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订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0292发布日期:2021-01-15 14:3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省力订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省力订书机。



背景技术:

订书机是人们日常学习和办公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工具,利用订书机能够将各纸张装订好,避免散落。传统的订书机在使用时需要施加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装订较多纸张或纸张厚度较厚时,需要费很大的力才能完成,有时甚至无法完成装订。为了方便地进行装订,人们设计出了一些省力订书机,这些省力订书机在装订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来取得一定的省力效果。

省力订书机上盖的支点设计在钉道支点的前端,加上省力杠杆的作用,达到省力打钉的效果。但是这样的设计存在上盖打不开,无法装订书针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有如下几种解决方案:

1、钉道为弹出式装钉结构,上盖不需要打开,钉道弹出。这种方式结构复杂,零件多、成本高等缺点。

2、上盖与上盖轴点断开结构,该种结构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力订书机,该省力订书机结构简单,向钉道内装钉较方便,成本低,使用较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省力订书机,包括底座、支架座、钉道、上盖及外盖;所述的支架座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支架座的侧壁上或者所述的底座的侧壁上设有前轴;所述的支架座、钉道和上盖三者通过后轴铰接;所述的前轴位于所述的后轴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的一端套在所述的上盖的一端和支架座的一端外,所述的外盖的内壁上设有前轴滑道和后轴滑道;所述的前轴滑道上设有第一限位端,所述的后轴滑道上设有第二限位端;打钉时,所述的第一限位端抵在所述的前轴上,转动外盖,所述的后轴在所述的后轴滑道内滑动;装钉打开外盖时,所述的第二限位端抵在所述的后轴上,转动外盖,所述的前轴在所述的前轴滑道内滑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订书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订书机的外盖的内壁上设有前轴滑道和后轴滑道,打钉时,所述的第一限位端抵在所述的前轴上,转动外盖,所述的后轴在所述的后轴滑道内滑动;装钉打开外盖时,所述的第二限位端抵在所述的后轴上,转动外盖,所述的前轴在所述的前轴滑道内滑动;使得打钉和装钉时,外盖的轴点可以在前轴和后轴之间相互转换,打钉时不仅能做到省力,在装钉时还能打开上盖,结构简单,向钉道内装钉较方便,成本低,使用较稳定。

作为改进,所述的前轴滑道的上端为封闭端,所述的前轴滑道的下端为开口端;所述的前轴滑道的上端为所述的第一限位端,所述的前轴滑道的形状与装钉打开外盖时所述的前轴相对于外盖滑动的运动轨迹相匹配。采用此种结构后,前轴滑道的下端为开口端,在装钉时,前轴滑道对外盖没有限制,能够最大程度地打开外盖,方便打开上盖来装钉。

作为改进,所述的外盖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的前轴滑道的上端的外侧设有垫块,所述的垫块垫在所述的外盖与支架座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垫块垫在外盖与支架座之间,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垫块还能增加外盖的强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前轴滑道的上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圆弧面,该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的前轴的外周壁相匹配。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的前轴之间配合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前轴滑道内且位于所述的第一限位端处设有第一拐角,当前轴容置在第一限位端内时,所述的第一拐角对前轴进行限位。采用此种结构后,在打钉时,所述的前轴容置在第一限位端内,所述的第一拐角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外盖前后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的后轴滑道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所述的后轴滑道的上端为所述的第二限位端;所述的后轴滑道的形状与打钉时所述的后轴相对于外盖滑动的运动轨迹相匹配。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后轴滑道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避免外盖脱离上盖,结构设计较合理。

作为改进,所述的后轴滑道的上端的内壁设有第二圆弧面,所述的后轴滑道的下端的内壁设有第三圆弧面,所述的第二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均与所述的前轴的外周壁相匹配。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第二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与所述的后轴之间配合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后轴滑道内且位于所述的第二限位端处设有第二拐角,当后轴容置在第二限位端内时,所述的第二拐角对前轴进行限位。采用此种结构后,在装钉时,所述的后轴容置在第二限位端内,所述的第二拐角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外盖前后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的后轴滑道内且位于所述的第二拐角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凸起。采用此种结构后,对后轴的限位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订书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订书机的外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订书机的去掉底盖和外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订书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座,2、支架座,201、底板,202、第一护板,3、钉道,4、上盖,401、第二护板,5、外盖,501、前轴滑道,502、后轴滑道,503、圆弧面,504、第一限位端,505、第一拐角,506、垫块,507、第二限位端,508、第二拐角,509、限位凸起,510、第一圆弧面,511、第二圆弧面,512、第三圆弧面,6、前轴,7、钉槽,8、后轴,9、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省力订书机,包括底座1、支架座2、钉道3、上盖4及外盖5。为了更好地描述,设靠近所述的省力订书机的钉槽7的一端为前端,与前端相对的那端为后端。

