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模塑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93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模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纸模塑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



背景技术: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一大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纸模塑制品,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卫生、方便、快捷、健康的生活需求,并以其实用、无毒、废弃后能完全降解、回归自然的特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纸浆模塑制品以来源广泛的芦苇、蔗渣、麦秸等草本植物纤维浆板或废弃纸品回收物为主要原料,本质自然纯净,一旦废弃可自然降解,因而纸浆模塑行业是一种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在国内、国际上都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与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的纸模塑行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还是一个新兴成长行业,在工艺、结构、模具、材料等方面还有很多很大的成长发展空间。在纸模塑制品生产过程中,当辅助生产系统配制浆液完毕后,第一道成型工序就是真空吸附、抄造成湿坯的抄坯工序。国内外对纸模塑制品的巨大的消费需求必然会要求纸模塑制品的生产会是大批大量的生产方式与一模多腔的成型制作。但在一模多腔的成型制作中、如何做到各模各腔成型工艺条件的一致性,如何能以最简捷的措施实现各模腔在吸滤抄坯过程中的气流平衡分配、为多件成型中的型坯提供相基本相同的成型工艺参数等成型工艺条件,并高效地实现纸模塑制品连续稳定地产出,是我们纸模塑行业都在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目前国内纸模塑业内常用的为真空吸滤抄坯成型方法,此真空成型法是利用真空吸滤技术成型,即在低浓纸浆成型模具内形成真空,使模内腔形成 负压,纸浆中的纤维在真空作用下被成型网面滤隔、均匀地沉积滤附在成型模表面的成型网上,而大量的水分在真空抽吸时被带走;当真空吸滤达到制件要求的厚度时,成型模从浆液中移出,进入后续的热压定型交联固化等成型工艺过程。真空成型法的浆液中的纤维在网模上的沉积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纤维种类、打浆度、真空度、浆料浓度和温度、以及制品成型持续时间等。这就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如一旦纤维种类、打浆度、浆料浓度各温度都己知确定后,在连续自动生产过程中制品的成型持续时间亦己设定,此时如果一模多腔、一次多件的批量生产中各吸滤成型中的型坯的抽吸力不一致、有差异,或者各成型工艺阶段所需的正压吹气同样有差异不一,会对成型过程中的型坯质量造成很大的问题,此正负压力气流的差异不一、会使同批成型的各型坯的质量重量差异不一致,同一型坯的各部位的厚度与纤维分布状态差异不一,甚至会造成连纸模塑制品正常的生产运行都无法维持的程度。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正压与真空负压气流的平衡分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纸模塑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可以让各型坯的成型工艺所需的正压与真空负压气流平衡分配,以使一次成型中的多个型坯能获得近乎一致的成型工艺条件。提高型坯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纸模塑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包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开设有总气道11,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模具安装底板3和模具4,所述底座1和模具安装底板3之间设置有气流分配底腔2,所述模具4和模具安装底板3之间固定设置后形成至少一个模具底腔41,所述模具4上设有若干 个气孔42,所述模具安装底板3上对应模具底腔41的位置开设有气流平衡分配气道组31。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分配底腔2内设置有若干个支柱21。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平衡分配气道组31由封闭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0和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1共同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0通过螺堵32实现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个模具底腔41对应的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1的数量一样。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底腔2的高度为所述总气道11直径的20%~30%。

本实用新型可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总气道供吸滤抄坯时的吸滤气流或成型工艺所需的正负压气流进出,并分别经过气流分配底腔、气流平衡分配气道、模具底腔、模体气孔等,使气流平衡分配,符合在成浆液中吸滤抄坯及其他成型工艺所需的正负压气流等工艺程序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11:总气道 2:气流分配底腔 21:支柱

3:模具安装底板 31:气流平衡分配气道 32:螺堵

310:封闭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 311: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

4:模具 41:模具底腔 42:气孔 5:成浆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纸模塑气流平衡分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纸模塑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包括一底座1,在底座上,优选为中间位置开设有总气道11,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模具安装底板3和模具4,底座1和模具安装底板3之间设置有类似腔体结构的气流分配底腔2,在气流分配底腔2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的底腔支柱21,支柱21主要是将模具安装底板3上安装的模具所承受的和合模力经底腔支柱2传递给下方的底座1,模具4和模具安装底板3之间固定设置后形成至少一个模具底腔41,模具4上设有若干个气孔42,模具在吸滤抄坯时处于成浆液5中,模具安装底板3上开设有若干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

