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换式工业吸附器用吸附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5620发布日期:2022-07-01 20:3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转换式工业吸附器用吸附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转换式工业吸附器用吸附头。


背景技术:

2.在现今时代,机械加工等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在工业制造中,经常需要将未加工的工件或者材料板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加工处理,而此过程则需要吸附装置,利用吸附装置能够吸附所要加工的工件,利用吸附头与工件表面进行接触并实现抓取工作。
3.而现有工业的吸附器在使用时,多采用唯一的吸附头进行吸附工作,单一的吸附头在对于不同材料进行吸附时,经常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吸附头,操作繁琐,增加了工作强度以及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转换式工业吸附器用吸附头,解决了现有吸附器,只有单一吸附头难以转换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换式工业吸附器用吸附头,包括圆壳、转动组件以及伸缩组件;
6.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以及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位于所述圆壳内,所述中心轴沿着所述圆壳轴线上下移动,所述中心轴上分别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靠近所述圆壳顶端,所述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依次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第一齿轮下端,所述圆壳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依次插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转动杆上端设有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设有第二副齿轮,所述第三转动杆上端设有第三副齿轮,且所述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以及第三副齿轮从所述圆壳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所述中心轴上下移动,所述中心轴上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以及第三副齿轮相互啮合;
7.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螺杆、移动杆以及吸附头,所述螺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下端,所述圆壳下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移动杆插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移动杆一侧内壁设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螺杆相互啮合,所述移动杆下端设有一连杆,所述吸附头位于所述连杆尾端。
8.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直径,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直径。
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轴向保持固定,轴向自由转动。
10.优选的,所述圆壳顶端设有一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圆壳顶端表面,所述圆壳顶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气缸前端设有的伸缩杆经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伸缩杆下端设有一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内部设有一电机,所述中心轴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中
心轴跟随所述电机转动,同时所述中心轴跟随所述气缸上的所述伸缩杆上下移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一长滑槽,所述移动杆侧壁设有一长滑块,所述长滑块与所述长滑槽相互卡合。
12.优选的,所述圆壳底部设有圆槽,所述吸附头分别收缩在所述圆槽中。
13.优选的,所述圆壳外壁设有固定接口,所述固定接口与外界的机械臂相连。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转动组件和伸缩组件,利用转动组件中的气缸控制移动架移动,使得位于移动架中的电机带动中心轴上下移动,实现中心轴上的各个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轮相互啮合,同时配合电机带动中心轴转动,使中心轴周围的转动杆可在上端的副齿轮的带动下各自转动,实现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的独立转动,使相互之间的运动保持独立性,同时配合伸缩组件中的螺杆,在转动杆的带动下,驱动螺杆转动,进而与一侧移动杆上的螺纹结构啮合传动,使移动杆带动下端的吸附头伸出圆槽,完成对工件的吸附工作,其中通过气缸与电机的配合,使得中心轴可以实现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以及轴向转动。