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采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呼气采样袋。
背景技术:
在给予受试者服用13C尿素药物前及服药30分钟后,分别用呼气采样袋采集受试者的呼气样本,通过测量呼气样品CO2中的13C的变化量,可诊断螺杆菌是否存在及其程度。
但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O2的含量与呼气在人体肺部停留的时间长短直接相关,但是分析仪在进行分析时要求气体样品中的CO2含量必须大于1%,因此考虑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呼气样品的CO2越高越好。
在人体的每一个呼吸周期内的呼出过程中,呼气二氧化碳浓度由始至终是一个上升的趋势,现有的呼气采样袋进行采集时其大部分是采集到的受试者呼气之初的样本,采集的呼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常常不能达到要求,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导致样本作废。
因此设计开发一种可以方便收集达到CO2浓度要求的呼气样本的采样袋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气采样袋,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呼气采样袋在采集气体时容易造成CO浓度要求达不到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袋体和位于袋体上的进气口;袋体设有用于盛放采样气体的空腔,进气口与空腔连通,通过进气口能够向空腔内吹送采样气体,所述袋体上设有将袋体空腔隔设成两部分的封堵带,封堵带两端分别延伸至袋体的边沿处,封堵带上设有一缺口,该缺口设有连通袋体两部分空腔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封堵带上设有易撕线,形成封堵带沿易撕线可撕扯至连通部的结构,各所述空腔分别设有进气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袋体由两片状弹性材料通过边沿处密封固定形成,所述空腔由两片状弹性材料中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进气口位于袋体的边沿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袋体的边沿处设有一通孔,通过热合焊接固定有一硬性材料制成的连接管,连接管内壁设有由弹性橡胶制成的弹性套,所述弹性套设有截头圆锥状的与连接管连通的孔,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一盖体,盖体中心处设有一延伸的与弹性套插接配合的插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部包括一由弹性硅橡胶制成的控制管,所述控制管为中间细两端较粗的哑铃状结构,连通部还包括一连通袋体两部分空腔的圆柱孔,控制管的中间部与该上述圆柱孔配合,控制管两端位于袋体不同的空腔内,形成控制管卡接在该上述圆柱孔内的结构,圆柱孔的一端设有一帽体,帽体向中心处收缩且厚度逐渐变薄,帽体中心处设有与圆柱孔连通的小孔,形成正压气体通过帽体时小孔受压变形扩大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相互连通的空腔,两空腔在进行充气时,由于两空腔之间的连通部导致,一空腔首先充满,另一空腔则是在后续有足够压力的情况下才能持续充气,当持续上述充气过程时,由于受到连通部的阻力,呼气在速度自然减慢,导致气体在肺部中停留的空间自然增长,进而提高呼气中的CO的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通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呼气采样袋,包括袋体100和位于袋体100上的进气口200;袋体100设有用于盛放采样气体的空腔,进气口200与空腔连通,通过进气口200能够向空腔内吹送采样气体;袋体100由两片状弹性材料通过边沿处101密封固定形成,所述空腔由两片状弹性材料中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进气口200位于袋体100的边沿处101,边沿处101的密封固定可以由两片材进行热压合完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进行,只要能够实现其密封效果即可,进气口200处可以连接吹气工具也可以直接进行吹气,这里说的吹气工具可以是一种吹气漏斗,具有与人嘴部相适应的配合部和连接管202,连接管202可与进气口200进行可靠的密封的快速连接。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袋体100中部设有将袋体100空腔隔设成两部分的封堵带102,封堵带102处的形成袋体100的两片材热合密封或者粘结密封,且封堵带102两端分别延伸至袋体100的边沿处101,也即袋体100通过封堵带102将袋体100的空腔隔设成两部分,但是封堵带102上设有一缺口103,该缺口103设有连通袋体100两部分空腔的连通部300,所述连通部300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封堵带102上设有易撕线104,形成封堵带102沿易撕线104可撕扯至连通部300的结构,各所述空腔分别设有进气口200,使用时可沿易撕线104将封堵带102撕开至连通部300处,然后利用连通部300的柔性特征将袋体100的两部分分别旋拧,形成通过旋拧在连通部300处形成密封将袋体100两部分空气样本进行分开的结构,这样就会形成两部分CO2含量不同的样本,首先充满的袋体100部分可以作为优先样本进行检测,而后续充满的袋体100部分可以作为辅助样本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的容易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得进气口200时在袋体100的边沿处101设有一通孔201,通过热合焊接固定有一硬性材料制成的连接管202,连接管202内壁设有由弹性橡胶制成的弹性套203,所述弹性套203设有截头圆锥状的与连接管202连通的孔,连接管202通过螺纹连接一盖体204,盖体204中心处设有一延伸的与弹性套203插接配合的插杆205,这里的插杆205和弹性套203在空气完成后形成对气体的密封,另外弹性套203可以在于充气漏斗配合时,作为与连接管202密封配合的部件进行使用,弹性套203受到挤压可与连接管202形成紧密的密封结构,利用其弹性的回复力实现密封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部300包括一由弹性硅橡胶制成的控制管301,所述控制管301为中间细两端较粗的哑铃状结构,连通部300还包括一连通袋体100两部分空腔的圆柱孔302,控制管301的中间部与该上述圆柱孔302配合,控制管301两端位于袋体100不同的空腔内,形成控制管301卡接在该上述圆柱孔302内的结构,圆柱孔302的一端设有一帽体303,帽体303向中心处收缩且厚度逐渐变薄,帽体303中心处设有与圆柱孔302连通的小孔,形成正压气体通过帽体303时小孔受压变形扩大的结构,由于受到连通部300的阻碍作用,首先进气的袋体100部分其进气速度要远远大于另一部分袋体100进气速度,当首先完成充气的袋体100部分饱满时,另一部分袋体100还几乎是处于干瘪状态,继续向内充气,此时饱满的袋体100部分气压增大,气体通过连通部300作用于帽体303,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帽体303就会扩张进而增强两袋体100部分之间的气体流通,因此帽体303部分的厚度尽量较薄达到可以在气压作用下扩张变形的结构,此时进入干瘪状态的气体样本大部分为呼气初始阶段的气体样本,而首先充满的袋体100部分内的气体与新呼入的气体样本形成置换,达到不同袋体100部分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技术效果,而且还通过连通部300增强后续呼入气体的阻力,要呼入单位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自然增长,进而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也较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相互连通的空腔,两空腔在进行充气时,由于两空腔之间的连通部导致,一空腔首先充满,另一空腔则是在后续有足够压力的情况下才能持续充气,当持续上述充气过程时,由于受到连通部的阻力,呼气在速度自然减慢,导致气体在肺部中停留的空间自然增长,进而提高呼气中的CO2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