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救生缓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21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层建筑火灾救生缓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救生装置,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发生意外事故时的人员自救。
在现有的同类火灾救生装置中,一般都是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并利用人体重力进行滑降。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不适于普通家庭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多人反复使用的高层建筑火灾专用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主要部件包括阻尼装置(3)、下降绳索(5)、坐板(1)、安全带(2)、手轮(4)及离墙支撑杆(6)等,缓降器在绳索(5)上由手轮(4)控制下降速度,并可停止在绳索(5)的任一位置。阻尼装置(3)由大、小两个槽钢(10)、(11)互扣组合而成,大、小槽钢(10)、(11)各沿开口部分交错焊有短轴(9),两个槽钢(10)、(11)互相扣合后,短轴(9)交错压在绳索(5)上。小槽钢(11)背部与丝杠(12)联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轮(4),可使丝杠(12)带动小槽钢(11)压向大槽钢(10)底部,使绳索(5)在两槽钢(10)、(11)之间的活动间隙由大变小,直至将绳索(5)锁死,缓降器的速度由快变慢,直至停止。顺时针方向转动手轮(4),丝杠(12)提起小槽钢(11),绳索(5)在两槽钢(10)、(11)中的活动间隙由小变大,缓降器下降速度增快。缓降器的两端为对称结构,即可颠倒使用。当缓降器降到地面后,楼上的人可用绳索(5)将缓降器提上,并使其颠倒,取下坐板(1),坐板支撑(8)联接转轴(13),可自动垂下,随即将下面坐板支撑(8)放置与槽钢(10)成90°角位置,装上坐板(1),取下安全带(2)扣于上部的挂钩上,即可用样使用,由此可连续救助多人。
本实用新型带有离墙支撑杆(6),可避免自救人员下降时被墙壁碰伤或擦伤。支撑杆(6)的一端有紧固螺钉(7),使之与窗台固定,防止支撑杆(6)滑动和摇摆,使下降人员更有安全感。如果将支撑杆(6)固定在上一楼层窗台上,自救人员在下一层窗口坐上缓降器,就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只需有电焊(或气焊)、小钻床、砂轮等设备即可,适合于小型厂家生产,成本低廉,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断面示意图实施例阻尼装置(3)中的大、小槽钢(10)、(11)的长度均为500mm,大槽钢(10)宽度为40mm,小槽钢(11)宽度为25mm,大、小槽钢(10)(11)槽内焊有短轴(9),直径为10mm,短轴(9)之间距离为50mm。绳索(5)采用普通麻绳,直径为12mm,负荷重量为150~250kg。该缓降器最大使用高度为50m,调节降落速度为0.8米/秒。小槽钢(11)背部与丝杠(12)联接,由丝杠(12)上的手轮(4)控制大、小槽钢(10)、(11)互相扣合的间隙。坐板支撑(8)用来支托坐板(1),坐板(1)采用1mm厚铁板制作,坐板支撑(8)与转轴(13)联接。大槽钢(10)的外侧装有腰安全带(2)。离墙支撑杆(6)长1200mm,可由紧固螺钉(7)紧固于窗台上。
权利要求1.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救生装置,主要包括阻尼装置(3)、绳索(5)、坐板(1)、坐板支撑(8)、安全带(2)、手轮(4)等,其特征在于,阻尼装置(3)是由大、小两个槽钢(10)、(11)互相扣合而成,两个槽钢(10)、(11)内各自焊有短轴(9)。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装置(3)中的小槽钢(11)的背部与丝杠(12)联接,转动丝杠(12)上的手轮(4),可调节两槽钢(10)、(11)之间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离墙支撑杆(6)及紧固螺钉(7)。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坐板支撑(8)的一端有转轴(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高层建筑发生意外事故时的人员自救缓降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适合于普通家庭备用。其主要特征在于,阻尼装置采用大、小两个槽钢,槽钢内焊有短轴,两个槽钢互相扣合后,短轴交错压在绳索上,并可进行松紧调节,由此控制缓降器下降速度。
文档编号A62B1/00GK2155898SQ9321349
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伯周 申请人:李伯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