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39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件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覆膜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板件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背光模块的导光板或扩散板等板件的表面,在运送或存放的过程中因受
到外力而损伤,大多会对板件包覆一层保护膜,但是,现有包膜的方式大多仍是以人工进行,不但人力成本高且包覆效率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相关业者研发出如图I所示,中国台湾公告第M297342号「板件覆膜机」新型专利,该板件覆膜机I包含一前输送单元11、一与该前输送単元11间隔设置的后输送单元12、介于该前输送单元11与该后输送単元12间且上下对应设置的一上供膜単元13与一下供膜単元14、一对应该上供膜単元13设置的覆膜単元15、ー邻近该后输送単元12的压板单元16,及一与该压板単元16对应设置的裁膜単元17。利用该上、下供膜单元13、14,配合该覆膜単元15与该裁膜単元17,如图2所示,将ー板件100包覆在ニ膜片101中,借此,不但能降低人力成本还能提升包膜效率。但是,由于该覆膜単元15能使得所述膜片101的周缘相互紧密接合,因此,当要将该板件100自所述膜片101中取出时,使用者往往无法立刻找到所述膜片101的接合处以使所述膜片101相互分离,进而造成该板件100取用上的困扰与时间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取用板件的方便性的板件覆膜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板件覆膜装置包含一个覆膜単元,及ー个折角単元。该覆膜単元包括一个用于提供ー个第一保护膜的第一供膜机构、一个用于提供ー个第二保护膜且与该第一供膜机构间隔设置的第二供膜机构,及一个与该第一供膜机构对应设置的覆膜机构。该折角単元包括一个能够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切ロ机构,及ー个能够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折角机构,该切ロ机构具有ー个能够在该第一保护膜上形成一切ロ的切刃,该折角机构具有一个能够对应该切ロ以弯折该第一保护膜的夹爪。本实用新型所述板件覆膜装置,该切ロ机构还包括一个用于驱动该切刃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切ロ作动缸,该折角机构还具有ー个用于驱动该夹爪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折角作动缸,及一个设置于该夹爪上的加热件。本实用新型所述板件覆膜装置,该折角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覆膜単元上的滑轨、ー个设置于该滑轨且能够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移动的安装座,及ー个固设于该滑轨上的刻度尺,该切ロ机构的切ロ作动缸与该折角机构的折角作动缸是设置于该安装座上,且该折角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安装座且能够朝该第一保护膜方向吹出气体的吹气管。[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板件覆膜装置,还包含一个进料単元,该进料単元包括一个与该覆膜机构间隔设置的进料输送带、一个用于驱动该进料输送带的进料马达,及ー个驱动该进料输送带相对地面移动的进料作动缸,该刻度尺是面向该进料输送带方向。本实用新型所述板件覆膜装置,还包含一个出料単元,该出料単元包括一个与该覆膜机构间隔设置的出料输送带,及一个与该出料输送带间隔设置的机械手臂,该出料输送带与该进料输送带是位于该覆膜机构的两相反侧。本实用新型所述板件覆膜装置,还包含一个分割単元,该分割単元包括一个位于该出料输送带上方且与该出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轨道、一个能于该轨道上往复移动的裁刀、一个设置于该轨道上的压制作动缸,及ー块被该压制作动缸所驱动而相对该出料输送带往复移动的压板。本实用新型所述板件覆膜装置,该第一供膜机构具有一个与该第二供膜机构间隔枢设的第一张カ轮,及一个与该第一张カ轮间隔枢设的第一引导轮,该第二供膜机构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张カ轮对应枢设的第二张カ轮,及一个与该第二张カ轮对应枢设的第二引导轮。本实用新型所述板件覆膜装置,该覆膜机构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引导轮对应枢设的第一贴合轮、一个与该第二引导轮对应枢设的第二贴合轮,及一个用于驱动该第一贴合轮相对该第二贴合轮移动的覆膜作动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利用该切ロ机构于该第一保护膜上形成该切ロ,配合该折角机构的夹爪对应该切ロ以弯折该第一保护膜,使该第一保护膜产生一折角而与该第二保护膜错位,以便于后续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的分离作业,进而提升取用的方便性。

