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斑纸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9023发布日期:2020-05-19 22:0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斑纸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血斑纸打孔器。



背景技术:

打孔器大多装配有柱状物体(以下简称为冲头),冲头下压刺穿干血斑孔的动作被称作打孔,打孔后掉落的干血斑可被用作实验样品进行下一步实验,这样的机械化打孔,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打孔,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现有打孔器具有以下缺陷:

一、采用单冲头;打孔器只装配单一的冲头,不同大小的干血斑孔需要逐一对准并更换冲头。更换时,需要先关闭电源,打开机盖、拆解打孔位置,再取下冲头,最后装上新冲头,步骤较多,浪费时间,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或指导,面对大量打孔需求时,容易出错,影响实验效率;

二、不易清洗;单一冲头在冲孔完成后,血斑纸冲孔边缘处的纤维、血液会残留在冲头部位,在进行下一个打孔前缺乏专门的清洁处理,造成交叉感染,而手动清洁又会出现上述步骤较多的问题,所以在具备清洁功能的前提下,对清洗的自动程度要求也较高;

三、冲头驱动单一;现有驱动装置的接头通常与单一冲头是适配的,但如果采用多冲头,那么就需要驱动装置灵活应对多个冲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斑纸打孔器,机动性强,可同时装配并调换多个不同冲头进行准确打孔,打孔后自动化清洁冲头,防止交叉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血斑纸打孔器,包括支座、驱动装置、顶针组件、清洗装置、多工位冲头组件和装夹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丝杠、丝杠螺母、螺母安装座、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安装座,所述丝杠垂直安装在支座上,所述电机连接丝杠,所述丝杠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丝杠上,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在螺母安装座中,螺母安装座与齿轮安装座固定在一起,所述齿轮和第二齿条安装在齿轮安装座中,齿轮安装座的底部开设通孔和通孔,所述第一齿条垂直固定在支座上,并位于通孔下方,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的齿面配合,并位于通孔上方;

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顶针弹簧、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固定在齿轮安装座下方,所述弹簧座设有顶针孔,顶针套接顶针弹簧并置入顶针孔中,且顶针位于所述第二齿条的下方;

所述多工位冲头组件包括冲头、座体外壳以及安装在座体外壳内的冲头座,所述座体外壳固定在弹簧座下方,座体外壳顶面在对应第二齿条的位置开设供顶针穿置的圆孔,圆孔与所述顶针孔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座体外壳的正面开设横槽,所述冲头座在对应横槽的位置设有拨片,拨片伸出于横槽,所述冲头座竖直开设多个供冲头弹性安装的装配孔;

所述清洗装置和装夹装置依次位于多工位冲头组件下方,清洗装置包括气泵、电磁阀、气缸、推杆、清洗槽和吹气管,所述装夹装置和气缸固定在支座上,所述气缸内设无杆腔和有杆腔,无杆腔连通有杆腔,有杆腔中放置推杆,且推杆可伸出于有杆腔,气缸在有杆腔和无杆腔的位置开设前接气口和后接气口,所述气泵分别连接前接气口和后接气口,且前接气口和后接气口都设有电磁阀,所述清洗槽固定于推杆的外端,所述吹气管对准冲头。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电机垂直固定在支座上,电机的电机轴套接一同步轮,所述丝杠也套接一同步轮,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的两侧设有对称的凸柱,所述齿轮安装座在对应凸柱的位置开设竖槽,凸柱插入竖槽并在竖槽中滑动。

优选的,所述座体外壳的正面还开设窗口。

优选的,所述装配孔的数量为并列的三个。

优选的,所述装配孔设有内凸缘,所述冲头置入装配孔中,冲头的顶部设有外凸缘,冲头套接冲头弹簧,冲头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内凸缘和外凸缘。

优选的,所述气泵为踩踏式充气泵,充气泵分别与前接气口和后接气口通过管道相连。

优选的,所述清洗槽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各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清洗槽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清洗工位。

优选的,所述弹簧座两侧设有弹簧锁扣,所述齿轮安装座对应弹簧锁扣的位置设有钩子,通过弹簧锁扣与钩子的扣合,使弹簧座可拆卸地固定在齿轮安装座下方。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增益效果在于:

一、驱动装置由丝杠传动到齿轮传动,保证结构之间紧凑运行,实现打孔器自动化打孔,顶针的设计好处在于,顶针不需要与冲头始终接触,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下压任意冲头,只需调整好冲头的位置,因此为多冲头的更换提供可能。

