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940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栓推杆61也未移动,制栓51的第一凸柱511仍然处在第一弹片62上,第一弹片62阻止制栓51下落。此时,闸门机构仍然处于开启状态,即上闸门71、下闸门72分别在钥匙孔的上下方。
[0076]当钥匙10向后推动时,后锁芯3向后移动,后锁芯3带动制栓推杆61向后移动,制栓51与制栓推杆61相对移动,制栓51的第一凸柱511在第一弹片62上移动,第一弹片62仍然阻止制栓51下落。随着后锁芯3的向后移动,受上闸门推杆73和下闸门推杆74的作用,上闸门71、下闸门72向合拢方向移动。
[0077]当钥匙10向后推动到位时,后锁芯3带动制栓推杆61向后移动到位,制栓51的第一凸柱511移离第一弹片62,制栓51下落,若此时,钥匙10又同时与前锁定机构5相适配时,则制栓51底部的凸部512落到密码槽中,制栓51完全脱离锁头体1的第一制栓槽11,使前锁芯2与锁头体1之间可以转动,在钥匙10的带动下,前锁芯2、后锁芯3可以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开锁。受上闸门推杆73和下闸门推杆74的作用,上闸门71、下闸门72也合拢到位。若此时,钥匙10没有与前锁定机构5相适配(比如非正常开锁的情况下,后锁芯是被其他工具破解),则制栓51虽然可以下落,但是制栓51底部的凸部512落到陷阱槽中,制栓51没有完全脱离锁头体1的第一制栓槽11,前锁芯2与锁头体1之间仍然不可以转动,而且陷阱槽还限制了叶片的移动,从而使得用其他工具破解前锁定机构成为不可能。当制栓51底部的凸部512落到陷阱槽时,与制栓51对应的叶片就被限位,无法移动,只有将后锁芯3复位,即制栓推杆61复位重新将制栓51抬起,制栓51底部的凸部512脱出陷阱槽时,叶片才能移动,所以只有提前知道叶片正确位置,并将它移动到正确位置,才能对前锁芯2解码。
[0078]复位时,钥匙10退出,后锁芯3受轴向弹簧的作用或钥匙抽动,向前移动而复位,受后锁芯3向前移动的带动,制栓推杆61也向前移动,相当于制栓51相对于制栓推杆61向后移动,则制栓51的第一凸柱511会沿着第一斜面612上升,相当于制栓推杆61将制栓51抬起,受上闸门推杆73和下闸门推杆74的作用,上闸门71、下闸门72也逐渐分离。当后锁芯3返回初始位置时,制栓的第一凸柱511推开第一弹片62的自由端重新回到第一弹片62的上端,制栓51底部也处在不与叶片相配合的状态;上闸门71、下闸门72也处于打开状态。
[0079]实施例二
[0080]参见图2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后锁芯与锁头体之间的后锁定机构4为叶片机构42,该叶片机构42沿径向装在后锁芯3与锁头体1之间以用来限制后锁芯的转动及轴向移动。
[0081]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包括锁头和钥匙;所述锁头包括锁头体、前锁芯和后锁芯;前锁芯、后锁芯可旋转地装在锁头体内,前锁芯、后锁芯与锁头体之间分别装有能够通过钥匙解码的前锁定机构、后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定机构为叶片机构,该叶片机构包括一个制栓和至少一个用来与制栓底部相匹配的叶片,叶片设有一个密码槽和至少一个陷阱槽;后锁芯上还装有用来控制制栓的控制机构,在后锁芯未移动到位前,制栓不能下落;当钥匙插入钥匙孔后,钥匙先对后锁定机构解码,然后用钥匙推动后锁芯沿轴向向后移动到位,使制栓落下,当制栓落下进入叶片的密码槽时,前锁定机构解码,前、后锁芯在钥匙的带动下一起转动实现开锁,当制栓落下进入叶片的陷阱槽时,前锁定机构未解码且叶片无法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为制栓推杆以及设置在制栓推杆与制栓之间的配合结构;所述前锁芯设有沿轴向的推杆槽,该推杆槽与前锁芯中用来装入制栓的第二制栓槽相连通,所述制栓推杆滑动装在前锁芯的推杆槽中,并与制栓相配合;所述制栓推杆的后端与所述后锁芯相联动,当后锁定机构未解码时,制栓推杆不能移动,在制栓推杆未移动到位前,制栓不能下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栓推杆与制栓之间的配合结构包括: 设置在制栓推杆上的滑槽,所述制栓滑动配合在所述制栓推杆的滑槽中,并使制栓推杆与制栓之间能够交叉相对移动; 