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精准组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539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Lcm精准组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圆形显示屏生产用贴合组装制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CM精准组装模具。
【背景技术】
[0002]LCM通常由IXD屏和背光装而成。普通的LCM的背光四周设计有挡墙,装配时可以准确安装,有些LCM在尺寸结构方面有特殊要求,背光无挡墙,而结构尺寸上要保证LCD屏和背光在准确的位置和角度贴合到一起。目前为了追求效率,在常规手机显示屏的组装方面主要靠手工装配,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度要求较高,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定比例的装配偏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在背光无挡墙时仍可保证LCD屏与背光在准确的位置和角度贴合到一起的LCM精准组装模具,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可以降低LCM组装过程中的次品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LCM精准组装模具,包括一个模板,所述模板的上板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槽底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槽底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槽底设有第八凹槽;临近所述第四凹槽的所述第二凹槽槽底设有第九凹槽;所述第五凹槽槽底设有第十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一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第二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相邻;所述第四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第三侧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五凹槽相邻;所述第五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第四侧壁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连通;所述第六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八凹槽和所述第九凹槽连通。
[0005]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六凹槽均为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六凹槽的半径。
[0006]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第一凹槽的半径比所述第六凹槽的半径大0.5mm。
[0007]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第一凹槽深度为1.845mm。
[0008]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第六凹槽深度为3mm。
[0009]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第四凹槽的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底的夹角A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0010]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第九凹槽的第三槽壁与所述第九凹槽的槽底的夹角B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0011]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夹角A与所述夹角B相等。
[0012]上述LCM精准组装模具,所述模板为亚克力材质模板。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实用新型引入到手机或智能手表显示屏的组装过程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了工时,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0015]2.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板制作,重量轻,且经久耐用。
[0016]3.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背光无挡墙时仍可实现IXD屏与背光组件精准组装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LCM精准组装模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LCM精准组装模具的D-D向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II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LCM精准组装模具与智能手表用圆屏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_模板;2_第一凹槽;3_第二凹槽;4_第三凹槽;5_第八凹槽;6_第五凹槽;7_第六凹槽;8_第九凹槽;9_第四凹槽;10-1XD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LCM精准组装模具,包括一个模板1,所述模板1的上板面上设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9和第五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2槽底设有第六凹槽7 ;所述第三凹槽4槽底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四凹槽9槽底设有第八凹槽5 ;临近所述第四凹槽9的所述第二凹槽3槽底设有第九凹槽8 ;所述第五凹槽6槽底设有第十凹槽;所述第一凹槽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的第一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三凹槽4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第二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三凹槽4与所述第四凹槽9相邻;所述第四凹槽9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第三侧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四凹槽9与所述第五凹槽6相邻;所述第五凹槽6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第四侧壁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3和所述第四凹槽9连通;所述第六凹槽7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八凹槽5和所述第九凹槽8连通。
[0025]其中,为了便于智能手表用圆屏的组装,所述第一凹槽2和所述第六凹槽7均为圆形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2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六凹槽7的半径,如图1所示。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的半径比所述第六凹槽7的半径大0.5mm,所述第一凹槽2深度为1.845mm,所述第六凹槽7深度为3mm。
[0026]而为了便于智能手表用圆屏装入由所述第一凹槽2、所述第二凹槽3、所述第三凹槽4、所述第四凹槽9、所述第五凹槽6、所述第六凹槽7、所述第七凹槽、所述第八凹槽5、所述地九凹槽8和第十凹槽组成的组装槽内或所述组装槽内脱离,所述第四凹槽9的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凹槽9的槽底的夹角A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所述第九凹槽8的第三槽壁与所述第九凹槽8的槽底的夹角B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如图1和图4所示。而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所述第九凹槽8的第三槽壁和所述第四凹槽9的第三槽壁重合,故而所述夹角A与所述夹角B相等。而为了智能手表用圆屏不会轻易地从所述组装槽内脱落,所述夹角A和所述夹角B不易过小,因而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A和所述夹角B大于或等于87°且小于90°。
[0027]由于显示屏与背光组件的组装,多数还是采用人工,因而所述模板1采用亚克力板制成。不仅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重量减轻,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而且经久耐用。
[0028]本实施例中,先将未与背光组件组装的IXD屏10放入所述组装槽内,然后再将背光组件放入所述第一凹槽2内,因为所述第一凹槽2和所述第六凹槽7均为圆形凹槽,因而即使背光组件无挡墙,采用本实用新型也可实现背光组件与IXD屏10的精准组装,减少不良品率。
[002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主权项】
1.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模板(1),所述模板(1)的上板面上设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9)和第五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2)槽底设有第六凹槽(7);所述第三凹槽(4)槽底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四凹槽(9)槽底设有第八凹槽(5);临近所述第四凹槽(9)的所述第二凹槽(3)槽底设有第九凹槽(8);所述第五凹槽(6)槽底设有第十凹槽;所述第一凹槽(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的第一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三凹槽(4)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第二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三凹槽(4)与所述第四凹槽(9)相邻;所述第四凹槽(9)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第三侧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四凹槽(9)与所述第五凹槽(6)相邻;所述第五凹槽(6)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第四侧壁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3)和所述第四凹槽(9)连通;所述第六凹槽(7)与所述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第八凹槽(5)和所述第九凹槽(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和所述第六凹槽(7)均为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2)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六凹槽(7)的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半径比所述第六凹槽(7)的半径大0.5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深度为1.845mm。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凹槽(7)深度为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槽(9)的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凹槽(9)的槽底的夹角A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凹槽(8)的第三槽壁与所述第九凹槽(8)的槽底的夹角B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与所述夹角B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M精准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为亚克力材质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CM精准组装模具,包括一个模板,所述模板的上板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槽底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槽底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槽底设有第八凹槽;临近所述第四凹槽的所述第二凹槽槽底设有第九凹槽;所述第五凹槽槽底设有第十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一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第二槽壁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相邻。本实用新型在背光无挡墙时仍可保证LCD屏与背光在准确的位置和角度贴合到一起,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可以降低LCM组装过程中次品率。
【IPC分类】B25B11/00
【公开号】CN204954674
【申请号】CN201520622845
【发明人】陈洪妹, 戴奎
【申请人】深圳市锋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