二、冲头无需拆卸更换,采用多工位冲头组件的冲头由传统的“手动”更换方式转变为可以随意地“切换”,直接拨动拨片在横槽中移动即可,节省更换时间,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三、清洗装置可以在不拆卸冲头的情况下,极大程度地将冲头清洗干净,减少冲头更换清洗的次数,避免了交叉污染,提高后续实验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b-b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二(省略齿轮安装座)。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齿轮安装座的轴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冲头座和座体外壳的轴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支座的轴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气缸的轴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气缸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清洗槽的轴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多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支座;2-驱动装置;21-电机;22-丝杠;23-丝杠螺母;231-螺母安装座;24-齿轮;241-齿轮安装座;2411-竖槽;2412-钩子;2413-通孔;2414-轴孔;25-第一齿条;26-第二齿条;261-凸柱;27-同步轮;28-同步带;3-顶针组件;31-顶针;32-顶针弹簧;33-弹簧座;331-顶针孔;332-弹簧锁扣;4-清洗装置;41-气泵;42-管道;43-气缸;431-无杆腔;432-有杆腔;433-后接气口;434-前接气口;44-推杆;45-清洗槽;451-进液口;452-出液口;46-吹气管;461-吹气口;5-多工位冲头组件;51-冲头;511-外凸缘;52-座体外壳;521-圆孔;522-横槽;523-窗口;53-冲头座;531-装配孔;5311-内凸缘;532-拨片;54-冲头弹簧;6-装夹装置;7-血斑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斑纸打孔器,包括支座1、驱动装置2、顶针组件3、清洗装置4、多工位冲头组件5和装夹装置6,装夹装置6用于装夹血斑纸7,如图1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请重点参阅图3和图4,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电机21、丝杠22、丝杠螺母23、螺母安装座231、齿轮24、第一齿条25、第二齿条26、齿轮安装座241、同步轮27和同步带28,所述电机21垂直固定在支座1上,结合图4和图9所示的支架1,电机21的电机轴套接一同步轮27,所述丝杠22也套接一同步轮27,两个同步轮27之间通过同步带28连接,所述丝杠22垂直安装在支座1上,所述丝杠螺母23的内表面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丝杠22上,所述丝杠螺母23的外表面安装在螺母安装座231中,与螺母安装座231固定在一起,螺母安装座231的一侧与齿轮安装座241卡接在一起便于拆装,如图4所示,所述齿轮24和第二齿条26安装在齿轮安装座241中,图7为齿轮安装座241的轴侧示意图,齿轮安装座241的底部开设通孔2413,图7中标号2414为齿轮24安装的轴孔,与之配合安装的齿轮轴图中未示出,结合图6,所述第一齿条25垂直固定在支座1上,并位于通孔2413下方,所述第二齿条26相对位于齿轮24与第一齿条25配合的对立面,并位于通孔2413上方与齿轮24的齿面配合;驱动装置2驱动顶针的过程为:电机21的电机轴正转,电机轴上的同步轮转动,通过同步带28带动丝杠22上的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杠22转动,接着丝杠22上的丝杠螺母23沿着丝杠22向下移动,带动螺母安装座231和齿轮安装座241一起向下移动,第一齿条25通过通孔2413进入齿轮安装座241中,当齿轮24与第一齿条25的齿面接触配合时,第一齿条25就推动齿轮24的齿面反向(向上)转动,对立的齿面推动第二齿条26向下移动,形成第二齿条26下压的动力。需注意的是,第二齿条26并非悬空地与齿轮24的齿面配合,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齿条的两侧设有对称的凸柱261,所述齿轮安装座241在对应凸柱261的位置开设竖槽2411,凸柱261插入竖槽2411并在竖槽2411中滑动,这样一来,竖槽2411可以避免凸柱261发生偏移,凸柱261也就不会脱离齿面,使得凸柱261只会在竖槽2411中上下滑动,结构稳定且紧凑。

结合图3、图5和图13,所述顶针组件3包括顶针31、顶针弹簧32、弹簧座33,弹簧座33固定在齿轮安装座241下方,所述弹簧座33设有顶针孔331,顶针31套接顶针弹簧32并置入顶针孔331中,且顶针31位于所述第二齿条26的下方;当第二齿条26下压顶针31时,顶针弹簧32弹性收缩,顶针31向下突出于顶针孔331。为了方便弹簧座33内部的维修,故将弹簧座33做成可拆卸设计,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弹簧座33两侧设有弹簧锁扣332,所述齿轮安装座241对应弹簧锁扣332的位置设有钩子2412,如图4和图7所示,通过按压弹簧锁扣332使弹簧锁扣332与钩子2412扣合,从而达到弹簧座33可拆卸地固定在齿轮安装座241下方的目的。

结合图8和图14,所述多工位冲头组件5包括冲头51、座体外壳52以及安装在座体外壳52内的冲头座53,所述座体外壳52固定在弹簧座33下方,座体外壳52顶面在对应第二齿条26的位置开设供顶针31穿置的圆孔521,圆孔521与所述顶针孔331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冲头座53竖直开设多个供冲头51弹性安装的装配孔531,具体地,装配孔531设有内凸缘5311,结合图3和图5,所述冲头51置入装配孔531中,冲头51的顶部设有外凸缘511,冲头51套接一冲头弹簧54,冲头弹簧54的两端分别抵接内凸缘5311和外凸缘511。当外凸缘511受压下移时,冲头弹簧54两端受内凸缘5311和外凸缘511的影响收缩,使得冲头51的底部突出装配孔531。

