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860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链整经机,具有整经滚筒,所述整经滚筒具有至少一个分经棒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分经棒共同作用的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提花链整经机在产生具有受限制的长度的链时得到应用。在产生链时,人们想要保留尽可能大的提花多样性。

为了该目的,沿着围绕整经滚筒的周向方向卷绕所谓的带。在此,带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并排布置的纱线。一旦链的期望的长度得到卷绕,所述带被移动并且来到位于已经卷绕的带旁。此后,能够重新实施该过程。在此,能够改变带中纱线的次序和/或数量。

一旦实现链的期望的宽度,在带长度的始端处和末端处分开带。为了该目的,在整经滚筒处设置分经棒。这些分经棒以已知的方式在链的始端处和末端处形成分绞(Kreuz)。同样地,能够设置例如用于定尺寸分隔(Schlichteteilung)的额外的分经棒。

链的末端处的纱线分绞(Fadenkreuz)的形成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带的最后的绕卷(Windung)在分经棒的上方得到引导。那么带的其余的绕卷必须位于分经棒的下方。在此,概念分经棒的“上方”意味着,带关于整经滚筒位于分经棒的径向外侧上。那么,概念分经棒的“下方”应该如下理解,即带位于整经滚筒和分经棒之间。

用于引导分经棒的可行方案在于,分经棒在其相应的自由的轴向的末端处设有钩部(Haken)。该钩部而后能够移出(ausfahren),用以夹住纱线并且在分经棒的上方引导纱线。

分经棒利用固定的轴向的末端在整经滚筒的轴向的末端处固定。由此,在任何情况下产生两个在分经棒的活动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分经棒在整经滚筒的轴向的延伸上下垂。另一方面,分经棒在其自由的轴向的末端处仅仅通过卷绕到整经滚筒上的纱线保持。在此存在的问题是,在整经开始时,首先仅仅较少的纱线层围绕整经滚筒卷绕。由此,也仅仅较少的纱线层经由分经棒卷绕。然而,整经滚筒能够被施加几百米每分钟的工作速度。较高的离心力作用到分经棒上。分经棒沿着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运动。在此,已经存在的纱线层会被损坏。紧接着,分经棒会与底部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该提花链整经机实现了分经棒的受控制的活动,尤其在整经覆盖层(Schärauftrag)较小时。

该任务在开头提到的类型的提花链整经机中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即保持装置能够沿着整经滚筒的轴向方向运动。

保持装置与分经棒的共同作用用来控制分经棒的活动。该控制不依赖于已经位于整经滚筒上的整经覆盖层。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保持装置能够沿着整经滚筒的轴向方向运动。由此,保持装置能够在分经棒的整个轴向的延伸上控制分经棒的活动。

在此优选地,整经滚筒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输送面,该第一输送面能够沿整经滚筒的轴向方向运动,其中,保持装置与第一输送面连接。整经覆盖层的纱线放置在第一输送面上。第一输送面能够从整经滚筒的第一轴向末端向着整经滚筒的第二轴向末端运动。保持装置与第一输送面的连接实现了保持装置沿整经滚筒的轴向方向的运动。该运动的实现能够通过已经在提花链整经机处存在的结构性的元件实现。

在此优选地,保持装置具有与分经棒处于嵌接中并且与第一输送面共同作用的保持元件。保持元件与分经棒的嵌接固定所述分经棒。该固定实现了分经棒的受控制的活动。保持元件与第一输送面的共同作用用于保持元件沿整经滚筒的轴向方向的运动。保持元件能够将分经棒保持并且由此固定在任意的位置处。分经棒的挠曲能够很大程度地得到避免。

此外,在此优选,保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张紧元件,该第一张紧元件沿整经滚筒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且连接保持元件与第一输送面。该第一张紧元件能够在一定的预紧力下连接保持元件与第一输送面。该预紧力补偿分经棒的挠曲。该第一张紧元件与第一输送面连接。由此,在第一输送面运动时,第一张紧元件被一起引导。第一张紧元件与保持元件的连接引起保持元件随着第一输送面的运动被一起引导。通过第一张紧元件沿整经滚筒的周向方向延伸,没有保持装置的结构性的元件沿径向方向凸出超过整经滚筒。在整经滚筒旋转时,能够避免保持装置例如与底部的碰撞。

