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消防系统及客车消防灭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3730发布日期:2018-10-16 20:50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客车消防系统及客车消防灭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运载设备消防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客车消防系统及客车消防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说,水火无情,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对于消防器械和装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此前,公交汽车一般标配的消防设备有干粉灭火器,安全锤,手提式泡沫灭火器等,当遇到火险时,这些消防设备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到快速有效、有针对性的灭火,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消防系统,具有针对不同起火位置采用分别灭火的方式效果更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消防系统,包括设置于客车内用于检测客车起火的火灾检测装置、用于灭火的灭火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灭火装置开启的控制装置,所述火灾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发动机处、油箱处、仪表板处、载客区用于检测各位置空气温度高低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该位置烟雾含量的烟雾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任一位置温度高于基准温度且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的烟雾含量超量时判定该位置起火,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响应于控制装置的控制给发动机以及油箱灭火的干粉灭火器、响应于控制装置的控制以给载客区灭火的水雾喷放装置、响应于控制装置的控制以给仪表板灭火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当检测到车上任一位置的温度达到警戒温度且周围空气含有烟雾时,控制装置立即控制起火位置处的灭火装置启动进行灭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温度以及烟雾来检测是否起火,相对于单一的检测温度或者烟雾,检测两个因素进行判断起火更加准确,有助于避免一些特殊情况的漏检测或误检测;另外,着重对易起火的发动机、油箱、仪表板分别进行重点的检测,并且,在这些位置通过不同的灭火方式,针对性的灭火效果更佳;采用干粉对发动机、油箱进行灭火,一方面可以及时对发动机、油箱进行降温,另一方面干粉可以包裹发动机、油箱隔绝空气,有助于避免发动机、油箱进一步燃烧,且干粉还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而对仪表板进行灭火时,由于仪表板内有很多的仪表,用水、干粉进行灭火可能会引起仪表的损坏,故而采用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灭火,对仪表的损坏小,更加适宜;在载客区通过喷放水雾进行灭火,首先水雾可以降低空气温度,并且可以附着在人身上,蒸发吸热给人体降温,另一方面有助于抑制衣服燃烧;此外,在火灾检测装置检测到车上任意位置有起火时,控制装置立即控制起火位置处的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在火势未扩大时更针对性的进行灭火,此时灭火较为容易,有助于有效抑制火势的继续蔓延,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手动控制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增加一重安全保障。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干粉灭火器、水雾喷放装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有线电连接的主控制器以及与干粉灭火器、水雾喷放装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无线电连接的备用控制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个灭火器与主控制器之间通过有线的方式电连接,信号传输稳定,保可以及时的对灭火装置进行控制,但是若出现火灾将有线传输的连接线烧毁,这就会使主控制器失去作用,而此时就可以通过备用控制器与各个灭火装置之间的无线传输控制灭火装置进行灭火,从而依然能够对灭火装置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提高了消防的安全性、保障性。

优选的,所述干粉灭火器、水雾喷放装置、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备用控制器皆连接有给各自供电的备用电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还给每个干粉灭火器、水雾喷放装置、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备用控制器连接备用电源,这样即使灭火装置、备用控制器供电中断,依然可以通过备用电源供电,进一步增强消防的稳定性与保障性。

优选的,所述水雾喷放装置包括设置于载客区的喷淋头、与喷淋头连通且延伸至储水罐内底部的输送管、与输送管连通的储水罐、设置于储水罐内用于将储水罐内水压出的增压器以及设置在输送管上在储水罐内压力达到第一阈值时自动打开或者响应于控制装置的控制被动打开的第一减压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车厢进行喷雾灭火时,增压器不断增大储水罐内的气压,此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减压阀打开,储水罐内的水即可从输水管流通至喷淋头进行喷淋,输水管的底端位于储水罐的底部,可以将储水罐内的水排完,另外,若控制装置损坏无法进行喷淋,只要储水罐内的气压达到第一减压阀的第一阈值时,第一减压阀自动打开进行喷雾,从而在控制装置无法正常使用时,依然可以自动进行喷淋灭火,安全保障性高。

优选的,所述储水罐上还设有响应于控制装置的控制被动打开进行减压且在储水罐内压力减小至第二阈值时自动关闭的第二减压阀,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减压阀可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开启,进而将储水罐内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当储水罐内的气压降低至第二阈值时,第二减压阀自动关闭,并且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从而保证不会使正在进行喷雾时储水罐直接减压至无法进行喷雾。

