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9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
早期手工具如扳手、起子等,因相反方向的动作会造成相反的动作目的,所以对于特定的使用范围而言,如较狭隘的空间,其使用便受到局限,较不能得心应手,于是乎,业者便进一步配合棘轮使用,使手工具可往复动作而不影响动作目的及功效,故可提升使用的方便性,并获致省时、省力之功效,但是棘轮本身的结构颇为复杂,制造上较不容易,而且动作时会有不悦耳的声响产生,所以又进一步地创作出了另一非棘轮式之动作结构以取代传统棘轮。请参阅


图1~图3,前述非棘轮式之动作结构,大体上是一柱体10轴向设一容置空间11,容置空间11内壁开设预定数目之弧形弧空12,并在各弧空12内均容置一滚柱13,又一拨动板14底面制设若干弹性片140,当该拨动板14组设在柱体10上,各弹性片140恰分别位于相邻滚柱13间,而且两侧均设有弹簧141将各滚柱13推靠在一边上(如图2所示),此外一驱动体15设置在容置空间11中,其表面恰与各滚柱13紧靠。这样,请再参阅图2,当使用者转动柱体10时,可使驱动体15于固定方向受到限止,以提供动作扭力,而在其相反方向上,则呈空转状态;当转动该拨动板14,各弹性片140推动各弹簧141然后再推动各滚柱13,使各滚柱13抵止在各弧空12的另一边上(如图3所示),该驱动体15即可改变动作方向,同时相反方向亦为空转状态,这样而达到可往复作用之操作,并使操作省力、省时,而且没有传统棘轮不悦耳之声响。然而前述构造在实际使用上,由多数操作者反应发现有扭力不足,甚至于动作空转之情形,探讨原因,是因为拨动板14转向推动各滚柱13,以改变在弧空12内的位置时,则由各弹性片140推动各弹簧141,再由各弹簧141分别推动各滚柱13,此时由于弹性片140及弹簧141均属弹性物体,所以各滚柱13在受到推迫时,部份滚柱13虽转抵于弧空12另一边,但必有部份滚柱13会落陷在弧空12中,未能确实移动到弧空12另一边,造成驱动体15无法确实定位,致使动作扭力便因此不足无法确实动作,所以此种动作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良之必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积极研究、开发,并经多次试作,终于研究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以改善现有技术之缺陷。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利用卡制元件并配合弹性元件,以限一活动轴于轴体轴向上,这样使活动轴可随轴体顺、逆时针双向动作,此外可利用转动方式使一边之各卡制元件推离原定位位置,而另一边之各卡制元件不脱离,同时因弹性元件的压迫而更紧抵活动轴,致使活动轴在一固定方向上可呈空转,而另一相反方向上可提供动作扭力,以获致单向动作之目的,且不致产生失误,更符合实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包括轴体,是在其轴向上开设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内壁周侧适当位置开设预定数目之弧空,致使各弧空两端与所述容置空间之交接处,均自然形成一卡挡缘,此外所述各弧空内均设置二卡制元件,其中一边之卡制元件恰靠抵在各弧空之一边之卡挡缘上,而另一边之卡制元件靠抵在各弧空另一边之卡挡缘上,而且各弧空中之对应卡制元件间还组设一弹性元件;活动轴,其是组置在所述轴体所设之容置空间中,表面并与所述各卡制元件互相紧密靠抵,使得定位不致脱落,而且其顶端可供组设工具头或是套筒;盖体,是在顶端开设一贯穿孔供所述活动轴穿过,并可组合封盖于所述轴体上方,其内面顶部另延伸设有若干推柱;这样所述盖体不转动时,可使所述各卡制元件靠抵各卡挡缘,达到双向动作之目的,而所述盖体转动时,则可使所述各推柱将位于各弧空一边之卡制元件推离止挡缘,以达到单向动作之目的。
以上,由于本创作适当选择盖体转动,使各弧空一边之各卡制元件可脱离其所对应之卡挡缘,且同时使弹性元件更加推紧另一边之卡制元件紧紧定位,不通过活动轴与容置空间间之间距,使卡制元件能确实限止活动轴的动作方向,不致有动作失误,并可因此提高动作效果,实非现有技术结构所能比拟。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图1是现有技术手工具之结构分解图。
图2是现有技术手工具之动作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手工具之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轴体2、活动轴3及盖体4共同组成,其中该轴体2,是在其上方轴向上开设一容置空间20,容置空间20的周侧适当位置开设预定数目之弧空21,致使各弧空21两端与容置空间20之交接处,均自然形成一卡挡缘221、222,此外,各弧空21内均设置有二卡制元件231、232(其可为滚珠或是滚柱),其中卡制元件231恰靠抵在各弧空21之一边卡挡缘221上,而另外之各卡制元件232靠抵在各弧空21另一边之卡挡缘222上,并且,在各弧空21中之对应卡制元件231、232间还组设一弹性元件24,促使各卡制元件231、232之定位更为确实不脱离各卡挡缘221、222,又轴体2外侧周面适当位置,又可设一孔洞25,并在孔洞25内分别组设一弹簧26及一定位元件27(其可为钢珠或帽扣);
该活动轴3,其容置在轴体2所设之容置空间20中,表面并与各卡制元件231、232互相紧密靠抵,同时卡制限止在轴体2上定位不致脱落,而其顶端则可供组设工具头或是套筒;该盖体4,是在顶端开设一贯穿孔40供活动轴3穿过,并封盖在轴体2上方,而底部制设一沟槽410并在其中置设一C形扣41,使得与轴体2结合后不致脱出,此外,盖体4内面顶部向下延伸设若干推柱42,而各推柱42恰分别位于各相邻弧空21之中间位置,又内壁面适当位置开设预定数目之定位槽道431、432、433。