优选地,保持元件释放容纳空间,在该容纳空间中布置分经棒,其中,保持元件能够随着第一输送面的运动一起引导。保持元件与分经棒不是仅仅形成点状的嵌接。由此,分经棒能够更可靠地固定。同样地,分经棒能够额外地在容纳空间中引导。这通过保持元件随着第一输送面的运动的一起引导实现。

在此优选,容纳空间具有沿整经滚筒的轴向方向的延伸,并且保持元件包围分经棒。分经棒额外地通过容纳在容纳空间中得到支撑。分经棒在容纳空间中面状的平放防止分经棒的挠曲。此外,保持元件包围分经棒。保持元件与分经棒的嵌接额外地得到确保。分经棒通过保持元件可靠地固定。分经棒能够通过该保持元件可靠地被引导。保持元件与分经棒脱离嵌接的发生能够避免。尤其当保持元件完全包围分经棒时是这种情况。然而,同样能够规定保持元件仅仅一定部分地包围分经棒。

优选地,保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连接保持元件与整经滚筒的第二输送面的第二张紧元件。在此,该第二张紧元件基本上承担与第一张紧元件同样的功能。该第二张紧元件也能够在一定的预紧力下连接保持元件与第二输送面。然而,在该情况下,第一张紧元件的预紧力和第二张紧元件的预紧力互相抵消。而后,第一张紧元件和第二张紧元件以与整经滚筒尽可能小的径向的间距得到安置。在此,第一张紧元件和第二张紧元件沿整经滚筒的周向方向延伸。由此,在整经滚筒旋转时,第一张紧元件和第二张紧元件没有进一步干扰提花链整经机的运行。同样地,实现了保持元件在其相对于分经棒的位置中固定。保持元件具有与整经滚筒尽可能小的径向的间距。由此,保持元件也没有进一步干扰提花链整经机的运行。

对此优选地,第一张紧元件和/或第二张紧元件在张力下与第一输送面和/或第二输送面连接。第一张紧元件与保持元件和第一输送面的连接实现了保持装置的简单的装配。本来在整经滚筒处存在的构件能够得到应用。不要求额外的构件。同样地适用于第二张紧元件与保持元件和第二输送面的连接。保持元件很大程度地与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同步地一起引导。这通过第一张紧元件和第二张紧元件的张力实现。由此,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的位置能够与保持元件的位置协调。

优选地,保持装置限制分经棒沿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的运动。在整经滚筒旋转时出现离心力。所述离心力作用到分经棒上。因此,在整经滚筒旋转时,分经棒沿着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运动。然而,已经存在的纱线层会被分经棒的这种类型的运动损坏。为了防止该情况,保持装置限制分经棒沿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的运动。为此,保持元件沿径向方向布置在分经棒的上方。该保持元件通过第一张紧元件和第二张紧元件保持在其径向的位置中。这通过第一张紧元件和第二张紧元件的张力实现。由此,分经棒在保持元件处的贴靠反作用于分经棒沿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的运动。

优选地,第一张紧元件和/或第二张紧元件构造成带子,第一输送面和/或第二输送面构造成铺设带(Verlegeband)。第一张紧元件和/或第二张紧元件作为带子的构造是简单并且成本低廉的。对于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是同样情况。本来在整经滚筒处存在的构件在此能够得到应用。保持装置能够以简单并且成本低廉的方式提供。

在所有情况下优选地,整经覆盖层能够沿整经滚筒的轴向方向覆盖到整经滚筒上,其中,保持装置的位置能够与整经覆盖层协调。整经覆盖层的覆盖相应于提花链整经机的已知的功能方式。保持装置的位置与相应的整经覆盖层协调。在整经覆盖层仅仅较小时,保持装置与整经覆盖层具有仅仅较小的间距。分经棒不能够沿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运动。由此,分经棒不会损坏存在的纱线层。保持装置限制分经棒沿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的运动。不会导致存在的纱线层的损坏。一旦足够的纱线卷绕到整经滚筒上时,排除了分经棒的不受控制的活动。保持装置能够运动离开整经覆盖层。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行根据本发明的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其中,该提花链整经机具有整经滚筒、至少一个分经棒和至少一个与分经棒共同作用的保持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为,提供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该提花链整经机实现了分经棒的受控制的活动,尤其在整经覆盖层较小时。