优选的,所述增压器包括设置于储水罐内的高压瓶、存放于高压瓶内的干冰以及设置于高压瓶上用于将高压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至储水罐内的第三减压阀,所述第三减压阀在高压瓶内压力达到第三阈值时自动打开或者响应于控制装置的控制被动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客车发生火灾时,储水罐受热后将热量传递至高压瓶,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给储蓄罐进行增压,升华速度极快,能够及时的进行灭火,且此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有制冷的效果,从储水罐内被压出的水还可以对车厢进行降温,灭火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高压瓶上还设有响应于控制装置的控制以给高压瓶微加热的加热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出现起火点离储水罐很远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使加热器给高压瓶进行加热,从而依然可以及时的进行有效的灭火。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消防灭火方法,具有针对不同起火位置采用分别灭火的方式效果更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如上所述客车消防系统的客车消防灭火方法:

通过火灾检测装置检测客车上特定位置的温度以及空气的烟雾含量来检测客车起火;

当火灾检测装置检测到客车起火时,控制装置立即控制该起火位置处的灭火装置工作以进行灭火;

若起火位置的火势未能及时扑灭,车内人员可通过控制装置手动控制其他位置的灭火装置开始工作以预防火势扩散;

在检测到发动机和/或油箱温度过高且有烟雾时,控制装置控制干粉灭火器立即给发动机以及油箱进行灭火;

在检测到仪表板处温度过高且有烟雾时,控制装置控制二氧化碳灭火器立即给仪表板进行灭火;

在检测到载客区温度过高且有烟雾时,控制装置控制水雾喷放装置立即给该位置进行灭火。

优选的,当火灾致使主控制器无法正常对灭火装置进行有线控制时,可通过与灭火装置之间无线通信的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

优选的,当火灾检测装置检测到载客区起火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加热器给储存有干冰的高压瓶进行微加热,干冰受热升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储水罐内的气压增大,强大气压将储水罐内水从输水管压到喷淋头对车厢进行灭火以及降温;

储水罐可设置在发动机、油箱处,当发动机或油箱起火时,高温同样可以使储水罐以及高压瓶受热,进而使水雾喷放装置自动进行喷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客车上的不同位置,检测该位置处的温度以及烟雾含量来判定该位置是否起火,较为科学,并且针对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灭火方式,更具针对性,灭火效果好,且损害小;

2.自动进行灭火的方式,灭火迅速,有助于抑制火势扩散、在第一时间进行灭火,另外还具有手动控制灭火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消防的可靠性;

3.设有可进行无线控制的备用控制器,并且给灭火装置以及备用控制器连接备用电源,即使客车断电也能正常进行自动的灭火控制以及手动的灭火控制;

4.通过干冰受热升华增大气压的方式将水压出进而对载客区进行喷水灭火,进行灭火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载客区温度,减少乘车人员因火灾引起的不适,另外即使所有的控制灭火方式皆因火情失去作用,储水罐以及高压瓶受热后依然会使干冰升华进而进行灭火,以进最大可能减小火灾造成的伤害,给救援赢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客车消防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水雾喷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火灾检测装置;11、温度传感器;12、烟雾传感器;2、控制装置;21、主控制器;22、备用控制器;3、灭火装置;31、干粉灭火器;32、二氧化碳灭火器;33、水雾喷放装置;331、喷淋头;332、输送管;3321、第一减压阀;333、储水罐;3331、第二减压阀;334、增压器;3341、高压瓶;3342、干冰;3343、第三减压阀;3344、吸热片;3345、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客车消防系统,参照图1,包括设置于客车内用于检测客车起火的火灾检测装置1、用于灭火的灭火装置3以及用于控制灭火装置3开启的控制装置2。

其中,火灾检测装置1包括设置于发动机处、油箱处、仪表板处、载客区的温度传感器11以及烟雾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1检测各个位置周围空气温度的高低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烟雾传感器12检测该位置周围空气中的烟雾含量以输出烟雾检测信号。

在任一位置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该位置的温度高于基准温度且该位置的烟雾传感器12检测到烟雾含量超量时,控制装置2判定该位置已经起火进而输出灭火信号。

参照图1,灭火装置3包括响应于灭火信号以给发动机以及油箱灭火的干粉灭火器31、响应于灭火信号以给载客区灭火的水雾喷放装置33、响应于灭火信号以给仪表板灭火的二氧化碳灭火器32,针对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灭火,灭火更具针对性,效果好且造成的损失小。