为了可以看见多冲头51在座体外壳52内的位置,可对所述座体外壳52进行可视化设计,故所述座体外壳52可由透明材质制成,也可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外壳52的正面还开设窗口523。

所述装配孔531的数量为并列的三个,装配孔531的尺寸可设计成从大到小的,用于装配不同大小的冲头51。

由于顶针31向下突出于顶针孔331,故顶针31穿入圆孔521并下压冲头座53上的冲头51,冲头弹簧54收缩,冲头51突出于装配孔531,所述清洗装置4和装夹装置6依次位于多工位冲头组件5下方,因为装夹装置6用于装夹血斑纸7,于是,冲头51就能对准干血斑孔进行冲压。由上述可见,驱动装置2结构紧凑,从丝杠22传动到齿轮24传动,再利用顶针31下压冲头51,设计顶针31的好处在于,顶针31不需要与冲头51始终接触,因此为多冲头51的更换提供可能。

冲头由传统的手动更换改进为可以随意地切换,切换的具体过程为,本案所述座体外壳52的正面开设横槽522,所述冲头座53在对应横槽522的位置设有拨片532,拨片532伸出于横槽522,本发明更换冲头51无需拆卸,直接拨动冲头座53的拨片532在横槽522中移动,冲头座53也随之在座体外壳52内移动,所需的冲头51对准顶针31后,完成多个冲头51的切换,切换过程简便操作,而且无需拆卸。

多冲头51的清洗是极其繁琐的,而且还是未拆卸的多冲头51,故本发明针对于此,特别设计与之适配的清洗装置4,请参阅图6、图10和图11,所述清洗装置4包括气泵41、管道42、电磁阀(图中未示出)、气缸43、推杆44、清洗槽45和吹气管46,所述装夹装置6和气缸43固定在支座1上,所述气缸43内设无杆腔431和有杆腔432,无杆腔431连通有杆腔432,有杆腔432中放置推杆44,且推杆44可伸出于有杆腔432,气缸43在有杆腔432和无杆腔431的位置各开设前接气口434和后接气口433,所述气泵41分别连接前接气口434和后接气口433,且前接气口434和后接气口433都设有电磁阀(图中未示出),所述清洗槽45固定于推杆44的外端,所述吹气管46对准冲头51。本案的气泵41可采用连接电机21的电控制方式,也可采用人工控制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具体设计一种人工控制方式,将所述气泵41采用踩踏式充气泵,充气泵分别与前接气口434和后接气口433通过管道42相连(管道具体连接图中未示出),清洗装置4对冲头51的清洗过程如下:踩踏式充气泵41因踩踏而启动,当后进气口433进气、前进气口434排气时,无杆腔431体积会慢慢膨胀,有杆腔432的体积慢慢缩小,从而推动推杆44伸出气缸43,进而推动固定于推杆4外端的清洗槽45,推至冲头51下方时,冲头51下移置入清洗槽45中清洗,几秒后,冲头51上移,吹气管46去除冲头51的残液,洁净后的冲头51等待下一次冲孔工作。清洗完毕后,当后进气口433排气、前进气口434进气时,无杆腔431体积会慢慢缩小,有杆腔432的体积慢慢膨胀,从而推动推杆44退回气缸43,进而将推杆44和清洗槽45一起拉回原位。人工控制的好处在于,可以灵活控制进气量,从而控制清洗槽45的移动位置。清洗装置4可以在不拆卸冲头51的情况下,极大程度地将冲头51清洗干净,减少冲头51更换次数,避免了交叉污染,提高后续实验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清洗槽45设有进液口451和出液口452,进液口451和出液口452各设有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控制清洗槽45中的清洗介质的进出,无需手动更换清洗介质。

如图12所示,所述清洗槽45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清洗工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槽45设有两个清洗工位,其中一个清洗工位用于容纳清洗介质,另一个清洗工位开设吹气口461用于固定吹气管46,如图12所示。

本发明冲头51上升复位的过程如下:电机21的电机轴反转,电机轴上的同步轮反转,通过同步带28带动丝杠22上的同步轮反转,从而带动丝杠22反转,接着丝杠22上的丝杠螺母23沿着丝杠22向上移动,带动螺母安装座231和齿轮安装座241一起向上移动,齿轮24也向上移动并且齿面沿着第一齿条25向下转动,而另一侧与第二齿条26配合的齿面向上转动,进而推动第二齿条26向上移动,远离顶针31,直到第一齿条25从齿轮安装座241的通孔2413退出,齿轮24不与第一齿条25配合,齿轮24停止转动,第二齿条26的上升高度达到极限,从而完成第二齿条26的复位;接下来,当第二齿条26不再下压顶针31时,顶针弹簧32弹性形变复原,顶针31向上收回弹簧座33中,最后,当顶针31不再下压冲头51时,冲头弹簧54弹性形变复原,使冲头51退回冲头座53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