端与摆臂51铰接,所述连杆7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72连接有锁销73。

所述底座1在锁头通道11的两侧均设有分别用于感应锁头组件7的开启与关闭状态的微动开关8,所述扇形齿轮5上设有用于触发微动开关8的触发块52。

所述罩盖2上设有锁芯21,所述锁芯21上设有拨叉22,所述扇形齿轮5上设有两个与拨叉22相匹配的拨爪53,所述锁芯21通过拨叉22与拨爪53带动扇形齿轮5转动。

所述装饰盖3上设有手柄座31,所述手柄座31上设有用于控制扇形齿轮5转动的内手柄32;所述底座1上设有扇形齿轮轴9,所述扇形齿轮轴9包括连接端91、安装端92,所述扇形齿轮5通过固定螺钉54安装于扇形齿轮轴9的安装端92上,所述扇形齿轮轴9的连接端91穿过底座1与手柄座31延伸至装饰盖3的外侧与内手柄32相连接;所述扇形齿轮轴9的连接端91为方形轴,所述内手柄32上设有与扇形齿轮轴9的连接端91相匹配的方形连接孔33。

所述底座1上通过堵头13连接有线束总成14,所述电机4、微动开关8通过线束总成14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