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上翻门启闭力度辅助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37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第一弹簧产生闭合作用力,家具上翻门在家具柜体上自动闭合,其中第二弹簧至少在固定座相对固定元件翻转活动、且夹角A处于优角时相对第一弹簧产生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部分抵消第一弹簧产生的闭合作用力;第一弹簧产生的打开作用力和/或闭合作用力大于第二弹簧产生的作用力。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在固定座和固定元件上分别设置有家具上翻门、家具柜体,再利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及连接臂组件的配合使家具上翻门翻转开闭在家具柜体上;其中,连接臂组件的第二连接臂与第三连接臂之间形成夹角A,家具上翻门相对家具柜体向上翻转打开、且至少在夹角A处于劣角时,家具上翻门通过第一弹簧产生打开作用力、且在家具柜体上自动打开,家具上翻门相对家具柜体向下翻转闭合、且至少在夹角A处于优角时,家具上翻门通过连接臂组件作用阻尼缓冲组件产生缓冲作用、且通过第一弹簧产生闭合作用力,家具上翻门在家具柜体上自动闭合,有效地减少了家具上翻门与家具柜体闭合时发出的碰撞声,使家具上翻门的闭合更加静音,同时第二弹簧至少在家具上翻门相对家具柜体翻转活动、且夹角A处于优角时相对第一弹簧产生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部分抵消第一弹簧产生的闭合作用力,使家具上翻门的向上翻转打开以及向下翻转闭合更加顺畅、省力,用户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家具上翻门相对家具柜体翻转活动、且至少在夹角A处于劣角时至少通过自身的重力抵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产生的作用力,最终实现家具上翻门在夹角A处于劣角时开闭活动随时悬停,此时第一、第二弹簧至少在家具上翻门悬停时产生方向相同的作用力,无论是家具上翻门再向上翻转打开或再下翻转闭合都能轻松实现随时悬停,有效地解决了家具上翻门向上翻打开后因自身重力过大导致自动关闭,影响使用,甚至误伤害用户的问题,使家具上翻门无论尺寸、重量大小都可以随意悬停,大大地满足了不同尺寸、重量、安装高度的家具上翻门以及不同身材高度的用户;在这基础上,固定元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弹簧作用力大小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架、操纵元件、推移元件、中间滑动元件、调节螺杆和定位元件,调节组件的各构件在家具上翻门翻转开闭时定位转动在固定元件上,使调节组件各构件间的受力更加均匀、合理,其中调节螺杆朝固定座(即家具上翻门)的翻转开闭方向设置有调节作用部,用户可通过工具或手动从固定座(即家具上翻门)的正面,作用调节作用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第二弹簧作用力大小调节的同时,调节螺杆相对固定架定位转动,并驱使操纵元件、中间滑动元件以及推移元件在固定架上相互联动,从而释放或压缩第二弹簧,以调节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大小,使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可以无级调节,并且操纵元件、推移元件和中间滑动元件之间的运动轴线不同,并且三者之间相互形成一定的夹角,从而达到任意设计调节螺杆作用位置的效果,还充分地利用了固定元件的内部位置,使产品的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同时因为操纵元件、推移元件和中间滑动元件之间的倾斜部作用达到防退的效果,更进一步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而且第二弹簧设置在推移元件和定位元件之间,使第二弹簧的定位更加准确,弹性作用力更加集中,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曲变形现像。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易生产,易实现,调节快捷,操作方便,开闭过程省力、顺畅、碰撞小、噪音低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翻装置与调节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 ] 第一实施例
[0022]参见图1-图6,本家具上翻门启闭力度辅助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元件1、连接臂组件以及固定座2,固定座2通过连接臂组件翻转开闭在固定元件I上,固定元件I上设置有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第一、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元件I配合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臂组件配合连接;所述的固定元件I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弹簧4作用力大小的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至少包括固定架5、操纵元件6、推移元件7、中间元件和调节螺杆8,固定架5定位转动在固定元件I上,操纵元件6和推移元件7活动设置在固定架5上,中间元件设置在固定架5上、且置于操纵元件6和推移元件7之间,调节螺杆8定位转动在固定架5上、且一端作用在操纵元件6上,另一端设置有调节作用部8.1,第二弹簧4作用在推移元件7上;通过工具或手动作用调节作用部8.1,调节螺杆8相对固定架5定位转动,并驱使操纵元件6、中间元件以及推移元件7在固定架5上相互联动,从而释放或压缩第二弹簧4,以调节第二弹簧4的作用力大小。
[0023]具体地讲,调节组件还包括定位元件9,定位元件9活动设置在固定架5上;所述的第二弹簧4 一端作用在推移元件7上,另一端作用在定位元件9上;所述的中间元件为中间滑动元件10,中间滑动元件10滑动设置在固定架5上,并置于操纵元件6和推移元件7之间,中间元件与操纵元件6、推移元件7相互联动配合。
[0024]进一步地讲,操纵元件6和推移元件7滑动设置在固定架5上,中间元件为中间滑动元件10、且滑动设置在固定架5上,并置于操纵元件6和推移元件7之间,中间滑动元件10与操纵元件6、推移元件7相互联动配合;其中,操纵元件6在固定架5上滑动的轴线与中间滑动元件10在固定架5上滑动的轴线、中间滑动元件10在固定架5上滑动的轴线与推移元件7在固定架5上滑动的轴线、以及操纵元件6在固定架5上滑动的轴线与推移元件7在固定架5上滑动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
[0025]进一步地讲,第二弹簧4一端作用在推移元件7上,另一端作用在定位元件9上,定位元件9在固定座2翻转开闭时通过连接臂组件的作用伸缩滑动在固定架5上;所述的调节螺杆8定位转动在固定架5上、且朝固定座2的翻转开闭方向设置有调节作用部8.1,通过工具或手动作用调节作用部8.1,调节螺杆8相对固定架5定位转动、且驱动操纵元件6作用在中间滑动元件10上,中间滑动元件10滑动、且带动推移元件7在固定架5上滑动,推移元件7在滑动过程中释放或压缩第二弹簧4,以调节第二弹簧4的作用力大小。
[0026]进一步地讲,固定架5上至少设置有操纵滑动部5.1、中间滑动部5.2和推移滑动部
5.3,操纵元件6、中间滑动元件10和推移元件7通过第二弹簧4的弹力相互联动式依次弹性滑动在操纵滑动部5.1、中间滑动部5.2和推移滑动部5.3上;其中,操纵滑动部5.1的轴线与中间滑动部5.2的轴线、中间滑动部5.2的轴线与推移滑动部5.3的轴线、操纵滑动部5.1的轴线与推移滑动部5.3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
[0027]进一步地讲,操纵元件6与中间滑动元件10相互联动的端部相对操纵滑动部5.1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和/或中间滑动元件10与操纵元件6相互联动的端部相对中间滑动部
5.2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和/或中间滑动元件10与推移元件7相互联动的端部相对中间滑动部5.2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和/或推移元件7与中间滑动元件10相互联动的端部相对推移滑动部5.3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
[0028]进一步地讲,操纵元件6滑动设置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