设置在制栓的第一凸柱和设置在制栓推杆的滑槽的第一斜面,以及配合在第一斜面上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一斜面的底段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凸柱上,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自由搭在第一斜面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栓的第一凸柱的凸出尺寸与第二凸柱的宽度尺寸之和不大于第一斜面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弹片的宽度尺寸与第一斜面的宽度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当制栓推杆向后未移动到位前,制栓的第一凸柱受第一弹片的限位使制栓不能下落,在制栓推杆移动到位时,制栓的第一凸柱脱离第一弹片的限位使制栓下落;当制栓推杆向前移动时,制栓的第一凸柱沿着制栓推杆的滑槽的第一斜面向上移动,当制栓推杆向前移动到位时,制栓的第一凸柱推开第一弹片的自由端重新回到第一弹片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栓的顶部装有压块,压块的顶部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张顶在压块的顶部与锁头体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槽和陷阱槽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或梯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还包括设置在前锁芯的钥匙孔前部的闸门机构,该闸门机构与后锁芯相联动,当后锁芯向后移动到位时,该闸门机构使钥匙孔关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包括上闸门和下闸门,在上、下闸门与后锁芯之间设有上、下闸门推杆,上、下闸门推杆的一端与后锁芯相固定,上、下闸门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下闸门相配合,当钥匙推动后锁芯及上、下闸门推杆向后移动时,所述上、下闸门将钥匙孔关闭。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闸门设在锁芯的钥匙孔前上部,上闸门设有朝上的第二斜面,上闸门推杆的前端设有朝下的第三斜面,上闸门的第二斜面与上闸门推杆的第三斜面相配合,以在上闸门推杆向后移动时,带动上闸门向下移动。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闸门设在锁芯的钥匙孔前下部,下闸门设有朝下的第四斜面,下闸门推杆的前端设有朝上的第五斜面,下闸门的第四斜面与下闸门推杆的第五斜面相配合,以在下闸门推杆向后移动时,带动下闸门向上移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当后锁芯返回初始位置时,所有部件全部返回初始状态。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锁芯与锁头体之间的后锁定机构为弹子机构,该弹子机构沿径向装在后锁芯与锁头体之间以用来限制后锁芯的转动及轴向移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锁芯与锁头体之间的后锁定机构为叶片机构,该叶片机构沿径向装在后锁芯与锁头体之间以用来限制后锁芯的转动及轴向移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芯互控陷阱式叶片机构的机械锁,包括锁头体、前、后锁芯、前、后锁定机构、闸门和钥匙;前锁定机构为叶片机构,叶片机构包括一个制栓和至少一个用来与制栓底部相匹配的叶片,叶片设有一个密码槽和至少一个陷阱槽;后锁芯上还装有用来控制制栓的控制机构,在后锁芯未移动到位前,制栓不能下落;反之后锁定机构解码,后锁芯沿轴向向后移动到位时,制栓落下,当制栓落下进入叶片的密码槽时,前锁定机构解码,同时闸门关闭,前、后锁芯在钥匙的带动下一起转动实现开锁;当制栓落下进入叶片的陷阱槽时,前锁定机构未解码且叶片无法移动。本发明采用位差换时差的新理念、新方法,是目前世上最有效的防止技术和暴力开锁的锁具之一。
【IPC分类】E05B31/00, E05B19/08, E05B15/02, E05B15/00, E05B15/14
【公开号】CN105350834
【申请号】CN201510495818
【发明人】朱嘉斌
【申请人】朱嘉斌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