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扯断的混合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726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易扯断的混合纺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健康穿着舒适穿着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明显。真丝面料以其优秀的亲肤性和独特的触感受到人们的亲睐,越来越多的真丝面料被用来做各种款式的衣服。真丝面料在日常使用时也存在着些许弊端。比如用真丝纺线做成的面料由于其抗拉能力较差,即使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也会被扯断破坏整件衣服的美感甚至无法穿着造成浪费。因此如何使真丝纺线既保有真丝材质的亲肤性和触感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是值得研究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扯断的混合纺纱线,利用内层纤维抗拉力,利用中间层为外层蚕丝层留有足够长度以免受外力作用从而达到不易被扯断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一种不易扯断的混合纺纱线,由碳化硅芯层、中间膨体层、蚕丝外层组成,所述碳化硅芯层是由碳化硅纤维加捻聚合而成,所述中间膨体层是由腈纶膨体纱纤维在所述碳化硅芯层表面上加捻聚合而成,所述蚕丝外层是由蚕丝纤维在所述中间膨体层表面上加捻聚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碳化硅芯层截面为圆形,所述中间膨体层与蚕丝外层截面为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碳化硅芯层、中间膨体层、蚕丝外层均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碳化硅芯层、中间膨体层、蚕丝外层横截面的面积之比为1:2:2。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不易扯断的混合纺纱线,利用中间膨体层蓬松可压缩的特性将蚕丝外层撑开使其具有足够的长度应对受到的拉扯力免于被扯断,极大程度的提高该纺纱线的抗拉强度,且该纺纱线外层是蚕丝外层因此同时具有蚕丝纱线优秀的亲肤性和独特的触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各构件为:

1-碳化硅芯层,2-中间膨体层,3-蚕丝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不易扯断的混合纺纱线,由碳化硅芯层、中间膨体层、蚕丝外层组成,所述碳化硅芯层是由碳化硅纤维加捻聚合而成,所述中间膨体层是由腈纶膨体纱纤维在所述碳化硅芯层表面上加捻聚合而成,所述蚕丝外层是由蚕丝纤维在所述中间膨体层表面上加捻聚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碳化硅芯层截面为圆形,所述中间膨体层与蚕丝外层截面为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碳化硅芯层、中间膨体层、蚕丝外层均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碳化硅芯层、中间膨体层、蚕丝外层横截面的面积之比为1:2:2。

本实用新型的各结构作用:本纺纱线由内到外的层结构依次为:碳化硅芯层、中间膨体层、蚕丝外层。当纺线受到拉扯力时,碳化硅芯层由于具有高强度的抗拉能力会产生反向力阻止纺线发生进一步形变,而在同时最外层的蚕丝外层在拉扯力的作用下收紧,但由于中间膨体层在受力时其在横截面上会被压变形从而使最外层的蚕丝外层拥有更多的长度以供被拉长,但在最内层碳化硅芯层的抗拉反作用力下外层蚕丝几乎不会受力被拉扯断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不易扯断的混合纺纱线,利用中间膨体层蓬松可压缩的特性将蚕丝外层撑开使其具有足够的长度应对受到的拉扯力免于被扯断,极大程度的提高该纺纱线的抗拉强度,且该纺纱线外层是蚕丝外层因此同时具有蚕丝纱线优秀的亲肤性和独特的触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