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6869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陶瓷纤维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iBNC陶瓷纤维具有优异的抗烧蚀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高温抗蠕变性能、高温强度和模量保持率等,能够在1700℃以下不晶化,在1700℃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远好于SiC或Si3N4陶瓷,在2000℃时失重率极低,具有非常高的组织稳定性。SiBNC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前驱体转化法,但目前文献报道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陶瓷化得率仅在40%~70%之间,这也导致前驱体纤维在陶瓷化转变过程中失重大、空隙多,使陶瓷纤维存在缺陷大、强度低的问题。因此,要降低SiBNC陶瓷纤维的缺陷,提高SiBNC陶瓷纤维的强度,需要制备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

中国专利CN103342559A(公开日为2013年10月09日)公开了一种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甲基二氯硅烷(MeHSiCl2)、六甲基二硅氮烷(HMDZ)、BCl3及CH3NH2为原料,通过多步法合成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分子。该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抗高温性能好;缺点是:多步法操作繁琐、陶瓷化得率低。

2008年7月出版的《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第18期第31卷中的“Cl2MeSi-NH-BCl2and ClMe2Si-NH-BCl2:novel processable single source precursors of amorphous Si/C/B/N ceramics”(p3671-3679)一文公开了用单元前驱体法制备SiBNC陶瓷。该方法先通过两步反应合成Cl2MeSi-NH-BCl2和ClMe2Si-NH-BCl2,再通过Cl2MeSi-NH-BCl2、ClMe2Si-NH-BCl2与NH3的氨解反应得到SiBNC前驱体。该方法的优点是:前驱体交联度高,陶瓷化得率高;缺点是:前驱体产物不溶于通常的有机溶剂,萃取提纯方法操作繁琐,产物得率低,不适合前驱体的大量制备。

2014年8月出版的《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第11期第1004卷中的“High Yield Polyborosilazane Precursor for SiBN Ceramic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p409-414)一文公开了用前驱体转化法制备SiBNC陶瓷。该方法以甲基二氯硅烷、三氯化硼及氨气为原料,通过氨解反应得到目标前驱体。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步骤简单;缺点是:直接用NH3提供氮源,交联度难以控制,不利于纺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共缩聚得到前驱体低聚物,向前驱体低聚物中鼓入氨气,通过转氨反应得到前驱体聚合物,成功制备出柔韧性好、强度高、陶瓷化得率高的SiBNC陶瓷纤维,为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

本发明的一种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1)以SiCl4、BCl3及CH3NH2为原料,共缩聚,得到SiBNC前驱体小分子的正己烷溶液,提纯,得到SiBNC前驱体小分子;

(2)在氮气氛围下,90~110℃的条件下向步骤(1)中的SiBNC前驱体小分子中鼓入NH3,时间为4~8h,得到具有纺丝粘度的SiBNC前驱体聚合物;

(3)将步骤(2)中的SiBNC前驱体聚合物置于熔融纺丝设备中进行真空脱泡,熔融纺丝,得到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

所述步骤(1)中SiCl4、BCl3和CH3NH2的摩尔比例为1~2:2~1:14~22。

所述步骤(1)中共缩聚的条件为:氮气氛围下,-40~-20℃的条件下反应6-12h,溶剂为正己烷;反应容器为:带有搅拌桨的双层反应釜。

所述步骤(1)中提纯的方法为:将共缩聚的产物在油浴条件下85~105℃进行蒸馏,除去正己烷,得到正己烷体积含量低于10%(体积分数)的相对纯净的SiBNC前驱体小分子。

所述蒸馏是在带有搅拌及蒸馏装置的反应容器中进行。

所述步骤(2)中SiBNC前驱体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2500。

所述步骤(3)中真空脱泡的条件为:120~160℃的条件下真空脱泡4~8h。

所述步骤(3)中熔融纺丝的条件为:氮气氛围下,纺丝温度为90~110℃,纺丝压力为2~10MPa,卷绕速度为60~120m/min。

所述步骤(3)中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直径为30~70μm,陶瓷化得率为75%以上。

上述步骤涉及的氮气的纯度为99.99%以上。

本发明得到的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经过800~1100℃,4~8h的裂解,得到的陶瓷纤维的拉伸强度为650~800Mpa。