所述的支架座2包括底板201,所述的底板201的后端(即远离所述的打钉端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护板202,所述的第一护板202套在所述的钉道3的后端的两侧外,所述的钉道3与所述的第一护板202之间通过前轴6铰接,所述的钉道3能以所述的前轴6为支点相对支架座2进行转动。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和后端设有开口,所述的支架座2安装在所述的底座1内,所述的底板201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底座1的底板上。所述的底座1的前端设有钉槽7。

所述的钉道3的上侧设有装钉槽,所述的装钉槽用于安装订书钉。所述的上盖4的后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护板401,所述的第二护板401套在所述的钉3道的后端及支架座2的第一护板202的上端外,所述的前轴6露在所述的第二护板401外。所述的上盖4的后端与所述的钉道3之间通过后轴铰接。所述的上盖4能以所述的后轴8为支点相对钉道3进行转动。所述的后轴8位于所述的前轴6的后侧。所述的上盖4内安装有刀片9,所述的刀片9的头部设于所述的上盖4的前端且该刀片9的头部能伸入在所述的钉道3的前端内。所述的钉道3的装钉槽内且位于所述的刀片9的头部的下方设有出钉口。所述的出钉口位于所述的钉槽7的上方。

所述的外盖5的下侧和后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的外盖5套在所述的上盖4外且该外盖5的侧板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的上盖4与所述的底座1的侧板之间。所述的外盖5侧板的内壁上设有前轴滑道501和后轴滑道502,所述的前轴6和后轴8分别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前轴滑道501和后轴滑道502内。所述的外盖5的侧板的后端为圆弧面503。

所述的前轴滑道501的上端为封闭端,所述的前轴滑道501的下端为开口端,所述的前轴滑道501的上端为第一限位端504,所述的第一限位端504的内壁为第一圆弧面510,该第一圆弧面510与所述的前轴6的外周壁相匹配,打钉时所述的前轴6抵触在所述的第一限位端504上。所述的第一限位端504设有第一拐角505,当前轴容置在第一限位端504内时,所述的第一拐角505对前轴6也有限位作用,避免在打钉的时候前轴6前后移动。所述的前轴滑道501的形状与装钉打开外盖5时所述的前轴6相对于外盖5滑动的运动轨迹相匹配。所述的前轴滑道501从第一拐角505处开始向下端延伸类似于扇形,前轴滑道501的下端的开口比较大,方便前轴脱离或滑入前轴滑道501中。所述的外盖5侧板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的前轴滑道501的第一限位端504的外侧设有垫块506,所述的垫块506与所述的外盖5侧板一体成型。该垫块506用于垫在所述的外盖5的内壁与所述的支架座2的侧壁之间,可填补两者的间隙,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的后轴滑道502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所述的后轴滑道502的上端为第二限位端507,所述的第二限位端507的内壁为第二圆弧面511,该第二圆弧面511与所述的后轴8的外周壁相匹配,装钉时所述的后轴8抵触在所述的第二限位端507上。所述的第二限位端507设有第二拐角508,所述的后轴滑道502内且位于所述的第二拐角508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凸起509。当后轴8容置在所述的第二限位端507内时,所述的第二拐角508和限位凸起509对后轴8也有限位作用,避免在装钉时后轴8前后移动。所述的后轴滑道502的形状与打钉时所述的后轴8相对于外盖5滑动的运动轨迹相匹配。所述的后轴滑道502从第二拐角508处开始向下端延伸类似于弧形。所述的后轴滑道的下端的内壁设有第三圆弧面512。

本实用新型省力订书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打钉时,所述的前轴6滑入所述的第一限位端504内,按压外盖5,所述的后轴8在所述的后轴滑道502内滑动,完成打钉动作。装钉时,所述的后轴8滑入所述的第二限位端507内,转动外盖5,所述的前轴6在所述的前轴滑道501内滑动,滑动到一定距离后,前轴6从前轴滑道501内脱出。完全打开外盖5之后,外盖5对上盖4没有任何限制了,上盖4也可以打开,来完成装钉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