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纸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455发布日期:2019-04-17 00:0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和纸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纸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和纸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古代中国所发明的"纸"通过高丽传到了日本后,以日本独特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产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纸张--和纸。日本古都奈良佛教盛行,平安京设立了官方造纸工场,于是日本的纸在关西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和纸经历了1200年漫长的历史,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许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即使在西洋纸普及的今天,和纸仍是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和纸在现代艺术领域也展示了新的魅力,活跃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关西作家们倍受世人瞩目。

例如花瓣形的和纸可以作为艺术制作的基本素材,也可以成为墙上装饰画的材料,还可以成为儿童的贴画玩具。

现有的和纸生产过程中,依旧采用和普通纸一样的大面积涂胶、然后模切出基本的形状,最后将基本形状首尾粘结形成和纸卷,由于和纸花瓣很小,因此如此生产的和纸的生产成本相当的高,且由于大面积涂胶后原纸模切后的边角料在回收的时候还需要专门进行除胶的处理,因此造成原纸的回收成本相当地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且降低回收成本的和纸生产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和纸生产装置,依次包括用于给原纸印刷上色的印刷机构、用于在原纸的底面涂覆硅油的上油机构、用于给原纸的上表面成排涂覆设定形状胶面的涂胶机构、将涂覆有设定形状胶面的原纸模切形成设定形状的和纸片的模切机构、将模切出的和纸片逐个首尾部分重合粘贴收卷成和纸卷的收卷机构;

所述涂胶机构包括位于原纸传输面下方的受力台面和位于原纸传输面上方的涂胶组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安装在受力台面两侧的支撑柱、两端通过弹簧固定在支撑柱上的涂胶筒、从涂胶筒的底部向下伸出有一排底面为设定形状的涂胶印章、位于涂胶筒上方的下压杆、控制下压杆以固定频率往下压的第一气缸;所述下压杆的底部向涂胶筒内伸入有插入各个涂胶印章内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上部四周与插入所述涂胶筒的插入口通过橡胶圈密封连接;所述涂胶筒的端部开设有胶水补充口;所述涂胶印章的底面均匀设置有漏胶孔;涂胶印章的底面漏胶孔形成的形状即为需要生产的和纸片的形状。

所述涂胶印章内设有位于上部的与涂胶筒的内腔相通的挤压腔和与挤压腔中部连通的储胶腔;所述挤压腔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挤压杆伸入的入胶口;所述挤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卡在所述挤压腔内的锥台型挤压块;所述入胶口的侧面为与所述挤压块的顶端侧面吻合的锥形面;所述挤压腔与所述储胶腔之间设置有卡住所述挤压块的受力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切机构包括与涂胶筒平齐设置的模切杆、控制模切杆以设定频率向下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模切杆的底部与所述涂胶印章对应设置有模切刀;所述受力台面延伸至所述模切杆下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轴、套在收卷轴上的收卷筒以及位于原纸下方与所述收卷筒对应的顶板;所述顶板以设定频率往上运动将和纸片往上顶以粘在收卷筒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筒的表面轴向均匀设有凸楞;所述收卷筒外对应各个模切刀套有纸卷轴;所述收卷筒的凸楞之间对应各个模切刀径向伸出有一圈弯折针;所述弯折针的弯折部平行于凸楞且其弯折端低于凸楞、其开端高于凸楞。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胶印章的内底面为往上凸起的尖锥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块的上表面绕所述挤压杆设置有尖锥台,所述尖锥台的表面母线与所述挤压杆的夹角大于挤压块的表面母线与挤压杆的夹角。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受力板由边缘至中部向下倾斜。

本申请通过在模切形状上成排部分涂覆胶水,使得模切剩余部分的原纸上没有胶水,减少了回收时候的工艺和成本;同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同时进行多组和纸卷的生产和制作,提高了和纸的生产速度,降低了和纸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的前段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后段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收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0、印刷机构;200、上油机构;300、涂胶机构;400、模切机构;500、收卷机构;310、受力台面;320、涂胶组件;321、支撑柱;322、涂胶筒;323、涂胶印章;326、下压杆;324、第一气缸;325、挤压杆;323-1、挤压腔;323-2、储胶腔;325-1、挤压块;323-3、受力板;510、收卷轴;520、收卷筒;530、顶板;410、模切杆;430、第二气缸;420、模切刀;522、弯折针;325-2、尖锥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至图3为本申请一种和纸生产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依次包括用于给原纸印刷上色的印刷机构100、用于在原纸的底面涂覆硅油的上油机构200、用于给原纸的上表面成排涂覆设定形状胶面的涂胶机构300、将涂覆有设定形状胶面的原纸模切形成设定形状的和纸片的模切机构400、将模切出的和纸片逐个首尾部分重合粘贴收卷成和纸卷的收卷机构500;所述设定形状可以是花瓣形状、或者其他需求的形状