该任务在提到的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中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即保持装置在第一步骤中定位在分经棒的自由的轴向的末端处。

整经过程以在分经棒的自由的轴向的末端处的整经覆盖层开始。在整经过程开始时,整经覆盖层仅仅由较少的纱线层构成。在整经滚筒旋转时,分经棒会沿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运动。该运动通过仅仅较小的整经覆盖层不能够限制或者控制。分经棒的运动会损坏已经存在的纱线层。而后,分经棒会与底部碰撞。为了防止该情况,在分经棒的自由的轴向的末端处定位保持装置。

这在以整经覆盖层开始之前实现。在该位置处,保持装置能够限制分经棒沿整经滚筒的径向方向的运动。此后有待覆盖的纱线层的损坏由此得到防止。分经棒在其自由的轴向的末端处通过保持装置固定并且引导。分经棒的受控制的活动得到实现,尤其在整经覆盖层较小时。

在此优选地,整经覆盖层在第二步骤中覆盖到整经滚筒上,其中,保持装置和整经覆盖层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在保持装置运动到分经棒的自由的轴向的末端处之后,能够以整经覆盖层开始。保持装置随着整经覆盖层的增加朝着分经棒的固定的轴向的末端的方向运动。由此,保持装置没有妨碍整经覆盖层。在此,保持装置和整经覆盖层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为接下来的带始终提供足够的空间。带不会与保持装置碰撞。保持装置将分经棒固定在保持装置的相应的位置中并且引导分经棒。分经棒的活动能够可靠地得到控制。

优选地,在第三步骤中,保持装置在分经棒的固定的轴向的末端处定位。一旦足够的纱线卷绕到整经滚筒上时,排除了分经棒的不受控制的活动。而后,保持装置在分经棒的固定的轴向的末端处定位。现在,不再需要保持装置用来固定和引导分经棒。该任务现在能够由已经放置的带完成。通过保持装置在分经棒的固定的轴向的末端处的定位,整经过程没有被妨碍。

优选地,在实现预先确定的整经覆盖层时,实施第三步骤。为此,在准备阶段中确定,哪种整经覆盖层在没有保持装置作用下实现了分经棒的受控制的活动。一旦实现该预先确定的整经覆盖层,不再需要保持装置。此后,保持装置能够在分经棒的固定的轴向的末端处定位。例如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何时实现预先确定的整经覆盖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接下来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其中示出了:

图1示出了具有保持装置的提花链整经机;以及

图2示出了提花链整经机的保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整经滚筒2的提花链整经机1。该整经滚筒2具有分经棒3。该分经棒3利用固定的轴向的末端4紧固在整经滚筒2处。所述分经棒3具有第二末端。该第二末端构造成自由的轴向的末端5。该自由的轴向的末端5具有钩部6。

此外,所述整经滚筒2具有第一输送面7和第二输送面8。在此,所述第一输送面7和所述第二输送面8与保持装置9共同作用。

所述保持装置9具有保持元件10。所述保持元件10释放容纳空间11。

所述保持装置9与所述第一输送面7和所述第二输送面8的共同作用经由第一张紧元件12和第二张紧元件13实现。

所述保持装置9与整经覆盖层14有间距地紧固在所述整经滚筒2上。

所述保持装置9的功能方式现在接下来应根据图1来阐释。

所述保持元件10与所述分经棒3处于嵌接中。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该保持元件10完全地包围所述分经棒3。该分经棒3容纳在保持元件10的容纳空间11中。所述容纳空间11在此具有沿整经滚筒2的轴向方向的延伸。该分经棒3由此面状地支撑在所述容纳空间11中。由此,在所述整经滚筒2静止时,能够很大程度地避免分经棒3挠曲。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张紧元件12和所述第二张紧元件13相应地构造成带子。所述第一张紧元件12在一定的张力下连接保持元件10和第一输送面7。在此,所述第一输送面7构造成铺设带。所述第二张紧元件13连接保持元件10和第二输送面8。所述第二输送面8在此也构造成铺设带。第一输送面7和第二输送面8能够沿着整经滚筒2的轴向方向运动。