图I是ー侧视图,说明中国台湾公告第M297342号「板件覆膜机」新型专利。图2是ー示意图,说明该板件覆膜机覆膜的态样。图3是ー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板件覆膜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局部侧视图,辅助说明图3。图5是一局部俯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折角単元的态样。图6是另ー侧视图,辅助说明图5。图7是另ー俯视图,说明较佳实施例中出料単元与该分割単元的态样。图8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覆膜単元与进料单元的动作。图9、10是局部俯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切ロ机构的动作。图11、12是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待贴覆第一保护膜。图13是一局部俯视图,说明该折角单元的动作。图14是ー示意图,说明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的折角。图15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包覆板件的态样。图16是另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分割単元的动作。图17是另一局部俯视图,辅助说明图16。[0031]图18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出料单元的动作。图19是ー俯视图,说明完成包覆的板件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參阅图3、4,本实用新型板件覆膜装置2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覆膜単元3、ー设置于该覆膜単元3上的折角単元4、一与该折角単元4间隔设置的进料单元5、一与该进料单元5间隔设置的出料単元6,及一与该出料単元6对应设置的分割単元7。该覆膜单兀3包括一第一供膜机构31、一与该第一供膜机构31间隔设置的第二供
膜机构32,及一与该第一供膜机构31对应设置的覆膜机构33。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供膜机构31是位于该第二供膜机构32的上方,在实际应用上,该第一供膜机构31也能够位于该第二供膜机构32的下方,依然可达成相同的功效。该第一供膜机构31具有一与该第二供膜机构32间隔枢设的第一张カ轮311,及一与该第一张カ轮311间隔枢设的第一引导轮312,该第二供膜机构32具有一与该第一张カ轮311对应枢设的第二张カ轮321,及一与该第二张カ轮321对应枢设的第二引导轮322。该覆膜机构33具有一与该第一引导轮312对应枢设的第一贴合轮331、一与该第ニ引导轮322对应枢设的第二贴合轮332,及ー用于驱动该第一贴合轮331以相对该第二贴合轮332移动的覆膜作动缸333。參阅图4、5,该折角単元4包括一设置于该覆膜単元3上的滑轨41、ー设置于该滑轨41上的安装座42、一固设于该滑轨41上的刻度尺43、一设置于该安装座42上的切ロ机构44,及一与该切ロ机构44间隔设置于该安装座42上的折角机构45,而该刻度尺43是面向该进料单元5方向。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折角単元4是对应该第一供膜机构31设置,在实际应用上,该折角単元4也能够是对应该第二供膜机构32,依然可达成相同的功效。參阅图5、6,该切ロ机构44具有一切刃441,及一设置于该安装座42上以驱动该切刃441的切ロ作动缸442 ;该折角机构45具有一与该切刃441相间隔的夹爪451、ー设置于该安装座42上以驱动该夹爪451的折角作动缸452、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该夹爪451上的加热件453,及一设置于该安装座42且能够朝该第一供膜机构31方向吹出气体的吹气管454。參阅图4,该进料单元5包括一与该覆膜机构33的第一贴合轮331及第ニ贴合轮332间隔设置的进料输送带51、一用于驱动该进料输送带51的进料马达52,及ー驱动该进料输送带51相对地面移动的进料作动缸53 ;该出料単元6包括一与该覆膜机构33的第一贴合轮331及第ニ贴合轮332间隔设置的出料输送带61,及一与该出料输送带61间隔设置的机械手臂62,该出料输送带61与该进料输送带51是位于该第一贴合轮331的两相反侦れ參阅图3、4、7,该分割単元7包括一位于该出料输送带61上方且与该出料输送带6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轨道71、一能于该轨道71上往复移动的裁72、一设置于该轨道71上的压制作动缸73,及一被该压制作动缸73所驱动而相对该出料输送带61往复移动的压板74。參阅图8、9,实际应用吋,是将ー第一保护膜310套绕于该第一张カ轮311上,并经由该第一引导轮312的引导而通过该第一贴合轮331 ;另将ー第二保护膜320套绕于该第ニ张カ轮321上,并经由该第二引导轮322的引导而通过该第二贴合轮332。再将ー板件200对应该第一保护膜310置放于该进料输送带51上,并以该板件200的外观尺寸将该折角単元4的安装座42调整至如图9所示位置,而该刻度尺43是便于确定该第一保护膜310、该板件200与该安 装座42的相对位置,然后利用该进料作动缸53调整该进料输送带51的高度以符合不同厚度的板件200,之后该进料马达52驱动该进料输送带51将该板件200朝向该覆膜机构33方向输送。然后接续由该出料输送带61依据图8中箭头81所示方向输送该板件200,且该折角单元4的切ロ作动缸442就驱动该切刃441由图9所示位置移动至图10所示位置,而如图11所示,在该第一保护膜310切出一切ロ T,而使位于该切ロ T下方的第一保护膜310成为ー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而该切ロ作动缸442就驱动该切刃441回复至如图9所示位置。參阅图11、12,接着,吹气管454则朝该切ロ T方向吹气,而使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产生翘曲弯折。參阅图13、14,然后,该折角作动缸452则驱动该夹爪451夹制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产生翘曲弯折处,同时,所述加热件453则开始加热,使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形成一如图14所示的折角C,然后该夹爪451就开启并回复至如图9所示位置。參阅图15,然后,该板件200与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及该第二保护膜320同时经过该第一贴合轮331与该第二贴合轮332间,使形成有该折角C的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能与该第二保护膜320相互贴合并包覆该板件200。參阅图16、17,接下来,当该出料输送带61将包覆该板件200的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与该第二保护膜320移动到如图16所示的位置时,该压制作动缸73就驱动该压板74压抵后续另ー板件201,并让该裁72依据图17中箭头82所示方向沿着该轨道71进行裁断作业。