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地震逃生火灾紧急安全撤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828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地震逃生火灾紧急安全撤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楼地震逃生火灾紧急安全撤离装置。



背景技术:

据资料显示,地震通常有10到20秒的反应时间(从发现地震到建筑开始倒塌)。平均下来有12秒。而目前没有一个可以从超过四楼用时20秒之内就可以安全撤离的装置。且大多数建筑物只抗5到7级地震。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莫大的苦难和悲痛。为此,提出一种高楼地震逃生火灾紧急安全撤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地震逃生火灾紧急安全撤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楼地震逃生火灾紧急安全撤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的左侧设有棘轮,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部通过钢板连接有插入于棘轮齿槽中的棘爪,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筒体支撑架,所述筒体支撑架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套接于第一辊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辊轴的外侧连接于发条的内端,所述筒体的底部贯穿有与发条外端相连接的钢杆,所述筒体的外部左侧设有第一齿轮盘,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二齿轮盘与第一齿轮盘啮合相接,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外侧贯穿有定位孔,所述支架的外侧连接有插入于定位孔内腔的销杆,所述第三辊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卷筒,所述卷筒的外侧连接有防火绳,所述防火绳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所述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的底端均连接有机械爪,所述机械爪包括圆形钢板,所述圆形钢板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机械臂,所述圆形钢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钢杆,所述钢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钢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绳子与机械臂相连接,所述机械臂的底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第一绳索的底部通过连杆与第二绳索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通过转轴架连接有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三齿轮盘,所述第三齿轮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盘,所述第一辊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盘,所述第五齿轮盘与第三齿轮盘啮合相接,所述第三辊轴的左侧固定套接有第六齿轮盘,所述第六齿轮盘与第四齿轮盘啮合相接。

优选的,所述钢杆的外侧顶部通过弹簧连接于机械臂的内侧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和第二绳孔,所述钢杆贯穿通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外侧环形均匀贯穿有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右端连接有摇把。

优选的,所述圆形钢板的顶部设有第一绳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外侧均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发条吸收人向下下降的动能,使得人下降的速度能够被控制,从而使得人在着陆时不易摔伤;

2、本发明通过人手握持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力度来控制夹持板夹持手腕的高度,通过夹持板夹持人的手腕,可以弥补人类的手抓力不足问题;

3、本发明使得人员可以自救,具有及时性,成本低,操作简单,安装简单的特点,可以使用于防范于未然,火灾时可以用于及时逃生,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械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筒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筒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齿轮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机械爪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辊轴、3钢板、4棘爪、5棘轮、6筒体支撑架、7筒体、8第一齿轮盘、9发条、10钢杆、11支架、12转杆、13第二齿轮盘、14销杆、15定位孔、16卷筒、17摇把、18第一绳索、19第二绳索、20连杆、21机械爪、22安装孔、23圆形钢板、24机械臂、25钢杆、26第一杆体、27弹簧、28第二杆体、29绳子、30夹持板、31第一绳孔、32通孔、33第二绳孔、34防火绳、35转轴架、36第二辊轴、37第三齿轮盘、38第四齿轮盘、39第五齿轮盘、40第六齿轮盘、41第三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楼地震逃生火灾紧急安全撤离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辊轴2和第三辊轴41,所述第一辊轴2的左侧设有棘轮5,所述壳体1的内侧顶部通过钢板3连接有插入于棘轮5齿槽中的棘爪4,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筒体支撑架6,所述筒体支撑架6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筒体7,所述筒体7套接于第一辊轴2的外侧,所述第一辊轴2的外侧连接于发条9的内端,所述筒体7的底部贯穿有与发条9外端相连接的钢杆10,所述筒体7的外部左侧设有第一齿轮盘8,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齿轮盘13,所述第二齿轮盘13与第一齿轮盘8啮合相接,所述第二齿轮盘13的外侧贯穿有定位孔15,所述支架11的外侧连接有插入于定位孔15内腔的销杆14,所述第三辊轴4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卷筒16,卷筒16固定焊接在第一辊轴2外侧,所述卷筒16的外侧连接有防火绳34,所述防火绳34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绳索18和第二绳索19,第一绳索18和第二绳索19均为绳索内部有钢丝外部有防火材料组成;所述第一绳索18和第二绳索19的底端均连接有机械爪21,所述机械爪21包括圆形钢板23,所述圆形钢板23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机械臂24,所述圆形钢板23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钢杆25,所述钢杆25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杆体26,所述钢杆25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杆体28,所述第二杆体28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绳子29与机械臂24相连接,所述机械臂24的底部连接有夹持板30,所述第一绳索18的底部通过连杆20与第二绳索19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顶部通过转轴架35连接有第二辊轴36,所述第二辊轴36的外侧套接有第三齿轮盘37,所述第三齿轮盘3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盘38,所述第一辊轴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盘39,所述第五齿轮盘39与第三齿轮盘37啮合相接,所述第三辊轴41的左侧固定套接有第六齿轮盘40,所述第六齿轮盘40与第四齿轮盘38啮合相接。

具体的,所述钢杆25的外侧顶部通过弹簧27连接于机械臂24的内侧顶部,使得机械臂24能够向外张开。

具体的,所述第二杆体2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32和第二绳孔33,所述钢杆25贯穿通孔32的内侧,使得第二杆体28不会过于倾斜。

具体的,所述第二齿轮盘13的外侧环形均匀贯穿有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定位孔15,方便于销杆14的插入。

具体的,所述壳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孔22,且安装孔2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方便于该装置的安装。

具体的,所述转杆12的右端连接有摇把17,方便于转动第二齿轮盘13。

具体的,所述圆形钢板23的顶部设有第一绳孔31,用于连接第一绳索18或第二绳索19。

具体的,所述第一杆体26和第二杆体28的外侧均设有防滑纹,提高人握持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人员双手分别握持机械爪21,单手同时握持第一杆体26和第二杆体28,第二杆体28通过绳子29拉动机械臂24转动,机械臂24带动夹持板30卡紧人的手腕,手腕儿处的高度由自己调节手的握力大小决定;人员跳下后,机械爪21带动第一绳索18和第二绳索19拉伸,第一绳索18和第二绳索19同时带动卷筒16转动,卷筒16带动第三辊轴41转动,第三辊轴41带动第六齿轮盘40转动,第六齿轮盘40带动第四齿轮盘38转动,第四齿轮盘38带动第三齿轮盘37转动,第三齿轮盘37带动第五齿轮盘39转动,第五齿轮盘39带动第一辊轴2转动,第一辊轴2带动发条9收缩蓄力,在人员向下运动时,发条9蓄力能够减缓人下落的速度,在第一辊轴2转动时,棘爪4会保持卡在棘轮5的齿槽内,防止第一辊轴2逆转,造成第一绳索18和第二绳索19的反弹;在需要调整发条9的吸收能量大小时,拔出销杆14,通过摇把17旋转转杆12使得第二齿轮盘13转动,第二齿轮盘13带动第一齿轮盘8转动,第一齿轮盘8带动筒体7转动,筒体7带动钢杆10转动,钢杆10带动发条9进行形变,使得发条9的吸收能量大小可以自由调整,用于根据楼层的高度来调整发条9的吸收能量大小,使得人在着陆时,第一绳索18和第二绳索19对人的拉力正好使得人下降速度为零状态,防止人员摔伤,调整完成发条9的吸收能量大小后,通过穿插销杆14,使得销杆14插入定位孔15内,从而使得第二齿轮盘13被卡死,不会转动。机械爪21与人接触的地方都有橡胶或者其它软的东西裹着,防止人皮肤的磨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