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丝过渡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480发布日期:2019-02-19 19:1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涤纶丝过渡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纤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纶丝过渡轮。



背景技术:

过渡轮是将其安装在轴承外面,当丝、线在槽内表面走过时,线轮随丝、线转动,从而将滑动摩擦转换成静摩擦,目前在很多领域都使用了过渡轮技术。

现有的涤纶丝过渡轮在使用成本和寿命都比较短,在长时间使用过渡轮后,u型轮因摩擦会导致一定的磨损,这时只能将过渡轮整体换下,使用新的过渡轮,并且过渡轮的轴承与钢珠在工作时会有摩擦,摩擦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铁屑,铁屑会对过渡轮的转动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会减少过渡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涤纶丝过渡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u型轮受磨损后无需整体更换,以降低成本,并且能避免铁屑对过渡轮的转动产生影响的涤纶丝过渡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涤纶丝过渡轮,包括u型轮和轴承体,所述u型轮的中心设置有轴承孔,轴承体设置在轴承孔中,轴承体的长度小于轴承孔的长度,所述轴承体包括外轴承体、内轴承体和设置在外轴承体和内轴承体之间的钢珠,内轴承体的中心为穿轴孔,u型轮的一侧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中心设置有与穿轴孔相对应的中心孔,盖板通过第一螺钉与u型轮相连接,盖板的内壁与轴承体的侧壁之间在轴承孔内形成置屑腔,盖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顶端穿过置屑腔后与外轴承体的侧壁相抵触,盖板上设置有多个出屑孔,出屑孔位于轴承孔与盖板的贴合处。

本发明中的涤纶丝过渡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孔为一侧孔径小,另一侧孔径大的喇叭口状,所述外轴承体的外壁为与之相配合的圆台状,所述盖板位于轴承孔的大孔径侧。

本发明中的涤纶丝过渡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屑孔以轴承孔的中轴线沿环向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涤纶丝过渡轮,其采用分体式的结构,使u型轮与轴承体之间可以进行拆卸,当u型轮的表面受到磨损时,可以只对u型轮进行更换,而无需更换轴承体,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其u型轮和轴承体之间的装配面采用斜面,在钢珠工作时产生铁屑时,铁屑能从出屑孔中排出,避免了对过渡轮的转动产生影响,提高了过渡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型轮,2、轴承孔,3、外轴承体,4、内轴承体,5、钢珠,6、穿轴孔,7、盖板,8、中心孔,9、第一螺钉,10、置屑腔,11、出屑孔,12、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涤纶丝过渡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涤纶丝过渡轮,包括u型轮1和轴承体,所述u型轮1的中心设置有轴承孔2,轴承体设置在轴承孔2中,轴承体的长度小于轴承孔2的长度,所述轴承体包括外轴承体3、内轴承体4和设置在外轴承体3和内轴承体4之间的钢珠5,内轴承体4的中心为穿轴孔6,u型轮1的一侧设置有盖板7,盖板7的中心设置有与穿轴孔6相对应的中心孔8,盖板7通过第一螺钉9与u型轮1相连接,盖板7的内壁与轴承体的侧壁之间在轴承孔2内形成置屑腔10,盖板7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螺钉12,第二螺钉12的顶端穿过置屑腔10后与外轴承体3的侧壁相抵触,盖板7上设置有多个出屑孔11,出屑孔11位于轴承孔2与盖板7的贴合处。所述出屑孔11以轴承孔2的中轴线沿环向均匀分布。所述轴承孔2为一侧孔径小,另一侧孔径大的喇叭口状,所述外轴承体3的外壁为与之相配合的圆台状,所述盖板7位于轴承孔2的大孔径侧。

上述的涤纶丝过渡轮,其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其u型轮1与轴承体之间只需拆卸第一螺钉9和第二螺钉12,从u型轮1上取下盖板7,即可使轴承体从u型轮1中拆出,当u型轮1的表面受到磨损时,可以只对u型轮1进行更换,而无需更换轴承体,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其u型轮1和轴承体之间的装配面采用斜面,在钢珠5工作时产生铁屑时,铁屑进入置屑腔10,然后沿着轴承孔2的斜面后从出屑孔11中排出,避免了对过渡轮的转动产生影响,提高了过渡轮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丝过渡轮,包括U型轮和轴承体,所述U型轮的中心设置有轴承孔,轴承体设置在轴承孔中,轴承体的长度小于轴承孔的长度,所述轴承体包括外轴承体、内轴承体和设置在外轴承体和内轴承体之间的钢珠,内轴承体的中心为穿轴孔,U型轮的一侧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中心设置有与穿轴孔相对应的中心孔,盖板通过第一螺钉与U型轮相连接,盖板的内壁与轴承体的侧壁之间在轴承孔内形成置屑腔,盖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顶端穿过置屑腔后与外轴承体的侧壁相抵触,盖板上设置有多个出屑孔,出屑孔位于轴承孔与盖板的贴合处。其可以只对U型轮进行更换,而无需更换轴承体,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其铁屑能从出屑孔中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兴;李协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2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