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缸对中心轴在轴向的多级调节,使中心轴上的第一齿轮移动到第一转动杆上端的第一副齿轮位置并与之啮合,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杆下端的吸附头伸出圆壳底端的圆槽,进行吸附工作,同时还可将中心轴上的第二齿轮移动到第二转动杆上端的第二副齿轮位置并与其啮合,将中心轴上的第三齿轮移动到第三转动杆上端的第三副齿轮位置并与其啮合,实现了对多个吸附头的转换使用,避免了单独吸附头频繁需要更换的问题,提高了吸附效率。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附头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附头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圆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圆壳内部的剖面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1、圆壳;101、隔板;102、第一通孔;103、第二通孔;104、气缸;105、第三通孔;106、伸缩杆;107、移动架;108、电机;109、长滑槽;110、圆槽;111、固定接口;201、第一转动杆;202、第二转动杆;203、第三转动杆;204、中心轴;205、第一齿轮;206、第二齿轮;207、第三齿轮;208、第一副齿轮;209、第二副齿轮;210、第三副齿轮;301、螺杆;302、移动杆; 303、吸附头;304、螺纹结构;305、连杆;306、长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一种可转换式工业吸附器用吸附头,包括圆壳 1、转动组件以及伸缩组件,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201、第二转动杆202、第三转动杆203以及中心轴204,圆壳1外壁设有固定接口111,固定接口111 与外界的机械臂相连,圆壳1顶端设有一气缸104,气缸104固定在所述圆壳1 顶端表面,圆壳1顶端设有第二通孔103,气缸104前端设有的伸缩杆106经过所述第二通孔103,所述伸缩杆106下端设有一移动架107,所述移动架107内部设有一电机108,所述中心轴204上端与所述电机108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中心轴204跟随所述电机108转动,同时所述中心轴204跟随所述气缸104上的所述伸缩杆106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通孔103内设有一长滑槽109,所述移动杆 302侧壁设有一长滑块306,所述长滑块306与所述长滑槽109相互卡合,所述中心轴204位于所述圆壳1内,所述中心轴204沿着所述圆壳1轴线上下移动,所述中心轴204上分别设有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以及第三齿轮207,所述第一齿轮205靠近所述圆壳1顶端,所述第二齿轮206以及第三齿轮207依次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第一齿轮205下端,所述第一齿轮205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206直径,所述第二齿轮206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齿轮207直径,所述圆壳1 内设有一隔板101,所述隔板101上设有第一通孔102,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第二转动杆202以及第三转动杆203依次插在所述第一通孔102内,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第二转动杆202以及第三转动杆203在所述第一通孔102内轴向保持固定,周向自由转动,即各个转动杆只能转动,无法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转动杆201上端设有第一副齿轮208,所述第二转动杆202上端设有第二副齿轮 209,所述第三转动杆203上端设有第三副齿轮210,且所述第一副齿轮208、第二副齿轮209以及第三副齿轮210从所述圆壳1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利用气缸104前端的伸缩杆106分别将中心轴204移动不同位置,中心轴204上下移动,所述中心轴204上的所述第一齿轮205、所述第二齿轮206以及所述第三齿轮207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齿轮208、第二副齿轮209以及第三副齿轮210相互啮合,实现对圆壳1下端的多个吸附头303的转换控制,伸缩组件包括螺杆 301、移动杆302以及吸附头303,所述螺杆30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杆、第二转动杆202以及第三转动杆203下端,所述圆壳1下端设有第三通孔105,所述移动杆302插在所述第三通孔105内,所述移动杆302一侧内壁设有螺纹结构304,所述螺纹结构304与所述螺杆301相互啮合,所述移动杆302下端设有一连杆305,所述吸附头303位于所述连杆305尾端,所述圆壳1底部设有圆槽 110,所述吸附头303分别收缩在所述圆槽110中。
29.使用时,将圆壳1侧壁的固定接口111与机械臂相连,利用圆壳1上端的气缸104,使气缸104下端的伸缩杆106带动下端的移动架107上下移动,同时利用移动架107中的电机108带动下端的中心轴204转动,中心轴204上的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以及第三齿轮207同时转动,由气缸104控制中心杆上下移动,使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与第三齿轮207分别对应与第第一副齿轮208、第二副齿轮209以及第三副齿轮210分别啮合,分别带动下端的第一转动杆201、第二转动杆202以及第三转动杆203转动,每个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下端的螺杆301将与移动杆302上的螺纹结构304通过啮合传动,使下端对应的移动杆302上下移动,移动杆302下移过程中,位于圆槽110中的吸附头303伸出,将与工件表面接触,完成吸附移动的操作,且通过气缸104调节中心轴204的在圆壳1内的位置,使中心轴204
上的各个齿轮与转动杆上端的副齿轮分别啮合,进而分别控制下端的吸附头303伸缩工作,实现对吸附头 303的转换调节操作。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