当检测到车上任一位置的温度达到警戒温度且周围空气含有烟雾时,控制装置2立即控制起火位置处的灭火装置3启动进行灭火。

参照图1,控制装置2包括同时与干粉灭火器31、水雾喷放装置33、二氧化碳灭火器32有线电连接的主控制器21以及同时与干粉灭火器31、水雾喷放装置33、二氧化碳灭火器32无线电连接的备用控制器22,另外干粉灭火器31、水雾喷放装置33、二氧化碳灭火器32以及备用控制器22皆连接有给各自供电的备用电源(图中未示出),这样即使在发生火灾致使主控制器21电源供电中断或者与灭火装置3连接中断,依然可以通过备用控制器22进行控制灭火。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21以及备用控制器22皆采用为单片机最小系统,通过单片机最小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灭火的控制以及手动灭火的控制。

此外,在单片机最小系统中,还连接有用于指示各个灭火装置3是否可正常使用的指示器(图中未示出),方便司机知晓各个灭火装置3是否损坏,从而可以及时进行维修以确保每个灭火装置3都可以正常使用。

参照图2,水雾喷放装置33包括设置于载客区各处的喷淋头331、与喷淋头331连通且延伸至储水罐333内底部的输送管332、与输送管332连通的储水罐333、设置于储水罐333内用于将储水罐333内水压出的增压器334以及设置在输送管332上用于控制输送管332通断的第一减压阀3321,第一减压阀3321在储水罐333内压力达到第一阈值时自动打开或者响应于控制装置2的控制被动打开。

参照图2,储水罐333上还设有响应于控制装置2的控制被动打开进行减压且在储水罐333内压力减小至第二阈值时自动关闭的第二减压阀3331。

第二减压阀3331可以在控制装置2的控制下开启,进而将储水罐333内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当储水罐333内的气压降低至第二阈值时,第二减压阀3331自动关闭,并且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从而保证不会使正在进行喷雾时储水罐333直接减压至无法进行喷雾。

参照图2,增压器334包括设置于储水罐333内的高压瓶3341、存放于高压瓶3341内的干冰3342以及设置于高压瓶3341上用于将高压瓶3341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至储水罐333内的第三减压阀3343,第三减压阀3343在高压瓶3341内压力达到第三阈值时自动打开或者响应于控制装置2的控制被动打开。

参照图2,高压瓶3341上一体连接有延伸出储水罐333外用于吸收周围热量的吸热片3344,在发生火灾时,吸热片3344可将热量传递至高压瓶3341使干冰3342升华,此外,高压瓶3341上还设有响应于控制装置2的控制以给高压瓶3341微加热的加热器3345。

当客车发生火灾时,吸热片3344以及储水罐333受热后将热量传递至高压瓶3341,干冰3342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给储蓄罐进行增压,升华速度极快,能够及时的进行灭火,且此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有制冷的效果,从储水罐333内被压出的水还可以对车厢进行降温,灭火效果更好;如若出现起火点离储水罐333很远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2使加热器3345给高压瓶3341进行加热,从而依然可以及时的进行有效的灭火。

实施例2:

一种客车消防灭火方法,适应于实施例1中的客车消防系统。

通过火灾检测装置1检测客车上特定位置的温度以及空气的烟雾含量来检测客车起火;

当火灾检测装置1检测到客车起火时,控制装置2立即控制该起火位置处的灭火装置3工作以进行灭火;

若起火位置的火势未能及时扑灭,车内人员可通过控制装置2手动控制其他位置的灭火装置3开始工作以预防火势扩散;

在检测到发动机和/或油箱温度过高且有烟雾时,控制装置2控制干粉灭火器31立即给发动机以及油箱进行灭火;

在检测到仪表板处温度过高且有烟雾时,控制装置2控制二氧化碳灭火器32立即给仪表板进行灭火;

在检测到载客区温度过高且有烟雾时,控制装置2控制水雾喷放装置33立即给该位置进行灭火。

当火灾致使主控制器21无法正常对灭火装置3进行有线控制时,可通过与灭火装置3之间无线通信的备用控制器22进行控制。

当火灾检测装置1检测到载客区起火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加热器3345给储存有干冰3342的高压瓶3341进行微加热,干冰3342受热升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储水罐333内的气压增大,强大气压将储水罐333内水从输水管压到喷淋头331对车厢进行灭火以及降温;

储水罐333可设置在发动机、油箱处,当发动机或油箱起火时,高温同样可以使储水罐333以及高压瓶3341受热进而自动进行喷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