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568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装置,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消灭火灾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也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消防栓在遇到着火状态下,进行声音报警提示人们来进行逃脱以及救火,消防水泵需要人为的进行开启,同时,由于现场环境不同,消防水泵的开启有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同时,在第一时间难以掌控火情以及着火状况,不能及时的正确选择灭火方案,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其特点是:包括PLC控制单元、配电状态采集单元、图像检测单元、消防栓信号采集单元、GPRS无线单元、报警信号传输单元、消防泵检测单元、喷水量实时调整单元、多选择消防材料自主调整单元和消防水泵控制单元;

所述PLC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信号连接有GPRS无线单元,所述GPRS无线单元分别数据连接配电状态采集单元、图像检测单元及消防栓信号采集单元;

所述PLC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上信号连接有GPRS无线单元1,在PLC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上还连接有报警信号传输单元,所述GPRS无线单元分别数据连接消防泵检测单元、喷水量实时调整单元、多选择消防材料自主调整单元和消防水泵控制单元,所述消防水泵控制单元数据连接消防水泵;

优选的,所述消防水泵数据连接GPRS无线单元1,所述GPRS无线单元1信号传输回PLC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单元数据连接有人机交换操作单元。

优选的,所述报警信号传输单元信号连接接收客户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电状态采集单元、图像检测单元、消防栓信号采集单元对现场进行监控,当发生着火状况时,以上单元将现场情况清楚传达GPRS无线单元,由GPRS无线单元将信号远程传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经过分析后将数据通过数据连接传给报警单元,进行报警的同时,通过信号将分析结果传给消防泵检测单元,根据分析信号来进行消防水泵的检测,同时跟据分析结果喷水量实时调整单元进行调整喷水量,多选择消防材料自主调整单元进行调整灭火材料,最终将信息传达给消防水泵,工作人员可进行远程操控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其特点是:包括PLC控制单元、配电状态采集单元、图像检测单元、消防栓信号采集单元、GPRS无线单元、报警信号传输单元、消防泵检测单元、喷水量实时调整单元、多选择消防材料自主调整单元和消防水泵控制单元;

所述PLC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信号连接有GPRS无线单元,所述GPRS无线单元分别数据连接配电状态采集单元、图像检测单元及消防栓信号采集单元;

所述PLC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上信号连接有GPRS无线单元1,在PLC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上还连接有报警信号传输单元,所述GPRS无线单元分别数据连接消防泵检测单元、喷水量实时调整单元、多选择消防材料自主调整单元和消防水泵控制单元,所述消防水泵控制单元数据连接消防水泵;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中:所述消防水泵数据连接GPRS无线单元1,所述GPRS无线单元1信号传输回PLC控制单元。

实施例3,实施例1或2所述的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中:所述PLC控制单元数据连接有人机交换操作单元。

实施例4,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控制消防水泵的装置中:所述报警信号传输单元信号连接接收客户端。

实施例5,本例通过配电状态采集单元、图像检测单元、消防栓信号采集单元对现场进行监控,当发生着火状况时,以上单元将现场情况清楚传达GPRS无线单元,由GPRS无线单元将信号远程传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经过分析后将数据通过数据连接传给报警单元,进行报警的同时,通过信号将分析结果传给消防泵检测单元,根据分析信号来进行消防水泵的检测,同时跟据分析结果喷水量实时调整单元进行调整喷水量,多选择消防材料自主调整单元进行调整灭火材料,最终将信息传达给消防水泵,工作人员可进行远程操控调整,也可以通过人机交换操作单元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