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

文档序号:240089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首先,当发生火灾后,火灾场所内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发生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确认火情后,对火灾场所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关闭通风系统和场所内的门窗及其它开口;之后,启动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对舱室火灾进行压制,降低火场温度;在细水雾喷放完毕后,启动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延时喷放清洁气体灭火剂,对火灾进行扑灭。本发明可大大降低气体灭火后,热分解产物对舰艇舱室设备的腐蚀,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适用范围广泛。
【专利说明】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灭火【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气体灭火技术主要用于具有重要军事或经济价值场所的灭火保护,如舰艇主机舱、辅机舱和导航电子舱室等。上述场所以电气火和油类火为主,火灾发展速度快、且内部设备密集,对灭火剂扩散影响严重。一般来说,气体灭火技术因其灭火剂喷放速度快(一般小于10秒)、灭火效能高,成为舰艇重要场所的首选消防灭火技术。NOVec1230气体灭火剂因其对臭氧层无害、全球变暖效应小、大气环境寿命短以及灭火性能好等优良特性逐渐成为当前最优的一种清洁气体灭火剂。但是,NOVecl230灭火剂为含氟化学物质,灭火过程中遇火焰高温会产生热分解产物HF,HF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高浓度的HF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细水雾灭火技术主要通过汽化吸热、阻隔辐射热等方式进行灭火,具有良好的降温作用,但是长时间喷放会对电子设备造成破坏。因此,现有清洁气体灭火和细水雾灭火技术均存在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破坏电子设备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本发明在清洁气体灭火剂喷放前,实施细水雾对火灾进行压制降温,降低清洁气体灭火过程中的热分解产物浓度,从而避免对设备造成腐蚀。
[000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当发生火灾后,火灾场所内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发生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确认火情后,对火灾场所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关闭通风系统和场所内的门窗及其它开口;
[0006]步骤2:启动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和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对舱室火灾进行压制,降低火场温度;在细水雾喷放完毕后,延时喷放的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动作,喷放清洁气体灭火剂,对火灾进行扑灭。
[0007]优选地,步骤2中,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喷放20s?60s后关闭,实施对保护区的降温,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关闭后,清洁气体灭火系统按照延时启动标准延时20s?60s喷放,实施灭火。
[0008]优选地,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工作压力为3?8Mpa,水雾粒径Dv9tl ( lOOOum。
[0009]优选地,清洁气体灭火系统为N0VEC1230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工作压力为2.5?5Mpa。
[0010]本发明在细水雾喷放完毕后,延时喷放清洁气体灭火剂,通过吸热及中断化学反应链的方式,对火灾进行扑灭,此时,由于火场的温度已经由细水雾降低过,因此,热分解产物的浓度大大降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降低清洁气体灭火系统的热分解产物HF的浓度,降低灭火后对舰艇电子设备的腐蚀影响。针对具有电缆等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可降低热分解产物HF浓度30% ;针对油类火灾,可降低热分解产物HF浓度50%。本发明可大大降低气体灭火后,热分解产物对舰艇舱室设备的腐蚀,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适用范围广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发明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的流程原理图;
[0013]图2为电气火灾中采用本发明的复合灭火方法与单纯气体灭火方法产生的热分解产物HF浓度对比图;
[0014]图3为油类火灾中采用本发明的复合灭火方法与单纯气体灭火方法产生的热分解产物HF浓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6]请参阅图1,一种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1:当发生火灾后,火灾场所内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发生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确认火情后,对火灾场所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关闭通风系统和场所内的门窗及其它开口;
[0018]步骤2:启动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和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对舱室火灾进行压制,降低火场温度;在细水雾喷放完毕后,延时喷放的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动作,喷放清洁气体灭火剂,对火灾进行扑灭。
[0019]具体地,步骤2中,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喷放20s?60s后关闭,实施对保护区的降温,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关闭后,清洁气体灭火系统按照延时启动标准延时20s?60s喷放,实施灭火。
[0020]更进一步地,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工作压力为3?8Mpa,水雾粒径Dv90 ( 100um ;清洁气体灭火系统为N0VEC1230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工作压力为2.5?5Mpa。
[0021]本发明的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可应用于舰艇主机舱、辅机舱等舱室和导航电子舱室等场所,适用范围广泛。以下以应用于舰艇舱室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具体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采用高压细水雾和N0VEC1230清洁气体灭火剂对舰艇舱室火灾进行扑灭,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1:当舰艇舱室发生火灾后,舰艇舱室内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发生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确认火情后,对舰艇舱室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关闭通风系统和舰艇舱室的门窗及其它开口。
[0025]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信号,工作人员首先查看是否为真实火警,若报警有误则进行系统复位处理,若为真实火警则进行撤离,关闭舱室。
[0026]步骤2:启动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对舱室火灾进行压制,降低火场温度;在细水雾喷放完毕后,启动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延时喷放清洁气体灭火剂,对火灾进行扑灭。
[0027]本实施例中,高压单相流细水雾系统工作压力为8Mpa,水雾粒径Dv90 = lOOum,采用的清洁气体灭火系统为N0VEC1230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工作压力为2.5Mpa。
[0028]本实施例中,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喷放40s后关闭,清洁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延时标准为40s。同时启动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和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单相流高压细水雾喷放40s对舱室火灾进行压制,喷放40s后关闭。此时,由于细水雾的吸热降温及阻隔辐射热的作用,火场的温度迅速降低;同时启动的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延时40s喷放清洁气体灭火剂;在细水雾喷放完毕后,延时喷放的清洁气体灭火剂动作,通过吸热及中断化学反应链的方式,对火灾进行扑灭,此时由于火场的温度已经由细水雾降低过,因此,热分解产物的浓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对设备的腐蚀。
[0029]如图2、图3所示,图2为采用单一清洁气体灭火和采用细水雾与清洁气体灭火复合灭方式下,电气火灾场所热分解产物HF浓度的对比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复合灭火方式,使得电气火灾场所的热分解产物HF浓度从370ppm降低至250ppm。图3为采用单一清洁气体灭火和采用细水雾与清洁气体复合灭火方式下,油类火灾场所若分解产物HF浓度对比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复合灭火方式,使得油类火灾场所的热分解产物HF浓度从300ppm降低至150ppm。
[0030]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发生火灾后,火灾场所内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发生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确认火情后,对火灾场所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关闭通风系统和场所内的门窗及其它开口; 步骤2:启动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和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对舱室火灾进行压制,降低火场温度;在细水雾喷放完毕后,延时喷放的清洁气体灭火系统动作,喷放清洁气体灭火齐U,对火灾进行扑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喷放20s?60s后关闭,实施对保护区的降温,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关闭后,清洁气体灭火系统按照延时启动标准延时20s?60s喷放,实施灭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流高压细水雾系统工作压力为3?8Mpa,水雾粒径0_ ( lOOO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水雾灭火和清洁气体灭火相结合的复合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气体灭火系统为N0VEC1230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工作压力为2.5?5Mpa。
【文档编号】A62C3/10GK104399210SQ201410668921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张孝华, 杜啸晓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