本发明的方法以SiCl4、BCl3及CH3NH2为初始原料,共缩聚合成SiBNC前驱体小分子,再通过用NH3部分取代CH3NH2的方法得到具有纺丝粘度的前驱体聚合物;制备的前驱体纤维的陶瓷化得率在75%以上,简化了操作。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

(2)本发明通过用三官能度的NH3部分取代二官能度的MeNH2提高体系的交联度,成功解决了SiBNC前驱体纤维陶瓷化得率低、脆性大的问题,为高陶瓷化得率的SiBNC前驱体纤维的连续式制备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中SiBNC前驱体纤维的实物图;

图2为实施例3中SiBNC前驱体纤维的SEM表面图;

图3为实施例3中SiBNC前驱体纤维的SEM断面图;

图4为实施例2中SiBNC前驱体纤维的TG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将带有搅拌桨的双层反应釜中置换为纯度为99.99%的氮气,以正己烷为溶剂,SiCl4、BCl3及CH3NH2为原料(SiCl4、BCl3及CH3NH2的摩尔比例为1:2:20),-20℃的条件下共缩聚6h合成SiBNC前驱体小分子的正己烷溶液;将该溶液置于带有搅拌及蒸馏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油浴加热至85℃蒸馏除去正己烷溶剂;待溶剂蒸馏完后,在氮气保护,90℃的条件下向前驱体小分子中鼓入4h的NH3,得到SiBNC前驱体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将SiBNC前驱体聚合物置于熔融纺丝设备中120℃的条件下真空脱泡4h,在氮气氛围,温度为90℃,压力为2MPa,卷绕速度为60m/min的条件下熔融纺丝制得直径为70μm的SiBNC前驱体纤维,纤维的陶瓷化得率为75%。上述得到的前驱体纤维经过800℃,6h的裂解,得到陶瓷纤维的拉伸强度为650MPa。

实施例2

将带有搅拌桨的双层反应釜中置换为纯度为99.99%的氮气,以正己烷为溶剂,SiCl4、BCl3及CH3NH2为原料(SiCl4、BCl3及CH3NH2的摩尔比例为1:1:14),-30℃条件下共缩聚9h合成SiBNC前驱体小分子的正己烷溶液;将该溶液置于带有搅拌及蒸馏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油浴加热至95℃蒸馏除去正己烷溶剂;待溶剂蒸馏完后,在氮气保护,100℃的条件下向前驱体小分子中鼓入6h的NH3,得到SiBNC前驱体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将SiBNC前驱体聚合物置于熔融纺丝设备中140℃的条件下真空脱泡6h,在氮气氛围,温度为100℃,压力为6MPa,卷绕速度为100m/min的条件下熔融纺丝制得直径为50μm的SiBNC前驱体纤维,纤维的陶瓷化得率为78%。上述得到的前驱体纤维经过800℃,6h的裂解,得到陶瓷纤维的拉伸强度为720MPa。如图4所示,前驱体纤维在氮气下加热至900℃的失重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室温至200℃,低分子量预聚物挥发引起失重,失重率约为1%;第二阶段从200℃到450℃,分子间缩聚脱除甲胺导致失重,失重率约为10%;第三阶段从450℃到450℃,甲基以甲烷形式脱除引起失重,始终率约为11%;加热到900℃时前驱体纤维的陶瓷化得率为78%。

实施例3

将带有搅拌桨的双层反应釜中置换为纯度为99.99%的氮气,以正己烷为溶剂,SiCl4、BCl3及CH3NH2为原料(SiCl4、BCl3及CH3NH2的摩尔比例为2:1:22),-40℃条件下共缩聚12h合成SiBNC前驱体小分子的正己烷溶液;将该溶液置于带有搅拌及蒸馏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油浴加热至105℃蒸馏除去正己烷溶剂;待溶剂蒸馏完后,在氮气保护,110℃的条件下向前驱体小分子中鼓入8h的NH3,得到SiBNC前驱体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2500;将SiBNC前驱体聚合物置于熔融纺丝设备中160℃的条件下真空脱泡8h,在氮气氛围,温度为110℃,压力为10MPa,卷绕速度为120m/min的条件下熔融纺丝制得直径为30μm的SiBNC前驱体纤维,纤维的陶瓷化得率为85%。上述得到的前驱体纤维经过800℃,6h的裂解,得到陶瓷纤维的拉伸强度为800MPa。前驱体纤维的实物图及表面形貌如图1-3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所得前驱体纤维连续,柔韧性良好,由图2、图3可以看出前驱体纤维表面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