请参阅图5,当本实用新型所有组件组合成一体时,由于各卡制元件231、232抵止在各卡挡缘221、222,由于容置空间20与活动轴3间的间距小于各卡制元件231、232的直径,致使活动轴3在顺、逆时针均受到卡制限止完全不能转动,换句话说,活动轴3上若设有适当工具的话,则以任意方向转动该轴体2均可以使活动轴3连同其端部所组设之工具同向动作,亦即可借此获致双向动作之功效。
又,请参阅图6,当使用者转动该盖体4使其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配合定位元件27卡制在一定位槽道431中,使盖体4不致随意转动,此时盖体4所设之各推柱42均以同一方向推迫原组设在各弧空21一边之各卡制元件232离开卡挡缘222而进入较大弧凹空间之弧空21内,至于另一边之各卡制元件231则加上各弹性元件24的推迫,更为紧抵卡挡缘221及活动轴3表面,如此一来,当轴体2顺时针转动时,各卡制元件231即因无法脱出卡挡缘221,致使卡制限止活动轴3的运动方向,因此造成活动轴3一同顺时针转动,亦即在此转动方向上可因此转动施力进行预定之动作;而轴体2逆时针转动,因各卡制元件231可后退压挤各弹性元件24并落在弧空21较大空间中,因此无法带动活动轴3,亦即轴体2与活动轴3间相对呈现空转现象,这样二种不同之动作情形,即可使操作者选择性的转动盖体4而达到单向动作之状态。
此外,请参阅图7,使用者也可将盖体4顺时针转动,使定位元件27卡制在定位槽道433中,而各推柱42则将组设在各弧空21一边之各卡制元件231推离其所对应之卡挡缘221,此时,轴体2逆时针转动即可如同前述之动作原理,带动活动轴3同步转动,而当轴体2顺时针转动时,则轴体2与活动轴3间因各卡制元件221可后退压挤弹性元件24并落入弧空21中形成空转状态,使轴体2动作呈现与前述单向动作之相反动作方向。
以上,由于本创作适当选择盖体4转动,使各弧空21一边之各卡制元件231、232可脱离其所对应之卡挡缘221、222,且同时使弹性元件24更加推紧另一边之卡制元件231、232紧紧定位,不通过活动轴3与容置空间20间之间距,使卡制元件231、232能确实限止活动轴3的动作方向,不致有动作失误,并可因此提高动作效果,实非现有技术结构所能比拟。
又请参阅图8及配合图5、6、7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是可应用在起子工具上,该轴体2一端延伸置入手柄60中,而活动轴3凸出盖体4,可供使用者组置起子杆,如此即可同前述般,适时地转动改变盖体4的定位位置及卡制元件231、232的靠抵状态,即可致使活动轴3获致单向或是双向的转动动作之目的,所以对于起子的操作使用更为方便顺手,由此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此外,请参阅图9并配合参阅图5、6、7所示,其可应用在扳手5工具中,其一端开设一贯穿之空间,做为容置空间20,并在内壁表面制设若干弧空21,且组装有卡制元件231、232及弹簧24,又活动轴3组置在容置空间20中,下缘设一挡面30恰封合容置空间20底部,各卡制元件231、232及弹性元件24不致落出,至于盖体4则配合一C形扣50定位在扳手5上方,如此扳手5可双向动作,而适当的转动盖体4则可如前述般达到单向动作的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在此又再次获得证明。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轴体,是在其轴向上开设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内壁周侧适当位置开设预定数目之弧空,致使各弧空两端与所述容置空间之交接处,均自然形成一卡挡缘,此外所述各弧空内均设置二卡制元件,其中一边之卡制元件恰靠抵在各弧空之一边之卡挡缘上,而另一边之卡制元件靠抵在各弧空另一边之卡挡缘上,而且各弧空中之对应卡制元件间还组设一弹性元件;活动轴,其是组置在所述轴体所设之容置空间中,表面并与所述各卡制元件互相紧密靠抵,使得定位不致脱落,而且其顶端可供组设工具头或是套筒;盖体,是在顶端开设一贯穿孔供所述活动轴穿过,并可组合封盖于所述轴体上方,其内面顶部另延伸设有若干推柱;这样所述盖体不转动时,可使所述各卡制元件靠抵各卡挡缘,达到双向动作之目的,而所述盖体转动时,则可使所述各推柱将位于各弧一边之卡制元件推离止挡缘,以达到单向动作之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的外侧表面可开设一孔洞,孔洞内容设弹簧与定位元件,而所述盖体内壁面则对应该定位元件,制设预定数目之定位槽道,这样所述盖体转动时,可因定位元件与槽道结合,促使盖体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式手工具之单双向动作改良结构,主要是由一轴体内壁面开设若干弧空,各弧空两边均设置一卡制元件,相对之各卡制元件间设一弹性元件,而轴体轴向上另设有一活动轴,表面恰与各卡制元件紧抵接触,并可随轴体顺、逆时针方向同步转动;又轴体上方设一盖体,盖体内面顶部延伸设若干推柱。本实用新型可获致单双向动作之目的,而且当变换方向时,其动作丝毫不失调。
文档编号B25B13/00GK2240415SQ9521822
公开日1996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3日
发明者陈世岳, 范姜渭川 申请人:陈世岳, 范姜渭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