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热气溶胶灭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750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热气溶胶灭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热气溶胶灭火设备,属于气溶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溶胶灭火剂是近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灭火剂。它是一种由氧化剂、还原剂、燃烧速度控制剂和粘合剂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热气溶胶灭火剂的释放经过了燃烧反应,产物中既有固体又有气体,其中大部分为n2、co2和水蒸气等灭火气体,固体颗粒是钾和锶的氧化物,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0.001~100μm,分散介质为气体,液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固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烟。

气溶胶灭火器一般在药剂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气溶胶的喷口温度高,不利于灭火,现有气溶胶体灭火器降温效果不理想,增加降温材料造成灭火设备体积变大,制造成本高,且单根电引发线缆会导致点火成功率降低,火药包易潮湿,潮湿后不易点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环保热气溶胶灭火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热气溶胶灭火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气溶胶放置区,所述气溶胶放置区顶部中心处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上方设有气溶胶反应区,所述气溶胶反应区上方设置有降温冷却筒,所述降温冷却筒上方设有横截面为s型的溢流板,所述点火装置两侧设有电引发线缆,所述电引发线缆贯穿降温冷却筒与溢流板延伸至筒体外侧,所述溢流板上方设有喇叭形收缩喷口,所述喇叭形收缩喷口上方设有喷射口,所述喷射口贯穿筒体延伸至筒体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内壁粘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与筒体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筒体远离把手一侧设有提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下方设有防滑橡胶垫,所述筒体上设有启动器,所述启动器与电引发线缆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降温冷却筒内为蜂窝状结构体,所述蜂窝状结构体内设有冷却剂,所述冷却剂为硅酸铝,所述溢流板为多孔镂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火药包,所述火药包两侧与电引发线缆连接,所述火药包上方设有防潮密封膜。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冷却筒使气溶胶在反应过后可以通过降温冷却筒内的蜂窝状结构体进行冷却处理,通过设置溢流板增加了气溶胶的冷却时间,同时提高了气溶胶的喷射效果,气溶胶可由降水或者小粒子间的碰撞与凝聚进行消除,环保无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引发线缆便于对火药包进行点火,电引发线缆数量为两条,提高了点火成功率,通过设置防潮密封膜可避免火药包受潮,便于火药包与气溶胶放置区内的气溶胶进行反应。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热层可隔绝气溶胶放置区与火药包发生反应时产生的热量,避免使用人员被烫伤,通过设置提手与把手便于使用人员手提操作,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底座与防滑橡胶垫使灭火设备在不使用时可竖直放置,不易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筒体;3、气溶胶放置区;4、点火装置;5、气溶胶反应区;6、降温冷却筒;7、溢流板;8、电引发线缆;9、喇叭形收缩喷口;10、喷射口;11、隔热层;12、把手;13、提手;14、防滑橡胶垫;15、启动器;16、蜂窝状结构体;17、火药包;18、防潮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环保热气溶胶灭火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筒体2,筒体2底部设有气溶胶放置区3,气溶胶放置区3顶部中心处设有点火装置4,点火装置4上方设有气溶胶反应区5,气溶胶反应区5上方设置有降温冷却筒6,降温冷却筒6上方设有横截面为s型的溢流板7,点火装置4两侧设有电引发线缆8,电引发线缆贯穿降温冷却筒6与溢流板7延伸至筒体2外侧,溢流板7上方设有喇叭形收缩喷口9,喇叭形收缩喷口9上方设有喷射口10,喷射口10贯穿筒体2延伸至筒体2外侧,这里说明,控制单元、电磁阀、吊索提升机、水泵均为现有技术,故而涉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筒体2内壁粘接有隔热层11,隔热层11的材质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设置隔热层11可隔绝气溶胶放置区3与火药包17发生反应时产生的热量,避免使用人员被烫伤,降温冷却筒6内为蜂窝状结构体16,蜂窝状结构体16内设有冷却剂,冷却剂为硅酸铝,溢流板7为多孔镂空结构,通过设置降温冷却筒6使气溶胶在反应过后可以通过降温冷却筒6内的蜂窝状结构体16进行冷却处理,通过设置溢流板7增加了气溶胶的冷却时间,同时提高了气溶胶的喷射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与筒体2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12,筒体2远离把手12一侧设有提手13,通过设置提手13与把手12便于使用人员手提操作,方便快捷,底座1下方设有防滑橡胶垫14,通过设置底座1与防滑橡胶垫14使灭火设备在不使用时可竖直放置,不易发生位移,筒体2上设有启动器15,启动器15与电引发线缆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点火装置4包括火药包17,火药包17两侧与电引发线缆8连接,火药包17上方设有防潮密封膜18。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冷却筒6使气溶胶在反应过后可以通过降温冷却筒6内的蜂窝状结构体16进行冷却处理,通过设置溢流板7增加了气溶胶的冷却时间,同时提高了气溶胶的喷射效果,气溶胶可由降水或者小粒子间的碰撞与凝聚进行消除,环保无害,通过设置电引发线缆8便于对火药包17进行点火,电引发线缆8数量为两条,提高了点火成功率,通过设置防潮密封膜18可避免火药包17受潮,便于火药包17与气溶胶放置区3内的气溶胶进行反应,通过设置隔热层11可隔绝气溶胶放置区3与火药包17发生反应时产生的热量,避免使用人员被烫伤,通过设置提手13与把手12便于使用人员手提操作,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底座1与防滑橡胶垫14使灭火设备在不使用时可竖直放置,不易发生位移。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