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包装袋分切封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335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包装袋分切封边装置。



背景技术:

制袋机是制作包装袋的专用设备,广泛用于各种塑料、纸质等材料的包装袋的生产。高速制袋机成型包装袋过程是:将上膜和下膜分别导向输送,于合适位置对上下膜进行重叠,重叠后的薄膜经纵向、横向热封后形成多个小袋一体结构,最后进行分切形成多个小袋。将热封后的薄膜进行分切形成袋体是制袋机必不可少的装置,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热封和分切由热分切装置完成,然后袋体牵引输送,在传送过程中一般采用上下环形皮带夹持牵引,采用环形皮带牵引无定位且两皮带间存在间隙,易造成牵引跑偏,影响前端焊接和后端切断动作,并且由于热封分切工序时,需要停顿1-3秒,而目前的牵引设备无法达到该要求,虽然也可以完成以上热封分切工序,但是放卷和袋体制作完成后的输出存在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制作效率和袋体质量;并且由于卷辊直接架设于卷辊支架上,并未收到张紧限制,从而从卷辊上输出的包装膜在收到拉力后,卷辊容易随着惯力顺着放卷方向加速度转动,从而造成包装膜松散,导致输出包装膜位置偏移,直接导致后续封口分切精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包装袋分切封边后间隙性强制送进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包装袋分切封边装置,包括包装袋输送结构、分切封边机构和包装膜放卷机构,所述包装膜放卷机构包括收卷有包装膜的卷辊、若干设置于支撑架内的导向辊、卷辊支架、压膜带、压膜重力块,支撑架内上侧设有上导向辊,其下侧设有第一下导向辊、第二下导向辊,上导向辊与第二下导向辊之间设有中导向辊,所述卷辊支架位于支撑架的右侧,卷辊置于卷辊支架上,包装膜一端自卷辊导出依次绕经第一下导向辊、上导向辊、第二下导向辊、中导向辊后输出至分切封边机构,所述压膜带的贴附于卷辊右侧包装膜外侧,压膜带的上端与支撑架的右侧上端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压膜重力块,且该压膜重力块位于卷辊右侧下方。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中导向辊左侧支撑架内设置由牵引电机驱动的主动牵引辊,主动牵引辊的上侧设有从动牵引辊,主动牵引辊与从动牵引辊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包装袋输送结构包括机架、主动辊、从动辊、提升气缸、转臂、下中间辊、上中间辊、下导辊、上导辊和驱动电机,机架上侧从左至右分别布置安装有主动辊、下中间辊和下导辊,主动辊、下中间辊的上方分别布置有与机架连接的从动辊、上中间辊,上中间辊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臂,且转臂的一端分别与上中间辊轴向两端铰接,其另一端分别与上导辊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端与一侧的转臂上连接,主动辊、下中间辊与下导辊之间外侧套设有下同步输送带,从动辊、上中间辊与上导辊之间的外侧套设有上同步输送带,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辊的一端传动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向一端分别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提升气缸的缸体端与机架铰接,其上端活塞杆端与转臂中部铰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主动辊与下中间辊之间下同步输送带的下侧带副下侧设有下张紧辊,才从动辊与上中间辊之间上同步输送带的上侧带副外侧设有上张紧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制作方便;通过在卷辊的右侧包装膜外侧设置压膜带,并且压膜带的上端与支撑架的右侧上端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压膜重力块,从而在包装膜在收到拉力输出时,压膜带克服惯力因素,避免卷辊由于惯力顺着放卷方向加速度转动,另一方面对收卷与卷辊上的包装膜进行整理,保证输出的包装膜平整,其制作成本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向一端分别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而在电机带动主动辊逆时针转动时,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同步输送带相持并将夹持于上下同步输送带之间的袋体向右输出;设置转臂的目的在于:上同步输送带、下同步输送带均同步转动且上同步输送带、下同步输送带相互贴合,上同步输送带与下同步输送带将由前序送进机构输出的袋体进行夹持牵引,牵引规定长度后,驱动转臂并使上同步输送带右侧端抬起脱离下同步输送带,然后进行封口焊接分切工序,并在停顿1-3秒后,转臂回收,使得上同步输送带、下同步输送带相互贴合,从而上同步输送带与下同步输送带袋体配合夹持牵引,从而完成封口焊接和分切后袋体输出,大大提高有效切割的效率,输送过程中袋体不会偏移,传送精准稳定,且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包装袋分切封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自动包装袋分切封边装置,包括包装袋输送结构31、分切封边机构32和包装膜放卷机构33,所述包装膜放卷机构33包括收卷有包装膜26的卷辊22、若干设置于支撑架18内的导向辊、卷辊支架24、压膜带21、压膜重力块25,支撑架18内上侧设有上导向辊16,其下侧设有第一下导向辊20、第二下导向辊19,上导向辊16与第二下导向辊19之间设有中导向辊17,上导向辊16、第一下导向辊20、第二下导向辊19、中导向辊17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架连接,分切封边机构32、各导向辊与支撑架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作详述。

所述卷辊支架24位于支撑架18的右侧,卷辊22置于卷辊支架24上,包装膜26一端自卷辊22导出依次绕经第一下导向辊20、上导向辊16、第二下导向辊19、中导向辊17后输出至分切封边机构32,所述压膜带21的贴附于卷辊22右侧包装膜26外侧,压膜带21的上端与支撑架18的右侧上端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压膜重力块25,且该压膜重力块25位于卷辊22右侧下方。

中导向辊17左侧支撑架18内设置由牵引电机28驱动的主动牵引辊29,主动牵引辊29的上侧设有从动牵引辊27,主动牵引辊29与从动牵引辊27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包装袋输送结构31包括机架1、主动辊2、从动辊3、提升气缸4、转臂5、下中间辊6、上中间辊7、下导辊8、上导辊9和驱动电机10,机架1上侧从左至右分别布置安装有主动辊2、下中间辊6和下导辊8,主动辊2、下中间辊6的上方分别布置有与机架1连接的从动辊3、上中间辊7,上中间辊7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臂5,且转臂5的一端分别与上中间辊7轴向两端铰接,其另一端分别与上导辊9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提升气缸4的活塞杆端与一侧的转臂5上连接,主动辊2、下中间辊6与下导辊8之间外侧套设有下同步输送带11,从动辊3、上中间辊7与上导辊9之间的外侧套设有上同步输送带12,所述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辊2的一端传动连接,主动辊2和从动辊3的轴向一端分别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提升气缸4的缸体端与机架1铰接,其上端活塞杆端与转臂5中部铰接。主动辊2与下中间辊6之间下同步输送带11的下侧带副下侧设有下张紧辊13,才从动辊3与上中间辊7之间上同步输送带12的上侧带副外侧设有上张紧辊14。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