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7261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结构吸波材料领域,具体涉及混杂增强纤维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成熟的吸波材料结构包括Salisbury屏、DallerAach屏、Jaumman吸波体、多层匹配结构等。其中Salisbury屏吸收体吸收频段窄;DallerAach吸收体受目前材料电磁参数频散效应的限制,难以实现宽频吸收Jaumarm吸收体设计简单,吸收频段宽, 但材料厚度较大是其主要缺陷;多层匹配吸波材料吸收频段宽,但是设计难度大,并且具有不同介电性能的材料制备较为困难。可见,现有吸波材料均存在一定不足。另外,从结构吸波材料研究现状来看,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在复合材料中添加雷达吸收剂实现其吸波性能,吸收剂的添加会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恶化以及密度增加等不良影响,并且材料吸波性能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参数宽容度好、吸波功能优良、集吸波和承载功能于一体、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材料成本低廉、性价比高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并相应提供制备该树脂基夹层结构吸波材料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为一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 吸收层、第二介质层和反射层的多功能层叠加型结构,其中,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均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吸收层由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 反射层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上述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吸收层中连续碳化硅纤维的电阻率优选为0. 6 Ω · cm 1 Ω ·αιι。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优选为2. 2mm 2. 4mm,吸收层的厚度优选为0. 34mm 0. 38mm,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优选为2. 3mm 2. 5mm,反射层的厚度优选为0. 5mm 1. 0mm。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选取满足各功能层要求的玻璃纤维布、连续碳化硅纤维布和碳纤维布;
(2)以树脂为基体,按照各功能层叠加顺序和厚度,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制得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树脂优选是指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或丙烯酸树脂,与此相配套的优选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为手糊成型工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树脂优选是指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或酚醛树脂,与此相配套的优选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为模压成型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以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连续碳化硅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该吸波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使得其首先能够提供承载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本发明的吸波材料具有多功能叠加型结构,使得各层的介电性能呈近似的梯度分布,且具有较好的匹配特性,电磁波能够尽量入射到吸波材料内部并被有效吸收,这使得本发明的吸波材料在不另外添加雷达吸收剂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吸收电磁波的功能,因此,该吸波材料具有优良的宽频吸波特性以及力学性能,可替代目前仅具有单一承载功能的玻璃钢材料,也可以作为目前金属部件的替代品,在满足部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赋予其优良的雷达吸波功能。同时,充当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增强材料的玻璃纤维,以及充当反射层的增强材料的碳纤维,均可采用成熟的工业化纤维产品,因此,能大大降低材料成本。此外,由于本发明吸波材料的特殊结构可以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宽频吸波特性,这便能有效减轻产品重量,满足部件的轻量化需求。由于本发明的吸波材料结构相对简单,其原料来源广泛,通过现有常规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即可制备成型,整个制备工艺步骤简单,可有效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图1为本发明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第一介质层;2、吸收层;3、第二介质层;4、反射层。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反射率曲线图。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反射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本发明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为一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1、吸收层2、第二介质层3和反射层4的多功能层叠加型结构,其中,第一介质层1和第二介质层3均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TM玻璃纤维布充当增强材料,第一介质层1总厚度为2. 3mm,第二介质层3总厚度为2. 4mm ;吸收层2 由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连续碳化硅纤维充当增强材料,其电阻率为 0. 81 Ω ·_,吸收层2总厚度为0. 35mm ;反射层4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T300 碳布为增强材料,反射层总厚度为0. 6mm。制备本实例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工艺步骤
(1)选取满足各功能层要求的TM玻璃纤维布、T300碳布和连续碳化硅纤维布;(2)以酚醛树脂为基体,采用模压成型工艺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具体步骤是将酚醛树脂与丙酮按照质量比1 1配制成酚醛树脂溶液,然后将酚醛树脂溶液均勻刷涂在上述各种纤维布上,室温晾置Mh,制成预浸料;将预浸料修剪成ISOmmX 180mm,按照铺层顺序和各层厚度,将预浸料铺入钢模中,以2V M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C,加压1. 5MPa,然后再以2V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C保压2h,自然冷至室温脱模,得到混杂纤维(玻璃纤维、碳化硅纤维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吸波材料。经过上述步骤制得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实测反射率曲线如图2所示,力学性能如下表1所示。由测试结果可见,实施例1制备的吸波材料的反射率在8GHz 18GHz均小于-10dB,力学性能与普通玻璃钢材料相当,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吸波功能。表1 模压工艺制备的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力学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为一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吸收层、第二介质层和反射层的多功能层叠加型结构,其中, 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均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吸收层由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反射层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中连续碳化硅纤维的电阻率为0. 6 Ω · cm 1 Ω · 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2. 2mm 2. 4mm,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0. 34mm 0. 38mm,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2. 3mm 2. 5m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0. 5mm 1. 0m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选取满足各功能层要求的玻璃纤维布、连续碳化硅纤维布和碳纤维布;(2)以树脂为基体,按照所述各功能层的叠加顺序和厚度,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制得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指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或丙烯酸树脂,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为手糊成型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指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或酚醛树脂,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为模压成型工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波材料为一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吸收层、第二介质层和反射层的多功能层叠加型结构,其中,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均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吸收层由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反射层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该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先选取满足各功能层的各种纤维;然后以树脂为基体,按照各功能层叠加顺序和厚度,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制得本发明的吸波材料。本发明的吸波材料具有结构简单、参数宽容度好、易于成型、吸波功能优良和材料成本低廉等优点。
文档编号B32B17/04GK102229267SQ20111008639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刘海韬, 周永江, 楚增勇, 程海峰, 郑文伟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