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88397发布日期:2021-07-09 11:0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印刷制品如标牌的制备中需要对标牌的指定区域通过自动打孔装置进行打孔处理,使之具有所需的镂空结构。
3.现有自动打孔装置在进行打孔时需要吹扫喷嘴对打孔区域进行吹淋去除该区域的粉尘,使得其带有的探头能够控制打孔刀头进行精准的打孔,由于其是在开放的环境作业,导致打孔时产生的粉尘几乎都飘散在附近空气中,极大了影响工作环境的清洁度,被工作人员吸入后不利于工作人员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
5.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上工作部和下支撑部,上工作部上设置有打孔刀头,上工作部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打孔刀头上设置有与进风管连通的吹扫喷嘴,下支撑部上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位于打孔刀头下方,且加工台上固定有打孔模板和待打孔纸板,其中上工作部和下支撑部之间设有透明密封腔,打孔刀头和加工台均位于透明密封腔内,下支撑部内设置有出风结构,装置本体还包括出风机,出风机与出风结构连通,且出风机能将透明密封腔内气体导出。
6.可选的,出风结构包括出风槽、出风支管和出风总管,出风支管一端与出风槽连通,出风支管另一端与出风总管连通,出风总管与出风机连通,出风槽设于下支撑部上,且出风槽开口端与透明密封腔连通,出风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7.进一步的,出风槽包括第一出风槽和第二出风槽,且第一出风槽和第二出风槽分别位于加工台的两侧,出风支管包括第一出风支管和第二出风支管,第一出风支管与第一出风槽通,第二出风支管与第二出风槽连通。
8.可选的,出风槽均为圆柱结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体,过滤筒体外周设置有滤网,过滤筒体插入出风槽内。
9.可选的,过滤筒体端部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出风槽开口端可拆卸连接。
10.可选的,过滤筒体与出风槽内壁存在间隙,过滤筒体端部还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尺寸大于出风槽开口端尺寸。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2.1、通过在自动打孔装置内设置透明密封腔,将产生的粉尘等控制在透明密封腔内,同时通过与透明密封腔连通的出风结构将带有粉尘的气体导出统一处理,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环境清洁度。
13.2、解决了现有自动打孔装置在进行打孔时需要吹扫喷嘴对打孔区域进行吹淋去除该区域的粉尘,使得其带有的探头能够控制打孔刀头进行精准的打孔,由于其是在开放
的环境作业,导致打孔时产生的粉尘几乎都飘散在附近空气中,极大了影响工作环境的清洁度,被工作人员吸入后不利于工作人员健康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记为: 1为透明密封腔、2为出风机、3为上工作部、4为下支撑部、5为进风管、6为打孔刀头、7为加工台、8为第一出风槽、9为第二出风槽、10为出风总管、11为第一出风支管、12为第二出风支管、13为密封垫、14为螺纹、15为滤网、16为过滤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标牌制备用自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上工作部3和下支撑部4,上工作部3上设置有打孔刀头6,上工作部3顶部设置有进风管5,打孔刀头6上设置有与进风管5连通的吹扫喷嘴,下支撑部4上设置有加工台7,加工台7位于打孔刀头6下方,且加工台7上固定有打孔模板和待打孔纸板,其中上工作部3和下支撑部4之间设有透明密封腔1,打孔刀头6和加工台7均位于透明密封腔1内,下支撑部4内设置有出风结构,装置本体还包括出风机2,出风机2与出风结构连通,且出风机2能将透明密封腔1内气体导出。
20.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自动打孔装置内设置透明密封腔,将产生的粉尘等控制在透明密封腔内,同时通过与透明密封腔连通的出风机将带有粉尘的气体导出统一处理,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环境清洁度。解决了现有自动打孔装置在进行打孔时需要吹扫喷嘴对打孔区域进行吹淋去除该区域的粉尘,使得其带有的探头能够控制打孔刀头进行精准的打孔,由于其是在开放的环境作业,导致打孔时产生的粉尘几乎都飘散在附近空气中,极大了影响工作环境的清洁度,被工作人员吸入后不利于工作人员健康的问题。
21.在实际使用中,出风结构将透明密封腔内的气体导出,同时在作业时一部分气体通过进风管进入并从吹扫喷嘴喷出,从而进入和排出的气体趋于一个动态平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透明密封腔并非一个完全的绝对封闭体,其具有开口用于将待加工标牌和底板放在加工台上,然后通过与开口连接的门进行封闭,此内容为现有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22.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出风结构的具体组成,其中出风结构包括出风槽、出风支管和出风总管10,出风支管一端与出风槽连通,出风支管另一端与出风总管10连通,出风总管10与出风机2连通,出风槽设于下支撑部4上,且出风槽开口端与透明密封腔1连通,出风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23.同时,出风槽包括第一出风槽8和第二出风槽9,且第一出风槽8和第二出风槽9分别位于加工台7的两侧,出风支管包括第一出风支管11和第二出风支管12,第一出风支管11
与第一出风槽8连通,第二出风支管12与第二出风槽9连通。
24.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由出风槽、出风支管和出风总管组成的出风结构,开启出风机后,将透明密封腔内的气体吸入出风槽内,再经由出风支管和出风总管从出风机中排出。
25.同时,在下支撑部上设置第一出风槽和第二出风槽,并且第一出风槽和第二出风槽分别位于加工台的两侧,从而便于将气体从透明密封腔中吸出。
26.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将透明密封腔内的气体从出风机中排出,仅仅只排出这个过程,为了保持环境的清洁,通常会将排出的气体先进行过滤,如出风槽均为圆柱结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体16,过滤筒体16外周设置有滤网15,过滤筒体16插入出风槽内,过滤筒体16端部设置有螺纹14,并通过螺纹14与出风槽开口端可拆卸连接,过滤筒体16与出风槽内壁存在间隙,过滤筒体16端部还设置有密封垫13,且密封垫13尺寸大于出风槽开口端尺寸。
27.即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过滤筒体,气体从过滤筒体穿过时,大颗粒物质会被阻挡在滤网上,气体则从出风支管进入出风总管,在进行日常维护时,维护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螺纹将过滤筒体从出风槽中取出进行保养后再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