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的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9586发布日期:2018-08-14 19:1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的裁切机构。



背景技术:

编织袋的制作过程包括对多个编织袋进行一端的缝合、对缝合位置进行上胶纸贴合以及对相邻的两个编织袋进行裁切的步骤。

现有技术中对编织袋的缝合及粘贴胶纸部位的裁切主要通过人工剪裁,进而影响到编制袋的加工生产效率,并由于采用人力的方式进行剪裁而显著提升编制袋的加工生产成本,影响到编织袋加工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的裁切机构,该裁切机构具有显著提升编织袋加工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的裁切机构,包括机架以及架设在所述机架上并用于传送编织袋的传送带,相邻两个所述编织袋之间连接有裁切端,所述传送带的一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剪切槽,所述剪切槽内设置有裁切所述裁切端的裁切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裁切件运行时,对连接相邻两个编织袋的裁切端进行剪裁,从而起到将多个相连的编织袋剪裁分离的作用,显著提升对裁切端的自动化剪裁效率,并在降低编制袋的加工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编织袋加工生产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裁切件包括位于所述编织袋下侧的裁切板,所述裁切板远离所述编织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裁切板侧壁抵接的裁切刀,所述裁切刀远离裁切板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所述裁切刀做周向往复运动进而对所述裁切端裁切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裁切刀以铰接柱为轴做周向往复运动,进而在裁切刀向裁切板靠近时,裁切刀与裁切板相互配合即可对裁切端进行裁切,从而起到显著提升对裁切端的自动化剪裁效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柱以及一端与所述固定柱的侧壁转动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裁切刀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驱动端起到驱动裁切刀以铰接柱为轴做周向往复运动的作用,并在气缸运行时,气缸相对于固定柱摆动,进而起到有效驱动裁切刀转动并对裁切端进行剪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裁切刀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起到挤压裁切刀并驱使裁切刀的侧壁与裁切板的侧壁时刻抵接并挤压的作用,从而令裁切板与裁切刀持续有效地对裁切端进行剪裁,从而有效避免裁切板与裁切刀因分离而影响到对裁切端进行剪裁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铰接柱螺纹连接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松弛后旋紧螺栓,进而起到压紧弹簧的作用,并通过压缩的弹簧挤压裁切刀使得裁切刀与裁切板之间保持相互抵接并挤压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裁切板朝向所述传送带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引导并支撑所述编织袋的引导弧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编织袋随着传送带的传送向裁切件移动时,引导弧面块起到引导编织袋运行到裁切板上的作用,进而在裁切端移动至裁切板的后端时,裁切刀向裁切板靠近并对裁切端起到切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侧架,两个所述侧架相向的一侧侧面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下端铰接有与所述编织袋抵接并挤压的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编织袋随着传送带的传送而移动时,压轮在编织袋的上表面向下挤压编织袋,并随着编织袋的移动而转动,从而起到有效避免编织袋在移动过程中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相对的移动而影响到裁切刀和裁切板对裁切端的剪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裁切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裁切件对所述裁切端的两端进行剪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裁切件对裁切端的两端进行裁切,从而起到显著减少编织袋上留存的裁切端的长度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通过与固定柱铰接的气缸驱动与铰接柱铰接的裁切刀向与裁切刀抵接并挤压的裁切板运动,进而起到将运行至裁切板后端的裁切端进行有效剪切的作用,显著提升编织袋的加工效率;2. 通过设置两个分别对裁切端的两侧进行剪切的裁切件,进而在显著提升裁切端的裁切效率的同时,减少编织袋上遗留的裁切端的长度,从而提升起到提升编织袋的加工生产效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侧架;12、摆臂;13、压轮;14、剪切槽;2、传送带;3、编织袋;31、裁切端;4、固定柱;5、气缸;6、裁切刀;61、弹簧;7、铰接柱;71、螺母;8、裁切板;9、引导弧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的裁切机构,包括机架1以及架设在机架1上的传送带2。传送带2上放置有多个编织袋3。相邻两个编织袋3之间连接有等待被剪切的裁切端31。需要提及的是,在传送带2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剪切槽14。位于编织袋3上的裁切端31在进入传送带2时被放置在剪切槽14的上端以备后续的剪切。除此之外,为了避免编织袋3在对裁切端31进行剪切时与传送带2之间产生相对的移动而影响到裁切端31的剪切,从而在机架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相互平行的两个侧架11。且两个侧架11相向的一侧侧面上沿侧架11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摆臂12,摆臂12的下端铰接有与编织袋3的上表面抵接并挤压的压轮13,进而在编织袋3随着传送带2的传送而移动时,压轮13在编织袋3的上表面上向下挤压编织袋3,并随着编织袋3的移动而转动,从而起到有效避免编织袋3在移动过程中与传送带2之间产生相对的移动而影响到对裁切端31的剪切,显著提升裁切端31的裁切良品率。

如图2所示,机架1的一侧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依次设置的固定柱4,固定柱4设置有上端与固定柱4铰接的气缸5,且气缸5的下端为驱动端,该驱动端铰接有对裁切端31进行剪切的裁切刀6。需要提及的是,在剪切槽14内设置有位于编织袋3下侧的裁切板8。裁切板8远离编织袋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柱4固定连接的铰接柱7。铰接柱7穿过裁切刀6的中间部位后与裁切刀6转动连接,进而在使得裁切刀6与裁切板8的侧壁相互抵接并挤压后,气缸5起到驱动裁切刀6以铰接柱7为轴做周向的往复摆动的作用,进而在裁切刀6向裁切板8靠近时,裁切刀6与裁切板8相互配合即可对裁切端31进行有效的裁切,从而起到显著提升对裁切端31的自动化剪裁效率的作用。于此同时,通过两个裁切刀6以及裁切板8的相互配合对裁切端31的两端进行剪切将起到显著缩短编织袋3上存留的裁切端31的长度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对裁切端进行的裁切效率。

如图2所示,在铰接柱7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71。并在螺母71和裁切刀6之间设置向两端挤压的弹簧61,从而令弹簧61起到挤压裁切刀6的同时驱使裁切刀6的侧壁与裁切板8的侧壁时刻抵接并挤压的作用,令裁切板8与裁切刀6持续有效地对裁切端31进行剪裁,进而有效避免裁切板8与裁切刀6因分离而影响到对裁切端31进行剪裁的效率。为了避免编织袋3位于剪切槽14的一端因重力下垂而影响到裁切端31的剪切,进而在裁切板8朝向传送带2前端的一侧设置引导并支撑编织袋3的引导弧面块9,进而在编织袋3随着传送带2的传送向裁切刀6移动时,引导弧面块9起到引导编织袋3运行到裁切板8上的作用,进而在裁切端31移动至裁切板8的后端时,裁切刀6向裁切板8靠近并对裁切端31起到切断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