所述涂胶机构300包括位于原纸传输面下方的受力台面310和位于原纸传输面上方的涂胶组件320;所述涂胶组件包括安装在受力台面两侧的支撑柱321、两端通过弹簧固定在支撑柱321上的涂胶筒322、从涂胶筒322的底部向下伸出有一排底面为设定形状的涂胶印章323、位于涂胶筒322上方的下压杆326、控制下压杆326以固定频率往下压的第一气缸324;所述下压杆326的底部向涂胶筒322内伸入有插入各个涂胶印章323内的挤压杆325;所述挤压杆325的上部四周与插入所述涂胶筒322的插入口通过橡胶圈密封连接;所述涂胶筒322的端部开设有胶水补充口;所述涂胶印章的底面均匀设置有漏胶孔;涂胶印章的底面漏胶孔形成的形状即为需要生产的和纸片的形状。

如图4所示,所述涂胶印章323内设有位于上部的与涂胶筒322的内腔相通的挤压腔323-1和与挤压腔323-1中部连通的储胶腔323-2;所述挤压腔323-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挤压杆325伸入的入胶口;所述挤压杆325的底部设置有卡在所述挤压腔内的锥台型挤压块325-1;所述入胶口的侧面为与所述挤压块325-1的顶端侧面吻合的锥形面;所述挤压腔323-1与所述储胶腔323-2之间设置有卡住所述挤压块的受力板323-3。

在生产的过程中,经过印刷和涂覆硅油后的初步原纸被收卷,初步原纸卷和收卷机构放置在受力台面的两端,由传输电机同步控制;传输电机运行时间t1后停止运行时间t2,在停止时间t2内,涂胶机构300的第一气缸控制下压杆326往下运动,从而挤压杆325也随着下压,挤压杆325底端的挤压块下压被受力板323-3顶住,涂胶筒322也随着下移动;由涂胶印章内底面的网孔渗出到涂胶印章外底面的胶水被印在原纸上;此时,入胶口随着挤压块325-1的下移动被打开,涂胶筒325内的胶水通过入胶口往涂胶印章内补充胶水。

优选的,所述模切机构400包括与涂胶筒322平齐设置的模切杆410、控制模切杆410以设定频率向下运动的第二气缸430;所述模切杆410的底部与所述涂胶印章323对应设置有模切刀420;所述受力台面310延伸至所述模切杆410下方。模切刀420的形状与涂胶印章底面的漏胶孔形成的形状一致,用于将涂胶的部分模切出需要的形状;优选地,所述模切刀420的边缘还留出有撕裂线,避免和纸片被完全切开后从原纸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500包括收卷轴510、套在收卷轴510上的收卷筒520以及位于原纸下方与所述收卷筒520对应的顶板530;所述顶板530以设定频率往上运动将和纸片往上顶以粘在收卷筒520上。顶板由第三气缸驱动以固定的频率向上运动,将和纸片往上顶。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收卷筒520的表面轴向均匀设有凸楞;所述收卷筒520外对应各个模切刀套有纸卷轴;所述收卷筒520的凸楞之间对应各个模切刀径向伸出有一圈弯折针522;所述弯折针522的弯折部平行于凸楞且其弯折端低于凸楞、其开端高于凸楞。由于和纸卷一般比较小卷,且有规则的形成,如采用通常的将收卷筒切开的方式分离形成单独的和纸卷,则在分切的时候容易把和纸边缘错切,造成次品率提升;而本申请采用将已经分切好的纸卷轴套在收卷筒上,其逐个同一方向套入到指定的弯折针的位置后稍微后退,可使得弯折针的端部刺入到纸卷轴内,从而将纸卷轴固定在该位置;收卷完后,将纸卷轴从进入的方向移除即可。

优选的,所述涂胶印章323的内底面为往上凸起的尖锥状,尖锥状涂胶印章323利于胶水进入后布满整个涂胶印章的底面,使得胶水分布均匀。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325-1的上表面绕所述挤压杆325设置有尖锥台325-2,所述尖锥台325-2的表面母线与所述挤压杆的夹角大于挤压块的表面母线与挤压杆的夹角。尖锥台325-2可避免涂胶筒325内的胶水下漏的时候堆积在挤压块325-1的上台面。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323-3由边缘至中部向下倾斜。

上述受力板的设计也为了提高胶水的流畅性。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