第一张紧元件12和第二张紧元件13沿着整经滚筒2的周向方向延伸。由此避免保持装置9的各个元件沿着整经滚筒2的径向方向凸出。由此,在整经滚筒2旋转时,能够避免保持装置9例如与底部的碰撞。

保持元件10相对于分经棒3可靠地固定在其位置中。第一张紧元件12和第二张紧元件13的张力用于此。保持元件10可靠地随着第一输送面7和第二输送面8的运动一起引导。第一张紧元件12和第二张紧元件13的张力限制分经棒3沿整经滚筒2的径向方向的运动。

在整经过程开始时,在第一步骤中,保持装置9被移置到分经棒3的自由的轴向的末端5处。在此时刻还没有整经覆盖层14位于整经滚筒2上。整经滚筒2还没有被置入旋转中。通过保持装置9很大程度地避免分经棒3的挠曲。

在第二步骤中,整经滚筒2被置入旋转中。整经覆盖层14覆盖到整经滚筒2上。只要仅仅存在较小的整经覆盖层14,分经棒3沿整经滚筒2的径向方向的运动必须受到限制。否则,分经棒3的这种类型的运动又会损坏已经在整经覆盖层14中存在的纱线。在整经滚筒2旋转时,保持装置9限制分经棒3沿整经滚筒2的径向方向的运动。由此,即使在整经覆盖层14仅仅较小时也能实现分经棒3的受控制的活动。

在整经过程继续进行时,整经滚筒2上的整经覆盖层14增加。然而,保持装置9和整经覆盖层14之间的间距在整经过程期间保持恒定。保持装置9没有妨碍整经过程。保持装置9和已经放置的带之间的碰撞能够避免。保持装置9固定分经棒3并且同时引导分经棒。

当实现一定的预先确定的整经覆盖层14时,已经放置在整经滚筒2上的带能够控制分经棒3的活动。因此,从实现一定的预先确定的整经覆盖层14时起,不再需要保持装置9。保持装置能够在此时刻被移置到分经棒3的固定的轴向的末端4处。在该位置中,不存在保持装置9负面地影响整经过程的危险。对于接下来的带,始终提供有足够的位置。带不会与保持装置9碰撞。

由此,保持装置9实现了分经棒3的受控制的活动,尤其在整经覆盖层14较小时。分经棒3的受控制的活动即使在整经滚筒2工作速度较高时也能够得到确保。

图2示出了保持装置9的细节视图。在此,同样的技术特征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所述保持元件10与分经棒3处于嵌接中并且完全包围分经棒。在此,分经棒3容纳在保持元件10的容纳空间11中。能够看出容纳空间11沿着整经滚筒2的轴向方向的延伸。分经棒3在容纳空间11中面状地得到支撑。由此,在整经滚筒2静止时能够很大程度地避免分经棒3的挠曲。

然而,容纳空间11不是形状配合地包围分经棒3。分经棒3在容纳空间11中拥有一定的间隙。此外,设置空程元件(Freilaufelement)15。该空程元件15布置在保持装置9处。该空程元件与保持装置共同作用。

在分经棒3沿整经滚筒2的径向方向运动时,分经棒3和整经滚筒2之间的径向的间距增大。例如当钩部6移出时,那么分经棒3在该方向上的运动是必要的。钩部6的移出用于夹住纱线并且在分经棒3的上方引导纱线。

不允许保持装置9妨碍分经棒3或者说钩部6的这种类型的运动。出于该原因,空程元件15在分经棒3的这种类型的运动中允许保持装置9自由运行。保持装置9能够跟随分经棒3的径向的运动。分经棒3能够不受阻碍地径向向外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