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在实际吸滤抄坯时不能全部处于开通状态或全部处于封闭状态,应根据当时一次所需成型多件制品的排列分布及制品模具底腔4的实际位置与结构来决定模具安装底板3某些部位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必须打开,某些部位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必须堵塞,以保证一模多腔的各制品在吸滤抄坯过程中的正负压气流平衡下的成型质量。因此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分为封闭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0和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1,其 中封闭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0可用螺堵进行堵塞,同时也可选用其他材料进行堵塞。总之,模具安装底板3上开设有若干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为一模多腔及各种成型需求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案。十分重要的是,因为每一个气流平衡分配气道在开通状态下,即代表一个工况条件下一定的通流截面积、及一定通流时间内的一定的通流量;如打开了N个气流平衡分配气道,即代表了工况条件下具备了N个通流截面积之和、及一定时间内的N个通流量之和。如果各模具的底腔内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开通的数量不一致(即打开螺堵的数量不一致),会使各模具的在工况条件下通流量不一致而造成各模具的在真空吸滤抄坯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不一致,最终使型坯的质量不一致,而这是一定需要避免的。因此每个模具底腔41相对应的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1开通数应一致的。

模具安装底板3及气流分配底腔2应较宽大设置,以满足一模多腔、一次多件的批量生产所需;但气流分配底腔2高度不宜过高,应与总气道11的直径成一定比例关系,气流分配底腔2高度是总气道11直径的20%~30%,本实施例中,气流分配底腔2高度可以优选为总气道11直径的20%或者25%或者30%。

例如,在一950mm×650mm模具安装底板上开设有均布设置的50个气流平衡分配气道,气流平衡分配气道的通流直径均为22mm,模具安装底板下部的气流平衡分配底腔的高度为20mm,而总气道的直径为100mm。在实际多年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其可满足各种模具与成型工艺的气流平衡分配需求并生产完全符合要求的各类制品,此在生产实践中也验证的本专利技术的科学技术性与实用性。

该纸模塑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在吸滤抄坯时的吸滤气流或成型工艺所需的正负压气流、均在底座1中间的总气道11进出,气流经模具安装底板3底部的气流分配底腔2、并通过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1进出上方一模多腔的各模具底腔41,然后经各模具底腔41进出模体4上开设的众多模体气孔42,符合在成浆液中吸滤抄坯及其他成型工艺所需的正负压气流等工艺程序需求。

真空吸滤是在在总气道11的真空抽吸的作用下,在较宽大的模具安装底板3底部的气流分配底腔2内使真空负压获得均衡的分布,在模具安装底板3本体上开放式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1内的真空负压亦能相同一致,并使处于其上部的模具4的模具底腔41内的真空负压也能取得相同一致,由此则可使在模具4上方在真空吸滤作用下通过模体4上的模体气孔42的抽吸作用,使处于成浆液6中的各模具表面的各部位获得相似的真空吸滤成坯的工艺条件、使成浆液6中的纤维经吸滤逐层沉积成型坯。

同时,成型工艺所需的正压气流,亦自总气道11进入气流平衡分配底腔2后,同样在较宽大的较宽大的模具安装底板3底部的气流分配底腔2内使此气流的正压获得均衡的分布,在较宽大的模具安装底板3本体上开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311内经过时的压力相同一致,并在进入各模具的模具底腔41时、分别通过模具4上的众多模体气孔42时的各气孔的气流压力与流速能取得较为一致的效果,使此正压气流的纸模塑成型工艺中的下吹气“匀浆”效果、或“下吹上吸”制品转移效果能趋于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平衡分配底腔较宽大的面积是必需的,由此可满足实施一模多腔多件成型的批量生产所需。但气流平衡分配底腔不宜高度太大, 因较大的底腔空间会使经流的气量同样会增大,使能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会使工艺动作的响应速度造成滞后的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平衡分配底腔在其中起到“承前启后”“承下启上”的关键部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安装底板上众多的气流平衡分配气道及螺堵的结构方案为一模多腔的多种工艺方案的需求提供了各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本实用新型相比一模一腔、或一模多腔多条气道及管阀操控的繁复的结构形式,非但是一种结构简化,更是一种技术进步。

还需特别作出说明的是,本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由于整个模体与底部支撑结构强度与刚度均较大,十分有利于抄坯后即时进行上下模强烈挤压深度脱水工艺的实施,为节能低耗高效的制品生产提供了先天条件。

本纸模塑一模多腔气流平衡分配结构技术可应用于纸模塑手动、半自动机的生产方式,更适用于纸模塑全自动机器设备。

以上仅是本使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