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钳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896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精梳机,特别涉及一种精梳机钳板机构。



背景技术:

钳板机构在精梳机中的主要作用是握持纤维丛后端供锡林梳理,并将梳理过的须丛送向分离钳口,以实现新旧纤维网的接合,只有钳板机构与锡林机构的有效的运动配合,才能充分发挥精梳机的作用。目前,机采棉精梳、化纤精梳市场火热,特别是对其精梳低落率的要求日益苛刻,实现精梳低落率的常用有效手段是精梳工艺选择较小的落棉隔距,但高效能棉纺精梳机选择小的落棉隔距时,钳板机构中的下钳板易与锡林针齿相碰,损坏锡林针齿及损伤钳板,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梳机钳板机构,该精梳机钳板机构在精梳机设置为任意的落棉隔距工艺时,钳板机构运动过程中下钳板都不会与锡林针齿相碰。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梳机钳板机构,包括锡林轴、钳板轴、钳板前摆臂、钳板后摆臂、钳板座和下钳板,所述钳板前摆臂一端枢接于锡林轴上,钳板后摆臂一端枢接于钳板轴上,锡林轴和钳板轴平行排列于精梳机上,钳板座一端与钳板前摆臂另一端铰接,钳板座另一端与钳板后摆臂另一端铰接,所述下钳板固定安装于钳板座内部的下端,所述下钳板与钳板座两端连线形成锐角夹角,且下钳板位于钳板座两端连线的上方。

钳板座、钳板前摆臂、钳板后摆臂组成以钳板轴与锡林轴为固定支点的双曲柄机构,并通过钳板轴的转动来实现钳板座带动下钳板的前后摆动,本专利通过上述机构改变钳板座上固装的下钳板与锡林针齿齿尖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其积极效果是:精梳机设置为任意的落棉隔距工艺,钳板运动的过程中下钳板都不会与锡林针齿齿尖相碰,该机构能满足高效能精梳机最小的落棉隔距的正常生产,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板座呈V形结构,下钳板固定安装于V形结构一侧壁上,钳板座形成折弯的结构有利于对下钳板的固定安装,当然钳板座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如直线结构等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钳板一端与钳板座的连接位置恰与钳板座与钳板前摆臂铰接位置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板座与钳板前摆臂和钳板后摆臂铰接相连的铰接轴的距离为187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上钳板,上钳板固定安装于钳板座内部上端,上钳板与钳板座固定连接点与钳板座与钳板前摆臂铰接轴的距离为75mm,且上钳板与钳板座固定连接点、钳板座两端与钳板前摆臂以及钳板座与钳板后摆臂的铰接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板前摆臂与锡林轴的枢接轴线到钳板前摆臂与钳板座的铰接轴线的距离为74mm,钳板后摆臂与钳板轴的枢接轴线到钳板后摆臂与钳板座的铰接轴线的距离为8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精梳机设置为任意的落棉隔距工艺,钳板机构运动过程中下钳板都不会与锡林针齿相碰,满足了高效能精梳机最小的落棉隔距的正常生产,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精梳机钳板机构,包括括锡林轴O1、钳板轴O2、钳板前摆臂2、钳板后摆臂5、钳板座4和下钳板3,所述钳板前摆臂2一端枢接于锡林轴O1上,钳板前摆臂另一端与钳板座一端铰接,其钳板前摆臂的枢接轴和铰接轴之间距离为74mm,钳板后摆臂5一端枢接于钳板轴上,钳板后摆臂另一端与钳板座另一端铰接,且钳板后摆臂5的枢接轴和铰接轴之间的距离为82mm,钳板座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87mm,所述下钳板固定安装于钳板座内部的下端,所述下钳板与钳板座两端连线形成锐角夹角,且下钳板位于钳板座两端连线的上方,还设有上钳板,上钳板与钳板座固定连接,钳板座4与上钳板的固连点O3与钳板座4一端的铰接点距离为75mm,且钳板座两端的铰接点与钳板座与上钳板的固连点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的钳板座4、钳板前摆臂2、钳板后摆臂5组成以锡林轴O1与钳板轴O2为固定支点的双曲柄机构,并通过钳板轴O2的转动来实现钳板座4带动下钳板3的前后摆动。

通过本专利这种精梳机钳板机构来改变钳板座4上固装的下钳板3与锡林针齿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具体方法是:通过钳板轴O2的转动,使钳板座4、钳板前摆臂2、钳板后摆臂5组成以锡林轴O1与钳板轴O2为固定支点的双曲柄机构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实现钳板座4上的下钳板3运动,特别是运动过程中下钳板3上任意点与锡林针齿齿尖运动轨迹1无交集,即不发生相碰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