參阅图18,当完成裁断作业后,该压制作动缸73就驱动该压板74回复至如图18所示位置,最后,则由该机械手臂62如图18所示,带动包覆该板件200的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与该第二保护膜320移动。參阅图19,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与该第二保护膜320能包覆该板件200,避免该板件200在运送或存放的过程中因受到外力而损伤,而该折角C则使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与该第二保护膜320相互错位,因此,当要取出该板件200吋,使用者就能够轻易发觉该折角C,并由该折角C处使该待贴覆第一保护膜310’与该第二保护膜320相互分离,进而提升取用板件200的方便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板件覆膜装置2利用该切ロ机构44于该第一保护膜310上形成该切ロ T,配合该折角机构45的夹爪451对应该切ロ T以弯折该第一保护膜310,使该第一保护膜310产生ー折角C而与该第二保护膜320错位,以便于后续该第一保护膜310该第二保护膜320的分离作业,进而提升取用板件200的方便性,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板件覆膜装置,包含一个覆膜単元,该覆膜単元包括一个用于提供ー个第一保护膜的第一供膜机构、一个用于提供ー个第二保护膜且与该第一供膜机构间隔设置的第ニ供膜机构,及一个与该第一供膜机构对应设置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干 该板件覆膜装置还包含一折角単元,该折角単元包括一个能够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切ロ机构,及一个能够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折角机构,该切ロ机构具有ー个能够在该第一保护膜上形成一切ロ的切刃,该折角机构具有一个能够对应该切ロ以弯折该第一保护膜的夹爪。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件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ロ机构还包括ー个用于驱动该切刃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切ロ作动缸,该折角机构还具有一个用于驱动该夹爪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折角作动缸,及一个设置于该夹爪上的加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折角单元还包括ー个设置于该覆膜単元上的滑轨、ー个设置于该滑轨且能够相对该第一供膜机构的第一保护膜移动的安装座,及一个固设于该滑轨上的刻度尺,该切ロ机构的切ロ作动缸与该折角机构的折角作动缸是设置于该安装座上,且该折角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安装座且能够朝该第一保护膜方向吹出气体的吹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件覆膜装置还包含ー个进料単元,该进料単元包括一个与该覆膜机构间隔设置的进料输送带、ー个用于驱动该进料输送带的进料马达,及ー个驱动该进料输送带相对地面移动的进料作动缸,该刻度尺是面向该进料输送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件覆膜装置还包含ー个出料単元,该出料単元包括一个与该覆膜机构间隔设置的出料输送带,及一个与该出料输送带间隔设置的机械手臂,该出料输送带与该进料输送带是位于该覆膜机构的两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件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件覆膜装置还包含ー个分割単元,该分割単元包括一个位于该出料输送带上方且与该出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轨道、一个能于该轨道上往复移动的裁刀、一个设置于该轨道上的压制作动缸,及ー块被该压制作动缸所驱动而相对该出料输送带往复移动的压板。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件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供膜机构具有一个与该第二供膜机构间隔枢设的第一张カ轮,及一个与该第一张カ轮间隔枢设的第一引导轮,该第二供膜机构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张カ轮对应枢设的第二张カ轮,及一个与该第二张カ轮对应枢设的第二引导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覆膜机构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引导轮对应枢设的第一贴合轮、一个与该第二引导轮对应枢设的第二贴合轮,及一个用于驱动该第一贴合轮相对该第二贴合轮移动的覆膜作动缸。
专利摘要一种板件覆膜装置,包含一覆膜单元,及一折角单元。该覆膜单元包括一个用于提供一第一保护膜的第一供膜机构,及一个用于提供一第二保护膜且与该第一供膜机构间隔设置的第二供膜机构。该折角单元包括一能够相对该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切口机构,及一能够相对该第一保护膜往复移动的折角机构。利用该切口机构于该第一保护膜上形成该切口,配合该折角机构对应该切口以弯折该第一保护膜,使该第一保护膜产生一折角而与该第二保护膜错位,以便于后续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的分离作业,进而提升取用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B32B37/10GK202573221SQ2012201920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郑钦汶 申请人:华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